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2024-12-17王得新孙媛

求知 2024年12期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鲜明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是继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专章论述后,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构建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

一、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伟大变革

1.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国家多项教育改革措施加速落地,“强基计划”打通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壁垒。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通过“985”“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一批大学和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高校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为高铁、生物育种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此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2.科技领域选人用人机制更加灵活高效。“揭榜挂帅”制度以其开放的人才创新环境和聚合的创新方式一经推出,便在全国得到广泛实施,大大拓宽了人才来源渠道,形成了“英雄不问出处”“能者上、庸者下”的生动局面。“揭榜挂帅”制度的实施打通了人才链、科技链、产业链,科研组织管理方式随之发生重大变革,为我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了制度保障。

3.协同发展助力创新活力奔涌。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等应运而生,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促进了跨地区、跨学科、跨部门合作,推动了人才、平台、政策协同,催生出利益合理分配和风险分担新机制、成果转化新模式、人才联合培养新机制等,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产业升级。

二、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困境

1.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是面对现实问题的基础研究供给不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探索不足,有效促进多方协同开展基础研究的机制不完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产业化之间的联系存在断点堵点卡点。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过剩、课程内容僵化等现象普遍,未能有效激发出学生从事基础研究的热情。二是基础研究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亟需改善提升。基础研究的资金、平台、基地等资源配置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针对基础研究的财政资金分配多侧重于体现政策普惠性,导致支持力度不够。基础研究的重大科研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开放共享程度不足,特别是针对企业的开放阻碍较多。三是跨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不具备显著优势。人才培养渠道、学科背景都较为单一,传统学科平台的运行尚不能支持创新型人才涌现。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科技创新需求,学科优势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不高,教育科技“两张皮”的脱节现象较为明显。新兴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比较薄弱。

2.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国家战略人才储备不充分。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储备明显不足,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市场观念不强,活跃于市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对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的理解及战略远见不足。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协同组织机制,导致我国缺少业务精湛的卓越工程师、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二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强。教育体系在早期识别、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缺乏连贯性。教育资源配置协调不足,不同机构和学科资源难以协同合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的国际对接不足,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导师制和职业规划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科学教育环节尤为薄弱。基础教育偏重于应试,本科阶段“重传授知识轻训练能力”问题突出,缺乏启发性的通识课程、课堂互动和科研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弊端明显。

3.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一是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间科技资源、科研人才分布不均衡,且自由流动存在障碍。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具备更强的实力,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平台建设等手段吸引人才,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分布的不均衡。二是科技力量协同联动不畅。科研院所开展科学研究的国家使命导向亟待加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创新投入不足,成果数量有限。央地合作、部市合作、区域协作不畅,体系协同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针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区域布局不甚合理,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不充分与人才供给不足并存。三是联合创新组织机制亟待优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信息沟通不顺,资源流动不畅,成果分配机制不健全,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联动机制有待完善,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系统整合和有意识的战略协作,尚未形成有效闭环,产学研深度合作受阻。

4.体制机制阻滞凸显。一是科研经费使用制度不甚合理。科研经费的绩效导向导致对自由探索型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不足,削弱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科研项目的研究周期较长且过程复杂,经费投入分散,绩效目标过于精细,限制了科研项目整合和系统集成的协同效应。二是评价体系存在缺陷。现行评价体系繁复,“既要、又要、还要”的评价导向抑制了创新活力。其中,科研评价的“数量”导向,驱使科研人员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周期短且成效快的科研方向,不利于容错机制和包容创新环境的构建。人才评价“四唯”导向根深蒂固,导致非科研任务占据了大量时间。三是一体化协同推进遭遇体制机制挑战。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分别由不同部门分管,尚未将三者作为有机整体纳入决策体系,导致系统分割、纵强横弱、自成体系。多元治理主体互动交流渠道不畅,共建共享不充分,联动协作不足,分项管理的体制机制在无形中增加了一体化综合改革的制度成本。

三、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路径选择

1.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必须做好闭环衔接。一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教育综合改革要树立与践行现代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更加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统筹推进各阶段各类各级学校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大格局,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二要以科技创新的宏观价值导向,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决破除教育领域“唯分数、唯升学、唯论文、唯学历、唯帽子”和科研领域“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疾,营造务实求真的学风和良好创新生态。

2.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必须用好融合创新平台。一要通过融合平台载体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整合科学资源与教育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设立跨学科的科研项目和课程体系,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更多科技前沿知识。革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解决问题,提升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强化应用牵引,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汇,贯通校企合作。完善实习实践制度,锻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考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推动科研攻关范式、教育组织模式、人才培养方式有机融合,将高水平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育人能力。二要通过融合平台载体建设提升科研质量和创新效能。打破教育机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间的隔阂,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中心等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沟通渠道与合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畅通企业直接参与科研项目的渠道,提高科技成果的市场适配性和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参与或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必须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一要建设有为政府。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坚持“四个面向”,建设高端基础研究平台。发挥宏观统筹作用,制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长远规划,健全宏观政策协调机制,强化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政策的一致性评估,完善政策环境。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资长效机制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确保资金到位、高效使用,加速科技金融赋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二要打造有效市场。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健全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加强技术转移市场体系建设,在市场竞争中检验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的导向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者参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提高企业在产学研用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创新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决策机制。鼓励企业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规范企业办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改革推动发展,创新成就未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仅是对传统体制机制的一次深刻革新,更是对未来国家发展的深远布局。面对一体改革的艰巨性、繁重性,应努力克服各种观念障碍和利益藩篱,以系统集成思维统筹部署、形成合力,从而激发教育的内在活力、释放科技的创新潜力、挖掘人才的创造能力,最终汇聚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作者王得新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孙媛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周 雯(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