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2024-12-31谢开贤范春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2期
关键词:资源优势红色文化资源粤东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较好,但仍存在挖掘不充分、宣传缺乏创新、所在地相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队伍匮乏和缺少资金支持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粤东红色文化资源,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宣传、加强红色景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人才队伍,以及加大资金投入。

关键词:粤东;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资源优势;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2-0169-04

Abstract: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of great value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eastern Guangdong have been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excavation, lack of innovation in publicity, backward local infrastructure, lack of talent team and lack of financial support. The key to how to further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eastern Guangdong and activate the inherent driving for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ies in: deeply exploring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novating Red cultural publicity;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lated to Red attractions; strengthening the talent team; and increasing capital investment.

Keywords: eastern Guangdong; Red cultural resources; rural revitalization; resource advantag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阶段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如何进一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乡村地区需要关注的重要任务。红色文化资源是粤东广泛分布的独特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实现粤东村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粤东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1.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

不少学者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探讨。范玉刚[1]指出:“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历史遗存,它体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渠长根[2]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创造并遗留下来的,以精神与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有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型。”魏本权[3]指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而凝结的思想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及其物化形态资源。”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资源。

1.2 "粤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

粤东由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4个城市组成。粤东是承载着浓厚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荣革命历史,周恩来、叶挺、彭湃等一大批革命先辈都曾在此留下革命足迹,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代表性的有汕头市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总指挥部旧址、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蔡楚生故居,潮州市茂芝会议旧址、涵碧楼、凤凰山革命纪念公园,揭阳市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汕尾市红宫红场旧址、激石溪革命先烈纪念园、彭湃故居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为粤东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 "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价值

2.1 "有助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释放红色文化产业的经济潜力,能为粤东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鼓励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减少资源闲置,吸纳社会资本,增加就业,为粤东乡村产业振兴提供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另一方面,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环境、人力、农业生产、土地等特色资源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红色影视等红色文化产业,拓宽产业链,有助于改变农村单一的劳作形式,助推农村现代化农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使乡村红色产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应,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真正让文化优势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动力。

2.2 "有益于促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与建设和美乡村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勤劳质朴、热爱家乡等精神理念,村民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不断强化村民的责任意识,自觉养成尊重、爱护自然的习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引起政府对粤东革命老区生态建设的重视,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在政策的帮扶下科学地治理革命老区生态环境,帮助乡村创造更加协调的人居环境。

2.3 "有助于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乡风文明形成发展的源泉[5]”,对于增强乡村凝聚力,打造乡风文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先辈的伟大革命精神,可为新时代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起到精神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动员他们立足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与自然优势,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找到一条适宜本地发展的特色道路,吸引更多的青年返乡建设家园,增强乡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4 "有利于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利党利民的重要工程。一方面,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基层党组织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通过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能时刻提醒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纪律性,增强对乡村的思想和情感认同,激发治理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能激活各种资源要素,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提高服务意识,切实做到维护村民的利益,发动村民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治理模式转型,从而提升乡村治理成效。

2.5 "有助于带动人民共同富裕

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满足村民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村民共享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成果。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珍贵资源,对其合理开发可以带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个人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为广大村民创造更有保障、更加宽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创新乡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接受艺术享受的同时得到文化滋养,提升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 "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3.1 "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

从地区分布来看,粤东各红色文化资源处于分散状态,各市对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红色旅游业开发地的选择较为典型集中,很难辐射到偏远县乡的红色景点,导致部分红色文化资源未能及时得到保护和修缮,成为闲置资源,因知名度低而很难带来经济效益,导致资源浪费。

当前,人们的文化需求趋于创新、多元,但粤东现有的红色景点仍停留在传统文化展馆、教育基地、烈士陵园,未能与本地生态、文化、教育等资源有效结合,文化产业单一,红色文化活动缺乏特色,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很难对游客带来吸引力和感染力。地方红色文创产品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品种类少且同质化严重,未能深入挖掘富有本地特色的红色文化产品,难以形成品牌效益,容易被大众遗忘,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意义不大。

