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伊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
2024-12-09花梅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柯达伊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应用。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柯达伊教学模式强调音乐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更适用于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教师应探索柯达伊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具体实践,通过深化音乐鉴赏、组织音乐活动、落实音乐训练等方式,助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柯达伊教学模式;音乐课堂
小学阶段学生尚未形成固有的学习思维模式,音乐潜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传统的音乐教学难以满足其音乐学习需求。为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提升音乐素养,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贯彻柯达伊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生长规律,引导学生投入音乐、享受音乐,奠定稳固的音乐基础,为其未来音乐发展做好铺垫。
一、深化音乐鉴赏,打造多元课堂
音乐教学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教师应将音乐鉴赏作为渠道,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柯达伊教学模式要求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强化孩子的审美体验,使其感知音乐魅力。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创设鉴赏情境、引入民乐资源、融入思政元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音乐鉴赏机会,保证音乐课堂的审美多元化。
1.创设鉴赏情境
柯达伊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希望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小学生的娱乐活动之一是电子设备,短视频中高频率出现的网络音乐容易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产生不利影响。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音乐鉴赏情境,引导学生接触高雅、高品质的音乐,使其产生更强烈的音乐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音乐感知,使音乐美感深入其心灵。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互联网的特征,用电子设备为学生带来特殊的音乐情境体验,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蓝天白云》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牧场上的家》一曲,考虑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牧场,更没有牧场生活的经历,且国外与国内的牧场环境有一定差别,教师在互联网上搜集美国牧场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美国牧场实拍视频,供学生观看。学生观看优美风景,如水牛、小鹿、羚羊等小动物,感受歌曲中的牧场氛围,从而对歌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贴合学生心理,利用互联网与电子设备为学生创设音乐鉴赏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为学生后续开展正式的音乐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2.引入民乐资源
在应用柯达伊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时,教师应将音乐教学与传统民族文化相结合,引入优质的民族音乐资源,让学生积累民族音乐的知识。柯达伊的背景较为特殊,当时匈牙利的民族音乐在不断衰退,使得柯达伊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将民族音乐文化称为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也是具有民族意义的财富。小学音乐教材包含较多的中华民族音乐,教师也应将其作为切入点,引入更多的民族音乐资源,增加民族音乐鉴赏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认同感。
《七彩版图》一课以民族音乐为主题,教师指导学生鉴赏《瑶族舞曲》《我爱我的家乡》等歌曲。教师询问学生自己的家乡是否有独特的民族音乐,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同一区域,因此学生提供的民族音乐同质化较为严重。基于这一现状,教师主动引入少数民族的民族音乐资源,如《五朵金花》《蝴蝶泉边》等,组织学生对这些音乐进行鉴赏。接触到没见过的民族音乐,学生表现得十分好奇,产生较强的鉴赏积极性。教师明确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引入少数民族的民乐资源,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视野,助其累积更多的音乐鉴赏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
3.融入思政元素
音乐能用于表达情感,也能够用于交流,具有较强的情绪渲染能力。学生对情绪感知较为敏感,能感知音乐中的情绪,因此音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还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多种要素,内化学生的多样化音乐感知。在倡导爱国教育的当下,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多的感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使学生拓宽想象空间与音乐创新能力,对音乐学习产生别样的情怀,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
在《欢聚与期盼》的教学中,教师邀请学生共同鉴赏《七子之歌—澳门》。学生对这首歌十分熟悉,但对歌词还不是太理解。教师基于歌曲创作背景,为学生逐句解析了歌词,揭示了澳门几十年的沧桑,乃至中华民族对命运的抗争。学生也谈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澳门和自己一样,是母亲的孩子,不能离开母亲。教师带领学生继续回首澳门回归的历史,学生意识到澳门回归的艰难,对祖国的伟大产生深刻感知,产生了民族自豪感。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鉴赏音乐的同时,深入学习思政知识,产生符合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音乐活动,构建趣味课堂
柯达伊教学模式重视音乐教育的全民性与基础性,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性,教师应该组织更多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音乐趣味体验,不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对音乐知识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为符合柯达伊教学模式注重的音乐实践与体验,教师要精心组织音乐学习活动,选择最适合学生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习得音乐知识的同时,对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维持长久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全面发展音乐综合素养。
1.开展团体游戏
柯达伊教学模式认同集体学习的效果,认为要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相较于独自学习,小学生更倾向于多人实践,教师应理解这一特性,开展音乐团体游戏。音乐团体游戏有较强的趣味性,需要学生互相沟通与合作,能增进学生的友谊,加强音乐学习的整体效果。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考虑时间、场地与道具等问题,选择合适的音乐团体游戏,设计公平的团体游戏规则,还能设置一些奖励,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团体游戏,并从中获得更多的音乐学习成果。
