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行业零配件短链物流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4-12-31陈绍军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

关键词:零整配;一盘货运营;模式创新;供应链管理升级

0引言

在汽车物流领域中,生产零部件与售后配件的供应物流因其直接面向用户、交付频率多变、目的地广泛及包装形式多样等显著特性,传统的供应商自送模式常陷入独立运营、效率低下及成本高昂的困境。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某汽车公司在2021—2022年,在其四大生产基地前瞻性地构建了面向全体供应链伙伴的“上门取货”物流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全国售后配件仓储网络的优化布局与扩张,为零部件与配件的短链物流整合铺设了崭新的道路。在此背景下,一项旨在创新与实践零配件短链物流模式的项目于2022年6月正式启动。

该项目通过巧妙运用订单与取货单的无缝协同、取配流程的一体化设计、中间环节的精简以及快递/快运仓网资源的深度融合,成功构建了一种集生产件与售后配件取货配载整合、末端配送高效统一于一体的新型物流模式。此举不仅畅通了基地外六大配件库的短链/直链物流通道,更显著降低了供应商的运输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有效管控了长库龄物料积压风险,优化了资金占用,并增强了对市场需求的敏捷响应。本文研究通过对这一创新物流模式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汽车行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物流管理解决方案,以期在提升物流效能与成本优化方面开创崭新的篇章[1]。

1短链物流模式创新概述

随着某汽车公司上门取货服务的规模化扩展与运营标准化体系的日臻完善,针对售后配件需求库点与生产件供应基地同城并置的独特场景,公司巧妙融合了零件与配件的订单时间窗优化策略,辅以取货车辆的智能配载与调度算法,实现了生产零件与售后配件在供应商端的高效集拼与同步取货。这一创新举措促进了末端配送的协同作业,显著提升了车辆装载效率,更实现了全产业链生产零部件与售后配件的整合运输新纪元,彻底打破了传统物流模式中各环节孤立运作的壁垒。

在此基础之上,公司进一步优化了运营管理机制,实现了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能利用,大幅度削减了综合运行成本[2]。创新性地构建了“一盘货”运营模式,将生产物流与售后物流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全局性、前瞻性的统一规划与管理。这一整合策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物流运作的灵活性与效率,更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了紧密合作的桥梁,促进了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全方位共享,共同绘制了供应链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针对生产基地所在城市以外的配件库需求,传统模式下,供应商需通过长途运输,将配件自行运送至柳州、重庆、青岛等区域中心仓,再经历繁琐的二次分拨流程以满足需求。这一过程中,线路冗长与仓储周转节点的繁多已成为制约效率与成本的显著瓶颈。某汽车公司敏锐洞察此困境,依托其先进的终端预测系统,精准拆解各配件库的需求计划,并创新性地利用快递/快运仓网的丰富配送资源,秉承“短路径、直线路、快响应”的核心原则,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售后配件物流体系——售后配件“上门取件+直达库点或经销商”的高效运作模式(图1)。

此模式通过大幅缩减物流链路中的冗余节点,不仅有效降低了配件调拨的运输成本与仓储周转费用,更为供应链末端的用户带来了媲美电商的便捷与高效服务体验。此外,某汽车公司在此基础上,还积极推动数字化创新与应用,通过生产件与售后配件订单的线上协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及全链路运输过程的可视化,进一步提升了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整体效率,确保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与响应[3]。

2汽车行业零配件短链物流模式实践分析

2.1二次调拨成本的节省

在传统的汽车零配件供应链模式中,二次调拨成本是一个显著的费用来源。传统模式下,供应商需将配件通过长途运输运送至区域中心仓库,如柳州、重庆、青岛等地,然后再进行二次分拨,最终送达目的地。这种模式不仅线路冗长、环节繁多,而且需要在多个节点进行存储和处理,导致运输费用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在二次调拨过程中,物流管理的复杂性增加了操作风险和误差的可能性,同时,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天气、交通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成本和延长了运输周期[4]。此外,多次装卸和中转的过程中,零配件的损耗和损坏率也有所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隐性成本。

