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论评《哈姆雷特》
2024-12-20孟承远
【摘要】弗·施莱格尔作为早期德国浪漫派代表人物,在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浪潮中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耕于美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等方向,而且在对于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的评价方面有着独特的建树。弗·施莱格尔将莎士比亚的戏剧视为浪漫主义的标杆,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研究评价来阐释自己关于浪漫主义的见解。作为莎氏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包罗万象的总汇性、基督教观念、主观色彩和想象等方面与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弗·施莱格尔;莎士比亚;浪漫主义;《哈姆雷特》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6-001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6.004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一生创作了许多闻名遐迩的诗歌与戏剧,曾被马克思认为是全人类之中在戏剧领域最有造诣的天才剧作家。在17世纪上半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开始传入德国,一开始是通过表演戏剧的方式来展示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并且逐渐为德国民众所熟悉。但是由于德国民众对英文不甚了解,又缺少合适的德译本,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演员只能通过肢体表演吸引观众,甚至不顾原文诗,使得莎剧的本意被夸张、歪曲。因此莎剧早期在德国被认为是取悦和服务小市民即底层阶级的娱乐性的戏剧活动,因而其只是在德国底层市民阶层传播表演与被欣赏,而社会精英阶层却对其不屑一顾。但从18世纪中期开始,德国掀起了一股莎翁热,莱辛和歌德等人都是这股莎翁热的重要推动者。莱辛在《论历史与戏剧接受》中第一次提及莎士比亚,表示值得尊敬。在莱辛的剧作中也能看出莎剧对其的影响,如《明娜小姐》就对《威尼斯商人》进行了模仿。但使莎剧在德国进一步发展的毫无疑问是施莱格尔兄弟。威·施莱格尔在1797—1801年间翻译了14部莎剧,他所译的莎士比亚剧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至今仍被认为是莎氏戏剧最好的德文译本。布鲁玛评价威·施莱格尔的莎剧译作认为施莱格尔翻译的作品受到非常热烈的追捧与接受,其他翻译难以望其项背,他的译本是一种语言的变形,以一种崭新的德语方式展现莎翁的作品,进而表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内涵,成功使得莎翁精神与德国时代精神相融合。此时德国文学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威·施莱格尔的弟弟弗·施莱格尔将其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贯穿于莎学研究之中,并通过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评价表达自己对于浪漫主义的看法与构想,其认为莎士比亚文笔浪漫并且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其内容充实而不失严肃,在叙事方面建构了宏大的叙事框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浪漫的诠释,足以摘取浪漫主义文学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纵观莎士比亚的所有剧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时体现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了弗·施莱格尔所主张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一、浪漫艺术具有包罗万象的总汇性
弗·施莱格尔试图将各种文学体裁混杂在一起,从而创造一种包罗万象的新型艺术。他认为“浪漫诗是渐进的总汇诗。它的使命不仅是要把诗的所有被割裂开的体裁重新统一起来,使诗同哲学和修辞学产生接触。它想要、并且也应当把诗和散文、天赋和批评、艺术诗和自然诗时而混合在一起,时而融合起来”[1]。在弗·施莱格尔眼中,莎士比亚的剧作包含了他所主张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完全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准,足以和古典主义相抗衡。他评价说:“莎士比亚作品的总汇性如同是浪漫艺术的核心。”[2]在莎剧《哈姆雷特》中就体现了这种包罗万象的总汇性。
