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 指导下《醉翁亭记》英译对比研究
2024-12-20郑静雅胡东平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醉翁亭记》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占有一席之地。多年来,国内外一众翻译家将《醉翁亭记》翻译成多种语言,并从语言风格、历史意义、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法,依据王宏印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提出的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对翟理斯和罗经国的《醉翁亭记》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探讨译者在面对相同文本时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与方法,本文旨在为古文英译提供新的视角,为文学翻译批评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学翻译;“六条标准”;《醉翁亭记》;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6-0125-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6.032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在诗、文、词方面均有杰出成就,尤以散文最为著名。《醉翁亭记》是他的散文名作,写于被贬滁州(今安徽滁州)期间。文章描绘了滁州琅琊山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豁达心态的思想。文章语言优美、结构严谨,被视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之一。自问世以来,《醉翁亭记》便广受传颂,成为经典之作。本文选取翟理斯和罗经国的《醉翁亭记》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译例,对译本进行对比评析,旨在揭示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在传达原文思想、风格和结构方面的异同。
一、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
文学翻译批评是一个新兴学科,建立在文学批评的基础之上,它的发展需要经过长期的准备以及多学科的交互影响。文学翻译批评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层次地分析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关系,对译文进行客观评价与分析,为评估译文提供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依据,确保批评的公正性和严谨性。同时,它促进了翻译质量的提高,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帮助译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译作,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王宏印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文学批评和鉴赏的“六观”为基础,提出了文学翻译批评的“六条标准”,其中包括语言要素、思想倾向、文化张力、文体对应、风格类型、审美趣味。“六条标准”不仅保留了传统文论中文学批评标准的优点,而且体现了新的标准概念和新的价值评判尺度,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方法论。这一创新性的方法论拓宽了文学翻译批评的视野,也提升了翻译研究的理论高度,有助于推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翟理斯译本与罗经国译本对比研究
依据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对照翟理斯和罗经国两位翻译家的《醉翁亭记》译文文本,本文发现两译本在语言要素、思想倾向、文化张力、文体对应、风格类型、审美趣味等方面同中存异、异同相映。通过细致的对比分析,本文将揭示两种译本在传递原作的精髓和特色方面的优劣,评价其翻译效果和文学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醉翁亭记》这一经典作品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再现与转换。
(一)语言要素(Language)
语言要素是文学翻译批评标准中的首要问题。语言的大众化特质和翻译的居间性质使得译文容易产生混杂与偏离。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努力保留文学语言的独特特征,展现译文的文学性和个性,以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译文。
例1:水声潺潺
翟译:the sound of falling water
罗译:a gurgling sound
“潺潺”是一种意象,用来描述醉翁亭旁潺潺流水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清爽的感觉,与醉翁亭所在地环境的自然美景相呼应。翟理斯直译为the sound of falling water,直接表达了水声的来源,较为通俗,缺乏一定的文学性。相比之下,罗经国使用更具生动感和形象化的词汇gurgling,能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水声的特质和节奏感,展现了译者对原文意境的深入理解,增强了译文的文学性与个性,更加符合语言要素的要求。
例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翟译:hard by in a nook at a bend 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k.
罗译:above the spring rests a pavilion 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 wings outstretched.
翟的译文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原文的基本含义,但却忽略了“翼然”一词所蕴含的意象,即亭子如展翅的飞鸟,在形象上凸显了醉翁亭险峻的地形特征。他只用了kiosk一词来描述亭子,未能充分体现原文的丰富意蕴和韵味,未能展示出欧阳修独特的文学风采。罗的译文更为细致丰富,成功地还原了比喻的修辞。perching aloft这一表达也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仿佛鸟儿展翅高飞的景象,更加贴切地展现了原文的意境。这种深入地理解不仅增强了译文的文学性和个性,也更加准确地表达了欧阳修原文所要表达的意义。
(二)思想倾向(Inclination)
思想倾向考察的是译作是否能够充分表达出原作流露出来的情感。这种思想情感贯穿整个文学作品的始终,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尽力保留这种思想倾向,而不能随意改变。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往往被忽视且难以做到。
例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翟译:But it was not wine that attracted him to this spot.
