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支点 促发展
2024-12-27俞秀
幼儿在游戏中自主体验,自由创造,他们的主体性越来越凸显。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价值该如何体现?教师切入的点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发展的方向。
用心倾听,发现支点
只有用心倾听,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感应,及时发现孩子发展的支点,促进幼儿不断成长。
在美术活动“圆形变变变”中,教师让孩子们尝试用几个圆做成一只小蜜蜂。活动开始后,孩子们的兴致很高,教师则在教室巡回,希望能找到需要帮助的孩子并给予适当帮助。可是,几个回合下来,教师发现只有在孩子们喊不会时能机械地给予帮助。于是,教师让自己静下心来,耐心倾听孩子真正的需要。事实证明,这样的倾听是有效的。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有的小蜜蜂太孤单了,他们开始讨论是不是该加点什么。教师走过去问孩子们:“蜜蜂喜欢和谁一起啊?”“花朵。”“小鸟。”“太阳。”……这种倾听是最自然最生动的,了解到的信息也是最真实的,所以才能及时给予孩子新的支点。于是孩子们开始尝试用圆做太阳、做小鸟、做花朵……
积极参与,创造支点
幼儿园的活动其实是孩子与教师共同设计、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真正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适时参与、合作、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给予孩子新的支点,让孩子获得新的发展。
在角色游戏区,教师创设了“糕点屋”。孩子们进入区角后,总是自顾自地制作“蛋糕”,相互之间也很少交流。渐渐地,孩子们也不太愿意去这个区角游戏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一次游戏刚开始,教师就为自己挂上了“促销员”的牌子进入游戏区,同时还吆喝起来:“新品出炉,欢迎品尝啊,各种口味的蛋糕,包您满意!”吆喝声引来了“顾客”,有的“顾客”试探性地问:“你家有巧克力味的蛋糕吗?”“当然有了,还有柠檬味和可乐味的!”“蛋糕师”们也来劲了,他们开始忙活起来,于是各种口味的“蛋糕”新鲜出炉,“糕点屋”开始热闹起来。这个小小的支点,让孩子们后来有了更加立体的发展,他们开始设计宣传画报,开展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等。
悉心观察,直击支点
幼儿教师要做一名合格的观察者,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观察幼儿。只是这种观察还需要一个合适的角度。也就是观察的切入点要准确,才能在观察中充分了解幼儿,理解幼儿的行为。
每次区域游戏,教师只是观察孩子们是否能遵循游戏规则,游戏是否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因此,游戏后的评点活动就像是一个评比会:哪个小朋友今天在游戏中表现很好,哪个表现不好。这种评点对于孩子游戏能力的提升毫无帮助。后来教师有意识地改变了观察角度,开始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情绪反应和投入程度以及创造性。游戏后的评点也更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寻找切实有效的支点,让孩子在新一轮游戏中获得新的发展。
孩子拥有无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但若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潜能也许永远无法被看见。如何让孩子获得最充分有效的发展,是幼教工作者不断探索的方向。期待着教师给予孩子的支点有朝一日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甚至整个宇宙。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光幼儿园)
责任编辑"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