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特征的文言文教学例谈

2024-12-09范芸兰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1期

【摘要】结合小学阶段选编的文言文内容及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诵读、表演、运用语言及想象创编等来促进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特点的认知,帮助学生积累建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部编教材;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语言特征

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产物。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不管是语言内容还是表达形式都非常符合对应学段小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规律等。对选编入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进行研究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用词质朴简洁,精准表达词义;句式同中求异,求变向美;结构适切精致,富有逻辑以及主旨揭示技法巧妙,情趣盎然等特征。在文言文阅读实践中,教师们大都是把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懂故事内容等方面展开教学,而很少从文言文语言特征展开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那么,基于语言特征的文言文教学该如何施教呢?

一、诵读为要,内化积累语言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诵读,可以让学生真正沉入文本,用心涵咏,积淀语言,培养学生语感,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体验,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内化。依据文言文语言特点,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情感基调、语言逻辑以及语言蕴含的精神内核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

诵读文言文首先需要学生读出文言文的情感基调。如《精卫填海》一文,在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句话的时候就要读出精卫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情感基调。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在读“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读出王戎对自己的发现胸有成竹,以及非常坚信,肯定的语气来。其次,诵读还要读出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古人谈读书》一文中,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诵读来帮助学生感受文本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另外,诵读文言文还要读出文言文的精神内核。怎样才能读出其精神内核来呢?需要学生入情入境,口之所读即学生心中所想,意之所达和情之所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诵读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文言文中蕴含的意境之美,只有让学生的诵读与精神内核融为一体,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色。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文言文语言特点,采取多样诵读的方法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情感基调、语言逻辑和精神内核等等,这样才能够真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积累内化语言,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二、注重表演,外显语言思维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有许多都是故事类文本,特别适合学生表演,借助表演,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外显化,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以“读懂故事”为基础,以“言语动作”为支架,以再现文本情境为渠道,采取课堂表演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锤炼文本语言,使学生的思维外显,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文言文中的课堂表演要通过再现情境,演出文本蕴含的情趣来。如《司马光》一文中,“群儿戏于庭”中群儿如何戏?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演一演。“众皆弃去”这句话中,众小儿是怎样跑开的?可以让学生经过想象以后演一演。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了竞相跑开的动作,这样带领学生表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而且还再现了文本情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显得更加兴趣盎然。另外,还要让学生演出智慧,如《两小儿辩日》一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别扮演两小儿,并用原文中的话把故事内容演一演,要演出两小儿在辩日时极力表达自己观点是正确的那种感觉,表现出两小儿对追求科学真理等的渴望来,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们真正演出了“两小儿辩日”中“辩日”的感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显著。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以课堂表演的形式带领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对文本语言的表达句式烂熟于心,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精妙,使学生的思维外显,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提升。

三、发现规律,迁移语言表达

文言文有着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它在语言意义,表达方式上与现代白话文有很大区别。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从文言文语言特点出发,提出恰当问题,以问启思,让学生真正通过思考发现文言文语言隐含的意思,帮助学生发现文言文在语言上的规律,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可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如在《守株待兔》一课中,“兔走触株”这句话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走”指的是行走,走路的意思。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时,对于“诸儿竞走取之”这句话中的“走”,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句子中“走”的意思是否一样,你在哪些地方读过的文言文中的“走”的意思与这个一样?这样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又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句话中的“游”与《两小儿辩日》一课中的“孔子东游”这句话中的“游”字的意思是否一样呢?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联系起来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 游, ”的形式写上一两句话,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发现了文言文的语言规律,而且在迁移运用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文言文中,隐含的语言规律还有许多,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发现,挖掘,感受等等,这样教学,学生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才会显得更加深刻。

文言文在语言表达上有其独到之处,教师要善于发现文言文在语言值得学生探究思考的地方,并通过恰当问题的提出来帮助学生发现文言文的语言规律,鼓励学生在内化语言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可以把文言文的教学价值落到实处。

四、想象创编,提升语言品质

现代白话文就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真正触及文本语言的内核,那么他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感受也不一定会深刻。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适当改编,可以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理解感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品质。

创编语言,需要对文本语言表达精妙的地方进行深度锤炼,要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尽量向用词精准质朴,准确把握自己的意思,以及同中求变,富有逻辑等方面进行创编。如,教学《杨氏之子》一课,文中的“此乃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一问一答尽显语言的智慧。教学时,教师就要引领学生仔细品读,发现这些语言的精妙,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此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前来探望的不是孔君平,而是李君平、黄君平或者于君平等等,遇到此类问题又该如何应对?这样以文本语言为基础,学生们就会仿照着课文中的样子,创编出“未闻李子是夫子家果”“未闻黄鹂是夫子家禽”“未闻榆树是夫子家树”等等语言脱口而出,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创编不仅需要对文本语言的深度锤炼,还需要“言意兼得”,如《自相矛盾》一课中,这篇文言文主要揭示了自相矛盾之物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课文的文本主旨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矛盾的事物进行想象创编,把寓言隐含的道理延伸到生活中常见的其他矛盾的事物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与挑战欲,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文本改编,看似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故事进行创编,而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换个思考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促进了学生唯物辩证思维的发展,实现了言意兼得。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不仅是传世之佳作,也是学生模仿运用之范本。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就文本语言的考究处,细读慢品,想象创编,以帮助学生真正习得文言文语言表达之精髓,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具有鲜明的语言特征,教学文言文时,教师不光要在对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还要能够精准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征,采取恰当的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感知文言文语言特色的殿堂,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锤炼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为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杰.浅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文言文教学—以《司马光》教学为例[J].新教师,2024(01).

[2]丁久萍.以“趣”为引 古文不“古”—小学文言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研讨[J].名师在线,2024(04).

[3]林晓琳.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