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述评与启示

2024-12-20付慧孙燕妮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12期
关键词:园长领导力领导

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园长往往决定着课程发展方向,是促进课程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第28条指出,园长要“具备较强的课程领导和管理能力”。[1]作为规划课程愿景、整合课程资源、引领课程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人物,园长的课程领导力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提升。2022年,教育部出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式从高速增长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幼儿园园长”为对象的研究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关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

一、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现状

(一)已有文献数量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对“课程领导力”及其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在高级检索下,已有文献数量统计结果见表1。

检索结果显示,已有研究中,对“课程领导”的研究数量远大于“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的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中叶,由于课程研究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使课程开发范式逐渐走向课程理解范式,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帕索(A.HarryPassow)在博士论文《以集体为中心的课程领导》中首次出现“课程领导”的概念。国内关于“课程领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2年《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一文,在区分传统与革新两种不同的课程管理观的基础上,开始探讨课程领导的概念。[2]根据现有研究,“课程领导”指的是一种过程,它是课程领导者发挥影响力,通过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源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以教师的课程意识为核心、以改善学生的学业成就为目标,探究教师团队的合作、发现、学习和质疑的过程。[3]

与校长、教师相比,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相关研究最少,只有116篇。其中,博士论文数量为0,硕士论文28篇,期刊论文30篇,54篇特色期刊,2篇国内会议,1册中文图书和一个成果。这与学科分布图呈现结果相符,从分布图结果来看,较多的研究集中在中等教育、教育管理、高等教育中,学前教育占比只有8.45%(见图1)。

根据知网知识元检索指数分析可知,国内对“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最早起始于2012年,此后一直到2017年,其学术关注度没有明显变化,环比增长率为0.00%,2017年以后开始出现明显增长,之后发文数量在有明显波动的情况下整体仍呈上升趋势,2022年文献数量达到高峰后有所回落。

(二)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国内对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较晚,通过对“园长课程领导力”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存在以下特征:

第一,研究早期以理论研究为主,学者们将已有的思想理论材料作为研究起点,围绕“课程领导”“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等做理论分析。

第二,硕士论文多采用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调查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发挥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园长课程领导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梳理实践困境,最终提出对策建议或发展路径。

第三,后期逐渐出现关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的个案研究和叙事研究,依托园本课程建设实践,分析园长专业成长的过程和规律,了解园长的办园历程,透过工作中的故事分析园长专业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原因,解读园长带领幼儿园发展的动力。[4]个案研究弥补了缺少优秀园长发挥课程领导力实践分析和背景化分析的不足,反映了该领域研究者对课程领导力的认识从理论向实践逐渐深化的过程。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是一个相对复杂且明显具有跨学科研究特点的研究领域,其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总体来讲,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不够多元。

二、园长课程领导力内涵与维度的分析

(一)园长课程领导力内涵分析

关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目前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概念和共识,有研究认为,对课程领导力的内涵解读可以分为“品质论”和“能力论”两种不同派别,这种解读的角度同样适用于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内涵的划分。[5]另一个视角则从“静态品质论”和“动态行为论”两种角度来解读。[6]

本研究认为,对园长课程领导力概念的界定,既要考虑它是园长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体现(即一种品质),同时也要承认它是一种需要园长在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的能力。因此,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可以从内容、功能、过程三个视角展开。

1.内容视角下的课程领导力

有研究认为,园长课程领导力是以园长为核心的课程团队为提升幼儿园课程品质,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划、执行、建设和评价的能力,是园长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以及对课程理解、规划、执行、管理、评价以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7][8]这种概念阐释是依据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流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步骤而界定的。

2.功能视角下的课程领导力

园长课程领导力的高效发挥有助于幼儿园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这个角度,园长课程领导力是指园长领导全体教师创新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程质量的领导品质。[9]这类观点说明了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目的,强调园长课程领导力对课程、教师和幼儿的促进作用。

3.过程视角下的课程领导力

这类观点从园长开展课程领导的过程和方式来审视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强调课程发展过程中园长的动态行为变化和影响力。也就是说,园长课程领导的实质是一种全方位的影响力,是园长通过在课程团队间的影响力以提高幼儿园课程品质的过程。[10]还有研究认为,园长课程领导力是通过园长的人格影响力和对教师教学的感召力,建构课程理念、规划课程愿景、组织课程实施、引领校本教研、开发课程资源、建构课程文化、协调教师专业发展,以提升课程质量的领导品质。[11]过程视角聚焦于园长在课程领导实践中起到的引领作用,注重园长作为课程领导者的过程性能力。