首先表现在诗体和散文的结合,莎士比亚在剧作中能够根据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来对诗体和散文进行巧妙地选择。在表现剧中人物内心紧张压抑的情感时,莎士比亚采用的是诗体的形式,因为诗体形式会使句子更为凝重与深沉,进而将人物的矛盾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体形式对人物内心的表现较多地体现在主角哈姆雷特身上,以便读者深入哈姆雷特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同时在探讨人生问题时,莎士比亚也采用了诗体形式,大量的诗体使用使得语言更为优美、形象,引发诗意的思考。哈姆雷特在第三幕第一场的那段有关生存毁灭的内心独白,这一段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行”[3]。此段采用了诗体形式,符合哈姆雷特当时身份高贵、学识渊博的王子身份,表现了深受人文主义理想影响的哈姆雷特在面对黑暗现实时感到的痛苦与两难,节奏明快,寓意凝重,引人深省。散文在《哈姆雷特》中约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散文不像诗体那样具有节律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点,比较适合社会地位较低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下层人民,比如士兵、奴仆、小丑等。虽然莎士比亚在诗作以及剧作方面更被人们所熟悉,但是在其创作的戏剧中包含的散文内容同样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这些散文被一些批评家看作是英语文学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散文作品,认为其文学价值足以比肩莎翁的诗作。这些看似口语化的散文艺术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诗体共同表达深刻的思想。在《哈姆雷特》中有多处描写了社会底层的人的生活处境,用散文的对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比如在第五幕的第一场中的“有财有势的人,就是要投河上吊,比起他们同教的基督徒来也可以格外通融,世上的事情真是太不公平了!”[4]就通过两个小丑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对上层社会虚伪特权生活的不满。
另外这种总汇性还体现在莎剧是时代的镜子上。弗·施莱格尔尽管始终如一地认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浪漫主义文学,但是他并没有割裂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而是寻求一种平衡。弗·施莱格尔认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要内容是探索人生意义的终极命题,是一种哲学方向的探索,展现了人类心灵作为接受客体的亟待解决与不和谐,人类在精神领域的困顿与迷茫,是因为在思考生命与存在的意义。弗·施莱格尔认为莎士比亚悲剧的主调是现实世界在作家头脑中的投射,莎氏的戏剧是时代的投射与镜像,通过此意义上的投射更为真切地展现出了浪漫主义的广袤无垠,同时进一步彰显出一马当先的时代风貌。因为唯有浪漫主义的诗歌才能像史诗一样窥见世界的模样进而投射时代的本质。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多以古时候或者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来隐喻和衬托当时英国的生活风貌以及宫闱政变,《哈姆雷特》就是通过展现8世纪丹麦的宫廷政治斗争来反映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与人文主义的开拓者们与封建王朝的斗争与抗衡。《哈姆雷特》描绘了非常广阔的社会背景,从宫廷生活到家庭生活,从深闺到墓地,从剧场到比武场,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二、基督教文化观念下的悲剧
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极力推崇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将艺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只有通过宗教的方式才可以从逻辑学慢慢演化出哲学,只有宗教才可以产生所有科学之上的理念,如果失去了宗教,人类只会创作出小说或者美术艺术之类的东西,而不能到达一个充盈着诗意的境界。可见以弗·施莱格尔为代表的耶拿派所谓的“浪漫主义”充满着宗教神秘色彩,将诗从教条主义引向了神秘主义,引向了基督教神学。毫无疑问的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包含了为世人所认可的人文主义思想,但由于所处时代和历史文化带来的桎梏,其剧作无法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基督教文化思想。莎士比亚戏剧是在宗教观念急剧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英国史学家摩根指出:“莎士比亚的经历表明他处在欧洲文化发展的十字路口。”[5]因此莎士比亚的剧作带有基督教文化色彩也是不足为奇的。《哈姆雷特》中的基督教文化观念在人物对话、灵魂问题和死亡观念方面有着明显体现。
