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画书集群阅读为路径促进幼儿园课程创生
2024-12-20许婷婷
幼儿园的集群阅读是指围绕当前幼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教师选择与主题相关的一系列图画书,有序开展的一系列阅读活动。与幼儿园日常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同,集群阅读既可以图画书为生发点,又可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根据课程需要投放适宜的图画书,助推课程创生。集群阅读需要教师用更加整体与开放的视野看待幼儿和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还要熟知幼儿各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各类图画书的特点。本文以幼儿园集群阅读的现实困境为出发点,以本班图画书集群阅读活动为例,为图画书集群阅读课程创生提供具体实施策略。
一、幼儿园开展集群阅读的现实困境
1.幼儿园的课程价值取向困境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价值主体根据需要,在一定价值观的引导下,于课程活动过程中展现出的倾向或选择。若没有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将会变得分散、低效。课程价值取向决定了幼儿园集群阅读能否成功以及能够深入到何种程度。
当前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活动多围绕五大领域展开,由此生成的班本或者园本主题式课程也较为丰富。这些活动多以集体形式进行,教师预设的活动占比较多,较少关注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导致课程开展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除此之外,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对中国本土文化课程资源发掘较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也使得阅读活动缺乏系统性整合和兴趣点的深入挖掘,难以促进幼儿核心经验发展。
2.教师的儿童观定位困境
课程理念的进步离不开儿童观的发展。由于所依赖的学科限制,学前教师课程中的儿童观表现出唯心理学化、较少关注儿童的社会处境和均质化等问题。近年来,伴随自主游戏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儿童观转为关注幼儿个体发展需要,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在阅读活动的开展上,幼儿个体语言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导致教师难以依据幼儿兴趣点持续、深入进行,这也是课程难以利用图画书阅读这一资源进行创生的重要原因。
3.幼儿学习方式运用困境
集群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活动,更加注重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探究、小组合作和互动讨论,这些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会促进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当前幼儿园仍以集体教学占主导地位,教师的师幼互动水平相较之前虽然已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幼儿个人探究及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仍然较少。即使一些幼儿园以项目化课程开展为主,也仍存在教师对课程核心理念不明晰,课程开展难以持续激发幼儿兴趣等问题。如何根据幼儿阅读兴趣点及核心经验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是教师应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幼儿园开展集群阅读的策略
将集群阅读作为幼儿园课程创生的抓手,需要教师多措并举,转变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真正躬下身子,倾听幼儿的理解和想法,然后给予适宜的回应。后现代类图画书运用戏仿、拼贴、元叙事等后现代文学手法,不仅增强了幼儿阅读的趣味性,且对萌发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下面我将以我园大班下学期开展的后现代类图画书集群阅读活动“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例,深入剖析幼儿园集群阅读的开展策略。
1.以核心经验为抓手
为了提升本班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故事改编、创编和续编能力,同时也为了获得《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其他领域相关核心经验,我有意在班内投放了大量后现代图画书,包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灰王子》《青蛙王子变形记》《我不怕大灰狼》《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臭起司小子爆笑故事大集合》《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等。我还投放了原创后现代图画书《十二生肖的故事》《进城》《天啊!错啦!》《小黑和小白》《走出森林的小红帽》等。这些故事大多对经典民间童话进行戏仿、拼贴、元叙事,因此为了便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我将相关的经典故事也投放阅读区,包括《西游记》《八仙过海》《丑小鸭》《小红帽》《豌豆公主》《青蛙王子》《龟兔赛跑》《三只小猪》《鹅妈妈童谣》《武士屠龙》等。这些图画书中的观点多带有思辨性质,有助于幼儿各项核心经验的提升。
2.以幼儿兴趣为助推
书籍投放完成后,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察,且观察重点放在几名识字能力强、阅读习惯好的幼儿和日常较少进入阅读区的幼儿身上。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了定点观察、追踪观察等观察策略,当幼儿在阅读区阅读相关图画书时,我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下幼儿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当幼儿离开阅读区时,我继续追踪幼儿日常交谈的话题是否与所投放图画书内容相关。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后,我发现幼儿经常在阅读区及区域活动结束后针对三只小猪的相关图画书进行讨论。
南南:这个大灰狼也太可爱了吧!
小维:什么?你竟然说他可爱?他都把三只小猪吃了!
栋栋:可是他又不是故意的。(基于图画书《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易辰:对!狼就是好的,是三大坏猪一直在破坏他们的房子。(基于图画书《三只小狼和一只大坏猪》)
一朵:可是妈妈跟我讲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大灰狼才是坏的!(基于传统故事《三只小猪》)
在这一真实问题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讨论,大家都对猪与狼谁好谁坏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确认自身立场,我在班内组织了一场大灰狼是好还是坏的辩论赛。班内34名幼儿中,有12名认为大灰狼好,17名认为大灰狼坏,还有5名幼儿保持中立态度,认为大灰狼时好时坏。
3.多元学习方式
集群阅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幼儿在问题驱动下,借助各种资源,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方式寻找依据,并且在讨论和论证中厘清自身表达逻辑,这对幼儿辩证思维的培养极为重要。
幼儿基于“大灰狼是好是坏”这一问题自主划分小组,制定讨论目标,确认小组分工,寻找辩论佐证,收集汇总信息,进行辩证表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幼儿提出:“我们这些证据他们在书里也能看到,这样我们是赢不了的,我们得找一些他们不知道的证据!”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想要回家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与支持,听一听其他有关小猪和狼的故事。就这样,基于幼儿的兴趣及需要,他们选择了适宜且多元的学习方式,无形中提升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核心经验。
第二天,幼儿回到班级后继续在小组内开展了经验交流与汇总。
·正方观点
大齐:我爸爸说了,《三只小猪》他小时候就听过,就是坏蛋大灰狼吃掉了小猪!