(二)园长课程领导力维度分析

关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类观点基于教育领导结构研究者博尔曼等人提出组织的“四力框架”(结构框架、人力资源框架、政治框架和象征框架)以及萨乔万尼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五力模式”(技术领导、人际领导、教育领导、象征领导和文化领导),结合幼儿园具体情况,提出园长课程领导力由课程专业技术领导力、课程组织结构领导力、课程师资力量领导力、课程组织文化领导力、课程公共关系领导力五部分构成。[12]

另一类观点从幼儿园课程要素出发,认为园长课程领导力包括对幼儿园课程的解读力、对幼儿园课程现状的判断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力、课程实施的规划力和课程文化的建构力。这类观点可以理解为从课程构成要素角度出发的分析。还有研究认为,课程领导力的组成要素包括校园文化和课程愿景的形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的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以及课程的评价与监控。[13]在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方面颇有成果的“上海经验”表明,园长课程领导力指标框架为课程思想力、课程设计力、课程执行力和课程评价力。这类研究结果基本围绕课程开展的过程进行划分,忽视了课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因素,忽视了教师团队建设和教师作为课程研发主体在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心理影响。

还有一类观点基于新型的领导理论,即变革型领导理论,从外部角度探讨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该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层次分析等方法,认为园长课程领导力由愿景激励(课程理念的建构力、课程愿景的规划力)、领导魅力(园长的人格影响力、教育感召力)、智能激发(课程实施的组织力、校本教研的引领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力)、个性化关怀(课程文化的建构力、教师专业发展的协调力),这四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成。可以说,这种从外部角度对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划分,是整合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研究的成果,为之后研究园长课程领导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具有开创性意义。

三、园长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的分析

(一)园长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

对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调查研究,通过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访谈的回归分析,提出影响园长课程领导力发挥的主要因素。

1.内部因素

有研究认为,园长对课程的理念、价值以及课程建设能力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然而对课程领导力的关注不足,认识则较为片面,且缺乏变革的勇气和探索的精神。同时,对课程领导的角色认知不清晰,对诸如幼儿园文化引领者、新课程理念提倡者、课程发展协调者、教师研究合作者等角色缺乏细致的理解。有调查研究显示,园长的学历、任职时长、工作经验等会影响课程开发运行的情况和课程实施的调整,进而影响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发挥。

2.外部因素

有调查研究表明,园所规模、所处区域、办园性质、评估等级差异会对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产生显著影响。

有部分学者认为,凌乱的行政工作分散了园长较多的精力和时间,虽然园长认可课程领导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大量的行政工作影响了其课程领导力的系统发挥和提升。

还有研究认为,园长课程领导力不是园长一个人的发挥,需要园所教师齐心协力,保持对课程理念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但在现实当中幼儿园课程建设理念缺乏一线全体教师的认同与内化,自上而下共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愿景的一致性。

同时,有较多针对民办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显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能力和课程素养也直接影响园长课程领导力能否高效发挥。

(二)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策略

上海市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项目组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聚焦幼儿园课程要素及之间的关系,提高幼儿园课程的规划力;二是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高幼儿园课程的执行力;三是解决课程评价中的难点,提高幼儿园课程的监控与评价力;四是明确课程领导小组的责、权、利,加强对幼儿园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管理;五是勾勒课程愿景,创设民主环境和氛围,提高幼儿园课程文化领导力;六是利用和发挥专家资源,促进幼儿园园长课程专业技术领导力的不断提升。[14]

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影响因素提出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策略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基于园长个人角度,建议园长把握课程领导力内涵和理论概念,激活课程领导力的意识,在明确角色任务和自我修炼提升中准确分析幼儿园当前条件,立足课程规划,牵头厘清课程结构,推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二是从团队发展的角度,建议加强课程开发共同体建设,向全体教师传达清晰而明确的共同追求的课程愿景,倡导合作文化,树立课程发展风向标,从单纯的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促进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稳定教师队伍建设,进而整体提升幼儿园师资水平,为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发挥筑造基础条件;三是从课程外部角度展开,建议加强园长课程领导力的专题培训,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理念上讲授学习,关注实践经验,从而为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时,要重视幼儿园周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携手多方力量提高资源整合,从“个力”走向“合力”。

