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学习服务内涵、特征及体系框架研究

2016-04-28赵苗苗陈琳

中国远程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均衡智慧化创新能力培养

赵苗苗++陈琳

【摘 要】

智慧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智慧学习服务应运而生。本研究对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特征以及体系框架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并与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比对;探讨了智慧学习服务的特征,包括人性化交互、能力导向的评价、一站式系统化体验的教育层面特征和智能感知、个性预知、流动调整、虚实交融的技术层面特征;构建了智慧学习服务的体系框架,该体系框架包括一个依托、两种终端、三个智库、四类服务和五种身份。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智慧化;教育均衡;智慧学习服务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3—0017—05

一、智慧学习服务的提出

智慧学习服务的提出是技术、理念、思维等多重作用的结果。传统学校教育因为大班教学、教师教学能力有限、教学资源有限和封闭等客观性和主观性因素,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响亮的口号,学习者“智慧”生成效率低。网络变革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得到快速发展,满足学习者个别化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也因此产生,支持个别化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服务为促进学习者“智慧”生成提供了可能。但是,纵观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总体还处于个性化的初级层次,个性化学习服务内容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现有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存在服务类型单一、服务内容准确度不高、服务质量满意度不够、运营商提供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的个性化是“局部个性化而非整体个性化”“群体个性化而非个体个性化”“个别人个性化而非大众个性化”[1]。个性化学习服务只能满足学习者的表层需求,并不能助力实现学习者“智慧”生成的目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全息投影、学习分析、可穿戴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网络学习者带来了福音,运用这些新技术的智慧教育对传统教育而言是颠覆性变革。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学习者面向未来的“智慧”,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持智慧教育的智慧学习服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2]。

智慧学习服务是数字化学习服务的全面升级,是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大幅拓展,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新一代学习服务。它能实现设备与资源高度契合、虚拟环境与学习过程深度融合,能挖掘出学习者内心深处难以表达的需求、激发并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纠正学习者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者创造能力。智慧学习服务是学习者的良师益友,既能起到启迪和引导的作用,又能发挥监督和鼓励的功能。它是学习服务的又一次变革,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道路上的新探索,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力量。

二、智慧学习服务的内涵

智慧学习服务在技术的支持下,为学习者量体裁衣,致力于学习者长远利益的获取,意在培养学习者创新和创造能力。智慧学习服务建立在数字化学习服务尤其是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基础上,较数字化学习服务有更大的提升,但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如一。智慧学习服务对促进学习者智慧学习和智慧生成、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

(一)智慧学习服务

祝智庭教授提出的智慧教育图式[3]描述了智慧教育是教育理念,智慧环境是智慧教育的核心技术,智慧教学是教育实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我们认为智慧学习是智慧教学的核心,智慧学习服务是智慧教育的子类[4],智慧环境为其提供支持设施。智慧学习服务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5]打造的感知化、泛在化、个性化和预知性的智慧学习环境[6]为依托,促进学习者智慧学习、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才[7]。智慧学习服务包括智慧档案袋、定制与推荐服务和诊断与评价服务三部分。其中,智慧档案袋包括学习者一般信息和学习者特征(学习风格、学习背景等)分析信息;定制与推荐服务包括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等;诊断与评价服务包括学习分析和量化自我等(见图1)。在学习过程中,智慧学习服务提供多种身份满足学习者的情感诉求。

智慧学习服务是智慧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技术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慧学习服务的技术、设备、平台、软件、程序和应用不是以个体形式简单组合起来的平面结构,而是个体分类、重组、衔接形成网,网与网互联形成的立体结构,为学习者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服务。智慧学习服务物理环境与终端无障碍互通,终端、平台、应用三者流畅互访,平台、应用与资源高效互动,技术打破物理环境与网络环境的界限,使虚拟学习环境与物理学习环境融为一体,使其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深度融合。

智慧学习服务与智慧教育目标一致,都是培养智慧人才,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智慧学习服务注重学习者智慧的可持续发展,它能感知和预测学习者特性,在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同时,通过不同资源类型和内容激发并保持学习者学习兴趣,通过资源呈现的先后顺序和形式引导学习者良好习惯的养成,鼓励学习者投身虚拟学习社区以及全息投影展示的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实践场所,参与体感实验以培养其创造和创新能力。

(二)智慧学习服务与数字化学习服务

智慧学习服务不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它是在数字学习服务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来。智慧学习服务是数字化学习服务的进一步变更、拓展和完善。从严格意义上讲,智慧学习服务属于数字学习服务的范畴,是数字化学习服务继个性化学习服务之后的又一个发展阶段,以另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服务学习者,在服务目标、核心技术的使用、技术发挥的作用、资源呈现形式、学习者的学习形式、评价方式、服务的身份等方面大幅拓展和提升(见表1),使智慧学习服务呈现泛在化、智能化、预知性等智慧特点。对数字化学习服务进行全方位和立体化改革的智慧学习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培养目标,以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为学习者带来全新的学习体 验。[8]

