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模式核心经验, 完成游戏化数学学习

2024-11-23胡敏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10期

模式是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式学习对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在识别、复制、扩展、转换模式时必先观察模式,从一组事物中辨别本质特征、概括模式结构及模式各元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过生日”是一节小班的数学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幼儿感知以ABB/AAB、ABC为单位的重复排列模式,并能按全范例复制(半范例拓展)ABB/AAB和ABC模式。为了帮助幼儿感知模式排列的规律,教师创设了“小熊生日会”的场景,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模式元素,引导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感知模式。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深刻地体会到,借助场景帮助幼儿感知模式、表达模式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们真正理解模式,进而为复制、拓展模式积极主动地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因此,教师将游戏化操作融入模式学习,延续给小熊过生日的情境,引导幼儿用丰富的操作材料、多样的操作形式、不同的展示方式为小熊制作生日礼物,以调动幼儿对模式学习的兴趣,从而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锻炼拓展和复制模式的能力,体会模式学习的乐趣。以下是几次教学活动的片段和反思。

丨第一次教学片段

导入环节,教师直接出示操作材料的底板,请幼儿先观察图片上物体的排列,再引导幼儿按照排列的顺序说一说:苹果草莓草莓、苹果草莓草莓……从现场来看,幼儿的表述准确、有节奏,能专注地跟着教师的指引一边看图一边讲述。

接着,教师用简短、精练的语言介绍小组操作,并围绕关键环节提问,确认大部分幼儿能理解操作意图和要求。

幼儿小组操作时,教师观察并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发现有的幼儿并没有按照模式规律摆放材料,有的幼儿先观望同伴怎么做再模仿摆放,眼神中透露出迷茫。还有个别幼儿直接求助:“老师,我不会玩。”“老师,怎么摆呀?”

教师反思

感知模式阶段,让幼儿读一读、说一说排列规律是有效的支持策略。本次活动中,教师在导入环节直接从一张底图进入,仅仅依靠图片上的一个模式单位,试图帮助幼儿建立对模式的了解。因此,后面的操作环节,幼儿遇到了困难和障碍——摆着摆着就忽略了规律,按照自己的意愿摆放,缺少模式意识也毫无规律可言。很难顺利进行模式的拓展和复制。这是因为幼儿对模式的概念认识还比较模糊,并不清楚什么是模式,更不知道应该按照怎样的规律接下去摆放。

吸取了本次失败的体验,教师决定在导入环节“大做文章”,依托环境创设情境,帮助幼儿充分感知模式。

丨第二次教学片段

借助小熊过生日的情境,教师布置了喜庆、欢乐的生日场景。背景中有彩旗、气球,大毛绒玩具熊戴上漂亮的生日帽、项链,蛋糕盒上装饰彩色的绒球等。出现在生日场景中的所有材料,都以ABB/AAB、ABC为单位,呈现重复排列模式,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感知模式、表达模式。

师: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欢迎小朋友们来参加生日会。小熊的生日会装扮得漂亮吗?哪里漂亮?

幼:彩旗很漂亮,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

幼:生日帽上有球球,红蓝蓝、红蓝蓝。

幼:气球是粉红、粉红、粉蓝的。

师:再仔细看看,还有吗?

幼:蛋糕上有海洋球,是黄黄蓝、黄蓝蓝。

师:瞧,小熊脖子上有什么?

幼:项链!

师:项链有哪些颜色呢?

幼:黄绿蓝、黄绿蓝、黄绿蓝。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熊也很喜欢生日会的布置呢!彩旗、生日帽、项链等,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

置身于趣味的情境中、丰富的场景下,幼儿跟随着教师的提示,观察、发现、讲述各种模式,充分感知排列规律。

就在教师认为活动会非常顺利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小组操作中,幼儿对“接着往下摆”的操作任务缺少兴趣;“做项链”和“装饰蛋糕”的操作游戏,出现了模式单位前有后无,或根本没有模式可言的情况。

教师反思

幼儿的学习更多来自生活,过生日的情境巧妙地再现了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符合他们学习的心理特点。显然,第二次活动的导入环节解决了模式概念模糊的问题,幼儿很快就能识别出情境中的模式来。分组操作时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操作材料单一、过程无趣,未能将感知阶段的情境化、游戏化很好地持续下来。

分析失败的原因之后,教师再次调整策略:推翻原先的小组操作内容和形式,重新设计有趣的、多样的小组操作,并延续“给小熊做礼物”的情节,用实物呈现操作结果并查验幼儿操作的正确率,同时方便幼儿自我检查、自我调整。

丨第三次教学片段

这一次,教师的引导语更贴合情境,也更加明确。

“除了彩旗、生日帽、项链,这里还有小熊喜欢的彩环,是不是像彩旗、项链一样有规律排列的呢?一起从上往下读一读(AAB)。”

“除了彩环,我们还有其他礼物要送给小熊哦!”

