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集》版本源流考
2024-12-20饶欣然
【摘要】本文将宋集版本大致归纳为十卷本、二卷本和三卷本三个系统,并单独介绍了特别的明崇祯张燮所辑《宋学士集》九卷本。在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整理宋集各版本系统源流之余,着重论述新材料明海阳汪应皋校刊本和明翻宋本的相关信息,试补以往研究之缺憾。
【关键词】《宋之问集》;版本;著录;留存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6-005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6.014
宋之问,初唐著名诗人,字延清,一字少连。其父宋令文高宗时任左骁卫中郎将、东台详正学士。他出身于官宦之家,弱冠之时即知名,尤其擅长于五言诗歌的创作。早年为隐逸之士,武后朝始为官,受召与杨炯分直习艺馆,后授官洛州参军,转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他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多次遭遇贬谪,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他被贬泷州,之后再起为鸿胪丞,转户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①但是不久,景龙三年(709)又被贬为越州长史,睿宗时被诏赐死。
纵览宋之问平生,他作为文学侍从,参与了诸多宫廷文学活动。在这些舞台上,他所展示出的深具文学水平及文学交际能力的一面,不仅使得他备受统治者青睐,而且使他成为宫廷诗坛中的佼佼者。他身处最高权力漩涡之中,先后依附了张易之、武三思、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人,命运的沉浮却还是不由得自己把控,仍是以成为封建王朝政权斗争的牺牲品为结局,黯淡收场。他诗才甚高,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为律诗定型做出了较大贡献。
宋之问集,依《旧唐书·文苑传》中记载,他身后,“友人武平一为之纂集成十卷传于代”,②最初的面目是为十卷。自此之后,宋、明、清各代皆有传本。目前学界之中,有关《宋之问集》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某一版本系统相关问题的集中考辨,而对新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全面,导致对宋集各版本系统源流的梳理也稍欠完整。本文在尽可能详细梳理宋集各版本系统之余,着重论述新材料明海阳汪应皋校刊本和明翻宋本的相关信息,试补以往研究之缺憾。
本文将宋集版本分为三个系统,即十卷本、二卷本、三卷本系统。明崇祯张燮辑《宋学士集》九卷本只此一家,在后稍作探讨。
一、十卷本系统
十卷本系统是宋集最早的版本样貌。《旧唐书·经籍志下》中有关于宋集卷数最早的记载,著录有云:“《宋之问集》十卷。” ③
至北宋时代,《新唐书·艺文志》有载:“《宋之问集》十卷。” ④《崇文总目》卷五亦载:“《宋之问集》十卷。” ⑤南宋私家藏书书目中亦见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录:“宋之问《考功集》十卷。” 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录:“《宋之问集》十卷。” ⑦这些版本集名不尽相同,有的名为《宋之问集》,有的名为《考功集》,可以推论,它们至少在宋时并行不悖。
另,北宋末《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一录:“《宋之问外诗》一卷,阙”。⑧此一卷当为原集集外诗。
其后,元人所撰《宋史·艺文志》仍录:“《宋之问集》十卷。” ⑨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宋之问《考功集》十卷。” ⑩可见到此时,宋集仍在流传,但不能断言元代宋集版本流行情况。
有明一代,宋集基本上定型为二卷,但亦有十卷本见录。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十九:“《宋之问集》二卷,明刊本。晁、陈二家书目俱载十卷,今存二卷,盖明人掇拾之本也。” ⑪原先的十卷本,已经被明人收集整理为二卷而存在、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十卷本也并非销声匿迹,万历二十二年(1594)焦竑《国史经籍志》中录:“《宋之问集》十卷。” ⑫万历四十四年(1616)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卷下亦录:“《宋考功集》十卷。之问,一称《延清集》。” ⑬据朱红霞观点提示,焦竑所参加的是一次国家官修活动,对待其态度当十分慎重。焦竑、陈第并为明代著名学者,治学严谨,如非足本,应有注明,因此十卷本当存不虚。故可推断至少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宋集十卷本仍有行世。⑭
