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才会产生愧疚
2024-12-14张婷
知趣
打针时,针头中间都是空的,用来抽血或者输药。那针扎进去,中间会不会有一管圆柱形的肉在针头里?那些肉后来又去了哪里呢?

其实,在数百年的注射器发展史上,早期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加工能力的欠缺,确实存在很多针头刺入人体组织后被堵塞的情况。进入20世纪后,这种情况就不复存在了。
从针的形状看,针头的前半部类似片状,用于切开组织。当针尖进入肌肉,这种斜切的针头,能让肌纤维从一边断裂,只给皮肤开一条小小的缝,而不是扎个洞,肉自然不会进入针管里。
再来观察下人体组织:皮下脂肪、肌肉组织等结构的韧度都比较高,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当表皮被切开一条缝隙之后,随着针头不断深入,有韧劲的肌肉会往两边躲,给针管留出一个通道。这时,针头的其他部分会从缝隙中挤进去。等针管完成注射往外退时,肌肉组织又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最多就是皮肤表层出现一个可以恢复的裂口。
简单说,就是打针的时候针头把肌肉挤开了,拔针的时候肌肉又会弹回去。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有人用五花肉做过实验,使用普通型号的针确实不会有肉塞进针管,但是如果用特别粗的针头,会留下少许肉在针管里。至于原因,想必是粗的针管实在太霸道,肌肉组织还没来得及让路,就一起被带走了。
知心
妈妈总让我感到内疚,让我觉得她的不幸都是我造成的。有时候我想买新衣服,她就会抱怨:“你看我这衣服,穿了多少年了?你以为我不想穿新衣服啊!我这么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你。”她这么一说,我更无地自容,感觉自己什么都不配。我现在都不敢和她面对面了。请问该如何处理这种情绪?
在一部综艺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孩子背课文,有一处重复了很多次都没记下来。妈妈情绪陷入失控,开始抽打自己:“她每次到那个地方又说错,我就扇自己一巴掌。”在这个场景里,妈妈惩罚自己的潜台词是:我这么痛苦,都是因为孩子,孩子应该感到内疚。
让孩子产生愧疚感,这简直是妈妈们控制孩子的秘密武器。尽管愧疚的本质可能源于爱——有爱才会觉得哪里做得不好,才产生愧疚。但不可否认,愧疚感让人心力交瘁,甚至会让爱意耗尽。
其实,很多妈妈都一样,她们总是热衷于宣扬自己的“节俭精神”。就拿我来说,我有时候觉得妈妈天天做饭很辛苦,想着节假日带她出去吃,她总是泼冷水:“浪费钱,买菜可以吃几天了。”我跟她解释,偶尔一次花不了多少钱。她每次都把皮球踢给我:“还不是想着给你省点钱?”有时候我在外吃饭想到她的话,都会产生负罪感,顿时饭也不香了。我时常因为她的话而崩溃,但也在不断地稳定自己的内核,形成自己的开支需求,安静地听她唠叨……
对于跟父母观念不和的困扰与问题,我都是建议大家学会“课题分离”,改变自己的看法,不要试图去背负他们的情绪。他们出生年代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注定与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我们不要幻想去改变去左右,毕竟,你想改变自己“看待父母的方式”都那么难,他们一把年纪了还有可能会改变自己吗?所以,在不浪费的情况下,在合理正当的生活需求里,无论他们是愿意吃咸菜,还是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又或是对你灌输过去吃糠咽菜的观念,我们先看着听着就好了。如果你确认自己没有错,就大可不必因他们的唠叨而自责。
记住一句话:我们愧疚,是因为懂事,因为心里有爱;而不过分愧疚,是因为我们终究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