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一战线在新重庆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24-12-31毛馨瑶蒋弦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6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乡村振兴策略

摘" 要: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是落实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的实践要求。现代化的新重庆离不开乡村的现代化,而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作为党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策策略。重庆统一战线服务于乡村文化建设,在发掘乡村文化资源特色、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培育乡村文化专门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新重庆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新重庆;乡村振兴;统一战线;策略;乡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6-0172-0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 new Chongqing i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goal of \"two points\" and \"two places\" and \"two highs\" in Chongqing. Modern new Chongqing is inseparable from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ural modernization. As an important magic weapon for the Party to win various undertakings, the united front provides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olicy strate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hongqing united front serve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explo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cultural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al facilities, cultivating rural cultural professionals, and so on. It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hongqing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Keywords: new Chongq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united front; strategy;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因为地处山区,农业劳动仍然是生活丘陵地带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所以重庆也是一个拥有丰富乡村资源的地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成为新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政治联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承袭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重庆统一战线积极投身于新重庆乡村文化建设,努力绘就重庆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1" 新重庆思维下的乡村文化建设

1.1" 新重庆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重庆以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建设目标,通过发挥自身区位和交通优势,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以自身经济发展带动西南地区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为实现这一目标,重庆委市政府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中共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作出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决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决定》。“该《决定》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主题主线,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目标任务、途径举措、体制机制作出了全面部署”[2]。新重庆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两点”定位和“两地”“两高”目标重要指示的实践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1.2" 乡村文化建设是新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的全面振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农村生活着数量庞大的农业人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农民生活,重视农业生产,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目前仍然是农业大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根据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6.11%[3]。乡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这样的现代化就是不充分、不均衡的现代化。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下辖38个区县,以户籍所在地为标准统计,重庆市乡村人口有1 722万之多,占比辖区总人口的50.4%[4]。可见,重庆市有一半人口是农村户籍,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新重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在乡村,新重庆建设需要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增进乡村群众福祉是乡村振兴的目的。乡村振兴不仅是让乡村群众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更让他们过上富有的精神生活。因此,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首先,乡村文化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代表着乡村的独特历史和人文传统,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作用,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乡村旅游资源、农村绿色食品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乡村特有的区域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产业对促进乡村经济意义重大。其次,乡村振兴是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传承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乡村文化能够在传承中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乡村振兴还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条件,为乡村文化的繁荣提供更好的保障。随着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乡村体育文化设施、环境保护意识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增强。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乡村文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乡村振兴则可以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5]。推动新重庆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必须重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推广,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

2"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视角下的统一战线工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6]。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广大农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和受益者。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离不开党的领导,而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应该而且能够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1" 统一战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策策略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由多种矛盾构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出发点。回顾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党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统一战线,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服务经济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形成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时期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广泛性。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修改为“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被纳入到统一战线中来,这是针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和任务,对统一战线范围的扩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成员,理所应当地被纳入到统一战线中来。

2.2" 统一战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基础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把人民群众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注重发动和组织群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7]。

统一战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内在的统一。首先,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其工作范围涵盖了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各界别,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诉求。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是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因此,统战工作需要深入了解知识分子的需求和诉求,切实解决其实际问题,得到其支持和认可。其次,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广大知识分子也是统一战线的服务对象。加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统一战线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盼人民之所盼、解人民之所难,才能真正做好统战工作,把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最后,统一战线的工作方式体现着群众路线的思想。在统战工作中,广泛联系各界人士,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凝聚共识是统战工作的主要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国家建设中来,也有利于了解并实现广大知识分子的利益诉求。统一战线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种体现。

3" 统一战线在新重庆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1" 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从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角度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文化影响力与经济体量不匹配等方面。就此而言,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显得任重道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影响力的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防实力的增强,是硬实力的展现,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外在表现;文化修养的增进、公民素质的提升,是软实力的体现,是国家走向强大的内在要求。中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承载着巨大的居住人口,这些地区文化环境的改善和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我国整体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庆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实践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党派先后在重庆设立自己的组织,致力于重庆的政治民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重庆统一战线聚集各民主党派各领域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业界专家,具有智力密集、交游广泛等特点。在通晓专业技术和前沿知识方面,相比其他组织更有优势。因而在发掘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重庆统一战线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显著作用。

