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市安全利用类农用地蔬菜重金属积累特征
2024-12-31夏云俄陈沛锴殷辉
摘 要:为筛选适宜在安全利用类农用地上种植的蔬菜种类,在云南省某市安全利用类农用地上随机采集新鲜蔬菜样品1 150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Cd、Cr、Hg、Pb、Cu、Ni、Zn、As 8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在叶菜类蔬菜中,小白菜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大白菜、苋菜和花叶苦菜中除Cd元素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其中,Cd超标率为苋菜(47.1%)gt;大白菜(13.04%)gt;花叶苦菜(12.9%)。在豆类蔬菜中,红豆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四季豆、红芸豆和蚕豆中除Cd元素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其中,Cd超标率为蚕豆(7.1%)gt;红芸豆(0.48%)gt;四季豆(0.47%)。在块根和块茎类蔬菜中,甘薯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马铃薯中Cd和Pb元素超标,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其中,Cd超标率为马铃薯(15.7%)gt;萝卜(12.5%),马铃薯中Pb超标率为0.56%。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安全利用类农用地上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安全利用类农用地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12-155-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2.038
0 引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对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风险[1]。目前,诸多学者对蔬菜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蔬菜重金属超标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余志等[2]发现,黔西北地区某典型锌冶炼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陈亮等[3]调查了矿区周边耕地土壤重金属及蔬菜中重金属质量分数,评估了当地居民食用的4种不同类型蔬菜中重金属质量分数。
蔬菜极易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且不同类型的蔬菜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筛选低积累蔬菜品种种植于安全农用地土壤中,既可以解决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又可以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研究不同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特性,可为土壤的安全利用及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实地应用的可行性及指导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云南省滇东北某市,该地区是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3.4 ℃,最高年平均气温为14.6 ℃,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2.7 ℃。该市土壤以红壤为主,红壤占土壤有效面积的80.58%,还有红棕壤、棕壤、黄红壤等。根据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该区域土壤以Cd和Cr污染为主,属于安全利用类耕地。调查样点pH值、有机质质量分数、Cd质量分数、Cr质量分数、Pb质量分数和As质量分数分别为6.4、59.07 g/kg、2.01 mg/kg、114.8 mg/kg、73.48 mg/kg和10.02 mg/kg。调查样点种植蔬菜,蔬菜均为露地种植,不同蔬菜管理方式有一定差异,但是所施肥料均为市售化肥,化肥中重金属质量分数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1.2 样品采集
2020年4—8月在安全利用类耕地上,按照土壤详查农产品协同采样规范,协同采集土壤及蔬菜样品。按照随机采样原则,共采集新鲜蔬菜样品1 150份,其中叶菜类118份,豆类461份,块根和块茎类571份。蔬菜样品先去除不可食用的部分(叶菜类去除烂叶及根部,根茎类去除叶,豆类去除叶和根),分别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清洗干净,置于70 ℃烘箱中杀青30 min,105 ℃烘干、粉碎,密封保存备用。
1.3 样品分析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b、Cd、Cr、Hg、Cu、Zn、Ni、As 8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以标准物质菠菜(GBW10015)作为质量控制样品。在样品分析过程中,全程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1.4 数据分析
若样品重金属质量分数低于检出限,则按照检出限的1/2进行统计计算。采用Excel 2016对原始数据进行基础处理和整理,文中所有图均利用Origin 2022绘制完成。
1.5 蔬菜超标评价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对新鲜蔬菜的污染物质量分数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菜类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
叶菜类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见表1。由表1可知,在所有叶菜类蔬菜中,小白菜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大白菜、苋菜和花叶苦菜样品中除Cd元素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其中,Cd超标率为苋菜(47.1%)gt;大白菜(13.04%)gt;花叶苦菜(12.9%)。
2.2 豆类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
豆类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见表1。由表1可知,在所有豆类蔬菜中,红豆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四季豆、红芸豆和蚕豆中除Cd元素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其中,Cd超标率为蚕豆(7.1%)gt;红芸豆(0.48%)gt;四季豆(0.47%)。
2.3 块根和块茎类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分析
块根和块茎类蔬菜重金属质量分数见表1。由表1可知,在所有块根和块茎类蔬菜中,甘薯中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马铃薯中Cd和Pb元素超标,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标。其中,Cd超标率为马铃薯(15.7%)gt;萝卜(12.5%),马铃薯中Pb超标率为0.56%。
3 讨论
研究发现,安全利用类农用地上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吸收累积量不同,但Cd、Pb这2种元素易超标。任艳军等[4]对37种蔬菜吸收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能力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这些蔬菜吸收累积重金属的能力差异较大。不同蔬菜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效应具有很大差异,Cd从土壤转移到蔬菜中的能力最强,其超标率最高,其次是Pb。不同蔬菜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叶菜类gt;块根和块茎类gt;豆类,与张述敏等[5]对浙江省蔬菜生产系统重金属分布和富集特征研究结果一致,Cd污染风险最大,其次是Pb。为提高安全利用类耕地的利用率,种植蔬菜时应考虑其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参考该研究结果,在安全利用类农用地上可优先考虑种植豆类蔬菜,其次是块根和块茎类、叶菜类。
4 结论
野外采样分析表明,在安全利用类农用地上种植叶菜类蔬菜时,选择小白菜较安全,苋菜、大白菜和花叶苦菜风险较高。种植豆类蔬菜时,选择红豆较安全,蚕豆风险较高。种植块根和块茎类蔬菜时,选择甘薯较安全,马铃薯和萝卜风险较高。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J].国土资源通讯,2014(8):26-29.
[2]余志,陈凤,张军方,等.锌冶炼区菜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5):2086-2094.
[3]陈亮,姜苹红,陈灿.不同类型蔬菜中7种重金属含量差异及人体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S2):366-375.
[4]任艳军,马建军.秦皇岛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3(2):81-86
[5]张述敏,刘翠玲,杨桂玲,等.浙江省蔬菜生产系统重金属污染生态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2023,44(7):4151-4161.
(栏目编辑:董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