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州帮扶地区阅读服务现状与发展策略
2024-12-31雷光英凌征强
摘" 要:广州对口帮扶地区的农村阅读服务水平仍较低,针对农村开展的阅读服务活动较少,严重影响乡村文化振兴,急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该文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供经费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方式;革新服务内容,科学配置资源;组建专业队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服务体系等发展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广州;对口帮扶;乡村阅读服务;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6-0176-06
Abstract: The level of reading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in Guangzhou is still low, and there are few reading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urgently need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relevant depart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provide financial guarantee, improve infrastructure, innovate service methods, innovate service contents, allocate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set up professional teams,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strengthen system construction, so as to construct the service system and othe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Guangzhou; counterpart assistance; rural reading servic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决策,乡村振兴不仅要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彻底实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更要丰富与充实乡村农民的文化素养,推动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其中“乡风文明”是整个战略部署的“根”和“魂”。阅读是提高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在乡村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通过开展优秀文化进家庭、经典文化进校园、先进知识进农田,提高农民的文化自信和生产技能,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知识广度及厚度。
广州作为我国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的一线大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州就把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任务高度,契合西部大开发的良机,先后对口帮扶了贵州等西部地区,不断投资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环境,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一系列成绩[1]。广州也是全国文化建设引领之地,是阅读推广服务先进示范区,拥有丰富的公共及专业图书馆资源、先进的图书资源共享设备、专业的阅读推广队伍、丰富的阅读推广服务经验。多年来,广州不断重视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以保障和提高居民的阅读条件,因此持续加大财政支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并以显著的优势领衔全省各市[2]。近年来,广州发挥其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优势,对周边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送图书、送阅读帮扶活动,带动了当地阅读水平提升。然而,在较偏远地区,其帮扶力度仍相对有限,一些帮扶地区的阅读服务仍存在薄弱环节及急需改进的地方。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对口帮扶地区的阅读现状,为广州发挥优势,针对存在问题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联”的阅读服务模式,提升农民及青少年阅读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内驱动力,均衡城乡文化差异,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文献显示,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良好阅读习惯和态度。欧美发达国家的社区学习发展计划通常特别重视关注农村的弱势群体(青少年、妇女、老人等),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公益性,较能体现社会公平;同时,这些国家的阅读推广服务形式多样,项目资金来源多元,使得服务效果更加明显;此外,为保障农村阅读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他们还开展了后续跟踪评价,对科学配置资源进行有效调节,并且重视人员的专业服务培训[3]。然而,在多数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因经济、意识及制度等原因,农村阅读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Cartwright等[4]发现即使是在农村阅读体系较为完善的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城乡阅读差距仍较大(如纽芬兰)。Rothbauer[5]发现阅读在农村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与获取和支持阅读相关的限制可能会削弱农村学生的校外阅读。Stranger[6]对乌干达农村地区中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发现,阅读频率和某些类型的阅读材料与较高的整体成绩显著相关。Samsuddin等[7]提出低识字率地区的农村社区中一些人认为阅读很困难,仍然需要阅读方面的帮助。笔者认为这种阅读困难应该被社会各阶层所掌握和关注,包括通过增加当地的阅读活动,从儿童阶段培养阅读兴趣。例如在农村图书馆或社区会堂举办阅读比赛或讲故事比赛,强调农村图书馆在培养农村社区的阅读习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 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明确了乡村阅读服务对象:儿童是农村发展的未来,应在多种主体帮助和政策支持引导下,加强对儿童阅读习惯、阅读选择、阅读氛围和阅读水平的引导,以儿童阅读振兴助力乡村振兴[8]。同时,也要重视提升农民和妇女群体的阅读素养培养,应通过高度认同、机制保障和农耕文化传承3种动力机制构建为抓手,形成乡村阅读文化氛围,从而破解农民的阅读文化困惑[9]。
