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论证式教学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

2024-12-15顾丽红

考试周刊 2024年4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策略

摘"要:以科学思维素养为基础,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认识事物的实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从高中生物教学经历分析,运用论证式教学方法,可以助力学生形成科学的思考方式,并能较好地解决实际生物学问题。围绕科学思维素养强化高中生物学论证式教学,不仅符合新一轮新课改要求,也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同时也将推动科学思维和素养贯彻到学生整体发展之中。基于此,文章简要概述论证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中应用论证式教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基于论证式教学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对策,以期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素养形成和发展,增强学生生物学学习技能和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策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129-04

作者简介:顾丽红(1981~),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省震泽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生物。

原有的生物教学方式,很难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学生对生物学课程缺乏兴趣,也很难保证生物学教学总体效果。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提倡教师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更新,寻找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论证式教学提倡师生按照具体话题,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论据,并采用相应的论证方法对论点进行说明,评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科学思维,增强教育的实用性。这一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创新的有力尝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论证式教学

在应用论证式教学方法时,要指导学生根据有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证据,同时对其做出说明和评估。在自身的思考与别人的思考之间,相互影响。论证包括主张、资料、论证、支撑等,这种教学方式是新时期发展起来的新形态,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科学概念、科学实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论证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论证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崭新需求,是培养学生主体发展的必备能力。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基本的知识点,经过学生们的辨别,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使用能力,并将其与各种生物学情景相联系,从而有效解决实际生物问题。另外,在论证训练中,还能培养出学生严密的思考方式,这对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求学生坚定自己的看法,又要搜集到足够多的论据支持。这样反复地加强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基本功,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表现水平,进而促使其整体素质获得提高。

二、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中应用论证式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坚持适度性原理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进行生物学教学,必须遵守适度原则,尽量做到适可而止、循序渐进,不能一味追求效果,带给学生太多负担,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此,老师要合理地选取论证主题,指导他们使用适当的论证方法,保证证明的内容与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层次相适应。如果证明内容比较简单,就很难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证明的问题太过高深,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也会使他们失去学习信心,对接下来的论证教学造成阻碍。

(二)坚持启发式原理

与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论证式教学更突出了科学性、论证性,更强调了对学生主体性科学思维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时,应该坚持启发式原理,积极向学生们展示具有启迪性的演示课件,使他们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此外,坚持启发式原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创造出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三)坚持准确性原理

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论证式教学模式更注重论证内容、论证过程、论证结果的准确和科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体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所以,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精确的论证内容,指导他们用科学的论据,证明自己的想法,防止出现错误解读、过度应用、无效论证等情况。这样可有效避免对学生判断和思考产生不利影响,避免产生片面性和盲目性论证。

(四)坚持可适用原理

高中阶段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高中生物学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坚持可适用原理,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以论证中心为基点,转变单调乏味的教育模式,根据对不同同学的认识和个体能力,进行科学引导教学,帮助学生在可接受的前提下全面理解并把握论证问题和重点内容。

三、基于论证式教学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与实践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论证。先将旧的内容加以巩固,然后引入新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提高所提出的论点的说服力,并在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下领悟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本质,助力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素养意识。比如,在讲授“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相关知识过程中,可创建具有冲突的问题情景,根据当前基因研究和基因工程应用现状,论证“当前普遍使用的转基因食物对人类有无危害?”论证“我国开展基因工程活动有无必然性?”用有关问题指导同学们进行证明,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基因工程本身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在各个方面应用中都要主动地把握住整体的情况。只有如此,基因工程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相反,如果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再如,在教学“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时,结合生活元素创设问题情景,熟悉的生活场景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熟悉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比如,“某天学校举行100米往返跑比赛,将长时间练习的运动员和不经常练习的运动员进行比较,他们自己是否有同样的感觉?为何不经常练习的运动员在奔跑过后,会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由此可见,以上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指导他们寻找更多的问题,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探究、循证、推理做好铺垫。

(二)提供论证素材

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在应用论证式教学方法中,老师要防止对问题进行正面解答,要提倡对问题独立思考。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指导学生在探索中获取一些信息。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材料。在素材支持下,激发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进行逻辑分析和论证,为整个论述进行提供稳固的学习支点。例如,在教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关知识时,提供欧文顿、戈特、朗姆瓦、罗伯特森等多位学者研究细胞膜模型的素材。例如,在1895年,欧文顿对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数万次试验,研究植物细胞膜的渗透性,结果得出溶入脂质的物质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内。在利用这些素材时,学生要先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去除相关性较小的信息中,找到支撑的关键性信息。在研究过程中,要从材料中找到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主张,并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相联系,对问题进行初步联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对材料的了解往往各不相同,教师不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直接指出学生主张的正确性,而应该多鼓励他们讨论、推理,按照不同学习能力分层,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确保组内既有学习能力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中等和一般的学生,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对论证素材的推理分析能力、论据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三)鼓励提出主张和推理

