APP下载

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2025-01-02冯硕旦谭文锐何国开陈洪朗谭飞鸥

大医生 2025年1期
关键词:出血消化性溃疡胃镜

【摘要】目的 研究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胃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引导下于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硬化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情况与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lt;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Plt;0.05);两组患者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lt;0.05)。结论 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理想,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关键词】胃镜;医用胶;消化性溃疡;出血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1.004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1.015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病情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穿孔,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其治疗方案也备受关注。胃镜止血具有微创、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及时有效止血,是目前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案[1]。既往多采用胃镜下溃疡创面喷洒医用胶的方法进行止血,但对于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该方法难以均匀喷洒覆盖溃疡创面,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2]。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可能因医用胶与血液提前接触、凝固而损坏胃镜镜头,甚至堵塞管道,导致止血失败[3]。近年有研究显示,在胃镜引导下进行黏膜下注射医用胶,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再次出血风险[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两种胃镜下止血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8.26±10.15)岁;Forrest分型[5]:Ⅰa型4例,Ⅰb型5例,Ⅱa型5例,Ⅱb型6例;溃疡部位: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肠8例;基础疾病:高血压7例,2型糖尿病9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7.76±12.09)岁;Forrest分型:Ⅰa型6例,Ⅰb型8例,Ⅱa型9例,Ⅱb型7例;溃疡部位:胃溃疡16例,十二指肠溃肠14例;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2型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诊断标准[6];⑵年龄gt;18岁;⑶Forrest分型为Ⅰa~Ⅱb型。排除标准:⑴合并静脉曲张者;⑵合并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肝硬化、肝肾综合征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者;⑶合并血友病、过敏性紫癜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⑷处于备孕期或妊娠哺乳期妇女;⑸合并克罗恩病、胃潴留者;⑹对检查和胃镜止血治疗不能耐受者。

1.2 治疗方法 常规消毒、铺巾。对照组患者采用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国械注进20152060963,型号:EG-600ZW)进行检查,经口进镜,直视下探查溃疡病灶,明确出血部位,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出血灶,暴露出血灶,将喷洒导管留置距溃疡面1~2 cm处,将2 mL医用胶(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20696,规格:2 mL/支)抽吸入一次性无菌干燥注射器,再将医用胶喷洒于出血灶与溃疡创面,留镜观察1~3 min,出血停止后撤镜。观察组患者进境和出血点冲洗方法均同对照组,暴露出血灶后,在其周边分点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3 mL,黏膜隆起后,根据出血点和溃疡面大小,迅速在黏膜下注入适量组织胶水(北京康派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024576,规格:0.5 mL/支),组织胶水剂量按溃疡面积算(1 mL/cm2),最大剂量1.5 mL,完成后再次注入50%葡萄糖注射液3 mL,出血停止后撤镜。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接受治疗后24 h内出血停止,无呕血、黑便症状,生命体征正常为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24~48 h内出血停止,无呕血、黑便症状,生命体征正常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48 h内出血未停止,仍存在呕血、黑便症状,生命体征异常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头晕+恶心+胀气)例数/总例数]×100%。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院标准:出血停止,生命体征正常,无腹痛、呕吐等症状)、转外科手术情况(转外科手术标准:患者出血量≥1 000 mL或发生急性穿孔)与再出血情况[再出血标准:①呕吐出血量gt;200 mL;②出现便血或黑便;③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心率≥110次/min;④24 h内血红蛋白(Hb)减少gt;20 g/L。满足以上任意2项即可诊断为再出血]。⑷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桂械注准20172220142,型号:URIT-8020A)检测Hb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离心半径为8.5 cm),取上清液,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两组患者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Hb、血清ALB与血清P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4。

3 讨论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其治疗方案研究备受临床关注。药物保守治疗可加快血小板聚集,促进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发挥止血作用,但对于ForrestⅠa、Ⅰb等高危型溃疡出血患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且部分患者存在再出血风险[7]。胃镜止血是消化性溃疡出血重要的治疗方案,既往采用胃镜下溃疡创面喷洒医用胶的方法,在出血灶和邻近溃疡创面形成固化膜,使局部硬化,封闭创面,起到止血效果[8]。但有研究显示,该方法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存在个体差异[9]。而胃镜黏膜下注射药物止血可在清晰影像下使药物直达出血灶,发挥收缩血管作用,达到止血目的。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这提示胃镜黏膜下注射止血效果较常规喷洒止血更好。分析原因为,黏膜下注射止血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尤其是对于溃疡面较深、出血量较大的活动性和喷射状出血患者,黏膜下注射治疗可促进溃疡面愈合,提高止血成功率[10]。本研究采用医用胶的成分主要为α-氰基丙烯酸正丁脂,为水样固化物,可快速与生物组织发生聚合反应,注射进入血液后产生聚合固化作用,闭塞微小血管,封闭和压迫血管,缩短止血时间,提高疗效[11]。但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止血安全性理想。分析原因为,两种止血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风险,都可能会引起患者头晕、恶心、胀气等症状。也考虑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

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这提示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分析原因为,观察组方案患者止血速度快,安全性高,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可以直接作用于出血点,迅速封闭出血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此外,医用胶能够与周围组织紧密结合,为伤口提供一个稳定的愈合环境,有利于伤口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两组患者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在未来研究中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增加样本来源、加强长期追踪等方法,降低对结果的影响,提升研究科学性。

Hb、ALB及PA是目前评估机体营养状况的主要参数指标,在临床应用广泛[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Hb、ALB与P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提示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原因为,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可提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快血管收缩,发挥止血作用,提高局部出血灶止血效率,改善患者营养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13]。

综上所述,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理想,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张彦,陈龙.胃镜下肾上腺素与凝血酶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疗效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19, 48(2): 259-261.

肖潇,陈佳,万晓强,等.胃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 16(4): 89-91.

陈新带,黄学勤,张璋,等. 内镜下组织胶联合黏膜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 18(12): 57-59.

刘智尚,彭侠彪,阮巍山,等.内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 20(3): 196-198.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年,南昌)[J].中华内科杂志, 2016, 55(2): 164-168.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22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 2023, 43(3): 176-192.

季峰,吴国兰,周辛欣,等.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和艾司奥美拉唑钠预防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21, 41(8): 514-521.

刘西洋,高翠英,朱娟. OTSC吻合夹与医用胶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 2020, 49(18): 3084-3086.

屈海燕,强文娟,阿英.泮托拉唑联合胃镜喷洒血凝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 32(5): 73-77.

冀文敏.内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6): 929-931.

晋琼玉,尹皎,李坪,等. 医用组织胶和金属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国内镜杂志, 2020, 26(4): 55-59.

刘洪兰,赵在林,杨波,等. Forrest分级、HB、ALB、PT、BUN等对消化性溃疡多次出血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 28(8): 1022-1025.

师鹏,邱婷,刘芳.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注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13): 1849-1851.

猜你喜欢

出血消化性溃疡胃镜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浅谈损伤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报道
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54例观察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36例疗效观察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