罗译: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该例句是《醉翁亭记》中的千古名句,也是最能体现欧阳修思想倾向的句子。翟译使用了强调句It was...that...译出了“在”一字的精髓,表达了欧阳修对山水的独特情感,给译作增色不少。attract是英语中的常用词,用在这里能够体现山水之乐对欧阳修独特的吸引力。this spot则笼统地指代了山水环境,虽不明确,但整体上保留了原作的情感表达。“意”在这里是情趣的意思,罗译本将其翻译为名词heart,表达山水是欧阳修的心之所向。同时,罗译本明确将“山水”翻译成mountains and waters,更为直观地传达了欧阳修对自然的情感寄托。两个译本在表达思想倾向方面都体现了欧阳修醉情山水的思想感情。翟译通过结构上的强调和抽象的指代,表现了欧阳修的情感吸引;罗译则通过具体的名词和比喻,描绘了欧阳修的心之所向。尽管方法不同,二者均保留了原作情感的核心,准确地传达了欧阳修拥抱自然的思想感情。
例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翟译:though they know not at what it is that he rejoices.
罗译:but are unaware that the prefect finds his joy in seeing them joyful.
该例句为全文的主旨句之一,抒发了作者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其中最能表达欧阳修思想倾向的是“乐其乐”这三个字。第一个“乐”是意动用法,表示“以……为乐”,“其乐”指滁州老百姓的快乐,“乐其乐”即欧阳修以滁州老百姓的快乐为乐。翟译本较为简短,使用了现代英语中不常见的表达know not(do not know),较为庄重,符合古文的特点。然而,翟译本完全省略了“乐其乐”这一最能体现主旨的小句,而是用what简单带过,使读者只能知晓太守是快乐的,却不明白太守因何而快乐。翟译更注重事实的陈述,却未能充分展现太守与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相比之下,罗译更为准确地传达了“乐其乐”所表达的情感。通过in seeing them joyful译出了第一个“乐”字的意动用法,更好地捕捉和传递了原作的思想情感。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保留了原文的思想倾向,还强化了太守与人民之间的情感纽带。它让读者明确地感受到太守的快乐来源于人民的幸福,从而加强了原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这种细腻而准确的翻译,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字面意思,更忠实于原文所蕴含的深层情感,真正做到了在语言和情感上的双重忠实。
(三)文化张力(Tension)
由于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就导致译文和原文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意味着,尽管译文和原文在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在它们的背后隐藏着两种文化之间的鸿沟和冲突。而正是这种文化张力,创造了译文和原文之间相互映衬的翻译美感和想象空间。
例5:野芳发而幽香……水落而石出者。
翟译:The wild-flowers exhaling their perfume from the darkness of some shady dell...and the naked boulders of the lessening torrent.
罗译:In spring,blooming flowers send forth a delicate fragrance...in winter,the water of the creek recedes and the bare bedrock emerges.
这句话诗意地描绘了山间四季的景象,将春天的野花、夏天的繁茂树阴、秋天的高洁霜风和冬天的溪水退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传达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四时变迁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这种对自然的描述常常蕴含哲理和情感共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特色。翟译在表面上保留了原文的景象描述,涵盖了野花、树阴、霜风和石头等关键元素。然而,译文的描写虽然具体,但稍显繁复,削弱了原文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表达。译文在审美上较为具体和直白,限制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无法充分体验到原文所传递的诗意和意境。罗译通过简洁明了的句子,传递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美感,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诗意和哲理。如blooming flowers send forth a delicate fragrance这样的表达不仅清晰易懂,还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在审美上罗译更加流畅,给读者留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此外,罗译的表达方式更符合现代英语的习惯,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更好地体验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和哲理,体现了更强的文化张力。
(四)文体对应(Genre)
文体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用于表达思想内容,具有规范性和典型性。文体的对应不仅涉及散文与散文、诗歌与诗歌、戏曲与戏曲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在同一文体内部寻找对应或替代的表现形式,这无疑是较为困难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具备文体对应的意识,并尽可能地找到文体内部相对应的形式。
例6:朝而往,暮而归……而乐亦无穷也。
翟译:Morning is the time to go thither,returning with the shades of night...its charms are subject to no interruption,but continue always.