关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策略,就理论研究而言,缺乏在对已有的园长课程领导力客观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整理;缺乏以知识形式总结概括园长专业发展的普遍性方法,以求反映园长课程领导力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得到更深刻的揭示。就实践研究而言,较多学者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立足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层次,整体而综合地提出对策建议,但是访谈得来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研究者的主观理解,研究结论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因此,在实践层面还需要定量研究的补充,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四、研究启示

(一)加强园长课程领导力理论研究的深度

当前理论研究由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不同,或由于逻辑起点的不同,形成了一些研究者主体性差异,反映出一些认识方式上的偏颇。幼儿园课程建设本身不断地发展变化也会引起研究者们对园长课程领导力认识的发展变化。因此,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把握课程领导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层次结构,是后续研究需要重视的方向。区别于较多的调查类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能够系统化、条理化解释园长课程领导力这一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将处在较低概括层次的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经验上升为高层次的本质认识,有助于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抽象把握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而为其实践研究成果的推广提供逻辑证明。

(二)重视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多角度的融合

纵观已有研究,部分聚焦课程开发建设与组织实施角度,提出了园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策略,忽视了“领导力”角度的分析;部分以变革型领导理论为依据,过于关注课程建设的外部要素,如园长在带领团队中的愿景激励和人格魅力,忽视了幼儿园课程开发建设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此后续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融合,全方位考虑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应然状态和实然选择,从而提出合理而有操作性的建议。

(三)加强跨学科研究的广度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逐渐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教育研究的发展受哲学认识论、科学技术发展、社会文化传统等多因素影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合理移植和借鉴。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涉及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而课程领导力的实际发挥同样具有情况复杂、偶然因素较多以及不能完全重演等特殊性,园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具有复杂的思维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因此,关于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跨学科融合研究,基于融合创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研究观点。

(四)推进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园长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实际领导者,其领导行为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发展受到幼儿园、社会等外部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成长规律和专业发展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研究方法不应是单一的、静止的和程序化的。纵观已有研究,学者们对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研究集中于问卷、调查、访谈等描述性研究,且研究结论趋同性较高,研究方法不够多元。后续研究者也可以尝试进行比较研究,关注园长在不同文化、地域背景下课程领导力发挥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做出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找到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变化的共同规律和特殊性。已有研究通过访谈证明了园长对专题培训的需要,但专题培训的作用和效果缺乏实验研究来探讨园长课程领导力作为因变量的变化,从而揭示外部因素与园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影响关系。

(五)注重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做统计推论或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是很困难的,而定性研究描述的模糊性、分析强弱程度,以及研究者的主观理解等都会成为影响研究结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因素。部分已有研究仅靠对园长课程领导力定性的经验整理和工作总结做理论分析;部分调查研究在做定量分析时,虽避免了对搜集资料的主观性判断,但忽略了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发挥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展开的,仅靠量化分析无法做出全面而真实的推论。此外,课程领导力这一概念是从国外相关研究引申而来,在研究中也要注意从国情出发,批判性地继承与创新,进而才会得到科学的结论并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EB/OL].(2015-01-12)[2021-05-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151/201501/t20150112_189307.html.

[2]王段霞.园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袁娇,张运超,孙芙蓉.变革型领导视域下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1077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6):101-112.

[4]王丽娟,王雯娟.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教师兼任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升之路[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4):58-64+99.

[5]邓大龙,洪劬颉.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15(Z4):58-62.

[6]吴采红.园长课程领导力研究述评及启示[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23):4-9.

[7]王怡.对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1):117-120.

[8]金京泽.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上海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9):92-102.

[9]张运超,袁娇.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的结构与测量[J].教师教育学报,2018,5(06):67-74.

[10]王段霞.园长课程领导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袁娇,张运超,孙芙蓉.变革型领导视域下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1077份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6):101-112.

[12]SERGIOVANNITJ.Lerdershipandexcellenceinschooling[J].EducationDigest,1984,41(5):N/A.

[13]王春燕,戴昊.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困境及提升路径[J].幼儿教育,2023,(Z6):67-71.

[14]高敬,周洪飞,陈雪.上海市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现状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47-50.

*本文为2023年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人才专项课题“延安市公办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力现状及对策研究”(SJS2023RZ03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园长领导力领导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等你好久啦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领导致辞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