根据某汽车公司上门取货业务规模趋势预测,项目配件预期年货量可达5万m³。在零配整合和配件直链短链新模式的运作下,与原有模式相比,新的模式显著降低了运作成本,结合上门取货业务的规模效应,预测该项目的年收益率可达104%。

可以看出,某汽车公司通过创新物流模式,大幅降低了运作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新模式通过减少运输环节和调拨次数,直接降低了上述成本。具体来说,新模式采取了订单时间窗优化策略和智能配载与调度算法,实现了生产零件与售后配件在供应商端的高效集拼与同步取货。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简化了供应链结构,也提高了运输效率。供应商只需将零配件在一次运输过程中送达指定库点或经销商,无需经过中转仓库的多次调拨和存储。通过减少中转环节,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次数大大减少,零配件的损耗率也随之降低。根据数据分析,采用新模式后,二次调拨费用较传统模式节省了60%。这种成本的显著降低,不仅直接提升了物流环节的经济效益,也通过缩短供应链周期,提高了整体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此外,新模式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的运用,使得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优化车辆调度和路线规划,减少了空载率和重复运输现象。在运输过程中,系统还能够根据实时路况和天气等因素,动态调整运输方案,确保运输过程的顺畅和高效。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不仅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

综合来看,新模式通过减少二次调拨环节,实现了物流成本的显著降低和效率的显著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这种创新的物流模式,为汽车行业的零配件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2.2仓储周转成本的降低

传统的汽车零配件供应链模式中,仓储周转成本是一个显著的费用来源。传统模式下,零配件需要在多个中转仓库进行存储和周转,这不仅增加了仓储费用,还延长了物流周期,影响了整体物流效率。每个中转仓库的运作涉及到货物的入库、分拣、再包装和出库等多个环节,这些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增加了运营成本[5]。此外,多次仓储周转还导致库存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增加了库存积压和损耗的风险,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性也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仓储周转成为传统物流模式中的一大成本负担。

如图2所示,新模式通过“上门取件+直达库点或经销商”的高效运作模式,显著缩减了物流链路中的冗余节点,减少了仓储周转次数和相应费用。新模式下,零配件能够直接从供应商处运送至最终目的地,避免了多次中转和存储,从而大幅减少了仓储费用。数据显示,通过新模式的实施,仓储周转费用由原有模式大幅度下降,节省比例达到60%。这一成本的降低,不仅直接提升了物流环节的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了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同时,新模式下的仓储管理更加简化,有效降低了库存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优化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此外,通过减少中转仓库的数量,企业还能够节省相关的固定资产投入和维护费用,进一步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新模式实施后,某汽车公司不仅大幅降低了仓储周转成本,也显著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通过减少中转环节和仓储次数,企业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同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率也得到提升,共同推动了整体供应链的优化和升级。这一实践不仅为某汽车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汽车行业的零配件物流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3剥离费用的达成与综合经济效益

剥离费用的达成是新模式中一个重要的成本节省措施,通过该措施,某汽车公司成功将部分物流费用从自身转移至供应商,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整体运作成本,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在传统模式中,物流费用通常由汽车公司全权负责,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成本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协同效率。通过与供应商的剥离费用协议,某汽车公司能够将部分物流费用分摊给供应商,使其在物流管理中承担更多责任,从而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新模式下,剥离费用节省比例达到60%。这种费用的转移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直接运营成本,还提升了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整体物流效率的提升。通过剥离费用的达成,某汽车公司不仅优化了自身的财务结构,也增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更加紧密和高效的供应链网络。某汽车公司在华东片区上门取货和短链/直链物流模式的实施情况如表1所示。

综合来看,通过新模式的实施,某汽车公司的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总成本节省了60%。这种显著的成本节省和效益提升,不仅增强了某汽车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了更大的资金支持和战略空间。综合成本的显著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展示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广阔前景。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物流模式后,某汽车公司不仅大幅降低了运作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也提升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该实践为汽车行业零配件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了行业物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新的物流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展示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广阔前景。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优化与载体创新研究
创新模式设计打造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先行城市
探析档案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变化之路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统计模式创新
传统媒体全媒体转型之路研究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