在论证式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主张。在生物学材料帮助下,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自我探索,建立自己的认知。基于这一点,教师应该适时地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学生进行共同分析和探讨,帮助学生重新收集信息,对证据进行整理,从而对所学知识进行逐步构建。具体可使用图书馆的资源,查阅有关的书籍、期刊、报纸等,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引擎和专业数据库中获得所需信息,还可以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开展现场调查,将这些材料加以综合,提炼出有关的资讯,再以此为依据支撑自己的主张。

比如,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相关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论证“转基因食品安全还是不安全”,提出初步主张,提交支撑证据,并说明具体推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主张,学生提出的证据体现如下:第一点是美国是研究转基因的主要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食物生产国和使用国,自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后,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其对人类健康不利。第二点是自从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生过由于吃了它们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第三点是在国内,所有的转基因作物都必须通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系统方可进入市场。比如,抗虫棉正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学生推理如下:转基因作物具有比非转基因作物更严厉的监管制度,因而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获批上市的转基因农产品要通过层层审核,不会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伤害。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有所疑虑,主要是受到了舆论左右,尚未建立并保持理性、客观的认识。对“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主张,学生提出的证据体现如下:第一点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尚未出现吃了转基因食品而产生毒性反应的案例,但是吃了转基因食品后,会有一些人产生过敏反应,同时在试验的时候,小白鼠产生过毒性反应。第二点是在转基因技术中,通常用作标记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会引起抗药性产生。学生推理如下:第一点是在转基因作物中引入外源基因,会导致有毒蛋白质的过量表达,因此具有毒害作用。第二点是在遗传重组引进新的基因的同时,还会生成新的蛋白质,从而使免疫系统生成新的免疫球蛋白。第三点是在肠道微生物群落中发现抗生素抗性基因,有可能会生成耐药菌株。通过上述论证、推理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全面、理性的生物科学观念,逐步强化其科学思维素养能力。

(四)利用实验科学论证

对高中生来说,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主张,可以锻炼科学创造力和探索能力。生物学实验占有很大的比重,将生物学实验进行全面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推理论证的过程,得到自己想要的论证,从而加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为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生物学实验开展论证式教学,指导他们将实验探索和科学理论高效结合,从而充分提高高中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比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中,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了解DNA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达到科学思维素养培养要求,同时也很难让学生对DNA在遗传领域的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就需要应用论证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烟草花叶病毒感染试验,将RNA感染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斑进行比较,联系蛋白质感染后烟草花叶没有出现病斑的情况,从而对教科书上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说明。在确定RNA是遗传物质后,再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究“DNA是不是遗传物质”。这个时候,有一些学生对DNA纯度表示怀疑,还有一些同学则提出通过吞噬体浸染细菌试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根据这些观点,教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论证研究,鼓励他们通过各种试验证实“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RNA仅能在RNA和蛋白质共同存在的病毒中才是遗传物质”,使学生对本节课有科学意义的论证有了更深的认识。由此可见,这种论证式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论证式分析,从而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持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中,把各种形式的学习材料与自己的独到见解有机地融合;最后用试验的方式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让学生在科学探索中得到很好的学习经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归纳展示、教学评估

首先,概括归纳是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而思维导图则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工具”。根据目前的经验来看,科学的思维导图,能够有效促进进行逻辑性思考,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展示,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在填补知识缺陷方面,可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识建构,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比如,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程中,学生通过对细胞膜组成与结构科学证明,对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概括总结要求“对课堂上的所学进行复习,构建思维导图,呈现将有关的知识”。在这个任务驱使下,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自主地进行自我思考。特别是有些同学还会有意识地查阅一些生物学材料,重新体验生物现象论证的整个过程,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学生遇到了一些问题,会积极地求教老师或者同学,填补自身的知识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自我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进行集中展示,对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进行科学论述,并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深度解释。

其次,实行多元化的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论证式教学中,教学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教育评估,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状况进行充分认识,找到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更加充实自己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进行生物学论证式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指导学生高质量发展。例如,在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进行集中展示后,鼓励学生进行生生互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地看一看,找出其中的缺陷,并给出改进意见,帮助他人提高科学观念认识。同时,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对学生在论证过程中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当他们的科学论证认识达到更高层次的程度之后,再一次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论证式学习经验和体会。这个时候,教师也要指出学生在论证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和缺点,并给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帮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做出针对性改善,提高教学评估的全面性、真实性、客观性。

四、结论

在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将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生物学学科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特征和论证基础准备等多个方面进行扩展,使之与论证式教学相匹配的教科书内容能够得到充分扩展,同时也要将其主动地扩展到实验课程之中,从多个环节和层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总之,高中生物学论证式教学是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教学过程,要求老师要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创新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彩赛.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5):92-94.

[2]刘波,李永团.关于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2):105-107.

[3]李科杰.数学方法在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培育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2.

[4]张莉沙,龚西旭,唐念,等.基于教材分析的高中生物学论证式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22(6):7-10.

[5]朱玲,房兴堂.基于SSI的高中生物学论证式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23(19):70-73.

[6]许可.核心素养下生物学探究实践的教学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2(10):133-135.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实践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