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美学视阈下汉语歇后语英译研究

2024-12-20李珩

今古文创 2024年46期

【摘要】歇后语作为汉语的一种独特语言现象,以其独有的幽默感、智慧性和隐晦性,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歇后语英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所以在传递歇后语所蕴含的汉语文化时,确保原有信息的审美效果得以完整呈现至关重要,这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领悟其内在含义。本文将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如何准确、生动地再现汉语歇后语中的精确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进一步推动汉语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歇后语;翻译美学;审美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6-0121-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6.031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之中包含了语言。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但是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差异。歇后语作为汉语言文化中独特的修辞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审美价值。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汉语言文化现象,它通常由前后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往往是一个常见的说法或一个故事,后半部分则是出人意料的结尾,往往富有哲理或幽默感。因此,歇后语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对歇后语的英译研究,不仅是为了传达歇后语所表达的内容,更是让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翻译美学强调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以翻译美学为视角,对汉语歇后语翻译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翻译美学在歇后语翻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歇后语翻译的特点

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且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形式,起源于我国人民的生活实践,通常包含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类似于谜面,为听者提供丰富的联想空间;二是其后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说明,就像谜底一样,使得整个歇后语显得自然且贴切。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只需要表述前半部分,听者即可领会其深层含义,故得名为“歇后语”。

虽然“歇后”词最早在唐代文献《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出现,用以指代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郑五歇后体”,但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歇后语——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句歇后语所传达的意思是在出现失误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仍具有意义。

歇后语的英译面临双重挑战。首先,因为歇后语独特的语言结构,在英语中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方式。其次,歇后语富含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如历史人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背景的传递在翻译过程中同样是一大难点。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歇后语,卜爱萍副教授总结出了其五大特征:间接性,即歇后语通常不直接表达意思,而是通过隐喻等修辞手法来传达;幽默性,歇后语往往带有幽默色彩,让人们读起来就觉轻松愉快;差异性,指歇后语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与其他语言存在差异;可读性,优秀的歇后语应具备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特点。这些特征的把握有助于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达歇后语的原意和文化内涵。

歇后语翻译具有三层含义:语际信息传递,语篇的简化或浓缩,以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这三层含义可在理论上分开,但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应根据以上特点,灵活地选择与运用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以确保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歇后语翻译。

三、翻译美学简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翻译美学逐渐走向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积极和上升的态势,并且正在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刘宓庆和方梦之对翻译美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详尽阐述:这一理论体系,被视为现代翻译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翻译艺术注入更加深邃的内涵。翻译美学不仅深入探索美学在翻译学中的根本作用,而且致力于构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翻译方法论。它利用美学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制定了独特的审美准则。面对语际转换过程中的美学难题,翻译美学能够提供全面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在实施翻译实践之前,对翻译审美客体(即原文)和审美主体(即译者)的深入理解至关重要。原文作为审美客体,其内在的美学构成是译者必须深入剖析的。同时,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样不可忽视。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后,翻译美学进一步提供了多种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从而指导翻译实践。

王燕指出,在翻译美学的研究中,审美主体和客体构成了两大核心要素,分别指代翻译过程中的译者及其所翻译的文本。这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和相互作用,直接决定了翻译的品质和成效。

刘宓庆在《文体与翻译》一书中深入剖析了文学翻译的美学维度,他强调美学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精准且自然地运用美学原则,才能确保译文能够精准传达原文的美学韵味。

(一)翻译美学不断变化的性质

翻译美学的本质具有动态性,这要求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不断根据周围语境的变动调整自己的语言结构,确保在各个层面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并始终以美学原则为指导。在此过程中,各个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本研究以翻译美学为理论框架,深入探讨了汉语歇后语翻译过程中的三大特点:多样性、统一性和综合性。通过具体实例的阐述,对这些特点在语言翻译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细致分析。

(二)审美结构的变化

审美感受,这一深层次的心理体验,源于对美学客体的细致入微的感知与体验。在翻译这一跨文化的沟通活动中,译者的美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学作品深入且全面的理解。这一过程涉及了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多重心理机制的交互作用。为了准确地传达原作的精神内核,译者必须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捕捉到作者的意图与作品的深层含义。同时,译者还需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翻译过程中,使得译文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翻译美学理论对于歇后语翻译研究的指导作用

中国当代的翻译美学理论主要聚焦于对语言美的深入解读与表达。作为翻译美学的核心,语言美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美学特征的精准再现。陈宏薇教授指出:“翻译是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准确无误、恰到好处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我国佛经翻译领域的先驱玄奘曾提道:“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这恰恰体现了翻译美学的艺术一即通过原文的形式来深入理解其内容,再运用译文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准确地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呈现并不是简单的逐字对译,而是对原文意美的再创造,并将这种意境美传递给读者。

翻译美学理论强调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了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深化读者的理解,这种多样性需要在翻译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不同的文本要素,通过怡当的表达方式来实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语言的表面意义,还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美学价值。