(一)基督教观念在人物对话中的体现
在《哈姆雷特》中,人物的对话往往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人物进行的对话常与“上帝”有关,例如剧中常出现的“看在上帝的份上”“上帝保佑”等,这些对话独白表明了剧中人物对上帝的信奉,希望上帝给自己的行动提供庇护。剧中人物的劝诫也具有宗教意味,剧中人物的言行受到宗教的影响较大,比如雷欧提斯在动身去往法国前,他的父亲波洛尼厄斯对他的一番劝诫,“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避免和人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不要向人告贷,也不要借钱给人,因为债款放了出去,往往不但丢了本钱,而且还失去了朋友”[6]。这与教会告诫人们不要相信朋友之间出于友谊的帮助有关,“甚至和善的巴克斯特也奉劝人们要对最亲密的朋友存着深深的怀疑,而贝雷则直截了当地告诫人们切勿相信任何人,切勿对任何人让步,唯有上帝才可以信赖”[7]。人是孤独的,在世上唯一的朋友是上帝。就连具有人文主义思想观念的主角哈姆雷特也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弥漫在哈姆雷特身上的是一种厌倦尘世,人人背负原罪生而孤独的抑郁感和赎罪感。当哈姆雷特得知叔父克劳狄斯邪恶至极的残忍阴谋之时,他同时也发现了深埋在他内心深处的罪恶的种子,这种厌世情绪与基督教宣扬的“令人厌倦的人类处境”相一致。
(二)基督教观念在灵魂问题中的体现
《哈姆雷特》一开场就出现了死去国王的灵魂,并借它之口,让哈姆雷特为其报仇。在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过程中,死去国王的灵魂也会不时出现,推动着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进度。灵魂在基督教神学中有fcf12357d14329f967cbc8ecee80191b着特别的意义,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基督教的很多思想观念都受到柏拉图哲学理论的影响,众所周知,古希腊柏拉图所发现的诸多哲学理论为基督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包括了唯心与目的、世界与个人、二元对立与人类堕落等理念,以及对世界的物质性和感官存在的消解。中世纪神学家大马士革的圣约翰在柏拉图有关灵魂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其认为灵魂是不灭的,灵魂虽然与身体相结合,但是是可以超越身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是自由的,并且其所具有的这些特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帝所给予的。也正因如此,去世的老国王才能在肉体死后还以灵魂的形式出现,向儿子讲述自己去世的真实情况,推动后续剧情的发展。同时在基督教观念里,灵魂是沟通上帝和人的中介,使人的行为能够通过灵魂这一中介符合上帝真善美的要求。因此在《哈姆雷特》中实际上是上帝在执行公义,而哈姆雷特是受到老哈姆雷特灵魂这一处在上帝和人之间的中介的指示,去执行为父报仇、惩恶扬善的任务。
(三)基督教观念在死亡观念中的体现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死亡是一件相当普遍且平常的事,在《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作中都出现了关于死亡的描写。但《哈姆雷特》中人物的死亡比较集中并且具有规模性,主要体现在戏剧的结尾处,剧作最后以舞台上横陈着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格特鲁德、克劳狄斯四具尸体而告终。无论是误杀还是仇杀,无论是试图伸张正义的还是罪有应得,命运的无常与掌控是笼罩在每一位凡人头顶上的乌云,处在莎士比亚时代的人对生命的短暂、无奈和荒诞无常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哈姆雷特》中种种对死亡的体悟与基督教关于死亡的论述有着深刻的渊源。在《圣经·旧约》中上帝是创世之神,是生命的根源,上帝可以赐予生命也可以索回生命,上帝可以主宰人的生存与灭亡,而人类在上帝面前就显得异常渺小,所以上帝就成为了超越性的主宰,甚至可以拥有超越人类本身的权力去掌控人类,在此意义上即实现了上帝的特殊功能与价值能力。《圣经·旧约》中的观念认为:人从来都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和命运,而这也并不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导致的,人类必须一直生活在被建构的体系之中即上帝始终主宰人类,而人类只能接受和服从,不可违抗命运与上帝的指示,否则人类就不会继续存在了,而且造成人类毁灭的灾难常常是人类自己的罪孽造成的,他也会因此受到惩罚。人人都会为自己的罪付出代价,那就是死。奸王克劳狄斯因为私欲、贪婪,手足相残,杀兄娶嫂,设奸计想除掉哈姆雷特,他必须为之付出代价。同时在基督教观念里,人并没有葬送自己生命的权利,人生下来就有原罪,虽然有原罪不能善始,但应该善终,这也是基督教徒的义务。因此在《哈姆雷特》中即便奥菲利娅出身高贵,牧师迫于权力将她安葬在圣地,却不肯再为奥菲利娅奏安魂乐,因为那样是对教规的亵渎。死亡观念深刻地投射在基督教背景下的罪孽与救赎,遵守与亵渎之中,成为构成整部悲剧的关键要素。
