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技术驱动下智能媒体的传播实践与数字想象
2024-11-11高慧敏
摘要
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涌现,生物传感技术为智能媒体带来深刻变革,这对于整个传播生态也将产生涟漪效应,也对智能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提出了新方向与新要求,即人机融合,而生物传感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虽然整体应用还未成规模,但对智能媒体已产生影响。智能传播在媒介、传播主体、传播方式及传播效果亦呈现新特征,本文从个人、媒介、传播三个层面对于当前现状进行反思,并结合业界与学界的前沿性研究对于生物传感技术在智能媒体中的应用进行展望与想象。
关键词
生物传感技术 智能媒体 智能传播 人机融合
近年来,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驱动下,智能媒体已经初现雏形,整个媒体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媒体生态与用户的触网体验亦发生改变,重塑了人、媒介及传播之间的关系,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涌现为信息传播领域带来历史性挑战及新可能,加速了万物皆媒、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然而,传感器技术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传感器就没有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技术作为底层核心技术之一触发了信息生产的深层变革,打破了人与物之间的边界,通过测量生理信号来反映用户感知与行为变化,有助于实现信息乃至物质层面的自由[1],这为智能传播图景的描绘提供了可能。
一、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生物传感技术驱动下智能媒体发展的多元路径
随着ChatGPT、Sora等大模型技术的迭代升级,生物传感器技术也更加智能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生物传感技术延展了人类感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并赋予机器“感知”,从而获得人、物、世界中细颗粒的海量数据与信息。如果说智能媒体是人类的“电子器官”,传感器则成为其“神经网络”,增强了人机的共在性、互动性,这将对智能媒体业态与社会交往形态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生物传感技术已经分散在各智能主体中,但在我国媒体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新华社是我国智能化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媒体,专门成立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将生物传感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作为研究课题,此外,其他媒体也有纷纷将生物传感技术融入各自智能媒体平台中的趋势。本文将结合多种应用来分析当前发展现状。
(一)生物传感器作为智能媒介从拓展人类感知到理解人类认知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媒介即身体的延伸”的观点同样适用于作为媒介的生物传感器,但又不止于此。早在2011年,传感技术在新闻领域中的探索就开始出现,在业界与学界还掀起了传感器新闻(Sensor Journalism)热潮。根据文献梳理发现,传感技术在新闻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于数据采集,即通过穿戴式设备、智能音箱、智能手机、GPS等传感设备来收集不同现实场景中的非结构化数据,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突破身体的时空限制并延展感知能力,从而也丰富了信息采集的维度,以更为立体地呈现新闻事实,主要以环境新闻为主,这与物联网设计中环境传感器为主流不无关系。然而,生物传感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则更侧重于人类生理与心理数据的感测与反馈,如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推出AR智能眼镜,借助于传感技术让采访“所见即所得”,提升新闻生产效率,并根据感知数据来阐释认知行为,这在智能媒体中的应用多体现于智能传播效果评估,通过身体元数据来监测用户体验,以将内容与消费无缝衔接,如新华网“蓝星球”视频智能评测系统通过智能设备来采集观众在观看视频内容时的生理数据并从中了解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评价与认知,透过用户的生理反馈来调整视频内容。
(二)智能媒体的定制化服务与公共性服务并存