五、翻译美学视角下汉语歇后语的审美意境翻译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不乏“神仙”等赋有神话文化色彩的元素,语句简洁通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句子中的文化意象所表达的意义准确地用译语传递给目的语观众,是译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歇后语中的一些人物台词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译文过程中得到了积极的发挥,并呈现出译者主体性的特征。译者在翻译时既要保持原文的韵味和风格,又要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这可能包括对典故的解释、对双关语的处理以及对文化意象的重新构建等。如在翻译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歇后语时,可以通过注释或附言的方式,向读者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在此过程中,翻译时译者结合了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征,选择自然流畅的译语进行翻译,并结合目的语观众的文化语言背景来准确传达中国文化意象的内涵,以此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一)准确美

为了精确地传达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在进行歇后语翻译时就涉及平衡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在将中国文化翻译成英文时,完全采用归化策略有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而完全采用异化策略则可能使外国读者难以理解,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在翻译汉语歇后语时,可采取音译、音译加注释、直译加注释等多种翻译策略,以寻找归化和异化之间的平衡点,优化句子结构,从而实现准确翻译的效果,并适当地保留汉语独有的音律和句法特色。例如:

汉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英语:Sima Zhao’s trick—— obvious to everyone in the street.(Note:As a prime minister of the Kingdom Wei,Sima Zhao harbor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And the emperor once regarded:“Sima Zhao’s purpose is evident to everyone in the street.”)

这句话中的歇后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其中的司马昭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人物,他野心勃勃,意图篡夺皇位,这种野心被广大人民所洞悉和识破,多用于政治方面的阴谋和野心,所以在翻译隐喻性的歇后语时,有必要在翻译时对此类歇后语进行注释,司马昭是魏国大将司马懿的儿子,在进行注释时,要用a prime minister of the Kingdom Wei来解释司马昭的身份。虽然司马昭凭借父亲留下的基业,在魏国政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他却不满足于当一个高级将领,而是想掌握魏国的实权,为了更好地向外国人解释这一背后历史事件,应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简单地概括翻译,所以司马昭“之心”还要做出解释“Sima Zhao harbor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源语言的句子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后再转换成目标语言。

汉语: 猫哭耗子——假慈悲

英语:To shed crocodile tears

在中文语境中,“猫哭耗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虚伪地表示同情或怜悯,实际上却是出于自私或其他不良动机。这个表达源于中国传统习俗,即饲养猫来捉老鼠,而当猫面对老鼠时,它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看似同情的行为,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捕捉猎物,相对应的,在西方文化中,有一个类似的说法“shed crocodile tears”,也就是“鳄鱼的眼泪”,意思是指某人表面上显示出悲伤或同情的情绪,但实际上并不真心诚意,而是出于伪装和欺骗,这一表达源于对鳄鱼行为的观察,据说鳄鱼在捕食时会流露出眼泪。这样翻译不仅在形式上通过动物行为的比喻传达了相似的情感和社会现象,而且在翻译实践中也体现了精确传达原意的美学追求。在翻译中,选择“to shed crocodile tears”作为“猫哭耗子”的对应表达,不仅准确地捕捉了原成语的核心意象,而且借助于英语读者对这一表达的熟悉度,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和接受性。

汉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英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个歇后语源自中国古代,它传达了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观念。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著称,而“臭皮匠”则是指普通的手工工人,一句歇后语强调集体智慧的力量,意味着即使是普通人的集体智慧也能超越杰出个人的智谋,而“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则是英语中的常用谚语,同样强调合作和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在翻译美学中,“准确美”是指翻译作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图、情感和文化内涵。

(二)音韵美

音韵美一词在此处涵盖了由汉字排列组合形成的声音之美。《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可知,“韵”和声音有密切关系的,声音和谐才有音韵美。歇后语在汉语中往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谐,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产生美感。然而,在英译过程中,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韵律规则大相径庭,保持源语的音韵美往往是一项挑战。如何通过一些不同的翻译技巧表达出原文的音韵美,也是翻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

汉语: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英语:Wangpo sells watermelons,praising them as she sells.

这句歇后语为耳熟能详,这一句话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推销商品时过分夸赞自己的产品,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这句话中的“瓜”和“夸”在汉语中押韵,形成了鲜明的音韵美效果。在英译中,虽然很难完全复现这种音韵效果,但译者可以通过选择相似韵脚或节奏感的词汇来尽量接近源语的音韵美。如译为“ Wangpo sells watermelons,praising them as she sells”(王婆卖瓜,边卖边夸),且原句中的“自卖自夸”带有一定的自嘲和幽默意味,翻译后的“praising them as she sells”同样传达了这种幽默感,使得目标语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原句的趣味性。这样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源语的音韵美,同时也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汉语: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英语:Man proposes,God deposes.