三、智慧学习服务的特征

智慧学习服务最突出的特征是“智慧性”。作为技术支持的学习服务,智慧学习服务的“智慧性”渗透在教育和技术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特征的结合才是“智慧”学习服务。

(一)教育特征

智慧学习服务面向智慧教育系统,打破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壁垒,突破常规学校学习环境和学习场所的限制。教育特征是智慧学习服务的精神所在,它表现在人性化交互、能力导向的评价和一站式系统化体验。

1. 人性化交互

人与人的交流是一种社交活动,寻求信息和情感双重需求的满足;数字化学习服务的人机交互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换,不能满足学习者作为人的内在情感交流的需求。智慧学习服务提升对学习者情感交流需求的关注度,使人机交互具有人性化的特点。智慧学习服务的个性化交互提供专家、教师、家长、同伴、助手五种身份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求[9],服务身份学习者可以自主设定,也可以根据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学习进度、学习需求、学习内容等综合因素的分析结果自由变换。

2. 能力导向的评价

无测试的评价是智慧学习服务的追求,游戏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智慧学习服务以学习者的能力(主要是创新和创造力)作为评价学习者的标准,没有正式的测试或考试,以游戏化的方式对学习者评价。评价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可根据完成游戏的方式、时间、效率等对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自信心、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给予判定,由此得出学习者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思辨能力各方面状况。同时,能力导向的评价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它能对学习者阶段性的学习进行总结,参照评价结果查漏补缺以便后续学习活动更有效进行。

3. 一站式系统化体验

数字化学习服务没有统一通用的平台,提供服务的软件应用数量零散、质量参差不齐,这使数据收集分析面临很大困难,同时影响了学习者的用户体验。智慧学习服务设个人学习空间为总部,汇聚智慧终端的各种功能,克服数据跨平台、跨系统、跨软件的障碍,为学习提供了一条多软件、多平台、多设备通行的绿色通道,学习者只需注册登录一次即可享受一站式系统化体验。[10]

(二)技术特征

技术特征更像是智慧学习服务的“身体”,它具体表现为智能感知、个性预知、流动调整和虚实交融。

1. 智能感知

智能感知是个性化学习服务最基本的技术特征。智能感知采用RFID、HRS、QRCode等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嵌入式设备[11]。智能感知的对象包括真实环境和人,其中对人的感知尤为重要。除了感知温度、湿度、光照、环境、安静程度等物理信息之外,对感知的学习者信息是智慧档案袋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感知学习者的学习情绪;②感知学习者的注意力;③感知学习者的阅读习惯和其他学习习惯;④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⑤感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⑥感知学习者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

2. 个性预知

不同学习者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充分尊重个性人格,尊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12]。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尊重个体间的个别差异,所以个性化对于智慧学习服务而言十分重要。个性预知要求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收集数据,并由大数据和学习分析进行量化,预知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差异需求。个性预知的信息主要包括:①预知学习困难;②预知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③预知潜在的学习需求;④预知学习效果。

3. 流动调整

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教育系统失衡。教育系统就是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保持稳健,教育活动不能按照既定的步骤和进程准确无误地进行,需要应对各种状况,需要根据学习者学习情况及教师状态等适时调整,所以为其提供支持服务也要与真实的学习状况相匹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学习服务的动态平衡调整能量体裁衣,迅速呈现最恰当的方案,提供如水一般的流动服务,润物细无声。

4. 虚实交融

智慧学习服务打破虚拟环境与真实世界的壁垒,智能终端可以展示多维立体的虚拟学习社区,体感设备可以让学习者感受并参与到虚拟世界中来,虚拟社区和现实世界不分界线相互融合。虚拟学习社区的优势显而易见:可以进行危险的活动,不受设备条件限制,学习活动随时可以中止或开始,可以激发学习者探索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其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智慧学习服务的体系框架

本研究提出的智慧学习服务体系框架可以总结为一个依托、两种终端、三个智库、四类服务和五种身份。智慧学习服务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融合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智慧环境为依托,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终端为服务载体,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生成提供支持。

(一)两种终端

智慧学习服务不仅要依托智慧环境,同时也需要教学用和自学用两种终端的支持。教学用终端指教室已配备设备和其他行业“引进”设备,包括交互性设备(如电子书包和电子白板)、展示性设备(如全息投影机、生产性设备如3D打印机)等;自学用终端包括支持移动学习的智能手机等设备、支持学习数据记录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全息眼镜等其他设备。智慧学习服务模糊了终端的行业归属界限,强化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结。