阐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是乡村阅读服务的基础设施保障,应从标准化管理机制、网络化服务体系、精准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人才4方面入手,为乡村文化精准服务提供相应的保障,从而实现乡村振兴[10]。
提出了乡村阅读文化建设路径:近年来,农村阅读推广体系构建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11]。有学者提出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之一,此外,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阅读推广的人才队伍组建也是促进乡村阅读文化的主要手段[12]。但乡村阅读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为长远谋,从理论原理、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3个方面推动乡村阅读实践发展[13]。
我国开展乡村阅读服务研究主题从最初的阅读现状分析逐渐向阅读体系建设、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研究深入,研究趋势符合范并思教授[14]提出的,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要从创新驱动走向制度建设转型,将阅读推广制度研究当作图书馆学理论介入阅读推广实践的重要切入点,启动对于阅读推广制度的多角度研究。
2" 广州对口帮扶地区阅读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阅读服务现状
2021与2022年度《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的数据均显示,在区域全民阅读指数方面,广州、深圳继续领跑,稳居前二,且领先优势明显;分区域比较,全民阅读水平领跑的仍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排名落后,21个地市间城乡差距仍然存在[2,15]。2022年广东省成年居民的综合阅读率升至94.79%,广州指数分值上升至92.59,在多个指标上占据榜首;广东共有17个城市已组建阅读服务与推广队伍,广州作为省会城市的阅读推广人数量相对较多。而清远、梅州等地在阅读推广人数和推广服务方面相对薄弱,但在广州的帮扶下,正逐步提高阅读服务水平,2022年清远的阅读指数排名从第十五名提升到第十三名,梅州保持在第九名[15]。
2.1.1" 广东省清远市
清远地域面积较大,建设农家书屋工程任务相较艰巨。但在广州相关单位的帮扶下,清远市在2010年就提前五年实现了一个行政村一间农家书屋的全覆盖目标,实现了“一村一书屋”,率先在全省山区市中建立起农村公共图书借阅体系[16]。在广州的帮扶和引领下,清远市在开展建设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的工作中结合了农家书屋建设这一工程,将农家书屋从单纯的图书阅读服务向文旅结合的新型阅读服务转变,打造了集“阅读+文旅+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文旅阅读服务空间[17]。2019年,为了让清远的孩子享有与广州孩子同等的“悦”读福利,广清青少年交流实践基地在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的推进下挂牌成立,并打造了广清共享绘本馆,为当地孩子提供公益绘本免费阅读福利。2021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家岭南书院落户在清远。
近年来,清远市在《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促进及广州帮扶下,开展了形式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于书香节举办了“以旧换新、共建班级图书角”活动,新华书店提供5 000册新书与学生的旧书兑换,新华书店回收的旧书送到山区学校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丰富了农村青少年阅读资源。另外,2020年,为响应国家“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要求,清远市开展了“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营造出阅读活动遍布乡村的生动局面,对培养农民阅读习惯,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热情,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18]。
2.1.2" 广东省梅州市
2007年起,省市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协调机构,在该协调机构的组织下,省市多部门协力合作帮扶建设。2010年梅州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当年就完成了787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19]。截至2020年,梅州农家书屋已发展至2 042家,同时还建设近百个文化驿站。另外,目前有少量社会人士和组织加入了当地公益书屋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如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利用当地竹子特色建设的山竹书屋,为当地的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梅州享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当地乡民阅读氛围浓厚,具有一定文化沉淀。经过10年发展,梅州的阅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梅州全民阅读指数是粤东西北地区阅读指数排名最高的地方,连续2年保持在第9名[15]。当地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和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效能,开展了农村少年儿童阅读主题活动,如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与当地的乡镇幼儿园合作,专门为贫困乡镇儿童组织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20]。