3.2 "宣传缺乏创新

开发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重点在于宣传。近年来,通过文旅部门的积极宣传,粤东各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逐渐被民众所知晓。但是,除了红宫红场、涵碧楼等知名红色景点外,还有很大部分的红色景点不被熟知,甚至闻所未闻,其主要原因在于宣传较为单一。最近,淄博烧烤及哈尔滨文旅的爆红出圈,启示我们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更新宣传观念,充分利用流量平台创新宣传方式。但目前粤东的红色文化大多依靠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内容也缺乏新意,以致各县乡的红色景点大多只有本地的干部、学生和群众前来参观学习,鲜有外地游客到粤东各红色景点学习和参观,可见用传统方式进行宣传的效果不甚理想。

3.3 "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粤东各市政府加大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投资力度,革命老区的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从推动红色文旅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交通及住宿等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需要。粤东革命老区虽然设有飞机场、高铁站等重要的交通设施,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粤东红色旅游的交通状况。但是,由于大部分红色景区位于农村,位置较为偏僻,没有设置旅游专车专线,游客出行难以得到保障。此外,目前粤东多数红色景点附近酒店规模小,设施陈旧,接待游客的能力有限。受这些配套设施的限制,游客旅游的舒适感、便捷感体验较差,导致景区难以留住和吸引客源,制约了红色文旅产业的发展。第二,部分红色文化场馆供给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目前,粤东积极开放革命纪念馆、旧址和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广大群众提供全面、深入的红色文化教育。但是,部分乡村地区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景点设施陈旧,文物展陈方式单一,红色文化场馆的感染力不足,游客大都对红色文化浅尝辄止[6],难以满足人民高质量的精神需求,因而制约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效能发挥。

3.4 "人才队伍匮乏

有效开发和利用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人才。但目前仍存在红色文化资源相关人才队伍匮乏的问题。

首先,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不足。目前粤东部分红色景点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淡薄,用传统展墙、展橱、展柜等进行文物陈列,防虫、防潮及安保能力较弱,容易导致文物损坏,缺少专业的文物维护管理人才。

其次,景区讲解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许多红色景区的讲解员数量少,且未经过专业培训,对红色文物的内涵了解不够深入,主要采取单向、机械灌输的讲解方式,缺乏针对性,对游客的思想引领不足,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文化需求。

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维持生计纷纷离乡到城市就业,造成农村“空心化”,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不足,导致红色文化产业后继乏人,乡村红色文化产业失去了内生发展的动力,导致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制约,进一步加剧农村的贫困和落后。

3.5 "缺少资金支持

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首先,粤东红色景点多位于农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群众的消费能力有限,难以带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所需资金缺口较大。其次,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省政府的财政支持,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另外,社会资本对粤东乡村红色产业的关注度不高,且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见效相对较慢、周期较长[7],对企业投资的吸引力不足,导致资金引进困难,制约了粤东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4 "进一步开发利用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措施

4.1 "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产业融合

粤东红色文化资源虽然比较分散,但它们蕴含的价值品质是相似的,可以说是一脉相通的。因此应该立足粤东各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整理新发现的红色文化资源,并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制定开发和利用的整体规划,探索出更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

一方面,粤东各地应当继续深入发掘当地未被开发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由政府主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模式,对粤东各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上报破坏严重的红色旧址,安排专业人员制定修缮保护计划。向群众征集散落民间的红色文化资源,对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资源共享的数据库,使红色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完善,体系更加健全。

另一方面,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必须调整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结构,延长产业链,突出文旅融合,增强经济效益[8]。首先,粤东各地要从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等因地制宜制定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不断提升红色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其次,粤东各地可与企业或机构合作开发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与本地革命故事和人物相关的漫画、学习用具等纪念品,加大品牌建设,提高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使乡村红色文化与产业发展双向共赢。