贝贝:对!而且妈妈昨天给我讲的《三只小猪》(作者大卫·威斯纳)里大灰狼也是要吃小猪的,只不过小猪变聪明了,逃跑了。
·反方观点
糖果:妈妈给我讲了《狼大叔的红焖鸡》,那个故事里狼大叔被很多鸡宝宝亲了一百下!因为他给鸡宝宝做了很多好吃的!
星锐:我家里还有一本《走出森林的小红帽》,那里面狼就是好的,因为小红帽帮助了他,他就没吃小红帽。
在小组讨论及家园协同后,幼儿正式开始了辩论赛。在辩论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多数都在陈述自己的观点,且能够做到坚持自身观点,但不大会反驳对方观点,且表达观点时容易重复、逻辑混乱,这是因为他们的辩论经验不足。显然,若想达到课程创生的效果,需要依据问题的深化和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多次、多元的学习。
4.以多领域融合为途径
集群阅读的特点之一就是整合性,需要将各领域的核心经验和活动方式有选择、有目的地融入课程生发过程,形成一张有机的课程“生态网”。
基于辩论经验不足的问题,我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当我提出“小朋友第一次参加辩论赛,怎么才能让自己赢得辩论赛”的问题后,很多幼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右右:那就多练习一下吧!我们可以假装在辩论,这样真辩论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厉害。
锦博: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先一条一条画出来,然后小朋友们一人说一条,这样就不会乱套了。
木木:我妈妈是主持人!我可以回家问问妈妈怎么辩论,也可以让妈妈陪着我练习!
基于幼儿的需求,我提供了相关材料和充分的区域活动时间。在美工区,幼儿将小组观点以绘画表征的方式用树状图或气泡图记录下来,一目了然。除此之外,幼儿还自主设计了辩手名牌、最佳辩手奖状等,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幼儿将辩论赛迁移至表演区,穿上不同角色的服装,以更加富有趣味的方式开展了多次辩论练习活动。
除此之外,我充分发挥家园协同的力量,引导家长参与课程创生。在每日的家庭小任务中布置相应议题,如:男孩好还是女孩好?长大好还是不长大好?上幼儿园好还是上小学好?看动画片是好还是不好?等等,让家长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反问与追问,鼓励幼儿完整、充分地表达自身观点。幼儿通过与家长的辩论,逐步学会表征记录自己的观点,阶段性梳理思维逻辑。随着辩论活动的进行,幼儿加深了对“三只小猪”同类主题下多本图画书中各个故事情节的理解,开始有了创编、改编、续编故事的想法。于是,我在美工区投放了先前幼儿自制的图画书,幼儿以此为灵感开始创作“三只小猪安静书”,创作完成后向同伴讲述故事内容,得到了多领域的经验拓展。
5.以观察记录为辅助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要“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集群阅读活动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形式丰富,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观察方式进行长时间的记录分析,如追踪观察法、作品取样法、频次记录法、持续时间记录法、行为检核表法、照片视频记录法等。
在图画书集群阅读活动“三只小猪的故事”中,观察记录体现在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图画书投放阶段,通过频次记录法、持续时间记录法等定位幼儿感兴趣的图画书;在辩论赛准备环节,通过作品取样法分析幼儿表征内容,洞察幼儿辩证思维;在辩论比赛环节,通过照片视频记录法记录幼儿的情绪状态及语言,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具体分析。由此可见,观察记录是集群阅读高效开展的必要手段。
6.以客观评价为反馈
在图画书集群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对课程创生中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并以此梳理出幼儿的核心经验,为进一步生发课程提供基础依据。
在图画书集群阅读活动“三只小猪的故事”中,通过对幼儿辩论赛的视频分析得知,幼儿会使用陈述、举例的方式表达自身观点,而不太会用辩论性语言。如“我觉得大灰狼是坏的,因为他吃了小猪,好的大灰狼是不会吃掉小猪的”。反方幼儿反驳道:“那是因为大灰狼感冒了而且糖用完了,并且谁会用稻草盖房子呢?”因此,在第二次辩论活动时,教师开始引导幼儿运用更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反驳。可以说,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是集群阅读课程生发的重要一环。
集群阅读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更新,当前集群阅读促进课程创生的实践尚有诸多困境,教师需以生态与整合的理念进行持续性集群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和利用好优质的图画书课程资源,使幼儿各项能力在集群阅读的助推下向纵深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