教学《乡音多喜乐》时,教师将《抓妈荷》一曲改为节拍小游戏,教室中每一列座位的学生为一个小队,小队站起来演唱《抓妈荷》歌曲,在每小节的强拍用手抛起妈荷,也就是小沙包。每个小队初始分为30分,队内有人失误一次就扣一分,歌曲唱完后分数剩余最多的小队能获得奖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各小队聚集起来开展练习,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熟悉了歌曲唱法,也对音高更为理解。教师结合教学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以积分作为规则的团体游戏,在团体游戏的驱使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训练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听音能力,保障了音乐教学效果。
2.推行节奏律动
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传统的节奏教学在学生眼里较为枯燥,他们往往不愿配合节奏教学,导致节奏感较弱。为满足小学生对趣味性的需求,教师可以推行节奏律动活动,将音乐节奏与身体律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载歌载舞”之中完成音乐的学习,在节奏律动中逐渐形成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
《快乐嚓嚓嚓》这一单元的主题曲较为活泼,且富有节奏感,教师组织学生学唱歌曲后,让学生试着自己跟着歌曲节奏,使用肢体进行律动。有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敢进行律动。教师主动为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律动,学生看到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在律动,也逐渐加入其中。进行完整歌曲的律动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一起手拉手跳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推行节奏律动,通过律动调动课堂氛围,释放学生的天性,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节奏感,能主动通过身体律动诠释节奏,达到了柯达伊教学模式提出的学生自主性要求。
3.鼓励音乐创编
音乐创编需要较强的音乐基础,只有掌握基本音乐知识,才能开展音乐创编。完善学生的音乐基础教学后,为落实柯达伊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音乐创编活动,令其对喜爱的现有音乐进行改编与创造,创作出更具个人特色的节奏组合、旋律等。教师还能为学生提供创编音乐的表演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创编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自信,还能让学生通过相互的学习与交流,汲取更多的音乐灵感,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睦邻佳音》一课学习了较多其他国家的传统乐曲,乐曲中都使用了大量的打击乐器。教师准备了多种类的打击乐器,包括铝板琴、三角铁、手鼓、铃鼓等,并给出两组音,让学生自己对这两组音进行简单的即兴创编。学生十分兴奋地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进行歌曲创编,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活动,教师随机邀请学生上台演奏自己创编的歌曲。学生纷纷举手,对自己创编的歌曲充满自信,获得令人满意的创编成果。
三、落实音乐训练,塑造高效课堂
音乐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难度较高的部分,大部分学生在初次开展音乐训练后,普遍认为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取得一定收获。教师要为音乐训练赋予更多的趣味,落实多样化的音乐训练形式,从启用手势训练、传授识谱技巧、实施分组合唱几个方面出发,塑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训练课堂。
1.启用手势训练
柯达伊教学模式提出应用“科尔文”手势作为音乐手势训练的辅助。科尔文手势共有十二种不同手势,在身体前方通过不同的高低位置进行表现,代表十二种唱名。这样的身体语言训练形式,更加适合理解力有限的小学生,能帮助学生在视觉上理解音高,打破抽象认知、产生形象概念,使学生更准确地唱出音高,避免学生对重复的音乐训练产生抵触情绪,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爱的旋律》一课中包含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斯》,该曲没有歌词,教师重点针对其旋律展开教学。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科尔文手势,表达歌曲的旋律。学生一开始分不清手势,但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逐渐找到了各个手势的规律,记住了手势所代表的音。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能流畅地一边哼唱,一边通过科尔文手势重现旋律,教学效果极佳。教师启用科尔文手势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高、音准,形成熟练的音乐记忆,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传授识谱技巧
对于小学生而言,乐谱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小学音乐课程普遍将简谱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谱面,简谱已经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理解乐谱的难度,但字母谱更加简单,能称得上最简单的乐谱。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简单易懂的识谱技巧,让学生通过字母谱开展音乐学习,直接通过唱名的首字母标记旋律,提升识谱效率,强化视唱效果,减少学生因为识谱产生的压力,使其以更加放松的状态投入歌唱、乐器或合唱训练,更适应学生当下的音乐理解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每一课时后都有专门的竖笛练习,学生一边识谱,一边吹竖笛的时候,因为识谱具有压力,所以吹竖笛会慢一拍,教师认为应该使用更简单的谱面,首先为学生准备了新的字母谱,带领学生熟悉唱名,再组织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可以识谱唱歌,最后再将字母谱沿用到竖笛训练中。学生在识谱的过程中,由于字母谱将唱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音级,学生看到音级就会立即产生联想,快速吹出合适的音调,突破了小学音乐中竖笛训练的难点。教师为学生更换更为简单的字母谱,向学生传授识谱技巧,帮助学生进行竖笛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识谱效率,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竖笛学习效果。
3.实施分组合唱
要实现柯达伊教学模式倡导的团队协作,除了团体游戏活动之外,教师还能开展合唱训练,将学生分为多个合唱小组,在小组内部按照声部对学生进行分配,共同完成合唱演出。分组合唱最重要的步骤为分组,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划分小组,让每位学生都能位于合适的声部,发挥自身的音乐潜能,还要接纳小组成员音乐能力的差异,引导其相互协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理解多好》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合唱,合唱曲目为《OK星期天》。教师帮助学生划分合唱分组,保证每个组内都包含低音、中音、高音三个声部,将歌曲进行适当改动,令三个声部都有发挥的机会。在合唱训练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几名学生的声部划分错误,学生的音色太高,在中音部里显得特别突兀。教师询问学生,在目前的声部是否觉得唱歌比较艰难,有几个学生举手示意,教师再进一步对声部进行调整,保证了合唱训练的顺利推进。教师实施分组合唱训练,按照科学的划分依据,对学生所属的合唱声部进行划分,并在合唱训练过程中不断完善、调整合唱声部,尊重学生的意愿,保证学生的音乐学习主体性,完成了高质量的合唱教学。
柯达伊教学模式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使音乐课堂更为生动有趣,帮助教师取得理想的音乐教学成效,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在保证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柯达伊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探索柯达伊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更多教学可能性,为小学音乐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斐.小学音乐教学中柯达伊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教育,2023(19).
[2]于艳丽.柯达伊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的应用[J].学苑教育,2023(33).
[3]李阳.“柯达伊”音乐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