4.2 "创新红色文化宣传

目前,红色文化资源受众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要助推红色文旅发展,需要拉近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9],因此需要以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作为切入点,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优势,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焕发新生机。

粤东各地要积极利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流量平台,推送标题要善于抓人眼球,推送内容要轻松有趣,用红色微电影、情景剧、动漫等多种形式,讲好粤东红色文化故事,提高红色文化宣传的吸引力。尤其要将多媒体技术融入红色景点的宣传上,研发红色云旅游平台,实现景区立体化展示,让游客可以在手机上通过VR虚拟技术进行参观,准确、快速了解景区的基本概况,以增强参观的乐趣。同时,粤东各地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举办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在繁华地带设置宣传栏、悬挂宣传标语,宣传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不断提升粤东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城市名片。

4.3 "加强红色景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红色文化景点承担着传承革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使命任务。要发挥粤东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往红色景区参观学习,必须加强红色景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要加强合作,推动周边基础设施创新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合作,完善道路建设,将粤东各地分散的旅游景点连通起来,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路线,实现各红色景点互通共赢。除此之外,鼓励红色景区完善餐饮、住宿服务设施。粤东各景区可以开设“红色文化”主题民宿、鼓励农家乐推出“行军餐”等,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10],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延长游客在当地的停留时间,带动消费,从而增加村民收入,推动粤东农村经济发展。

第二,完善和提升红色文物展示的水平。首先,粤东各市要积极完善和更新乡村红色文化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加现代化的文化交流场所,满足更高质量的文化需求。其次,要改变静态的图片和橱窗式文物展陈方式,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建立动态、立体的网页、音像、电影院等再现革命历史,使游客身临其境,进一步深化游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将伟大革命精神融入内心、见之行动,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4.4 "壮大人才队伍

第一,引进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的专业人才。粤东各地要准确提炼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要求各地要招聘历史、党史或文学等专业对口人才,充实研究人才队伍,加大对革命故事、革命人物等的研究力度。

第二,培育红色文化资源管理维护的人才。粤东各地要积极打造一支专业的文物管理维护人才队伍,修缮受损红色文物,根据文物特性科学地改善文物展陈以及文物保管的环境。

第三,创建红色文化资源优秀讲解团队。首先,各红色景点要加大文物讲解人员的选拔,并做好岗前培训。其次,各红色景点可以与附近高校合作,培养一批对红色文化有深厚兴趣的志愿讲解员,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另外,可以聘请熟悉当地革命故事的村民作讲解员,不仅可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可以增强村民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主体意识,进而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4.5 "加大资金投入

制约粤东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当地经济基础薄弱、投入资金不足。首先,粤东各市相关部门要主动关注国家政策,及时申报、合理规划红色文化专项补助资金,优先保护受损严重的红色文化资源。其次,立足粤东的文化资源优势,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开发的格局。政府要主动参与监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投资入股,共同参与红色产业项目的开发与管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要依托粤东“侨乡”优势,大力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办企业,填补粤东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促进村民增收,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5 "结束语

粤东通过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并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因此,粤东各地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分析在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其深层次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价值,最终推动粤东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范玉刚.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阐释与产业开发[J].百家评论,2015(4):4-11.

[2] 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94.

[3] 魏本权.传承与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2):13-18.

[4]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65.

[5] 罗海婷.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22(21):30-32.

[6] 廖家慧.芜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23.

[7] 王静.红色文化资源助推庆阳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3.

[8] 江惺俊.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萍乡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9] 胡雯.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新生代游客创新高[J].中国对外贸易,2021(7):70-71.

[10] 冯毅.红色文化产业赋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D].武汉:湖北大学,2024.

猜你喜欢

资源优势红色文化资源粤东
山西夏县:凭借资源优势,开发药茶产品
粤东剧界演变发展及其戏剧史意义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唐山创新发展
发挥四川资源优势,实施中药产业扶贫
宁乡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养殖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