至于清代,有清抄本《宋考功集》十卷,又附录一卷,清周世敬校,现藏上海图书馆,笔者暂未获览。据赵荣蔚《唐五代别集叙录》介绍:“卷一至卷六为诗,诸体错杂编次,卷七至卷十为文,分类序次。总计赋二首,诗一百九十九首,附诗六首,文三十三篇。抄本诗文均有朱笔校语,书后有校者按语。” ⑮
二、二卷本系统
(一)明刻本
宋集在明有崦西精舍本(以下称精舍本)。⑯二卷,刻本,十行,行十六字,白口,上下单边,左右双边,单黑鱼尾,书口下方有“崦西精舍”四字。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精舍本有上下两卷,卷上收赋二首,五言古诗三十九首,七言古诗十六首,卷下收五言律诗七十四首,五言排律二十八首,七言律诗三首,五言绝句九首,七言绝句七首。经本内比对,有重出之诗一首,七古中《下山歌》与七绝中《下嵩山歌》内容全同。此本后印入《四部丛刊续编》,张元济有跋。⑰关于精舍本的刊刻年代,张元济通过辨别字体,认为当为嘉靖年间,然而,据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宋之问集二卷精舍本为明正德四年(1509)刊⑱,说法两相矛盾。此问题在朱红霞《关于〈宋之问集〉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有所述及,作者经过推断辩证,认证神秘的崦西精舍主人身份,应为明初藏书家徐缙,刊刻年代则在正德年间,本文信从此说,不再赘述。
嘉靖、万历年间还出现了一些丛书本,如:
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刊《唐百家诗》本(下称朱本)。二卷,刻本,半叶十行十八字,白口,单白鱼尾,左右双边。有“琴思”“琴思堂书画记”“心正则笔正”“循古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臧”“张叔平”等印。浙大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嘉靖三十一年(1552)张逊业校,黄埻刊《唐十二家诗》本(下称黄本)。二卷,刻本,九行十九字,白口,双黑鱼尾,四周双边。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
万历十二年(1584)杨一统编,孙仲逸校的《唐十二名家诗》本(下称杨本)。一卷,刻本,九行二十字,白口,无格,四周单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万历三十一年(1603)许自昌校,霏玉轩刻《前唐十二家诗》本(下称许本)。二卷,刻本,九行十九字,白口,单黑鱼尾,左右双边。清翁同龢跋。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朱本的收诗、编排与精舍本相同,内容也与精舍本接近,唯删去七绝中重出之诗《下嵩山歌》,或为精舍本基础上后出转精之本。
黄本中仍留《下嵩山歌》,似出于精舍本,但编次有所不同,如卷上五古第一首为《送陆浑山庄》,而将精舍本中卷上五古第一首《下桂江龙目滩》编入卷下五排。且新删五律中《铜雀台》《望月有怀》,应为后人删除伪诗。⑲
杨本不分卷,亦删重出诗《下嵩山歌》,新删《旅宿淮阳亭口号》。虽只有一卷,但收诗、编次与黄本相同,来源应为黄本。
许本收诗、编次、卷数与黄本同,在版式上为单鱼尾,与黄本的双鱼尾有所差别,但底本当相同。以上几个版本的关系,陶敏已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⑳
需要补充的新材料是,台湾藏有一部《宋之问集》,为明海阳汪应皋校刊本,此本罕见。㉑二卷,九行十九字,单白鱼尾,四周双边。其收诗、编次、卷数与黄本同,版式也基本一致,只在版心处有细微差别。据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此本刻于万历年间,盖宗黄本,仅作猜测,不敢妄下结论。㉒
江宁邓邦述《群碧楼善本书录》载明刊本《宋之问集》二卷,一册,然信息止此,不详其状况,难以再作推论。㉓
(二)明翻宋本
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所记明翻宋本,“每半叶十行,行十九字” ㉔,更具体情况则不明。但可以看出,它与精舍本版式不同,并非同一个版本。
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集部所记明翻宋本,黄荛圃、缪小山旧藏。㉕其分卷、编次与精舍本同,七言古诗亦为十六首,卷下亦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大致不差,盖据同一底本。
卷上为《秋莲赋》《太平公主池山赋》,次五言古诗、次七言古诗十六首,卷下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古诗。中有目曰《桂林三月三日》……㉖此本有“求古居”“缪荃孙藏”两章。