罗译:Going to the mountain in the morning...is a delight beyond description!
翟译本使用古语词thither以及the shades of night这类更接近古典文学风格的短语,与中文的古诗词在文体上形成对应,体现了文辞素雅的风格,展现了古典质朴的美感。同时,该例句由四个小分句组成,翟译本翻译时用了五个英语短句,在格式上基本保持一致。准确来说,“暮”与night并非完全对应,翟译本用the shades of night准确表达了“暮”的意思:天黑了却没有完全黑,在暮色的笼罩下,隐隐约约还可以看见物体的影子,具有画面美感。“乐亦无穷也”表达了作者欧阳修对滁州美景的喜爱,超出了言语能够描述的范畴,罗译本将其译作a delight beyond description非常绝妙,选用beyond description这一常用的英文表达,既符合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又传神地表达了原意。就文体而言,罗译本虽然体现了散文“神不散”的特点,忠实、准确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作者的情感态度,但是将含有四个小句的句子用一整个英文长句译出,未能体现出散文“形散”的特点。
例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
翟译:A cast in the stream,and a fine fish...a draught of cool wine from the fountain.
罗译:Some are fishing by the creek where the water is deep and the fish are big...
该例句以短句为主,四字格和五字格回环往复,相互照应。翟译较好地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韵律,译文紧凑而富有诗意,通过半句对称、并列的结构,再现了原文的连贯性。每一小句都以“a+名词”作为开头,句式一致且工整,具有节奏感。罗译本虽然表达了原意,但每句话独立成段,缺乏原文的韵律感和连贯性。部分表达如the water is deep and the fish are big过于直白,缺乏文学性的韵味,在文体对应上有所欠缺。因此,对于文体特征鲜明的原文,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更加注重保留原有的节奏和韵律,以便更好地传递原作的文学美感和表现力。
(五)风格类型(Style)
风格与文体不同,文体更多指文章的体裁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规则,而风格反映的是作者个人的创作倾向和艺术追求,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变化性。对于译文而言,一篇质量上乘的译文即便对原作有所修改,也能够展现原作的风格和类型。《醉翁亭记》一文以记叙为主,辅之以抒情、议论,其中对于滁州风景变化的描写生动传神,具有作者独特的风格,在翻译时也应注意风格的重现。
例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翟译:The sun’s rays peeping at dawn through the trees,by and by to be obscured behind gathering clouds.
罗译:In the morning,the rising sun disperses the forest mists,and in the evening,the gathering clouds darken the caves and valleys.
该例句描写了一天中自然景物的变化。“开”是散开的意思,罗译本用disperse一词非常贴切,而翟译本用peep at这一搭配将日出拟人化,更为生动形象。用by and by体现了天黑的过程,更具有动态感。翟译本使用被动句,将“云归而岩穴暝”译为to be obscured behind gathering clouds,让人感觉太阳慢慢躲藏到了云朵之中,天空逐渐黑了,与罗译本的darken the caves and valleys相比,更加富有美感与动态感。翟译本和罗译本都将“云归”译为gathering clouds,用gathering修饰clouds,展现了天空中的云朵慢慢聚拢的情景,富有情趣。翟译本在风格上更加贴近原文,译文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贴合原文风格;罗译本在文体上更加简洁明了,适合更加广泛的读者群体,但是在再现原文的风格方面略显不足,少了原文的诗意和细腻。
例9: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翟译:...when the evening sun kisses the tips of the hills,and the falling shadows are drawn out and blurred.
罗译:As dusk falls,one sees shifting shadows scattering in all directions.
