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意蕴
2024-12-17杨新莹王天娇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并在此后的多次集体学习和重要讲话中强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新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认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针。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旨
1.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发展理念为遵循的先进生产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新质生产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一,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新一代数字技术积蓄力量,推动量子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领域的关键性核心技术突破,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传统生产力。第二,新质生产力是以协调为内在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关注产业链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消除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城市与乡村间的数字鸿沟,推动建设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第三,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为重要导向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对新能源与新材料的合理运用和高效配置。新质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是对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力。第四,新质生产力是以开放为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要勇于承担加快形成发展全球新质生产力的责任和使命,科技交流、文明互鉴、贸易投资则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路径。第五,新质生产力是以共享为价值旨归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能够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有助于我国将发展的“蛋糕”做大做优,并分好“蛋糕”,实现分配正义,使人民群众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
2.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高质生产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之“新”,关键在于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各要素相结合进行创新。一是培养新劳动者,也就是培养能够适应和运用现代技术的不同层次的新型人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型研发人才以及能够熟练掌握相应操作要领的创新型技术工人等。二是创造新劳动资料,以科技创新开辟新渠道、新赛道、新领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绿色技术赋能新型劳动资料,实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跃升。三是探寻新劳动对象并对现有的劳动对象进行创新创造。例如,将数据作为新型劳动对象。同时,新质生产力在“新”的基础上强调“质”,强调颠覆性技术突破,推动生产力水平由量变到质变转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3.新质生产力是以产业转型为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引擎和动能相互作用才能促进生产力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引擎,需要以产业转型为动能。科技创新为产业转型提供了科技支撑,产业则为催生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落脚点和载体。回顾每一次的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都是技术革新转化为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每一次技术革命必将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再以新兴产业为载体进一步催生新质态的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纺织、煤炭开发等产业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电气、石油等产业的变革,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互联网等产业的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为下一阶段以产业转型为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
4.新质生产力是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民生生产力。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质生产力是有助于弥合产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新型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劳动的二重性与剩余价值理论,指出“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为,同样价值量提供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而增加或减少。新质生产力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界定的“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同样劳动创造的同样价值的使用价值总量和质量,而量和质的双向提升能够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能够彰显时代特征的新型产品和更为丰富的选择余地,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新质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
1.“新”与“质”相互促进: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蕴含的质量关系原理。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在传统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量的增加,而是先立后破、提质升级的结果,符合马克思界定的“新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蕴含的质量关系原理。不同于传统生产力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新质生产力主要是由三个“新质”构成,即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人才。新质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和掌握现代技术,熟练操作高端设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知识迭代能力的战略性人才、应用型人才,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前提。新质生产工具是新质劳动资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创新,不断渗透进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对象不仅包括矿石、森林等传统物质资料,还包括非实体形态的数据信息等。在颠覆性创新引领生产力三要素发生质变的背景下,生产力也会出现新的质态。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生态发展新内涵。学界在“马克思是否提出过自然生产力思想”这一问题上普遍持肯定的态度,并从“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等论断中得到佐证。除了明确提出“自然生产力”概念外,马克思在其著作的不同语境中还提到过“自然力”“自然富源”等同义或近义的表述。马克思的自然生产力思想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重要范畴,主要包括至少以下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生产力既包括已被人类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力,又包括尚未开发的自然力;二是自然生产力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并对社会生产力具有影响;三是自然生产力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源泉,是能够影响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的自然因素,与社会生产力相互渗透。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应用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际,赋予了生产力以生态发展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产力”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生态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将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绿色环保,如发展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绿色产业;另一方面要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转换发展动能和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能耗,提升经济发展效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础上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马克思晚年在回复查苏利奇的信中探讨了东方社会的发展,并提出了著名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马克思所说的跨越必须在一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并结合一定的影响因素才能实现。马克思同时又指出,生产力具有客观性不可跨越,其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渐进,但是生产力可以通过移植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并指出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此指导思想下,我国逐步调整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实现了不同于西方国家“串联式”发展模式的“并联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新时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大国地位,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垄断和封锁,频频打压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在核心技术、原创性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旨在通过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从而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
三、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路
1.以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要想获得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就要发展高科技产业技术装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推动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引擎”。二是构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平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要依靠对现有科技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通过将政府、研发机构、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资源整合集成于新平台,以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三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充分提升科研院所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成果转化积极性,健全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利益;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依据市场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竞争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2.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抓手”。一是密切关注新质生产力的演进趋势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构建与新产业链供应链、新岗位需求、新技能要求相适配的专业培育体系,推动专业课程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具备数智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具备国际视野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后备军。二是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型人才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力培养能够将新知识新技术实际运用到产业转型中的实用型专业型技能型人才。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融通发展、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搭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
3.以谋划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一是宏观上要做好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政府在项目审核上要科学合理进行评估,防止项目重建,避免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二是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短板。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防止“脱实向虚”;另一方面,对于关键核心技术与产业所需关键原材料要自主可控,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创新环境,着力打造自主创新体系。三是超前研究未来科技,扶持培育未来产业。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推动,目前正处于孵化阶段,具有颠覆性、前瞻性、引领性和不确定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前瞻性地看待未来产业,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把握发展先机。
4.以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保障”。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当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指导,“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之适应生产力“新”和“质”的要求。二是进一步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机制。以《决定》中明确提出的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指导,一方面要完善科技赋能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起能够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教育、科技、人才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减轻创新型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杨新莹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科技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王天娇系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周 雯(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