(二)三个智库

用户信息库、学习资源库和评价报告库是智慧学习服务的三大数据智库。数据库是智慧学习服务的关键,是智慧沉淀、分享知识的重要载体。

1. 用户信息库

用户信息库是三个智库中最为基础、最为庞大的一个,存储的是学习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一般特征,也包括在学习活动开展中用户与应用软件的互动及用户之间的互动等操作。这里应该将学习者访问的各大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带给学习者一站式的学习体验。

2. 学习资源库

资源是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显著因素,关系着整个学习服务的质量。这里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交互游戏、3D模型、网络资源的链接地址、附近学习资源的路线图等。人脉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资源,它的主要来源有三种:现实生活中的同学、校友、网络好友、在线学习时智慧学习服务提供给学习者的合作者。常常更换合作者是学习者保持激情和新鲜感的源头,推荐的依据涉及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学习背景、知识背景、家庭背景、认知风格、学习风格、阅读风格、学习经历等多种信息,智慧学习服务科学地为这些信息分配权重,并按照相关性从低到高顺序排列。人脉资源科学、合理地融入学习,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 评价报告库

通过大数据、量化自我和学习分析等技术生成的学习者学习状况诊断报告表对学习者的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对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影响重大。评价报告库包括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等个性特征,也包括如学习路径指导下学习效果等因素的改变生成报告。

(三)四类服务

服务的实现借助于各种软件和应用程序,这些应用不仅是将设备与设备相连的纽带,同时也是将物理层的环境、技术和设备与学习者联系起来的桥梁。这些应用程序和软件实现的功能包括四个方面:①常规服务,如视频点播、在线答疑、学习辅导、资源共享、即时通讯等;②个性服务,如督学导学、资源推荐、学习进程、功能定制、学习档案、评价测试等,它由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学习时间段、学习内容和类型、学习流程、评价方式和方法、可视化图表的呈现信息等属性;③智能服务,如学习路径生成、学习模式推荐、学习活动方案推送、闯关式的角色和学习任务分配等,无须学习者手动设置便能自动生成;④特色服务,如虚拟社区学习、兴趣激发、习惯纠正、能力培养等,这一类型的服务以游戏化学习为理论指导,它能让学习者科学、合理地利用碎片化的闲散时间在3D虚拟学习社区中汲取知识,并通过游戏设定引导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同的游戏类型培养学习者思维和能力。除常规服务外的其他三类服务均以学习者特征和需求为导向,智能服务是智能性的主要体现,特色服务是智慧性的主要体 现。[13]

(四)五种身份

智慧学习服务为引导学习者沉浸学习、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设置了权威专家、教师、家长、学习伙伴以及学习助手五种身份应对不同情境、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如知识导学以权威专家的身份给予指导,使学习者接受知识更容易;在疑难解答时以教师的身份给予指导,更接近日常生活,使学习者感受更自然;在课后督学时以家长的身份给予指导,使学习者产生压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在小游戏测试学习状况时以学习伙伴身份陪伴,使学习者轻松自在;在学习者完成任务期间屡次遗忘时以学习助手的身份给予提示,使学习者学习更顺畅。

五、结束语

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发展为学习者带来了福音,智慧学习服务也将在此背景下迎来美好的春天。智慧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提供面面俱到的贴心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服务,旨在促进学习者智慧的生成,注重长期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渗透进学习过程中的每一小步,是建设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学习服务的理论研究不仅包括内涵、特征和体系框架,还包含更全面的内容,更多有关智慧学习服务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赵苗苗,陈琳.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型个性化学习服务研究[J]. 教育导刊,2015,(10):64-67.

[2][11] 杨现民. 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 现代教育技术,2014,(1):12-19.

[3][7] 祝智庭.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 电化教育研究,2012,(12):5-13.

[4] 陈琳,陈耀华. 智慧教育中国引领[J]. 电化教育研究,2015,(4):23-27.

[5] 陈耀华,陈琳. 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更高层次教育公平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11):22-26.

[6] 赵秋锦. 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14,(10):12-18.

[8] 杨现民.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 中国电化教育,2014,(1):29-34.

[9](美)凯文·凯利. 技术元素[M]. 张行舟,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0] 杨现民,陈耀华.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2] 郑云翔.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7):126-132.

[13] 齐元沂. 开放教育视野下的流动学习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6):55-60.

收稿日期:2015-07-05

定稿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赵苗苗,硕士研究生;陈琳,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通讯作者。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21116)。

责任编辑 石 子

猜你喜欢

教育均衡智慧化创新能力培养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分析
强抓学校管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创新能力培养:“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一条红线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我国流通企业商业模式探索
基于教育均衡发展大环境下的高中语文“平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