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新发展研究
2024-12-31李丹李红刘颖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科技创新是它的核心要素,教育和人才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体育是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体育领域的具体形态,它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赋予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建设的新挑战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体育智慧化发展的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新技术、新场景以及新链接三个方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体育智慧化发展的新挑战主要有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三方面的改变。最后从智慧体育人才培养、智慧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新途径来应对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的新挑战,以此来更新体育教育智慧化,促进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高校体育教育" 智慧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8-175-3-ZL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产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以新技术、新价值、新模式为主导的生产力正在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和新机制。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期间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且在现有的研究中已经表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同时,在教育的发展中,智慧化教学也已逐渐成为热潮。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探索大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标志着在体育教育中使用智慧化、智能化科技逐步走向常态化发展。目前学界对新质生产力赋能教育发展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新质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价值以及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在智慧体育方面,不少专家对智慧体育课堂、智慧体育教学、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对新质生产力、体育教育智慧化新发展进行理论梳理,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下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新发展的新价值、新挑战与新路径,旨在通过新质生产力与体育教育智慧化的双向赋能作用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1、新质生产力与学校体育教育智慧化的相关概述
1.1、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潮流、面向未来发展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体现了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认识和战略把握。它是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基础上通过科技进行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它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是通过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的良性循环,实现生产力三要素的跃升。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以技术、生产要素和产业深度转型的先进生产质态,以及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实现跃升为基本内涵。
1.2、学校体育教育智慧化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等政策,为我国教育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迅速与教育进行对接,成为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支撑。学校体育智慧化发展就是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为目标,实现教学、训练、评估和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体育教育是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或专门性辅助练习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就是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教与学各个方面的智慧化教学管理过程。
目前,依托政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各类智慧体育设备项目层出不穷,协助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智慧化发展。但是高校体育在智慧化发展中也涌现出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单纯认为购买体育设备就完成了体育智慧化建设,没有意识到学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是一个一体化过程。还有一些学校智慧设备引用主要集中在智能穿戴设备、学生体质健康服务平台、各类教学APP的使用等方面。其目的还是为常规教学服务,并没有根据智慧设备的发展而更新体育教育内容或手段。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智慧体育还处于逐步发展的阶段,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其普及率还不够高,从而导致体育资源地区发展不平衡。
2、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新机遇
2.1、通过新技术延展体育教育深度和广度
新质生产力下智慧科学技术融入体育教育,有利于拓展体育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体育教育的深度是呈纵向发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路线,它不仅包括运动知识和规范的运动技能,还应包括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大数据和智能化教育平台为主的新技术有利于提升课程设计和教学的效率,借助各项技术设备,丰富体育课程内容,深化体育知识教学、加强体育运动技能理解。从体育知识的本质和内核促进学生整体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实现运动知识技能学练内部转换与深度发展。新兴体育项目的引用有效拓宽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广度,智慧体育科技是辅助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发展的科技手段。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容新颖但是教学操作难度大,利用专业运动软件和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体育运动的模拟教学与训练。以新颖、虚拟而又真实的体验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和规则。同时,新技术在体育教育智慧化建设中运用也是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相互发展,有利于促进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拓展学科交叉与协同。
2.2、创造新场景实现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即时化
场景式学习是基于“现场”或“景观”进行的学习,其场景更多的是将真实的现场或景况通过技术摄取、通过网络送到学习者的屏幕或是银幕,它是人工智能和情境式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目前,在体育方面的场景学习有人机互动场景、游戏化场景和体验式场景等。这些场景属于跨学科领域的运动模式,通过互动技术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提升和优化运动者的运动体验。人机互动场景式人类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系统之间发生互动的情境,它包括室内互动篮球、足球、互动攀岩、VR虚拟滑雪、冰雪赛等项目。以人机互动的方式打破地域之间项目差异、指导学生规范的练习技术动作以及进行比赛训练,有助于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科学化、趣味化和专业化。人机互动场景还体现在传统养生项目上,通过AR体感太极互动设备,以摄像头实时捕捉运动者的肢体关节信息,实现面对面教学与测试。以智能化专业讲解代替教师的口头讲述、以面对面指导练习代替个人练习,学生能在大屏幕上一眼看到自身技术问题,在规范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还能监督学生训练,减少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摸鱼现象”发生,增强教学效果。
2.3、搭建新链接实现体育教育资源跨地域教学与共享
