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与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4-12-31富原
摘" 要: 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已成为广西农业发展新增长极,电商规模和产值不断提升,电商品牌价值和创新速度加快,冷链物流智能化凸显。相关电商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加大,职业教育是电商人才主要来源,亟待优化电商职业教育布局和人培定位,建立“农+电+职”的三方联动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为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增添助力。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共建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5-0117-04
Abstract: The e-commerce industr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xi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pol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Guangxi, the scale and output value of e-commerce are increasing, the brand value and innovation speed of e-commerce are accelerated, and the intelligenc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is highlighted. The demand gap of relevant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is increas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e-commerce talents. It is urgent to optimize the layout of e-commerc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orientation of human training, establish a tripartite linkage model of \"agriculture+e-commerce+occupation\",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add impetus to the e-commerc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Guangxi..
Keywords: special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e-commerce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for joint construct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区,明确农业在广西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在此契机下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强劲的增长态势说明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电商人才的流失和后备力量补给造成农产品电商发展出现很大的缺口,亟待加强人才供给和建设有效的供给机制。
1" 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1.1" 特色农产品电商成为广西农业发展新增长极
据第三方统计显示2023年1—9月广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716 117.3万元,同比增长25.40%,实现零售量32 947.9万件,同比增长19.11%,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作为垂直于农业生产的销售业态,充分体现了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呈高速发展态势。农民成为带货主播,手机是新型农具,直播是农民的新农活,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改变了过去传统销售模式,运用P2C模式,将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高效地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了销售环节,重构了农产品的产业链,优化了广西农业产业结构,大大提升了消费品质。同时得益于广西农产品特色优势,先后涌现出一批全国极具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如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荔浦芋头、横县茉莉花茶、北流百香果、容县沙田柚、梧州六堡茶、永福罗汉果、百色芒果、富川脐橙和阳朔金桔等60多个。全区共有66个县成为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农产品电商物流网络覆盖了市、县、乡和村,物流配送网点达5 000多个,农产品销售品种形成了200多个千万级电商产业群,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俨然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1.2" 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价值凸显
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产品的生命线,是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重要发力点。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农户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品牌权益。政府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公共媒体大力宣传品牌知名度,线下营销活动也不断丰富,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扩大品牌影响力。狠抓质量保障,通过大数据打通农产品全产业链,可回溯农产品种植全过程,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美誉度,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使得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更加有组织和效率,提高了品牌的竞争力。据统计2023年广西共有14个区域的地标农产品品牌入选中国价值品牌百强名单,入围品牌数量居全国第二位,比2022年增加2个,其中横县茉莉花茶、柳州螺蛳粉的排名均较去年再上升2位,分别位列第29位、第31位,品牌价值均在100亿元以上,创历史新高,居广西地理标志品牌第一、第二位。总之,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价值凸显,离不开品牌意识的增强、品质保障的完善、营销创新的推动、产业链的完善及政策支持的加强。未来,随着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品牌价值将进一步提升,为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更大作用。
1.3 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创新加速度
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在原有产品种类和加工基础上,加速开发有机产品,提供定制化的特色农产品组合,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提升消费品味和品类,对产品进行精加工和包装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利用大数据消费分析和云计算等电商平台新技术,广西特色农产品P2C信息共享更加快捷,实现了农产品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到农产品的信息。另外,网络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宣传和推广,树立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感。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据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广西各类直播服务公司数量由800多家增加至6 800多家,年均增速超过180%,为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注入新活力。产品的溯源信息码可更好地追查其种植全过程,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同时,区内各大电商平台不断通过技术升级,创新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了交易效率,为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4 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智能化凸显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特色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度和品质,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美味的追求,如荔浦芋头、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河池巴马香猪和梧州龟苓膏等都需要全程冷链配送。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日趋智能化、系统化,冷链物流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农产品的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注入电子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才能形成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冷链物流还需要与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等合作伙伴进行协同,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流程衔接,确保特色农产品能够及时、准确送达消费者手中。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建设了一批县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和农产品产地保鲜仓,自动化控温和制冷,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保鲜能力和存储期限。还培育了一批电商物流载体,如生鲜加工和冷链物流集配中心等,从而实现了错峰销售,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产品上行通道愈行愈畅,县村镇基本实现快递服务全覆盖,县城到村级网点实现物流配送72 h内到达,打造冷链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
2" 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广西电商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较低、分布不均衡
广西电商产业起步较晚,电商经济较东部发达省份相对落后,政府对于电商的政策支持也相对滞后。广西的农产品虽具特色,但是农户电商意识薄弱,对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应用技术掌握不熟练等,导致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提速不快。因为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程度制约了电商人才的培养,供需不能正向流动,而电商职业教育是广西电商人才供给的主要渠道,其整体教育水平也不尽如人意。首先是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一般是按学校招生人数比例来拨付经费,学校的实训实验设备及软件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实训项目无法开展。电商行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和速度快,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电商教育质量的提高。加之,电商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导致即使有大批的电商毕业生也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电商产业发展。另外,电商职业教育分布不均衡,首府南宁市集中了近80%的高职院校,发展规模和程度都远超其他市,而梧州、贺州、百色和钦州等至今还没有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2.2" 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薄弱