三、主观精神情感的宣泄
弗·施莱格尔强调精神创造世界,将主观提高到支配一切的地位。他认为:感觉有且应该只有一个,一切的其他都在这一个之中,他认为精神上的感觉才是最原始的感觉,其余都是精神感觉的派生物。在弗·施莱格尔看来,精神对一切都是无所不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便是“至高无上的人类精神的器官”,人类精神就是“创造的哲学”或“创造精神”,整个世界就是人类精神的“艺术品”。这种思想既受到谢林的同一哲学和艺术哲学的影响,又流露出了康德的艺术通过天才为自然立法以及费希特的“自我创造非我”的主观唯心主义创造哲学的观点。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表现出主观精神情感的强烈宣泄,在这部戏剧中不仅有剧中人物的主观情感的抒发,还有剧作家莎士比亚本人的主观情感的抒发。
(一)剧中人物主观情感的抒发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突出主观和主体性,将情感提高到创作的首位。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说的:“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8]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不仅形象鲜明生动,而且情感丰富深刻。《哈姆雷特》中的人物从爱、恨、悲伤到恐惧和羞耻等各种情感都得到了生动地描绘。在《哈姆雷特》中,人物内心强烈情感的抒发是很常见的,这些强烈情感的抒发充满激动人心的感染力,使观众为之动容,并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如奥菲利娅在与装疯的哈姆雷特见面交谈后的一番主观情感的抒发,“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陨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9]。人们可以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奥菲利娅对哈姆雷特发疯一事的惋惜不可置信以及对自己的哀叹。此外,莎士比亚十分擅长运用内心独白这一手段,这也是剧中人物主观情感抒发的一种手段。哈姆雷特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在这方面历来被人们称赞,“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是更勇敢的?”[10]这段内心独白准确地传达出了哈姆雷特当时的矛盾心态,是他犹豫延宕性格的一个有力证明。这样的独白富有哲理性,艺术感染力极强,向来为人们反复吟诵。
(二)作家主观情感的抒发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不仅抒发了剧中人物的强烈的主观精神,还在剧中透露出他本人的主观思想和倾向。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之口表达自己对戏剧问题的看法。《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哈姆雷特和演戏伶人的对话,自从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诞生以来,戏剧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反映人生境遇,展示善良与邪恶本来的样子,让时代见证戏剧发展和演变的形态,如果戏剧表演过于真实了或者太过粗糙了,即使可以让外行观众找到所谓的乐趣,却会被专业的人士一眼看出破绽,所以必须更加看重一个拥有卓越专业知识的人的批评,而不是在意外行观众的称赞或是诋毁。这实际上是作家莎士比亚本人对戏剧问题的见解。同时,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其创作的《哈姆雷特》也无疑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情感,剧中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者、追求者。作为一个充满个性色彩和主观思维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始终坚持纯粹到近乎偏执的个人理想,以超越性和理想化的姿态高擎人文主义的旗帜,为理想引吭高歌。正像席勒所认为的应该尝试去用美好的理想来代替不堪的现实。哈姆雷特得知真相后疾呼,这是一个颠倒是非黑白的混沌的时代,而他却要倒霉地去承担拯救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从哈姆雷特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先进思想的人文主义者,他清醒地认识到报仇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在巨大的罪恶和广袤的世界中个人恩怨的昭雪只是杯水车薪,他还要拯救时代与世界,嫉恶如仇的哈姆雷特要根据人文主义思想来改革社会,消灭世界上的罪恶。这是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哈姆雷特这一人物的话语和行动得到的强烈抒发的典型表现。