3.2" 统一战线服务于新重庆乡村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统一战线包括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人士。具体而言,他们是指“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去台湾人员留在大陆的亲属和回大陆定居的台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工商业者,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8]。重庆统一战线聚集了一批优秀文化人才,他们在各自领域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3.2.1" 统一战线着力发掘重庆乡村文化的资源特色

统一战线组成人员分布在不同组织机构和行业领域,具有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优势。重庆古有江州、巴郡之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代以来,因为其特有的地理地貌和产业特征而成为抗战时期的陪都。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有待于挖掘和传承。从统战角度来说,在乡村文化资源挖掘上可以发挥这样一些作用。统战工作能够引导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深入乡村,开展调查研究,挖掘本土红色、民俗等文化资源。比如位于重庆巫山县龙坪村龙洞堡西坡龙骨坡的巫山猿人遗址,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考察发掘才能得到重视和认可。

统一战线成员具备专业知识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统一战线工作人员能够搭建交流平台,让不同的地区分享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推动乡村文化的共同发展。统一战线成员在凭借专业知识,深入发掘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促使人们珍视和传承本土文化传统,从而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以重庆市酉阳县的龚滩古镇为例,它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土家族古镇,该镇土家族文化特色鲜明。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人文景观。漫步在龚滩古镇,浓厚的艺术氛围和土家族的民俗风情扑面而来。统战工作对传统古镇的挖掘和宣传,对增强酉阳县人民群众对自身所在乡镇的认同感和亲近感有促进作用。

3.2.2" 统一战线坚持完善重庆乡村文化的设施建设

统战工作可以通过引导和支持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提升乡村文化的整体水平,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在资源整合方面,统一战线能够通过参政议政,在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需求和习惯的基础上,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文化设施网络,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乡村文化活动阵地的建设,兴建图书馆、文化馆、艺术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为群众提供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乡村文化设施升级改造方面,统一战线能够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提升设施的硬件水平,提高使用效率和舒适度,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推动乡村文化设施的共享和整合,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满足更多群众的文化需求。随着重庆市乡村文化设施数字化建设工程的推进,统一战线通过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乡村文化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便捷性,为群众提供更加现代化的文化服务。

3.2.3" 统一战线悉心培育重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通过发掘和培养乡村文化人才,统战工作可以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可以从存量和变量两个方面来认识。对于乡村现有文化人才存量,统战工作可以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人才分布情况,发掘和整合各类文化人才资源,给他们提供发挥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用好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增量,统战工作可以组织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当地文化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加乡村文化建设人才的数量。而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建立一支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文化人才队伍,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统战工作在引导和支持他们的同时,需要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提升乡村文化的创造力和吸引力。“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5]。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该县委统战部主动作为,发起乡村振兴“鸿鹄计划”。该计划从产业发展、教育提升、文化挖掘入手,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在洞庄坪村建成集以主题民宿、文化体验、乡村度假、地方美食和农耕研学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综合资源平台。丰都县现已设立“鸿鹄计划乡村振兴工作站”1个,积极招募“鹰隼试翼”鸿鹄计划后备志愿者梯队,注重吸引更多年轻优质、有志青年参与乡村振兴“鸿鹄计划”行动,为乡村文化建设储备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统战工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引导文艺爱好者、乡贤等力量,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推进科学规划以及加强保障支持等方式,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工作。重庆统一战线紧紧围绕新重庆建设目标,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动员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扎实履职尽责,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现实。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

[2]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N].重庆日报,2022-12-22(2).

[3]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EB/OL].https://www.gov.cn/guoqing/2021-05/13/content_5606149.htm.

[4] 重庆统计年鉴[EB/OL].https://tjj.cq.gov.cn/zwgk_233/tjnj/tjnj.html?url=https://tjj.cq.gov.cn/zwgk_233/tjnj/2022/zk/indexch.htm.

[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92,82.

[6]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

[7]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1.

[8] 韩喜平.统一战线理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4:117.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乡村振兴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