求古居为黄丕烈诸多斋名之一,求古居章当为黄氏所捺。㉗
莫伯骥将此本中的一些字句与《搜玉小集》对校,有所不同:㉘
中有目曰《桂林三月三日》,明刊《搜玉小集》作《桂阳三日述怀》。诗中“登高望不见”,《搜玉》作“不极”;“曾为人所羡”,《搜玉》“曾”作“常”;“二纪陪游宴”,《搜玉》“陪”作“欢”;“千春献寿多行乐”,《搜玉》作“万寿”;“赐金分帛驻光辉”,《搜玉》“驻”作“奉”;“晨趋此阙鸣珂至”,《搜玉》作“朝天去”;“夜出南宫把烛归”,《搜玉》“宫”作“官”;“越中山海高且深”,《搜玉》“越中”二字作墨钉;“永和九年刺海郡”,《搜玉》“刺”作“佐”;“主人丝管清且悲”,《搜玉》作“管弦”;“曲水何能更祓除”,《搜玉》作“春水”;“愿得佳人锦字书”,《搜玉》作“家人”。盖异同颇多,伯骥尝校之,此首其尤著也。
按,精舍本此诗题作《桂州三月三日》,与莫藏的明翻宋本题目仅差一字,而诗内字句基本一致,有此等细节证明,或许可更进一步推断它与精舍本同源。
综合以上版本及相关文献可大致推断,《宋之问集》现存最早版本当为明正德崦西精舍本,盖即此系统祖本。以上二卷诸本,皆收诗极其混乱,多窜入他人之诗。㉙
三、三卷本系统
张元济《四部丛刊续编》跋精舍本提及以《全唐诗》校精舍本时,见得二者内容、编次、文字上的不同,认为“似所出不同一源” ㉚,为此在文后附校勘记。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言《全唐诗》,当为清初季振宜《唐诗》稿本或清康熙朝编纂的《全唐诗》,因季氏稿本写成后转入内府,流传范围相当有限,故其为康熙朝《全唐诗》的可能性更大。张元济的这一处发现,正是以《全唐诗》为线索,追溯三卷本版本系统源流的一大提示。
那么已经讨论到的二卷精舍本与《全唐诗》本是否有联系呢?须先分析《全唐诗》的产生源流,再经比对,方能推断。
首先,需要追溯三卷本的起源。明万历十三年(1585)黄德水、吴琯《唐诗纪》本初唐卷三三至三五录宋之问诗三卷。九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双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此本卷一收五言古诗、七言古诗、骚体,卷二收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三收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较之以二卷精舍本新增了骚体的分类,且未收入赋。同时可以发现,二者编次有较大不同。
清初季振宜所编《唐诗》稿本,书未付梓,即为他人贡入内府。八行二十一字,蓝格,白口,四周双边。季振宜校并跋,邓邦述、章钰跋。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而清初季振宜《唐诗》本与《唐诗纪》本,二者编次一致,从时间上看,当为借鉴后者。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全唐诗》扬州诗局本,卷五一至卷五三录宋之问诗三卷。十一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三十余字不等,细黑口,左右双边。据《四库全书总目·总集类五》所载,此书产生是遵循圣意,“以震亨书为稿本”,同时利用了内府收藏和各处资源,“益以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 ㉛。
又,清人邓邦述《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著录季氏《唐诗》七百十七卷,一百六十册,且跋云:“……不知何人贡入内府。康熙四十四年(1705)南巡,诏刊《全唐诗》于扬州,以江宁织造曹寅董其役,而留翰林官彭定求等十人驻扬校勘。刻成,乃得九百卷。此书其底本也。” ㉜“内府所藏《全唐诗集》”当指季振宜《唐诗》稿本。由此可知,此本是在季氏稿本的基础上完成。综上所考,《唐诗纪》本当为三卷本系统底本,次之为季氏《唐诗》稿本,再为《全唐诗》本。
以《唐诗纪》为祖本的三卷本系统与二卷精舍本在编次上有较大差异,据学者对校论证,其中的文字亦有很大不同,如精舍本有墨钉和阙文的地方,《唐诗纪》本则为完满,可见《唐诗纪》本或许借鉴了精舍本之外的版本,而并没有在二卷精舍本基础上进行机械地补辑㉝,二者关系应确非“同出一源”。
四、明崇祯张燮辑《宋学士集》九卷本
除以上十卷、二卷、三卷本外,尚存明崇祯张燮辑《宋学士集》九卷本。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著录“《宋学士集》九卷” ㉞,且附录一卷。刊本,文前有崇祯庚辰(1640)曹荃序。徐柳泉旧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宋学士集》九卷”,亦为明崇祯刊本,九行十八字,前有崇祯庚辰(1640)曹荃序,曾刚父藏。㉟与沈藏本当同出一源,皆为张燮所辑。