ChatGPT、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加速了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作为“媒介元件”的生物传感器与用户形成“强连接”,并且比用户更了解自己,从而也让基于身体数据的智能媒体在提供服务时产生张力,即定制化服务与公共性服务并存。从个人生活场景来看,人们通常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音箱等媒介形成互动,用户的生理传感数据也随之产生,通过算法训练的迭代与大数据的积累,从而为用户画像并推荐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内容,如Facebook的Aria项目正在构建可穿戴设备,并在现实世界中测试它们,从而确定当设备与用户的感官相结合时的意义、实效性及相关性,因此用户体验并不局限于屏幕尺寸而在于针对用户的专属定制。在公共生活中,技术的真正变革意义在于,它需要加强社会联系,而不是制造新的孤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促进人类互动和社区建设的能力,因此基于生物传感器建立的空间不仅是技术空间,还是社会空间,深受人类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影响,打造全域感知数字孪生社区就是在公共领域的体现。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数字孪生社区内置400多路视频和6800多套物联感知设备,全面感知、综合分析和异常情况预警,管理服务平台态势感知能力[2]。
(三)主流媒体积极跨界合作,争取传感数据的话语权
物联网数据源头的话语权将成为生物传感器在智能媒体中应用的一个竞争点[3]。在智能传播时代,健康数据、环境数据、生理数据等传感器数据成为一种具有核心意义的媒体资源。然而,传统媒体却通常并不是这些数据的拥有者,为了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站稳脚跟,纷纷通过“媒体+行业”模式来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以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例如,新华网以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为依托,开展多个生物传感技术应用项目,从而形成一些经验性做法。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一是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研究所、企业纷纷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发传感系统,通过合作机构导入流量,从而实现媒体资源与用户资源互通、共享;二是以人机融合为核心理念,在媒体内部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拥有人机互动、通信工程、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生理计算、材料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学和传媒等领域的数十名海内外研究人员;三是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交流机制,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其更侧重于应用研究,即将实验成果转化为产品,从而重塑媒体在新传播生态中的权威性。
二、重塑融合逻辑:生物传感技术驱动下智能传播新特征
生物传感技术在智能媒体中的应用已然不局限于新闻生产底层逻辑中的数据收集、分析与反馈,而是作为人机传播的界面在延伸身体感知并赋予机器智能,实现人机无缝衔接,这为智能场景的拓展提供了可能,重塑媒体融合生态与传播逻辑,人、媒介及社会三个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亦发生改变,进而呈现新的智能传播特征。
(一)智能媒介域:媒介场景化+媒介反馈的伴随性
生物传感技术在智能机器媒介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头戴式设备、入耳式耳机、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鞋、智能口罩、智能手套、智能音箱等各种生物传感设备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加速了智能媒介域的形成。一是生物媒介具有场景性,生物传感技术为媒介赋能,媒介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而且还能通过生物传感技术实时捕捉人类身体的各种特征,并通过对其解码并给予反馈信息。每次数据的收集都是身体场景的数字折射,媒介记录了身体此时此刻存在的状态。如由美国广播公司(ABC)推出的虚拟现实新闻报道,通过VR技术可以让读者身处新闻现场并自由移动,真正获得沉浸式体验。二是媒介反馈的伴随性特征凸显,这主要在于测量与反馈的实时共在,这也将改变媒介的时空逻辑。随着传播速度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延时正逐渐缩短,媒介时间带来了瞬时时间①,加剧了人们对事物即时满足的需求,他们更期待与他人及机器信息交换的瞬时性与共时性。然而,生物传感器为身体与万物即时互联提供渠道,这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及交往方式,这种互动与连接是更为直观的身体经验,如Meta推出了由人工智能支持的惊人逼真的虚拟化身,这是模拟质量的重大飞跃;苹果推出的Vision Pro采用机器学习的空间计算的耳机,可实现更自然的用户交互[4]。
(二)智能主体新表征:身体量化+感知流动