2.2" 存在问题
2.2.1" 帮扶地区阅读服务城乡差距明显
在帮扶地区,读书活动多由省市以上公共图书馆举办,较少延伸到区县图书馆,针对农村学生或农民开展的阅读服务较少,缺乏适合农村儿童阅读的图书资源和活动仍是当地农村阅读服务发展的短板,导致身处农村的孩子选择较少,阅读意识仍较淡薄。特别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帮扶地区(如贵州省毕节市),未见阅读服务相关帮扶项目的开展。阅读服务帮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贵州农村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制约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2.2.2" 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配置陈旧
目前,我国西部及其他经济落后地区,公共图书馆难以覆盖至农村区域,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因此,农家书屋作为乡村文化的集聚地,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据笔者的实地走访和参考其他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21-23],我国的农家书屋项目仍面临不少问题:缺乏多元化资金投入,影响了图书配置,阻碍了农家书屋正常运行;图书资源更新速度慢,品种较少,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民对书屋依赖性不强;缺乏制度保障,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工作热情低,对农家书屋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村民对农家书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低。
2.2.3" 阅读服务活动少,阅读率较低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居民的阅读量和阅读率(3.77本,50.2%)普遍低于城镇居民(5.61本,68.6%)[24]。整体来看,我国农村阅读服务活动较少,仅有零星的不定时阅读推广活动,未形成持续化服务机制,具体表现为:农村居民未养成阅读习惯,农村的阅读氛围较淡;农村儿童阅读课外书以教辅材料等为主,结构极不合理;农村群体普遍缺乏专业阅读技能培训,阅读水平整体偏低;农村数字阅读率不高。
2.2.4" 缺乏专业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
多年的阅读推广实践表明,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对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培训经验要求较高,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组织相关活动。因此,缺乏专业阅读服务人员是当前农村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基层服务点缺乏专职阅读管理人员,农家书屋无法正常开放,没有专业的阅读引导者,导致阅读服务质量不高。
3" 广州对口帮扶地区阅读服务发展对策
3.1" 加强顶层设计,提供经费保障
政府为主统筹乡村阅读服务,确保有制可循。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切实提高认识,负起责任,把乡村阅读服务工作建设纳入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中,从省到市、县、乡村及各有关部门,成立由文化部门主要领导领衔,相关部门领导配合的全民阅读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乡村阅读服务促进办法和行动计划等,构建专业阅读推广团队及管理办法;设置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保障设备购置、资源配置和活动推广经费。
加强交流,积极争取对口帮扶单位支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将农村阅读帮扶纳入文化结对帮扶内容,加大与帮扶城市的沟通交流,争取最大的资金、技术和物资帮扶力度,实现“阅读扶贫”。如配置专项帮扶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建设乡村图书室、架设网络通道、捐赠阅读设施与图书等,并为帮扶地区提供专业服务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给专业服务人员提供定期学习阅读服务技能和提升服务水平的机会,助力贫困地区人们摆脱阅读困境。
动员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手。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如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协会、高校志愿者及乡村旅游行业组织等,通过捐赠新书、资助构建新型文旅结合阅读空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为贫困地区打造产业融合的文化空间提供更多资源,为乡村留守儿童提供更专业的阅读辅导。
3.2" 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方式
利用新型技术,打造智慧服务空间。在新技术支撑下进行农家书屋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服务设计。农家书屋可结合服务设计思维进行智慧服务布局,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行智慧服务要素设计,根据融合体验情境为农村居民提供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体验。目前,广州的数字阅读体验正迅速发展,各体验区配备电子图书瀑布屏、VR体验设备等,“VR+图书”技术,使得图书文字以数字化、三维形式呈现,让读者身临其境,是值得帮扶地区借鉴学习的创新模式。参考借鉴广州开创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通过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知识学习、艺术欣赏、文化交流和参与服务的价值体验空间,以用户为中心,创新智慧服务理念[25]。
