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潼区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及效益分析

2024-12-31谌智鑫刘旭东王鑫杨绒娥

乡村科技 2024年12期
关键词: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高效

摘 要:为提高西安市临潼区的蔬菜生产水平,切实保障西安市“菜篮子”,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开展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建绿色高效技术示范点,并引进蔬菜新优品,推广示范节水灌溉、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植物生长补光、新型地膜等先进的实用技术。经推广示范证明,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能减少约25%的化学农药用量,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节水约30%、节省肥料约20%,新型地膜技术的应用能减少耕地中废弃地膜的数量,降低耕作成本和垃圾处理成本等,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研究表明,在临潼区推广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能有效促进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2-86-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2.020

0 引言

临潼区是西安市蔬菜产业的重点县(市、区)之一,在守好西安市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保障蔬菜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潼区的蔬菜种植面积为10 670 hm2,蔬菜年产量为56万t。

近年来,临潼区蔬菜产业发展存在栽培技术落后、配套设施薄弱、品种结构不合理、物联冷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此,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加快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提升设施蔬菜的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提升设施蔬菜的综合生产能力,对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 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地点与规模

1.1 示范地点

临潼区开展设施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的示范点有4个,分别为西安市临潼区万邦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万邦农业)、西安市临潼区新市街办聚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聚丰农业)、西安市临潼区韦晨果蔬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韦晨果蔬)、西安市临潼区任留街办宏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宏远蔬菜)。

1.2 规模

万邦农业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为32 hm2,聚丰农业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3.33 hm2,韦晨果蔬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为5.33 hm2,宏远蔬菜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约为13.33" hm2。

2 示范内容

2.1 引进新品种

开展专用品种的筛选和应用,加大对品种的更新力度,引进、筛选、展示口味佳、效益高的新优蔬菜品种。例如,新市街道办事处聚丰农业引进番茄新品种特美达001。特美达001长势健壮,节间中等,叶片肥厚、较稀;抗TYLCV,抗根结线虫病,抗叶霉病,中抗灰叶斑病,不易感染灰霉病;花芽分化稳定,花多花大,不用疏花疏果,单穗结7~8个果;果形丰满圆润,属口感型大果;单果重在260 g左右,沙瓤,极高产;外皮颜色亮,韧性好,抗裂,耐挤压,耐贮运,货架期长。

2.2 示范新技术

2.2.1 改良土壤

在韦晨果蔬种植园区,将“奶牛养殖-沼气-果蔬”生态循环链中心的发酵产物用来还田,并用全营养水溶有机肥来替代化肥,从而实现对土壤的改良。生物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1]。同时,开展BGA土壤调理有机肥试验示范,对土壤进行改良。其中,万邦农业的示范面积为0.67 hm2,聚丰农业的示范面积为0.53 hm2,韦晨果蔬的示范面积为0.67 hm2,宏远蔬菜的示范面积为0.53 hm2。

2.2.2 改变灌溉方式

滴灌能精确控制灌溉的用水量和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能显著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滴灌能将肥料和水分精确输送到植物根部,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2]。

根据试验园区的具体情况来构建一套简易的滴灌系统。滴灌能精确控制灌溉水量,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滴灌系统可自动控制灌溉时间、水量等参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滴灌能将肥料和水分精确输送到植物根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2]。通过滴灌节水方式进行灌溉,实现均匀灌溉,省水省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根据示范园区的具体情况来构建一套合适的滴灌系统。水肥一体化要求选用水溶性肥料,并在示范园区开展灌溉技术田间示范、现场培训,编印分发水肥一体化及科学施肥等相关资料,邀请市土肥站、市蔬菜站等肥料、蔬菜专家在示范区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水肥一体化系统操作讲解。

2.2.3 安装CAT1大棚智能监控产品(小喇叭)

在临潼区油槐街道办事处万邦农业和新市街道办事处聚丰农业的大棚(面积均为3.33 hm2)内,每0.067 hm2安装4台CAT1小喇叭,共安装200台。其中,万邦农业安装80台,覆盖18个100 m长的大棚、1个育苗棚和5个温室大棚;聚丰农业安装120台,覆盖25个120 m长的大棚、2个育苗棚。用小喇叭对大棚环境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智慧平台物联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手机终端,从而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自动控制。

2.2.4 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

温室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会常在90%以上,且会持续8~9 h。过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会对大多数蔬菜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并为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有利条件[3]。

目前,绿色植保存在以下问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农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思想认识不足;农田生态系统脆弱,自控能力差;人为干预手段单一,事与愿违;有害生物多发、频发、重发;监测检验手段落后等。绿色防治能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是病虫害防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防治技术相比,绿色防治技术不形成新的污染源,能保障消费者利益,改善生态环境。应用害虫性诱剂、防虫网、捕虫板、杀虫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能有效提高蔬菜园区绿色化生产水平,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蔬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能达到绿色认证标准。