媒介可感化、智能化的一个直接体现就是人机互动现象的频繁出现,这也促使身体与媒介边界消融,形成了新型智能主体。一方面体现为身体量化,生物传感技术的注入为智能媒介更深入地“理解”身体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身体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即随时随地被测量,以可视化的“数据身体”而出现,具体表现为脑电波、虹膜、指纹、脉搏、体脂等方面,智能媒介正将用户身体量化为数据碎片,抑或建构一个数据身体,如亚马逊推出智能手环Halo,这是一款可以解码用户感受的声控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记录用户的健康状态、心率、睡眠状态等数据,还能够“听情绪”,从用户的语气来分辨其情绪状态,以及利用所收集身体数据建构身体的3D渲染模型[5];另一方面体现为感知流动,身体量化是感知外显的一种途径,感知可以脱离身体经验系统而存在,并在不同空间流动,就媒体行业而言,这种身体量化对于内容生产与用户消费会产生联动式影响,当媒体内容被注入部分用户感知流时,将会引发其他用户产生共情,从而对于内容传播产生正向反馈效应,如新华网与一汽集团共同推出的“情绪流”车媒体智能新闻推荐系统就是将新华网的媒体资源与一汽的用户资源无缝衔接,通过“小唛”智能指环来收集司乘人员的生理数据、行为习惯数据,并通过算法训练来分析数据,向用户精准推送个性化信息内容,这增强了对于用户体验及行为的理解,从而可能会产生用户自身及之间的感知流动及情绪感染,进而形成一种共鸣。上述表征是身体在物质性与虚拟性的一体两面,共同建构了技术嵌入后的新型智能主体。
(三)智能传播方式嬗变:人机具身互动趋势凸显
虽然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媒领域还较为小众,然而随着媒介自主性的增强,这也对智能传播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媒介在传播中不再是提升效率的工具,而是以若隐若现的方式与人形成具身互动,其核心本质为媒介、身体及环境之间的融合与互动。其一,媒介即世界,人机互动也是人与世界的互动,生物传感技术为媒介赋予生物智能,媒介所获取的数据成为用户感知世界的信息源,尤其在身体无法到达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如2021年新华社首次将天空地态势感知机器人系统首次嵌入区县融媒体建设的智能模块[6],这是将卫星新闻和5G、生物智能融合的一次尝试,通过遥感技术采集信息并进行侦测,实时对特定区域进行异动识别,为突发事件或环境报道提供溯源分析,同时也可以对于风险与趋势进行预判与预警,在这个过程中媒介处于“上手”状态,以透明的方式为人与世界建立连接。其二,媒介即身体,具有“感知”能力的媒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了解人,与人的身体在感知觉层面形成共振,媒介以独立于身体或者模拟身体的形式与用户产生互动,而隐形界面的出现则增强了人机互动体验,如Meta、Apple和Snap等公司也正在开发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甚至是解读眼部和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信号方面的创新,消除了对传统物理控制的需求,与人工智能驱动的无声无缝交互前沿保持一致,其中手势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指向免提体验,而神经信号通过直接利用生物线索来实现仅通过认知即可实现控制;在信息输出方面,触觉和多感官技术的进步指向了超越视觉和音频的未来,虚拟体验将越来越具有触感和逼真感。
(四)社会化智能传播效果:媒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7]。生物传感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就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体现,这亦是智能传播的表现,以追求更大的社会价值。生物传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医疗保健、环境监测、智慧家居、空间探测等不同领域,随着社会的融合发展,各领域之间相互交叉,传感技术助力组织、个人直接获得“数据源”,打通用户与元信息之间的通道,与之相随,媒体的中介性作用日渐式微,其社会效应也随之减弱。为了突破这种尴尬局面,主流媒体也在挖掘新兴技术的价值,采用“媒体+行业”模式,打通数据壁垒,重新掌握话语权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利用智能化技术积极尝试参与风险社会的治理。如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主设计“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以提升地震信息生产与公共服务能力,这种“互联网+地震”的工作模式已取得成效,目前1秒钟可以全自动产出5大类26项公共服务新闻产品,这也提升了应急传播效能。
三、技术外溢与异化:生物传感技术在智能媒体中应用的悖论性反思
生物传感技术在智能媒体中的应用虽方兴未艾,但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驱动下,开源数据拓展了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与场景,从采编数据转向人机共情,显然,这已经对智能传播产生一定影响,然而这种无时无刻的测量与反馈也将引发一些悖论性思考。
(一)个性化体验需求VS个人隐私与让渡