结合乡村旅游,构建文旅融合新型书屋。结合乡村旅游等产业,加大打造文旅融合的新型农村阅读空间扶持力度,参照广州与清远的帮扶模式,通过嵌入方式,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帮扶地区的旅游景区、网红酒店、特色民宿和旅游交通集散地等,设立当地图书馆分馆或服务点,重点放置推荐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文化习俗的图书资源;设置显示设备,为游客在休息之时提供电子资源服务,从不同角度将当地文化嵌入旅游服务中,提高当地文化和产品的知名度以及游客满意度[15]。
3.3" 革新服务内容,科学配置资源
服务内容根据农村居民兴趣大胆创新。乡村阅读服务内容要与时俱进,除了提供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图书外,更应该增加科普、人文、健康等新资源,并通过调研了解农村居民感兴趣的文化趋势,增加服务内容。利用广州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等优势,以文化注入农产品的创新方式,开展农产品进城宣传和销售途径,通过宣传链接推送,制作宣传小视频和小册子,开展“农村文化+阅读”的服务活动,如开展农产品知识科普等专题,将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及消费信息送入农村,同时将农村的高质量有机农产品引入城市,通过图书、阅读和农产品的有机结合,打通城市农村互联通道,提高农民对阅读服务的认可度。
服务资源根据群众文化程度科学配置。因农村居民文化素养存在差别,需要在资源配置时考虑不同文化程度群众的需求,分别为不同群体配置和推送针对性信息,如为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及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典故宣传,并增加有声读物的推广,不仅契合老年群体的兴趣爱好,还能解决不识字的老年人的阅读问题;为中青年群体多提供农村创业就业方面的知识服务,同时配置经济投资等图书,为有志向抱负的中青年人提供知识培育和技能培训资源;针对农村少年儿童群体,除了配置教辅材料外,应增加青少年科普类读物,逐渐缩小与城市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差距。
3.4" 组建专业队伍,提高服务质量
组建专业阅读服务团队。地方基层服务点需要配置专业的阅读服务团队,并借助广州每年专门开展的阅读推广人培训和评优活动,为帮扶地方专业服务人员提供到广州图书馆、中山省立图书馆等参观和跟岗学习机会,系统学习图书管理方法、阅读服务活动开展技巧、信息设备使用和智慧服务技能等,提高其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
构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发动当地的大学生或学校青年教师队伍注册成为志愿者,或联合广州高校的大学生队伍,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构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利用寒暑假期,依托乡镇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为当地儿童开展作业辅导、图书推荐及阅读服务,同时为其他居民群体开展就业咨询和感兴趣的行业发展趋势等培训。
设立党员服务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阅读服务岗,通过轮班上岗和走进农民家里,以“聊家常”等方式传播新时代党的理论思想和新农村的发展风向等,多关心群众所需,多进行文化知识传播,不仅可增强农村阅读服务人才队伍实力,还能对村民起到积极引领作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作用提高农民思想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向上发展。
3.5"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服务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阅读推广持续发展。图书馆阅读推广制度是图书馆人从事阅读推广的各种行为规范的统称,建立阅读推广制度对推动和保障图书馆阅读推广科学、有效、可持续地发展意义重大[14]。因此,广州的高校或图书馆可加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阅读推广制度研究,包括管理制度、读者制度、内容制度、空间制度和馆员制度,为对口帮扶地区的乡村图书馆人能更好开展阅读推广提供制度规则保障,也为对口帮扶政策的制定提供制度参考。
构建乡村阅读服务体系,形成自上而下的乡村阅读服务机制。乡村阅读服务体系的构建涉及的专业领域和管理层次较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结构较系统的工程。在策略制定过程中,要重点考虑“谁来支持服务、谁来服务、服务什么、怎么服务、向谁服务”几个关键问题,要持有全局意识和系统思维,更需帮扶政策的支撑,才能形成“充足经费和政策保障+专业阅读服务团队+先进阅读空间与资源+持续阅读推广服务活动+渴望阅读服务的乡村群众”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图1),最终实现“服务推下去,知识吸进去、效益产出来”的阅读服务效益。
结合农村发展实际,依照乡村阅读文化发展规律,用长远、全局和系统的思维设计乡村阅读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因地制宜建立来源广泛的乡村“阅读推广人”制度,构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吸引力强、实效明显的阅读推广活动体系,化解当前我国乡村阅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系统性矛盾,实现“以小众带大众”的阅读目标,推进农村阅读文化“慢变量”发展,最终实现乡村阅读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13]。
4" 结束语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和教育存在差距,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乡村阅读服务存在问题历史悠久,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仅靠当地政府单个部门就能全部根本性解决,只能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提出结对帮扶政策,借助广州等对口帮扶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为农村构建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阅读服务体系提供经费、资源和经验保障,有重点地分级解决,系统地带动帮扶地区的乡村阅读服务健康、持续、有效发展,并逐个分析和突破,为其他城市的帮扶提供可借鉴的模板,整体提升我国农村阅读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卢方琦.广州对口帮扶贵州的成效、问题及建议[J].探求,2018(1):94-98.
