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扣题胜任力,精准选拔骨干人才

2024-12-08徐婷婷刘佳妮

人力资源 2024年10期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对骨干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落后的选拔方式难以精准识别人才、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导致人才配置效率低下,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科学选拔机制,优化人才配置,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A企业为一家提供高品质电力营销服务的企业,其业务范围广泛,包括电力销售、市场调研、客户服务等。企业拥有一支技术精湛、服务意识强的专业团队,致力于为社会提供高效、可靠的电力服务。随着自身业务规模的扩大,A企业对骨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如何精准识别、选拔骨干人才成为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重点。

企业骨干人才选拔现状

●缺乏明确的选拔标准

A企业骨干人才选拔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缺乏明确且细化的选拔标准。首先,岗位职责描述模糊,以致选拔标准过于宽泛,难以精准衡量候选人是否真正符合骨干人才评选要求。比如,对于营销岗位,相关选拔标准仅泛泛提及“优秀的沟通能力”而未明确界定何为“优秀”,这使得评价标准无法统一,评价结果主观性过强。其次,标准设定未能充分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实际业务需求,忽视了企业发展特定时期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如在数字化转型阶段,评价标准缺少对候选人信息技术能力的考量,导致选出来的“骨干”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力有不逮。

●评估方法单一

A企业选拔骨干人才时,采用的评估方法较为传统、单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度依赖笔试和简单的结构化面试,这虽然易于操作,但难以全面评估不同候选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领导潜力。特别是对于需要较强软技能和实战经验的岗位,笔试往往难以触及相关核心能力。另一方面,面试中缺乏对情景模拟、行为事件分析等现代评估方法的应用,难以评估候选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反应和决策能力。单一、固化的评估方法限制了A企业对人才潜力的精准判断和深度挖掘,难以确保选拔出切实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骨干人才。

●选拔过程透明度不足

透明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选拔标准与评价细则未公开,员工对选拔的具体标准知之甚少,不清楚如何提升自我以符合要求,并可能对选拔结果抱有猜疑和不满。其次,选拔过程具有封闭性,从提名到最终决定,中间环节缺乏公示和反馈机制,候选人和普通员工均很难获取评选进展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这损害了选拔的公信力,不利于打造公正公平的企业文化。

●忽视个体差异与潜力

A企业在骨干人才选拔中,未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与发展潜力。一方面,A企业以统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所有候选人,未充分考虑个人的独特技能或特殊贡献,这导致一些具有创新思维或特定专长的人才被埋没。其二,A企业更关注候选人的过往业绩和已展现的能力,而缺乏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测和评估。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骨干人才选拔策略

对于以上选拔工作中的不足,A企业可基于胜任力模型探索更科学、更具适应性的骨干人才选拔模式,具体从以下措施入手。

●构建多维度胜任力模型

1.岗位分析与模型构建。组织跨部门工作坊,邀请业务专家、HR及一线员工参与,采用任务分析、访谈等方法,明确各岗位的关键职责、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确保构建的胜任力模型具有实战性;确立通用维度(如沟通和团队合作)与专业维度(如电力市场分析和客户服务技巧),结合领导力(如中层对应的团队管理和高层对应的战略思维)、企业价值观匹配度(如创新和服务精神)及潜力(如学习力和适应力)等,构建五维胜任力模型框架,每个维度下再细分具体能力项,设定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如在“电力市场分析”维度下细分出“数据收集”“趋势识别”“策略规划”等指标,确保评价的可操作性。

2.模型验证与动态优化。选取代表性岗位试用模型,模拟招聘、晋升等场景进行模型实用性测试,了解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与适应性;建立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访谈等收集参与者、管理者及HR的反馈,综合反馈意见,分析模型的准确度与操作便利性,进而调整指标的权重或描述,确保模型与岗位精准匹配;结合电力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调整,定期(如每年)复审模型,如增加新能源技术、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新能力项,剔除过时内容,确保模型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对HR、职能部门经理进行模型应用培训,确保其准确理解与一致应用;通过内部网、工作坊等普及模型,增强员工对个人发展路径的认识,促进个体提升与团队协同。