翟译本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evening sun拟人化,赋予其kiss the tips of the hills的动作,使读者感到夕阳的亲切、形象、生机。the falling shadows are drawn out and blurred仿佛是电影中的慢镜头,描绘出一幅夕阳缓缓落下,人影渐渐拉长的落日图,给予译文无限诗意与美感,凸显了原文的艺术追求。罗译本以他人的视角对这一幅夕阳西下图进行了翻译,强调了人影的散乱和移动,体现了原文中动态变化的场景,但整体上显得较为平铺直叙,少了一些文学性的韵味。
(六)审美趣味(Taste)
审美趣味作为风格的组成部分和机制,通常难以用语言精确表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审美趣味也很难保持一致。译作很难完全对得上每一个人的口味,但是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英文翻译要有英语的风格,中文翻译要有汉语的味道。
例10: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翟译:The district of Chu...and th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are clothed with a dense and beautiful growth of trees.
罗译:Chuzhou...The forests and valleys on the southwest ridge are especially beautiful.
该例句虽然由两个句子构成,但是在句意上它们并没有独立开,彼此之间还有联系。翟译本在翻译时比较关注读者的审美趣味,在译为英文时,将它们用连词and连接,合并为一个句子更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为最佳选择,同时翟译本将第二个句子翻译为被动句,使用了be clothed with这样偏拟人化的表达,在美感上传达原文的诗意,通过描述山峰被茂密而美丽的树木覆盖来体现自然景观的美。这种表达方式更加贴近英文的传统书面表达,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罗译本在翻译时更加注重简洁和易读性,略微简化了原文的细节,或许更贴近现代英语读者的审美。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各自的英语风格,各有千秋。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十个译例在语言要素、思想倾向和文化张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罗经国的译文表现得更加细腻、独具特色,他不仅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思想情感,还能有效捕捉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理。在文体对应和风格类型方面,翟理斯的译文则更能体现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他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形式和韵律。这种处理方式展现了译者对原文的深刻理解,使译文在保持原文神韵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美感。
罗经国和翟理斯的译文各具优劣,虽然他们翻译手法不同、翻译风格各异,但是二者的完成度与译文的契合度都很高,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对欧阳修原作的尊重和理解,努力将其精神和魅力传达给英语读者,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极好的译本。罗经国以其富有文化张力的译文展现了原作的深层次内涵,而翟理斯则通过对文体和风格的准确把握,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形式美感。这两种译文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从多方面探究了《醉翁亭记》的魅力。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思想的交流与传承。
以上通过探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美学和文化内涵的不同处理方法,深入分析了译者如何在忠实原文和适应目标语言文化之间寻求平衡。这不仅有助于翻译理论的发展,还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帮助译者在具体操作中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译者在进行翻译批评时,除了关注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还应重视其在目标语言文化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优秀的翻译作品应当能够在保持原作精神和美感的同时,适应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未来的翻译实践应继续借鉴和融合不同的翻译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通过这样的努力,既可以丰富目标语言的文学宝库,也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从而为全球文学的多样性和共生共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亮.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醉翁亭记》英译审美再现[J].公关世界,2022,(10):151-153.
[2]范婷婷,郭欣欣.功能对等视角下《醉翁亭记》节选英译本对比研究[J].河南农业,2020,(21):57-59.
[3]冯琦.文学翻译批评“六条标准”下《岳阳楼记》英译对比批评——以谢百魁译本和罗经国译本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6):56-57.
[4]黄丹英.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视角下《醉翁亭记》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A]//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C].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9:5.
[5]李洁.琴声何处不悠扬[D].苏州大学,2010.
[6]李明.汉语文学作品英译的信息布局对语篇建构的作用——以《醉翁亭记》第一段的三个英译文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5,(12):60-64+78.
[7]罗经国.古文观止精选(汉英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86.
[8]王晨.以奈达的“对等”理论比较《醉翁亭记》两个译本[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32(11):88-92.
[9]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吴丽蓉.主位推进视角下《醉翁亭记》四个汉英译本研究[D].深圳大学,2022.
[11]吴小芳,贲培云.《醉翁亭记》英译文研究综述:回顾与展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7,34(04):84-87+96.
[12]许露云.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醉翁亭记》英译研究——以罗经国和翟理斯两版本为例[J].名作欣赏,2019,(30):175-177.
[13]于丹.从《醉翁亭记》看典籍翻译的句式结构[J].文教资料,2021,(20):52-53.
[14]喻海燕.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翟译《醉翁亭记》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