“做彩带,请你先撕掉胶带,然后按照画好的图形摆一摆,摆完以后贴在黑板上送给小熊。”

“串糖葫芦,请你按照涂好的颜色串,串好以后读一读,再插在底板上送给小熊。”

“做手环,看看已经夹好的颜色,请你接下去夹。夹好以后挂在圆架上送给小熊。”

教师介绍了三组操作游戏后,幼儿迫不及待地去给小熊做礼物。一边做,一边指一指、说一说,不断地表述和应用模式单位。完成一个“礼物”后,幼儿意犹未尽,还去围观甚至参与其他小组的游戏,直到游戏结束仍然有几名幼儿表示“小熊的礼物我还没全做好呢”。最终,黑板上、圆架上、泡沫底板上,呈现出幼儿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礼物”,大部分都能按全范例复制(半范例拓展)ABB/AAB和ABC模式。

教师反思

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提供了四种操作内容:做彩环、做彩带、做手环、做糖葫芦。活动过程中,幼儿有的穿、有的夹,有的摆一摆、贴一贴。多种多样的动手操作为幼儿提供了充分复制、拓展模式的过程,材料的呈现方式也在反复磨课中不断改进,既方便幼儿操作,又能用适宜、简便的方式呈现幼儿的操作结果。所有制作的“礼物”和生日会的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成为生日会的新场景,实现了“在游戏中学习”。

丨总结

游戏化操作带来的积极体验,大大超乎原有的操作效果,这种新的刺激与固有操作之间的极大反差,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他们很快便产生了为小熊做礼物、给小熊过生日的快乐情感。游戏化的教学理念该如何应用才能达到更优质的效果?通过本次活动,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1.教师应当对模式有深度学习和深刻认识

教师如果不能完全理解模式的内涵,将限制和影响幼儿对模式的理解和复制。因此,在开展模式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对模式的概念、幼儿认识模式的发展特点、模式学习的本质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刻研究。

(1)了解模式的概念。多种元素按规律循环排列即为模式,具有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模式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精准把握适宜小班幼儿感知和学习的模式单位,再将模式排列规律巧妙地蕴藏在场景和材料中,引导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得到充分的感知和学习。

(2)认识模式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模式复制能力在3.5~4.5岁之间发展较为迅速,而模式复制能力显著高于模式扩展能力,小班阶段对模式概念的认识和把握,是中大班开展更高阶模式学习的良好基础。

(3)探索模式学习的本质。模式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幼儿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需要从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去感受和总结。“过生日”活动中,教师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设计了多种形式的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操作,不断巩固全范例复制、半范例拓展的能力,并尽可能地丰富幼儿的模式体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积淀模式,感受更多的模式形式。由此可见,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模式学习,目的并不是让幼儿掌握复杂的知识概念,而是体验丰富多样的模式排列,从而学会应用模式、创造模式,比如美术绘画中的图案设计、色彩的规律应用等。

2.将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无形

(1)游戏化的情境。“过生日”活动中,教师巧妙引入“小熊生日会”的游戏情境,不仅贴近幼儿的生活,还增添了情节、趣味,使得幼儿对做生日礼物的小组操作形式充满期待和热情。

(2)游戏化的操作任务。“过生日”小组操作中,教师共设计了做彩环、做手环、做彩带、串糖葫芦四种操作内容。这些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吸引每名幼儿投入操作,让他们能够认真、愉悦地为小熊制作生日礼物。

(3)游戏化的支持与指导。对小班幼儿来说,能够复制一个模式,并不意味着真正认识模式的规则。因此,在游戏分享交流环节,教师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成果,使他们在运用视觉、动觉、语言描述的过程中感受间隔模式的规律性,以此帮助他们强化认识模式的重复性。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增加干扰因素,并提醒幼儿去观察“少了什么 ”“重复了什么”,让幼儿发现和修复模式中漏掉的元素,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识别模式并加以扩展,真正理解“模式是被规则规定的序列”这一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