此本卷一收赋、五言古诗,卷二收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三、卷四收五言律诗,卷五收七言律诗、五言排律,卷六收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卷七收序,卷八收表,卷九收书、叹佛文、祭文,附录内容为宋之问传、他人赠诗、集评、遗事。较之前代版本的最大不同是辑入了宋之问文,共三十五篇,成其为九卷本,故尤为罕见。
五、结论
综上所述,由唐至今宋之问集的版本源流,大致可归纳为十卷本系统、二卷本系统、三卷本系统以及明崇祯张燮所辑的《宋学士集》九卷本四种。在版本流传中,宋集的单行本较少,更多的是依靠丛书流传下来。这些版本当中,也多存在审校不精,大量窜入伪作的问题。
除了上述版本,收录宋之问作品的选集情况如下:陈尚君《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补辑一首,同编者的《全唐诗续拾》卷八补十八首又十一句。孙望《全唐诗补逸》卷三补五首。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卷一补三首。《全唐文》卷二四〇、卷二四一编其文为二卷。
现有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㊱,此本校注详细,并附录有沈宋简谱、集评,可供读者参考。
注释:
①郁贤皓:《宋之问事迹和交游五题考辨》,《文学遗产》1993年第1期,第28-29页。
②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册,第5025页。
③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册,第2075页。
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册,第1600页。
⑤王尧臣等:《崇文总目》,清道光二十九年至光绪十一年南海伍氏刻光绪十一年汇印粤雅堂丛书本,卷五。
⑥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淳佑本,卷第四上。
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67页。
⑧《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清抄本,卷一集类。
⑨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册,第5330页。
⑩马端临:《文献通考》,清浙江书局本,卷二百三十一经籍考五十八。
⑪⑯瞿镛编纂,瞿果行标点,瞿凤起覆校:《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卷第十九,第491页。
⑫焦竑:《国史经籍志》,清道光二十九年至光绪十一年南海伍氏刻光绪十一年汇印粤雅堂丛书本,卷四下。
⑬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页。
⑭㉝朱红霞:《关于〈宋之问集〉的几个问题》,《兰州学刊》2006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⑮赵荣蔚:《唐五代别集叙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⑰㉚张元济等:《四部丛刊续编》集部,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景印本。张元济跋云:“《宋之问集》二卷,前后无序跋,板心题‘崦西精舍’四字,不知为何人所刻,审其字体当在明嘉靖时矣。板心题‘宋之问上下’,似所刻不止此一种。涵芬楼旧藏东壁图书府《十二家唐诗》中有宋集二卷,今已被毁,然板心似无‘崦西精舍’等字。华亭徐献忠刻《唐百家诗》,亦有是集,余未获睹,不知异同若何。”“……今以《全唐诗》校之(精舍本),卷首赋二首为《全唐诗》所无,诗则尽数收入,且溢出数首,惟编次不同,彼此各有讹字,似所出不同一源。今以校得异同之字列左或可为读者之一助饮。”
⑱㉑㉒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四册第四卷四十九:“(崦西精舍)疑朱良育,字叔英,吴县人。见天禄琳琅书目中《崇古文诀》有叔英、西崦等印。”“宋之问问(此处当为讹字,应为“集”)二卷,唐宋之问撰。明正德四年崦西精舍刊,半页十行,行十六字,白口,上下单边,左右双边。书口下方有‘崦西精舍’四字。”第二册第二卷二十四:“汪应皋,字汝泽,休宁人。”“宋之问集二卷,明万历海阳汪应皋刊。”
⑲⑳㉙陶敏:《〈宋之问集〉考辨》,《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5卷第5期,第3-6页。
㉓㉜邓邦述:《群碧楼善本书录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第519页。
㉔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1912年刻本,卷六。
㉕㉗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474-475页。