智慧体育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体育教学与运动管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网络是打破地域限制,以智能化、个性化的实现远程教学和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通过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在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制订教学计划,并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与指导,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和测试。同时,通过视频会议与实时互动技术,教师与学生通过人工智能+运动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与指导,有效地打破地域限制。这样无论学生和教师身处何地都能接受优质的体育课程资源。智慧体育教学的另一价值体现在于资源共享,通过大数据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跨地域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教育机构和学校可以将优质的体育课程资源上传共享平台,供其他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使用,同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分享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和成果,促进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优化课程与教学资源的配置。不同地区的学生和教师都能接收到来自不同地区的体育资源,这也有助于实现体育教育资源公平。
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3.1、高校体育智慧化发展需更新智慧体育育人理念
新质生产力在教育领域的改变主要是在数字化、智慧化的推动下,教育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人才驱动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手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是以再生产劳动力和劳动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创新是人才的创新,人才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层面,为的是培养具有一定体育运动能力的人。智慧体育作为辅助体育教育的科技手段,为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学生在智慧体育科技中仍然是使用者的角色,如何将学生从使用者转变成创造者是智慧体育发展需求对高校智慧体育教育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在智慧体育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以智慧体育科技促进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为智慧体育的发展提供体育科技人才。
3.2、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需更新智慧体育教育内容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体育教育内创新和多样化提供了可能,虚拟现实、智能VR等智慧技术的运用让体育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与直观。智慧体育科技在高校传统体育中的作用是辅助教师教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固定。例如,通过智慧体育科技测量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或者是以课堂导学、在线课堂的线上形式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虽然高校智慧体育科技的引入是为方便体育教育教学,但是改变或是创新体育教育内容同样也是时代赋予智慧体育科技的使命。新质生产力下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终身体育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同样,高校体育教育内容也应打破地域限制、解决时空限制问题,充分利用智慧体育科技的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教育内容,以高效、直观、便利的特点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体育知识与技能。
4、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新路径
4.1、以跨学科学习联合培养智慧体育人才
智慧体育发展促使对体育科技人才产生需求,学生既是智慧体育科技的受益者也是创造者。高等院校尤其是综合类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强、科研水平高以及设备条件好的特点,智慧体育科技促进高校教育发展,高校教育反之也要培育智慧体育人才。体育与科技的跨学科学习主要是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例如体育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与通讯工程或者是体育与软件工程等。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培养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开设体育与其他学科融合的二级学科,作为学生的第二专业。学生除了有一门自己的主专业外,还可以选择辅修一门第二专业课程。这种教学模式特点是自由度低但是专业技能性强,学生在毕业之后还能获得双学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一种途径是将智慧体育课与信息技术课、通讯软件课等互通为选修课程,一方面增加智慧体育公共课程,让学生感受到智慧科技的魅力;另一方面开设信息科技、通讯工程等选修课程让体育专业的学生自由选择,在结课后也会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以示奖励。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自由度高但是专业技能性低。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其本质都是为了培养智慧体育人才,扩大人才储备。
4.2、以科研培训促进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占据主导地位,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体育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教学减负,同时也赋予教师新的时代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素养,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素养要求是一专多能。随着智慧体育科技的发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中开展已经成为可能,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学习水平,为各类运动项目融入高校体育中做好准备;其次是提升教师智能素养,教师的智能素养是智慧科技和体育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开展智慧教育专题培训,探讨如何将智慧科技和体育教育进行结合与运用,为体育教师普及关于智慧体育的知识;设置智慧体育研修与学习平台专供教师进行学习,不仅能记录教师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最后是鼓励教师开展智慧体育科学研究,探索智慧科技与体育教育、智慧体育跨学科学习的更多可能性,提高教师的体育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4.3、以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发展
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的另一个途径是校企合作,即高校与智慧体育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意味着高等学府与私营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共享资源,协同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念,以加速科技成果在体育领域的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共建实践实训基地,企业为高校提供智慧化设备和场地,高校则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或者是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高校提供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企业投入资金实践指导,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智慧体育产品研发。通过校企合作,将智慧体育企业前沿的技术和项目引用到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当中,为高校智慧体育教育提供技术支持。而高校为智慧体育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企业借助学校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开发更加契合市场需求的智慧体育产品,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5、结语
新质生产力战略提出赋予教育、科技和人才三方面更高要求,同时也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建设。一方面是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带来新发展;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发展又因新质生产能力带来新的挑战,两者是相互赋能的关系。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智慧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必须从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既要培养体育人才,又要开展多样化的智慧体育教育内容,还要将智慧科技运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以新要求促进新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01).
[2]简新华.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N].光明日报,2023-10-17(11).
[3]王建.智慧体育教学实施框架与开展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2023(05).
作者简介:李丹(2000-),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