●实施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1.多维度评估工具的集成与应用。结合胜任力模型,设计由知识测试、技能实操、情景模拟、行为面试、潜力评估、360度反馈组成的多元评估矩阵,每项评估对应胜任力模型的不同维度,确保全面覆盖。具体来看,利用在线平台,设计涵盖电力营销、客户服务、数字化技术等专业知识的自适应性测试,并结合技能实操,如通过模拟客户服务场景、系统操作等,检验员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通过模拟真实工作挑战,如紧急电力故障处理、客户投诉等,评估候选人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力、领导力及应变力,同时观察其沟通与决策过程;采用专业心理测评工具,如MBTI、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评估候选人的学习力、创新思维、领导潜能,预测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开展360度反馈,通过收集上下级、同事、客户反馈,评估候选人的团队协作情况、服务态度及影响力,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2.评估流程的系统化管理与透明度。制定详细的评估流程图,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责任主体、时间表及评估标准,确保流程有序进行,并将流程图与评估标准在企业内网上公开;对评估团队进行系统培训,包括评估工具使用、面试技巧、情景模拟设计、反馈艺术等,确保每位评委具备专业评估能力,减少评估中的主观偏见;对面试、模拟等环节进行录像记录,确保可复查、可追溯,提高评估过程的透明度;为每位候选人提供个性化反馈报告,使其明确自身的优缺点、获得发展建议;建立评估后复盘机制,收集参与者的反馈,分析评估效果,持续改进评估工具与流程,确保评估机制的时效性和高效性。

●实施公开透明的选拔流程

1.流程标准化与透明化设计。依据胜任力模型,设计从报名、初筛、评估、面试到最终决策的详细流程图,明确各环节的标准、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并将流程图通过企业内网、公告板等渠道公开,确保全员可随时查阅;将每项评估标准进行细化并明确对应的分数占比,公开评分细则,让候选人清楚如何得分,减少评估主观性;公开骨干选拔委员会成员名单及其职责,确保委员会组成包含HR、业务部门、第三方专家等多方主体,减少利益冲突,提升决策公信力。

2.实施过程的监督与反馈机制。组建独立监督小组,小组由未直接参与选拔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对选拔过程全程监督,并有权介入,纠正偏差,以确保流程公正、规范;对面试、能力测试等关键环节,采取录像记录,确保操作透明,必要时可供复查,允许面试现场有非直接利益相关人员旁听,增加透明度;建立即时反馈机制,面试后即刻向候选人提供初步反馈,详细报告随后送达,同时,设立申诉渠道,规定申诉的流程、时间线,申诉处理由独立小组负责;选拔结束后,以内部公告形式公布最终结果,包括入选人员名单及简要点评,组织选拔总结会议,收集员工意见,分享选拔的经验、教训,持续优化选拔工作。

●注重潜力与成长性评估

1.建立潜力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结合胜任力模型,进一步细化潜力评估指标,如学习敏捷度、创新思维、领导潜能、适应变化能力等;采用自我评估、上级评价、同事反馈与客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人才的潜力空间,确保评估的全面性;构建潜力绩效矩阵,将员工按潜力高低与当前绩效表现进行四象限划分,识别高潜力低绩效、高潜力高绩效等不同类型人才,为差异化培养提供依据。

2.实施个性化成长计划与持续跟踪。依据潜力评估结果,为高潜力人才定制个性化成长计划,计划涵盖专业技能培训、领导力工作坊、项目管理实践、跨部门轮岗等,旨在推动人才加速成长;为高潜力人才匹配高级管理层或行业专家,实施一对一指导,不仅传授其业务知识,更在于向其分享职业规划、领导智慧与行业洞察,帮助高潜力人才拓宽视野;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每一次培训、项目经历等,以作为评估人才成长轨迹的依据,实施定期回顾,每半年或一年评估一次成长计划执行情况,调整培养发展路径;设立成长反馈会议机制,定期与员工沟通成长进度,鼓励其自我反思,为其提供正面反馈与建设性建议,对于成长显著的员工,采用晋升、奖金、表彰等方式给予正向激励,激发其持续成长动力。

作者单位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