㉖此处标点存疑。卷上已收七言古诗,卷下何来再一个七言古诗?且“中有目曰”的主语似乎因之模糊。猜测此为编者标点失误,改为“卷下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古诗中有目曰《桂林三月三日》……”或许更为恰当。《桂林三月三日》此诗在精舍本中确被列于“七言古诗十六首”之下。
㉘佚名:《搜玉小集》,明刻本。《搜玉小集》中共收宋诗四首,分别为《温泉庄卧疾寄杨七炯》《桂阳三日述怀》《明河篇》以及《度大庾岭》。
㉛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卷一百八十九集部四十三。
㉞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6页。
㉟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38页。“宋学士集九卷,唐宋之问撰。明崇祯刊本,九行十八字。前有崇祯庚辰曹荃序。又参校姓氏中题闽漳张燮绍和纂,下列同郡五人,而黄道周次之,疑此书为张燮刊本,审其版式,与汉魏六朝人集版匡字数无一不同,惟此本最少见耳。”
㊱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郁贤皓.宋之问事迹和交游五题考辨[J].文学遗产,1993,(01):26-31.
[2]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王尧臣等.崇文总目[O].清道光二十九年至光绪十一年南海伍氏刻光绪十一年汇印粤雅堂丛书本.
[5]晁公武.郡斋读书志[O].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淳祐本.
[6]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O].清抄本.
[8]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9]马端临.文献通考[O].清浙江书局本.
[10]瞿镛编纂,瞿果行标点,瞿凤起覆校.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焦竑.国史经籍志[O].清道光二十九年至光绪十一年南海伍氏刻光绪十一年汇印粤雅堂丛书本.
[12]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朱红霞.关于《宋之问集》的几个问题[J].兰州学刊,2006,(01):101-102+77.
[14]赵荣蔚.唐五代别集叙录[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15]张元济等.四部丛刊续编[O].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景印本.
[16]杜信孚.明代版刻综录[M].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17]陶敏.《宋之问集》考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5):3-6+2.
[18]邓邦述.群碧楼善本书录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9]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O].1912年刻本.
[20]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M].北京:中华书局,2019.
[21]佚名.搜玉小集[O].明刻本.
[22]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O].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23]沈德寿.抱经楼藏书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4]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5]陶敏,易淑琼.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6]朱红霞.宋之问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27]王启兴.宋之问生平事迹考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4):40-47.
[28]任晓勇.清编《御定全唐诗》使用底本真相发覆——以民国时期学者探索为中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0,40(03):40-48.
[29]万曼.唐集叙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