这一谚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类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中文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两句的末尾字押韵,这种音韵美在英文中较难直接体现。且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这个谚语在英文中的表达可能无法完全体现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层含义。如译为:“Man proposes,God deposes”在意义传达的准确性上,这个译文非常准确地传达了原句的意义。原句强调的是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和努力来制定计划,但最终的成功或失败却取决于更高层次的力量或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译文“ManHBlLWNHENtzbADHj1lg/TA== proposes,God disposes”同样表达了这一思想,即人类(Man)提出计划或建议(proposes),而最终的决定权或结果(disposes)在于神(God)或更高级的力量。在音韵和谐上,尽管英文和中文的音韵系统截然不同,但这个译文仍然试图在英文中保持一种和谐感。通过使用押韵(proposes和disposes)和相似的节奏,这个译文在听觉上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效果,尽管这种效果与中文原句的音韵美并不完全相同。在文化表达上,这个译文以一种简洁而优雅的方式表达了中国文化中一种重要的哲学观念,即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将“人”和“天”分别翻译为“Man”和“God”,译文引入了西方宗教文化中的概念,这在某种程度上架起了中西文化的桥梁。

汉语: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英语:To know nothing about something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原是形容对某件事情完全不懂或不了解,就像用擀面杖来吹火一样,因为擀面杖是实心的,没有孔洞(窍),所以无法让空气流通,从而无法生火。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个领域或技能一无所知。体现音韵美时,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音韵美通常指的是语言中声音的和谐、韵律的流畅和节奏的和谐。在英文中,这种音韵美是通过音节、押韵和声调等元素实现的。英文短语中的“know nothing”与“about something”在节奏上和音调上相对协调,给人以流畅和悦耳的感觉,这种音韵的和谐不仅增强了短语的吸引力,也有助于读者记忆和理解,在这个翻译中,nothing和something的尾音相近,形成了一种微弱的音韵呼应。nothing这个词在英语中也常常用来形容完全没有出路或没有可能的情况,原句中的“一窍不通”的含义相吻合。这种翻译不仅保留了原成语的含义,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原成语的音韵美。

(三)意境美

汉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英语: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境美主要体现在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强调了坚持和耐心的重要性、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提供了启示和反思等方面。这种意境美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也引导着人们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人生。如译为“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和“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都是表达某个事物或现象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不是一时一刻可以完成的。虽然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传达的意境美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两个表达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用词简洁明了,符合语言经济性的原则。这种翻译方式让中西方读者都能有想象意境,译者将这种意境尽可能保留下来,减少了翻译过程中此类意境美的流失。

汉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

英语:Sesame blooms,even higher and higher.

“芝麻开花节节高”是一种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芝麻在生长过程中,每开一朵花,植株就长高一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常见的祝福语,用来祝愿他人事业、生活等方面都能蒸蒸日上、不断进步。bloom作为动词,赋予句子动态感,“even higher and higher”则强调了芝麻生长的连续性和不断向上的趋势,“higher and higher”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得整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与“节节高”的意象相呼应,通过重复使用“higher”这个词,传达了芝麻生长过程中不断上升和积累的一种意境。

汉语: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英语:To send the feather of a swan one thousand li—— the gift in itself may be insignificant,but the goodwill is

deep.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通过“千里”和“鹅毛”两个元素,体现了虽然礼物的价值不高,但送礼人的心意和情义却是十分深厚的。“to send the feather of one thousand li”这部分翻译,巧妙地将“千里”与“鹅毛”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具有空间感又带有诗意的意象,这样的翻译不仅传达了原句中距离与礼物的关系,还赋予了它一种优雅和浪漫的氛围。在英文中,“insignificant”一词用来形容事物的微小或不显眼,但在这里,它并不贬低礼物的价值,而是强调礼物并非最重要的那部分。这种表达既符合英文的习惯用法,又传达了礼轻情意重这一意思。“But the goodwill is deep”更是对原文“情意重”的深刻诠释,不仅准确传达了原句中的情感价值观念,还通过英文的表达方式,赋予一种更加深沉和感人的力量。整句翻译作品在保持原句意境美的基础之上,赋予了译文一种新的美感。翻译既保留了原句的字面意思,又通过细腻的表述传达了其中的意境美,即虽然礼物本身的价值不高,但送礼人的心意和情义却是无价之宝。

六、结语

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歇后语中的翻译,并分析翻译过程中是否传达出原句的文化意象,得出翻译美学不仅仅是在语言层面的转换,还应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之上转达源语的文化意象,使歇后语中的美学得以再现。译者在翻译此类文本时,应当识别原文所具有的美学要素,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将其传播到国际社会,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王金安,张珊.中国翻译美学刍议[J].海外英语,2014,(05):173-175.

[2]王燕.对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的思考[J].文学界(理论版),2011,(06):135+154.

[3]卜爱萍.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J].上海翻译,2014,(01):67-70.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24.

[5]党争胜.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J].外语教学,2010,(03):97.

[6]曹晓燕.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歇后语意义构建的认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高竹.隐喻视角下的歇后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韩庆果“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42-43,52.

[9]李传芳,徐振忠.英汉歇后语探析与对比[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5,13(4):86-90.

[10]王昊昕.汉语歇后语幽默语用效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11]许余龙.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5):20-28,147.

[12]杨先明.英式歇后语Tom Swifty与歇后语的对比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93-97.

[13]杨希平.漫谈英语中的歇后语[J].福建外语,1996,13(1):20-22.

[14]张莉.论英汉翻译中的歇后语的翻译技巧与方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3):66-67.

[15]张雪辰.汉英歇后语的对比[J].文教资料,2018,(2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