2.2.4.1 捕虫板诱杀技术试验示范

利用特殊光谱及特殊胶质制成的黄色胶粘害虫诱捕器(卡)来诱杀烟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蔬菜育苗期,可在大棚进出口各放2~4张黄板;移栽后,每个大棚悬挂40张黄板,黄板下边距离植株顶端10~20 cm,且随植株生长,对黄板高度进行调整,并根据植株生育期和田间虫口基数来适当增减黄板数量。

2.2.4.2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试验推广

在始花期或坐果后,施用微生物源新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等),同时施用天然植物性农药(如苦参碱等)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能有效防治蔬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

2.2.4.3 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宣传指导

通过举办田间培训、编印资料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对实施区生产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病虫害识别、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及安全用药的知识培训。

2.2.5 植物生长补光技术应用推广

因塑料覆盖和材料老化、尘土污染、水滴折射、框架材料遮阴及建筑方位变化,导致太阳光的透光率降低,从而使大棚内的照度比露地低[4]。此外,临潼区冬季日照时间短,为起到保温效果,日光温室要覆盖保温层;加之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导致日照时长无法满足蔬菜生长所需,并对蔬菜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验证延长温室光照时间对蔬菜生长发育、产量、抗性等的影响,以番茄为例,在油槐街道办事处万邦农业日光温室开展番茄植物补光灯应用效果示范试验。其中,伞形LED植物生长灯购自杭州临安佳遇科技有限公司,电压为220 V,功率为36 W。

2.2.6 新型地膜应用示范

近年来,地膜的应用促进了蔬菜等作物的增产增收,但随着地膜的使用年限不断延长,地膜也从增产增收的“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困扰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白色污染”,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势在必行[5]。

在万邦农业、聚丰农业、韦晨果蔬和宏远蔬菜,将0.015 mm 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蔬菜生产过程中,从源头确保地膜的可回收性,减少地膜残留。

2.3 推广新模式

临潼区围绕“一区县一品类一模式”,突出优势蔬菜品种特色,从设施结构类型和性能特点出发,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和品种,科学安排茬口。在万邦农业示范日光温室冬春番茄—青菜1 a两茬生产模式中,第一茬种植番茄,可于9月中下旬育苗,并于10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可于次年2月采收上市,6月中下旬采收结束;第二茬种植青菜,于7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9月上旬收获。期间,要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并适时采收。这样能大幅度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提升蔬菜产量和效益。

3 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通过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施药次数减少3~4次,化学农药用量减少约25%,增产约10%,增收5%以上。通过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实现均匀灌溉,省水省力,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每公顷节水约2 250 m3,节水率在30%左右;同时,能减少肥料的挥发、流失和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节省20%左右的肥料,节约用工4~5人,增产15%以上,平均增收在8%以上。应用植物生长补光技术,能显著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使始花期和始收期提前,可提前5~8 d上市。同时,植株明显健壮,且茎直径、果实直径、单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蔬菜产量,起到增加产量、提高抗性的作用[6]。新型地膜的应用示范,减少了耕地中废弃地膜的数量,降低了耕作和垃圾处理的成本,减少了对下茬作物的影响,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3.2 生态效益

示范推广设施蔬菜高效生产综合技术,能有效提高临潼区的蔬菜生产水平,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缓解土壤板结,棚内温度可降低6~8 ℃,湿度约降低10%,病虫害发生率约降低15%。同时,可增加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蔬菜品质。此外,还能科学有效利用水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环境友好的环境保护目标,促成区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现代农业的循环化、休闲农业发展的健康化、农村农民生活的革新化。

3.3 社会效益

示范推广设施蔬菜高效生产综合技术,可为临潼区发展高效的蔬菜标准园、智慧蔬菜、绿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撑,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应用蔬菜高效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吸纳20户以上贫困户到园区参加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此次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综合推广项目的实施,能发挥出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临潼区蔬菜产业向标准化、高质高效发展。

4 结束语

健康、安全的蔬菜产品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绿色循环是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由于设施蔬菜生产存在栽培技术落后、设施配套薄弱、品种结构不合理、物联冷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临潼区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建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点,引进蔬菜新品种,并示范节水灌溉、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植物生长补光、新型地膜应用技术。示范结果表明,一系列高效生产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改善目前蔬菜产业的生产形势,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推动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彧红,唐建俊.生物有机肥料在温室蔬菜上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1,41(1):99-101.

[2]鲁智国.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滴灌、喷灌与微喷灌的效果对比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4,4(1):31-34.

[3]郝怀玺.大棚蔬菜品种选择有讲究[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2):39.

[4]高金花.我国南方大棚作物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5]罗诗峰,付迪,徐新星.河南省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的主要措施[J].河南农业,2022(25):14.

[6]赵凯旋,苏丹,杨绒娥.日光温室番茄应用植物补光灯效果试验[J].西北园艺(综合),2021(7):47-49.

猜你喜欢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高效
加快湖北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吕梁市设施蔬菜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无公害苗菜生产技术
设施蔬菜栽培管理要点
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