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微课的个性化教学探索

2024-12-15黄秋琰

考试周刊 2024年46期
关键词:个性化微课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科技融合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需求不同等,也给教学带来一定挑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的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可能。文章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微课的个性化定制策略及其在差异化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信息科技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6-0005-04

作者简介:黄秋琰(1990~),女,江苏昆山人,昆山市石浦中学,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如今,随着信息科技突飞猛进,课堂教学的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日渐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微课以其针对性强、易于传播和重复利用的优势,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个性化定制微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微课的个性化定制策略

(一)什么是“微课”

要定制个性化的微课,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微课的时间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近年来,课程教学的形式有很多,除了完整的课堂教学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比如说课、微型课和微课等。这些课程教学的设计规则和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准备。具体了解一下,“微课”和“说课”以及“微型课”有何不同。

首先关于“说课”。说课,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课的重点在于“说”,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教学对象是其他老师或者评委。说课在本质上不是在讲课,而是阐述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为什么这么设计。

然后是“微型课”。微型课是时间长度短、教学容量小的课。微型课一般的上课时长为15~20分钟。微型课是在上课,每个教学环节都不可少,都需要完成。微型课的具体过程和常规课堂教学一样,只是少了学生的表现,教学对象是教师或者评委。

最后是“微课”。微课相较于其他的教学形式来说,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的特点。微课更具针对性,要求主题突出,一般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某一个知识点,比如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微课”一般是以教学视频资源为主,面向的对象是学生,目的是更加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微课的设计制作技巧策略

一般来说,微课的设计环节主要包括:确定主题、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逐字稿、讲解录制、视频编辑。

1.微课个性化主题选择

微课能否设计得好,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一节微课时,首先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且要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主题的选择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集中说明一类问题,能够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成微课。知识点的选择要细,要在10分钟以内能够讲解透彻。有的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不大,学生一看就会,这样的内容就不需要做成微课。而有的知识点特别复杂,需要系统地学习、深入地讲解,还要学习者具有大量的知识基础,在短时间内很难讲解清楚,这一类知识点也不适合做成微课。因此,选题时要更为细致,要做到简明扼要。可以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成多个小知识点。

总之,确定一节微课的授课内容时,不必广而尽,只需小而精。

2.微课个性化教学设计

在确定了主题之后,就可以针对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需要围绕主题设计,突出重点;做到主线清晰,逻辑严密;并且要联系实际,不能泛泛而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微课除了知识点少之外,其他的教学环节也应该具备完整的教学结构,也应该包括导入、内容讲解以及总结拓展等。

其中,导入是微课设计的第一个关键点。导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是否精彩、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愿意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但微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形式,它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入课题的方法和途径,力求做到新颖、迅速。而且导入需要与主题关联紧凑,以便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解。

微课的导入环节可以简单概括为“快”“准”“狠”这3个原则。“快”,就是指导入的材料要精心设计,做到既迅速又高效。“准”,是指导入要明确,要有针对性,并且要与本节微课的主要内容紧密联系。“狠”,是指导入的形式要新颖、表现力强,从而能迅速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导入主题:直接导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复习提问导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进入课题。

然后,是教学内容讲授的设计。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微课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新内容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可以设置一定的情境从一条主线出发,在主线上突出重点内容,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知识点的学习。

微课不同于其他的授课形式,以“教学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主要是让学生自主观看。这时学习的主动权是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当一节微课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学生完全可以直接关闭视频,不再继续观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

然而,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能将注意力放在微课内容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互动。在关键点的地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加入一些互动环节,可以起到强调重点、启发思考、引起学生注意的作用。由于微课学习时教师和学生并不能面对面直接教学,微课互动的常用方式可以以提问为主,可以是师生之间的问答,或是学生一问一答,又或者是教师自问自答的方式。微课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提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

一节微课虽然时间比较短,但内容结构也要完整,需要有总结拓展的部分。微课的总结内容可以是对知识点的总结、操作步骤的回顾等。如果想要让总结部分更加吸引学生眼球,微课的总结部分也可以采用口诀或者歌曲等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除了总结,在微课的结尾部分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从而对知识点进行扩充和深化。

完成这些教学设计之后,再针对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逐字稿。

(三)微课个性化录制与编辑方法

个性化微课的制作,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微课,采取不同的方法录制。微课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录屏类微课、真人出镜类微课、动画制作类微课,可以根据个性化要求选择相应类型。

1.录屏类微课

录屏类微课,就是利用录屏软件,直接对屏幕进行录制。录屏的软件有很多,较为常用的是“EV录屏”和“喀秋莎”。

EV录屏软件:可以屏幕和人像同时录制,也可以选择全屏录制或选区录制。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易学。喀秋莎软件:集成了屏幕录制和视频编辑功能,是一款专业性较强的微课制作软件。它具有视频录制、视频剪辑、添加字幕、添加注释、音视分离、添加转场等功能。

EV录屏使用比较方便,可以在录制前,设置好各种参数,比如画质、音频等;还可以提前设置好快捷键,使录制更加便捷;录制的时候,可以选择录制区域和音频来源,可以同时录制人像,是一款操作十分简单的录屏软件。