截至2024年1月,广西已有3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电商专业,所有电商专业都有相应的校企合作单位,产教融合建设也如火如荼。但是“两层皮”现象严重,一方面每年学校都要求新增校企合作单位数量,所以与学校合作的校企单位看似数量级猛增,但是实际合作收效甚微,重量不重质。在校企合作方面达不到江浙一带电商产业发达地区职院校校企产教融合的高度和层次,究其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校企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校企双方体制差异大,利益目标不同,立足和出发点不同,因而校企双方合作基础不深;其次是在双方合作差异化的前提下,区内至今没有出台新的合作政策、机制、方式,起到弥补鸿沟、搭建桥梁的作用。再次,是职业院校在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周边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不够显著,无法形成以农业产业带动电商职业教育,以实践改革教育模式提升创新维度等举措。最后,高职院校缺乏校企合作的明确目标和定位,不能培养出实际农产品电商具备的电商运营、农产品营销、农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
2.3" 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职业教育电商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特色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的致命短板,广西的许多职业院校缺乏具备电商实战经验的教师,农产品电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优异的师资凤毛麟角,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第一,电商职业教育院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电商产业的市场需求日新月异,校内培养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和实用,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导致学生3年毕业即失业,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第二,广西绝大多数电商专业都只是在人培中设立部分农产品的课程,但是还没有专门独立设置农产品电商专业,导致电商专业的学生对于农产品的种植周期、农产品电商运营、农产品电商物流了解不够全面,专业领域深挖不够。第三,农产品电商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较高,因为涉及到农产品知识,还要深入农作物的田间地头,需要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沉下身段扎根农村的精神,但是现在的高职学生绝大部分都愿意去大城市打拼而不愿意再回农村老家。
2.4" 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缺乏创新性
广西地处内陆,有着丰富的天然物产,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相对保守,特色农产品产业聚焦意识不够,缺乏创新性。通常是跟着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流行趋势而动,因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的人才供需相对联系紧密,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敏感度,但是因培育体制僵化缺乏创新性,导致农产品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较差,通常有不错的理论基础而实际操作技能弱,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快速适应工作需求,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度不高。同时有农产品电商行业经验的网红和主播,由于学校用人学历要求和酬金问题也不能入校就职,电商职业教育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广西至今也没有创立自己的农产品MCN机构,没有本土化的农产品网红和大V,因此,在相关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培养的引领方面还存在缺憾。广西东盟自贸区的设立具有很好的区位和政策优势,但是受制于本土改革创新意识不足,也没有发挥出广西东盟小语种农产品电商职业人才集聚优势。
3" 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与职业教育共建对策
3.1" 优化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布局
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农村电商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农村电商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特别是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和名优产品聚集区要加大投资和扶植力度,为培养农村电商人才提供有利的硬件条件。破除职业教育电商人才培养地区不均衡的现象,特别是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政策扶持,引导和支持这些地区的职业学校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增加职业教育体系的资金配置,从财政投入、教育、毕业生毕业就业、针对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的社会保障补助与优惠政策等多个角度进行帮扶与引导,促使农村电商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优先保障。也可以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不同地区的职业学校开展校际合作,共同制定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优化区内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布局。
3.2" 明确特色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人培定位
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很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来自农村,学成后首选大城市工作,因此,让学生回乡创业,回乡做电商,鼓励学生到农村发展,这些都需要从思想上引导,从情感上感化,要培养其家国情怀,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反哺自己的家乡,这是一种情感培养和教育。其次是培育面向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电商专业人才。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需要有长远的规划,政府可以通过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疏导和引流电商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建设一条有效的职业培养终端,使电商人才扎根于农村。确定农产品电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既有电商的专业知识同时又是农产品的行家里手,职业院校在培育的过程中,按照农产品的种植规律和销售时机,控制电商实训的节奏和技巧。改变学生学习观念,消除农产品销售的刻板印象,让其意识到电商知识在农村发展和农产品销售中的重要性,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
3.3" 创建“特色农产品基地+电商直播基地+职业院校”三方联动
建立“农+电+职”的三方联动模式,电商直播基地是核心,农产品基地和职业院校是两翼。乡镇农产品电商企业因为站在市场浪潮的最前沿,嗅觉敏锐,信息掌握精准,需要与职业院校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时传递给学校,同时也将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校。职业院校根据电商直播基地和企业的要求建立一支优秀的电商直播教师队伍,不仅要有扎实的电商理论基础,同时具备电商的实战技术和农产品的相关种植知识。在这样的师资背景下,按照农产品电商人才需求定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拥有电商直播实战技能的电商专业人才。电商直播基地也要利用平台销售优势,聚合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打造地方名优特色品牌和产品,建立安全可靠的P2C模式,利用新型媒体营销手段,宣传和带动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供应、销售,促进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良性循环与上下游联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产值,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3.4" 提升特色农产品职业教育竞争力
首先,利用广西地处东盟自贸区的区位优势,扩大经贸往来,互通有无,增进农产品电商平台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国家与地区间的职业院校合作力度,借鉴国外电商教育的成功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提升职业院校的电商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职业教育的培育优势,强化电商直播和运营等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最后,打造广西特色农产品职业教育品牌,提升相关电商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和展示活动,向社会展示广西特色农产品职业教育的成果和特色,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参与。增加广西知名品牌农产品电商“订单班”和“定向班”的数量,打造农产品“网络营销达人”“品牌网红”“地方明星”等,起到示范性和带头性作用,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教育竞争力。
4" 结束语
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已进入快车道,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来自于电商人才缺口的问题,通过特色农产品电商与职业教育共建策略实施,为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和职业院校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措施、手段、建设路径,以期培养出更多投身农产品电商领域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广西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广西农产品电商稳步发展 成地方经济发展新增长极[EB/OL].http://gx.people.com.cn/n2/2023/0920/c179464-40578150.html.
[2] 广西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R].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2023.
[3] 陈展慈.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探析[J]. 山西农经,2023(12):184-189.
[4] 李晓林.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2022.
[5] 庞体慧.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21(15):135-137.
[6] 刘光琳.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渐入佳境[J].农家之友,2021(1):5-10.
基金项目:2023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2023B215)
作者简介:富原(1973-),女,管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