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体验式”教学赋能师生自主发展

2024-12-26苗玉峰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4年12期
关键词:体验式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从而引发学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且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通过确立教学支点实施校本研训,落实课堂教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判断性思维,促进教师转变角色。

关键词:“体验式”;根植课堂;聚焦学生

“体验式”教学是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北票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学校”)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勇敢前行,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校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下探索“体验式”教学,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校的“体验式”教学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旨在实现学校教育的全面创新。

一、基于“体验式”教学确立教学支点

“体验式”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深刻革新,更是一种培养核心素养、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探索途径。这种教学方法根植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让学习成为一种动态的探索性活动。作为师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杠杆”,学校在实施“体验式”教学中选准了以下四个支点。

(一)教学内容转化:构建真实学习的起点

“体验式”教学的起点是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这种转化不仅能使学生在“动中做”“学中做”,还能让学生置身于问题发生的真实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直接感受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校教师团队对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探索、持续成长的过程。

(二)情感体验共鸣:激发内在动力的引擎

情感体验共鸣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引擎,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外显,感受到挑战的乐趣、情感的碰撞、团队的温暖。这种情感体验共鸣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促进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

(三)思考与总结:提炼学习成果的关键

思考与总结是“体验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一过程是对知识的再加工,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批判性能力的培养,更是提炼学习成果的关键,它要求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分析自己的体验感受,总结得失,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促进知识内化为能力与情感价值观。

(四)评价体系的建立:检验学习成效的手段

为确保“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从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一是体验的前提——激发兴趣。学校通过故事、游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体验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体验的基础——全面参与。学校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际操作等活动,实现知识的全面吸收和内化。三是体验的关键——探索求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入探索知识的奥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探索机会,鼓励他们主动探究与创新。四是体验的结果——目标达成。学校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体验式”教学的四个教学支点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的品格,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基于“体验式”教学实施校本研训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观念更新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伙伴。因此,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教师能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一)专家引领,更新观念

为了深化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理念的理解,学校邀请资深教研专家进行指导。这些专家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专家们的指导并不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更注重实践操作,确保教师能够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二)业务培训,技能提升

学校的教学领导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内容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这些培训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体验式”教学。

(三)实践探索,智慧生成

理论的掌握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教学智慧还应源自教师亲身的探索与实践。学校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尝试,教学领导通过普听课、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等方式,深入课堂一线,给予教师课堂反馈与指导,不仅帮助教师快速适应角色的转变,也促进教师创新与完善教学方法。

(四)反思内省,教学相长

学校引导教师提升内省反思能力,要求教师在每节课后都要撰写教学札记,教师每月还需提交至少一篇教学反思报告,并由学校指派专人进行评审和考核。随着学习的深入,很多教师已从最初的被动反思转变为主动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们的教学经验也因此变得更加成熟。

(五)集智共研,聚力共赢

“集体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基于这一理念,学校推行了集智共研制度。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研究方向,有效凝聚团队智慧,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对话、讨论与反思,对教学设计及教学经验进行补充、修正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教师团队的创造力,还助力教师迅速成长,走向优秀。

(六)教学竞赛,成果展示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以检验课改成效为目标的教学竞赛,这些竞赛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还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成果的平台。竞赛结束后,学校引导教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与反思,选拔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示范。这不仅为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三、基于“体验式”教学落实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宗旨在于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掌握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时,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自主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运用积极的反馈来激励学生,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同伴互助,促进知识共享

在同伴学习和小组学习环节,小组长合理分配任务,有效调控讨论节奏。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小老师”条理清晰,观点阐述明确,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师生互动,促进有效教学

课堂上,学生小组内部积极互动,小组间协作交流。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种师生互动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需求

学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如选修课程、兴趣小组、研究项目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机会。

(五)评价激励,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建立了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重视他们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等方式,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长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支持。

四、基于“体验式”教学的收获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

学校学生普遍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会了独立思考,能够发现并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和辩论,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

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实现创新性学习。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成长

教师有了显著变化,更加热衷于深入研究课程改革,探索满足学生需求的新方法。在课堂之外,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引导和调控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

学校秉承“大实验,大体验”的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持续探索与追求,经过不断努力和挑战,收获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韩宇.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认识人民币”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4(13).

[2]刘红梅.新课标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的新挑战[J].人民教育,2022(20).

[3]范成金,王菁.关注课堂生成 促进师生成长: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J].安徽教育科研,2024(32).

[4]罗佳琪,李云文.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4(9).

[5]林红,彭坚,田凌晖.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取向”小学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7(4).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体验式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和反思
新媒体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做体验式报道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街头雕塑动起来——体验式采访注意事项
高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