[2] 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发布,广深继续领先,中山惠州进步明显[EB/OL].https://www.sohu.com/a/540357475_161795.
[3] 夏秋菊.国外农村公共阅读服务实践[J].图书馆论坛,2015(12):134-138.
[4] CARTWRIGHT F, Allen M K. Understanding the Rural-Urban Reading Gap[M].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anada. Service Canada, Ottawa,ON K1A 0J9, Canada,2002.
[5] ROTHBAUER P. Rural teens on the role of reading in their lives[J]. Th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Libraries and Young Adults,2011,1(2).
[6] STRANGER-JOHANNESSEN E. Promoting a reading culture through a rural community library in Uganda[J]. IFLA journal,2014,40(2):92-101.
[7] SAMSUDDIN S F, SHAFFRIL H A M, Bolong J,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reading habit and attitudes among the rural community in low literacy rate areas in Malaysia: Rural library perspectives[J].Library Management,2019.
[8] 周林兴,邹莎,周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儿童阅读关怀研究[J].图书馆,2020(9):73-79.
[9] 岳景艳,杨红岩,常倩倩,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阅读文化困惑的破解理路[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4):24-32.
[10] 汤玲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服务及实现机制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0(5):33-39.
[11] 张黎斌.乡村振兴视域下河南省农村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20.
[12] 娄金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177-178.
[13] 范红.乡村阅读文化建设“慢变量”研究[J].图书馆,2021(12):68-73.
[14] 范并思.阅读推广:从创新驱动到制度保障[J].图书馆建设,2020(5):49-52.
[15] 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发布,广深继续领跑,珠海清远云浮有进步[EB/OL].https://new.qq.com/rain/a/20230420A03FXW00.
[16] 清远行政村农家书屋提前全覆盖[N].南方日报,2010-11-18.
[17] 遇见最美乡村书屋!清远市第二间粤书吧在连樟村揭幕[EB/OL].http://www.qyrb.com/detailArticle/14260704_18505_qyrb.html.
[18] 清远市2020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发现乡村阅读榜样”开始征集啦![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 _7913953.
[19] “农家书屋”遍布广东梅州新农村[EB/OL].https://www.gov.cn/jrzg/2010-07/09/content_1649354.htm.
[20] 李梦霞.贫困地区农村儿童阅读推广之“馆园合作”模式探索——以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10):83-87.
[21] 吴建华,张小雨.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儿童阅读实践研究与策略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3):4-10.
[22] 周子玉,刘玥婷,林海婷.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省农家书屋十年发展调查[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0(4):31-36.
[23] 罗安琪,周金元.农家书屋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1(11):40-45.
[24]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多种阅读方式齐头并进[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4015980014362
142amp;wfr=spideramp;for=pc.
[25] 徐延章.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智慧服务设计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22(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