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年轻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

2024-12-31李娜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23期
关键词:员工行政事业单位机制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年轻员工的支撑,年轻员工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在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对年轻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视程度,促使其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现阶段,员工激励机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单位和年轻员工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年轻员工的工作特点、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提高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单位的管理效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激励约束;机制

DOI:10.12433/zgkjtz.20242341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年轻员工往往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无法有效解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年轻员工进行激励和约束。当前,一些单位并没有认识到年轻员工约束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导致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全面调动。

一、行政事业单位年轻员工的工作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是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的组织,作为单位中的一员,年轻员工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将从工作模式、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个方面对年轻员工的工作特点进行探讨。

(一)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指的是员工在工作中采用的方式或手段。良好的工作模式可以帮助年轻员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单位的满意度[1]。

1.传统办公室模式

传统的办公室模式是指员工在办公室工作,其工作时间也是固定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协调、沟通和合作。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对年轻员工的工作给予统一指导和监督。

2.弹性工作模式

弹性工作模式指的是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年轻员工可以自主选择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以保持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同时,弹性工作模式也需要员工的高度自觉和自律。

3.远程工作模式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远程办公发展起来。远程工作模式是指年轻员工通过互联网完成工作任务,员工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这种模式改变了单位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为员工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4.项目式工作模式

项目式工作模式指的是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将其分配到指定的项目组,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2]。项目式工作模式在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年轻员工具有更高的责任感。

(二)工作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对年轻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员工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要具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

1.沟通协作能力

在单位内部,管理人员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同事之间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员工要具备沟通协作能力,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同时,沟通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化解矛盾,增强团队凝聚力。

2.组织计划能力

年轻员工具备优秀的组织和计划能力,可以对资源和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价值,最终实现工作目标。

3.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是年轻员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员工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4.时间管理能力

对于员工来说,时间管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员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好时间规划、时间估算和时间分配,可以更有条理、更高效地对时间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5.技术应用能力

员工应具备技术能力,可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积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是指年轻员工对工作持有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倾向,严肃认真、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对单位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年轻员工非常重要的素质,无论是对单位的长远发展,还是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3]。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员工对单位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当前,一些单位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存在偏差,导致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效果无法得以充分发挥,不利于员工的未来发展和成长。

(一)没有定位年轻员工的发展需求

年轻员工是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管是对自身发展,还是对单位都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现阶段,很多单位缺乏对年轻员工发展需求的定位,忽视了其职业规划意识,不利于单位的管理以及长远发展。

(二)缺少良好的激励氛围

在约束与激励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单位需要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以推动约束和激励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规范运行。相较于其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更为标准化,年轻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其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同时,仍然有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与时代发展步伐不匹配,无法有效指导年轻员工的激励约束工作,导致发展缺少动力和活力,难以在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对年轻员工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压力增加或情绪低落,无法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有效开展[4]。

(三)物质和精神奖励不平衡

年轻员工的激励是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激励的目的就在于将年轻员工的能量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现阶段,但仍然有一些单位在年轻员工的激励过程中存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平衡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与此同时,有些单位也没有专门的资金用于年轻员工的物质奖励,激励力度不足。

(四)约束机制难以让员工获得幸福感

约束机制可以对年轻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当前,很多管理人员只看重年轻员工的工作业绩和任务指标,而忽视了其心理感受,导致年轻员工即使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也无法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此外,由于单位过于关注结果,一些年轻员工往往会利用巧妙的手段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员工弄虚作假,影响了单位的稳定、长远发展。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员工在没有完成工作任务时,会感到不安、忧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单位的约束机制有待调整和优化。

三、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约束机制的优化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全面认识,做好对年轻员工的激励与约束工作,提高其创新积极性和工作参与性,从而更好地推动单位的良性发展。

(一)做好年轻员工的晋升需求分析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想提升自身的职业地位。晋升需求在一个人的工作生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年轻员工来说,他们对晋升的需求更加迫切。有效的晋升需求分析可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人才流失给单位造成的损失。因此,人力资源部门要准确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晋升需求,并对其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单位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为了确保员工晋升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单位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评估机制和晋升通道,规范晋升标准和晋升流程,鼓励员工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关的福利制度也非常必要,可以激励年轻员工在晋升中付出更多努力,促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5]。

(二)优化职级和职务的激励手段和形式

相较于其他员工,年轻员工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前景,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此,单位要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不断优化和改进年轻员工职级、职务的激励手段和形式,从而对员工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

除了传统的激励手段和激励形式外,要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手段和激励形式,以满足年轻员工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激励手段和形式灵活调整,实现激励手段和形式的实用性、可行性[6]。

(三)根据岗位设置审核激励约束内容

岗位设置是实现单位稳健发展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可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合理分配。单位要对岗位管理进行全面改革,打破传统的岗位终身制,对岗位进行科学分析,再结合分析结果,建立合理、灵活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制度,为员工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已无法满足单位的发展需求,因此,单位要对激励约束内容进行重新审核,根据岗位设置,实现激励约束机制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不断完善年轻员工的激励约束内容,将其创造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同时持续给予员工支持和激励,在实现其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单位的发展目标。

(四)建立员工反馈机制

在单位的管理过程中,健全员工反馈机制对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年轻员工,结合员工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员工的成长[7]。通过员工反馈机制,了解和掌握员工的建议、意见和需求,并及时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在反馈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单位应积极听取年轻员工的需求和意见,定期组织召开反馈会议,或通过搭建在线反馈平台等方式,提高员工参与反馈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敢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从而增强单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而实现与年轻员工的双赢。同时,单位应设立一个专门收集、分析年轻员工反馈的团队,保证其反馈的问题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年轻员工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要做好年轻员工的激励约束工作,将其价值和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单位要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通过做好年轻员工的晋升需求分析、优化职级和职务的激励手段和形式、完善岗位设置、完善现有的激励约束制度、建立健全员工反馈机制等工作,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进行有效规范,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单位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鸿荣.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平衡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4(13):121-124.

[2]冯平.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年轻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J].活力,2023,41(24):133-135.

[3]徐云飞.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年轻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J].活力,2023, 41(21):103-105.

[4]王莉.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年轻职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J].市场瞭望,2023(12):88-90.

[5]李怀凌.关于建立事业单位年轻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J].商讯," 2023(10):183-186.

[6]陈阳,张乐.探寻激励与约束的“最优解”[J].人力资源,2023(05):104-105.

[7]张京诺.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探析--以Y公司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03):47-49.

猜你喜欢

员工行政事业单位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初探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旅游饭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