生物传感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全天候、自动化记录用户的认知、心理及行为变化并向用户揭露其规律,以及提出决策或做出预判,用户可以比以前更了解自己,而且在算法的加持下,媒体能够提供满足个人体验并提供定制化内容,各种智能化媒介以“收集数据——制定计划”为主打的核心功能也逐渐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运动指标”“健康指标”成为用户追逐的对象。然而,这些个性定制化内容是以让渡个人隐私为前提,因为生物传感器的数据源于个人的生理与心理变化,睡眠模式、卡路里、血压、心率等私人化的数据在传感器装置面前一览无余,而且这也成为媒体及企业争取话语权时的核心竞争目标。2024年6月6日,奥地利隐私倡导者NOYB向11个欧洲国家提起诉讼,指控Meta试图利用其平台用户的个人数据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8]。显然,目前生物传感技术的应用并不成熟,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因此对这些个人化数据缺少伦理性的思考,如何在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之间做出权衡也成为生物传感技术应用需要深思的问题,除了媒体与企业在物理技术中嵌入隐私之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有责任针对新兴技术应用制定强有力的数据保护政策,明确政府、媒体、企业在数据保护中的职责。
(二)媒介的强感知VS个人的钝感力
生物传感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媒介的智能化与强感知特征的凸显,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各种智能设备提供的指标在不间断“解释”用户身体,这突破了测量与身体之间的边界,然而媒介在延伸身体的同时,也形成了对于人类自我的“截肢”。人们越来越不习惯于利用自身感官经验系统来了解身体,而是愿意相信智能化媒介所提供的数据,甚至产生“无数据不生存”的技术依赖性。显然生物传感技术在数据采集与反馈阶段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媒介强感知与个人钝感力的悖论性存在,也在向媒体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在收集数据时要保证感知设备的成熟与完善,从而确保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实现机器真正了解用户;其次,依据数据及反馈向用户提供定制化内容时,应该注入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文本”“科技向善”等核心原则,从而确保用户能够客观、科学、理性地认知自己、管理生活及认知世界。
(三)数据结构化表达的局限VS价值的非结构化挖掘
人、媒体与世界3个要素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关系是智能传播的核心。生物传感技术的嵌入重构了3个要素的关系结构,为用户营造一个更为立体、清晰的感知环境,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新闻内容产制与传播流程,使其更趋自动化与智能化。传感器所收集数据通常以可视化、3D模拟仿真的数据结构呈现,这些数据的结构化表达与价值也存在局限,与新闻社会价值的非结构化相悖,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一是所收集的皮电数据虽然可以揭示用户在内容刺激下的生理与心理变化规律,但就这些变化原因的阐释方面,技术却力所不及,因此数据仅仅是作为辅助工具,仍需要记者回归田野挖掘更深层次的因素,从而才能实现新闻的价值;二是囿于技术的局限,佩戴装置的不适感并没有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与用户体验,如VR、AR、MR、XR穿戴式智能设备也仅仅是呈现有限空间的真实,所谓的真实再现世界也是摄影师镜头下的有限空间,而且越接近逼真的新闻拟态环境,从长久来看可能越会局限用户的认知。由此观之,上述悖论性现象的出现关键在于人机关系的失衡,因此在迎接技术狂欢的同时更应该审慎思考,在新闻生产与传播中有效平衡人机关系。
四、人机融合:生物传感技术在智能媒体中应用的数字想象
生物传感技术的媒体化应用成为一种趋势,而人机融合成为主要方向,推动媒体纵深融合发展。虽然目前生物传感技术在传媒领域中应用还并不广泛,但是一些前沿性的学界研究与业界实践也放飞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数字想象。
(一)作为界面的身体:交互人
可穿戴设备是生物传感器的重要形态之一,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目前,用户可供选择的可穿戴设备达1000多种,包括手表、耳塞、黏合剂、传感器、发带、织物等。人们正在经历从随身携带设备到佩戴设备的过渡,尤其随着设备价格的下降和5G网络的广泛布局,可穿戴设备在智能媒体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而且逐渐独立于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甚至与身体融合。我们从美国咨询公司Reply借助于SONAR趋势平台对人机界面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报告窥见其变迁趋势(见表1):人机交互界面从键盘鼠标将转向“脑机接口”,身体与媒介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媒介设备趋于融合并整合进日常身体实践。由此可见,已经从用手来操作按钮的“手和触摸”时代,过渡到了将身体作为用户界面的“思维与身体”时代,未来身体从部分知觉参与将转向全身心浸入,如Meta正在研发的非侵入性头戴设备,尝试读取人们的想法;哈佛大学威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传感器如何从柔软的外套过渡到植入神经界面;而2024年1月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进行了首次大脑芯片植入试验,通过电流让电脑和脑细胞互联,实现“人机交互”,设想在皮肤下佩戴微型传感器,未来人们可以即时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将专有技术下载到我们的大脑中,甚至可以将其与人工智能系统融为一体。由此观之,人类将以“技术具身”而存在,身体与交互设备融为一体,“脑机接口”将这种融合发挥到极致,人类也将可能转向“交互人”。