四、非凡想象力的典范
弗·施莱格尔在其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中也强调了想象的重要作用。在《断想集》中,他认为《论宗教》这篇演讲的作者所阐释的知性只能了解宇宙,而想象才是统治一切的主宰,在优先级上是最高的,想象力如同上帝这样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想象是人类通神的器官。施莱格尔通过将浪漫主义与莎士比亚戏剧的非凡的想象力进行比较,认为诗歌的发展历史脉络一定是自觉地走向一种诗歌艺术的客观理论上去,但是其充分依赖想象,一旦离开了想象就很难完成。弗·施莱格尔在深入分析莎士比亚的作品之后,发现了莎氏的大部分修饰性语言都可以使用在现代诗上面,莎剧无可置疑的是高度实用性和适应性以及充盈的美学色彩的完美融合,但是除此以外还需要独到的空间摹写与构想能力,在这其中自由即是核心环节,自由可以开拓创作的思路进而给美的展现提供更多元的途径,这些都深刻而全面地体现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并臻至完美之境,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将内蕴深刻思维深广的诗与哲学结合在了一起。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写了夜晚的临近:临近午夜时分,那又冷又沉寂的夜晚爬到悬崖顶端。那里没有月亮,云层弥漫,海浪奔向岩石,发出悲壮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下,哈姆雷特听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传来了一声警告。这种描写方法让读者很容易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也很容易沉浸在哈姆雷特的情绪之中,深入体验哈姆雷特内心的压抑痛苦。《哈姆雷特》中随处可见的夸张也为其增色不少,例如老国王的鬼魂在向哈姆雷特讲述事实真相之前的一段,老国王说他可以给哈姆雷特讲个故事,最轻的几句话都能吓得他魂飞魄散,让他朝气蓬勃的血液凝结成冰块,让他两只眼睛仿佛星球脱轨一般地向前突出,让他的头发能一根一根分开,仿若发疯的豪猪身后耸立的刺一样。说明了事实的真相令人难以置信和残酷。莎士比亚“让多产的大胆的幻想在自然的王国中翱翔,另一方面他又把自然导入超越现实界限的幻想领域”[11]。弗·施莱格尔把幻想与美的建构明确出来了,即幻想从属于美并且服务于美,精神与幻想、美与浪漫,都是浸润在浪漫派之中的核心要素。幻想的核心特性就植根于思想与精神之中,所谓真正的美一定是在精神层次上包括了幻想在内的形式与构成。《哈姆雷特》便是这种幻想的美的生动体现者。
五、结语
在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莎评中,他坚定不移地表示莎士比亚代表着浪漫主义,是引导浪漫主义前进的一面鲜艳的旗帜,而莎士比亚创作的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浪漫作品。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与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思想相契合并在其作品中渗透文学批评与美学思想。《哈姆雷特》这出悲剧中在包罗万象的总汇性、基督教观念等方面与弗·施莱格尔所提出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具有高度一致性,因此从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来看,评价《哈姆雷特》为浪漫主义的杰作是无可厚非的。
参考文献:
[1][2][6](德)施莱格尔.浪漫派风格:施莱格尔批评文集[M].李伯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1,83,109.
[3]William Shakespeare.Sparknotes Ham let[M].New York:Sparknotes Publishing,2002:24.
[4][9][10]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朱生豪译.北京:中华书局,2016:20,63,60.
[5](英)肯尼思·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M].王觉非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3:304.
[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上海:三联书店,2019:80.
[8]伍蠡莆.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5:5.
[11]歌德.莎剧解读[M].张可,元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