而喀秋莎软件更加专业,除了可以进行录制以外,还可以对录制的视频直接进行编辑。比如,它的“缩放”功能可以实现局部放大,从而突出重点,让学生看得更清楚;还可以添加多个轨道,实现视频和音频分轨,对某一段语音进行修改;此外,还可以设置转场效果、光标效果、添加字幕等。

2.真人出镜类微课

在拍摄真人出镜类微课时,可以直接在教室拍摄讲授视频,也可以后期将人像抠图加入录制好的课件视频中。

在进行人像抠图录制时,在抠图之前要进行一些准备:准备绿幕,如果没有可以选择干净的墙面代替;录制设备,如手机、相机等;课件播放设备,如电脑等;可以提前准备好逐字稿。另外,录制时的衣着颜色和背景色对比差异越大越好,这样比较方便抠图。

录制这类微课时,需要注意:在课件制作时,要预留出人像的位置,防止人像遮挡课件内容;如果录制环境较暗,可以使用台灯等灯光补光;录制过程中,尽量避免较大范围的走动。

录制的方法:手机或相机录制教师讲课的人像视频,同时电脑打开录屏软件,录制课件。需要注意的是,要同时进行教师讲课人像视频和电脑课件的录制,使课件放映操作和讲课视频保持同步。

录制好两段视频以后,可以利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合成。比如,可以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剪映”:将讲课视频和课件视频导入素材区,将两个视频拖放至轨道,选择教师讲课人像视频,进行智能抠像,并调整人像位置,调整视频在轨道上的位置,使两个视频的进度更加同步,设置参数并导出。

3.动画类微课

有一些软件可以直接制作动画类课件,如focusky。它的演示场景比较连贯,有不同的过渡效果、动画效果和转场效果,有很多精美的模板可以直接使用,可以直接添加卡通人物和动态素材,操作比较简单。

另外,还有一款软件“万彩动画大师”,也可以完成动画微课的制作。它可以直接选择模板或者直接导入PPT,也可以新建空白工程制作。可以编辑场景、添加动画元素、比如图形、文本和动态角色等;还可以设置动画效果、添加字幕等,功能更为强大。

二、信息技术微课在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的使用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选择有目标、有针对的个性化微课类型。下面,就以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为例进行具体教学实例分析。

实例一:演示操作类

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中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动画制作”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其中,在讲解“遮罩层动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选择结合微课“快乐打地鼠——遮罩层动画”辅助学生进行自主个性化学习。由于这一内容操作性较强,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微课中需要呈现具体操作步骤的演示过程。因此,在选择微课类型的时候,更适合选择录屏类微课。

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制作好的游戏动画“快乐打地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学生有了进一步探索了解的愿望之后,教师进行“遮罩层”动画基础操作过程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掌握“遮罩层”动画的一般制作方法。此时,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操作过程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可以选择按下暂停键,自主尝试制作“快乐打地鼠”。最后,微课展示“快乐打地鼠”动画操作过程,让学生观看这部分内容,并进行操作。

在这一微课中,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遮罩层”动画的制作方法。选择录屏的方式进行微课录制是最为清晰、直观、有效的微课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或自主学习。

实例二:展示教学工具类

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中,为了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知识,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教学工具。

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人工智能”这一章节第二节课内容“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的实例应用包括:智能语音、智能识图、智能翻译、人机博弈等内容。在向学生介绍“智能语音”这一部分时,教师选择学生相对了解的“天猫精灵”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展示,通过与“天猫精灵”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智能语音的应用。在讲解“智能识图”这一部分时,教师借助平板电脑,利用平板中安装的识图软件,识别生活中的物品,向学生直观展示人工智能识别图片的功能。

在这一过程中,“天猫精灵”以及“平板识图软件”的使用,都需要教师进行实际操作。这时简单的录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微课制作需要,可以选择由教师真人出镜这一类型的微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生展示工具使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了解相关知识。

实例三:复杂知识点讲解类

除了操作技能的展示和教学工具的使用外,微课也很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知识点讲解介绍。相较于课堂中对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点直接讲解,学生更愿意接受趣味生动的动画。因此,这一类型的知识点讲解,更适合选择动画类微课。

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人工智能”这一章节中第一节内容是“认识人工智能”。关于“人工智能”这一知识点,课堂上很难直接跟学生讲解清楚,教师选择以学生印象中常见影视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形象为切入点设计微课,带领同学们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熟悉人工智能的三种形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并且引发对人工智能态度的思考,帮助学生认识“人工智能”。

另外,七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第二单元“互联网中获取信息”中需要学生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由于本教材是新编教材,新教材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动画微课,学生能够更好地在项目探索中掌握相关知识,学会相关技能。

三、结论

微课的个性化教学策略是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微课教学策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大有裨益。希望通过对微课的持续研究与实践,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微课”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成基础课程的实践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33):4-5.

[2]高欢.自主学习模式下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3]刘雪林.浅谈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J].考试周刊,2018(74):55.

[4]白萦吉.中学数学微课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分析[J].高考,2019(7):48.

[5]刘陈发.中学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4):51-53.

[6]范小红.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探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5):17.

猜你喜欢

个性化微课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