(二)作为身体的媒介:智能机
传播学者西皮尔·克莱默尔(Sybille Kramer)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做出预判:“机器人或虚拟行为者不仅会越来越聪明,而且会越来越具有自主性。”[9]这在当时还是一种预测性的说法,但是在智能传播时代,这个观点却充分揭示了生物传感技术驱动下媒介的身体转向趋势。媒介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能实时捕捉身体的生理、心理及行为特征并通过对其解码给予反馈信息,这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也将重构媒介角色,即“智能机”,指具有人的意图表达和感知能力的智能计算机,自主性特征显著。目前类智能机就是一种技术发展趋势,旨在利用人类脑细胞的3D培养和脑机接口来实现生物计算,未来可以感知环境并通过调整自身而做出反馈,这是现代技术进化的结果。智能机的自主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机在身体与媒介互动中更为主动,这种主动交互以用户心理、行为及所处情境等综合识别与评价为基础,其中智能眼镜的发展也将空间计算技术弥散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Meta与雷朋合作推出的眼镜集成了多模态传感器来解读用户的目光和语音命令,并且可以不使用手势给出答案;二是智能机能够做出情绪分析,即通过用户表情、语音及生理信号来识别情感变化,并对此做出智能反馈。这与美剧《别对我撒谎》中卡尔·莱特曼(Cal Lightman)博士在核查人们是否说谎时,主要关注其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的运作原理基本相似。未来“脑机接口”这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生物传感、脑电波分析的交互技术可以通过实时跟踪人们的面部表情来调整视频内容的难度及剧情走向,将促进人类的生物本质与计算系统逻辑深度交融。
(三)重塑媒介记忆:以生物钟为媒介时间
2024年是6G从单点技术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构建和业界共识形成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年。6G总体白皮书《ICDT融合的6G网络4.0》指出,随着AI大模型、算力网络、语义通信等新技术的涌现,未来6G将成为通感算智深度融合、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10]。这也优化了传感器设备的性能,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这将对新闻传播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在新闻领域中,当前生物传感器在传播效果实证研究中的应用是规定时间内的数据收集与反馈。如新华网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与国庆盛典等重大事件中应用生物传感系统来测量传播效果。然而,随着永久在线、永久连接时代的到来,人类身体测量与反馈将由瞬时性转为历时性,生物钟可能将成为新的媒介时间。因为未来传感器的运行也将呈现永久性,而这种无缝衔接的瞬时性记录与反馈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于未来做出预判与预测,而且还会重塑媒介记忆。如OrCam MyEye(为盲人打造的可穿戴设备)的名为“生命记录”的专利,就是通过传感器来记录与保存个人做过什么、去过哪里、见过谁等细节,以便日后回忆,媒介记忆也将会成为人生记忆。
(四)人机融合文化:真实自我与数字自我的共存
随着身体的数字化与机器的身体化,人机融合从想象变为实践,这也将会形塑新的媒体融合文化。随着3D传感器的快速普及、多种生物特征的融合,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日臻成熟,摄像头、扬声器和许多其他智能设备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识别系统使用数百个不同的数据点来识别和跟踪用户并预测其在网上和现实世界中可能的未来行为,这也将衍生出多个场景下除真实自我之外的多元数字身份,进而形成了新的数字自我。从手机解锁、小区门禁、机场安检、人脸支付,数字自我在媒介化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常态,C3ouwEuGAWuwcULX1IgrzDdRB4s6WhAwWVQSeprlS0o=成为用户的数字身份,这是技术对于身体规训的结果。如人们会根据运动APP的数据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运动节奏等行为,但是这时的用户行为很难说得清是“自律”还是“他律”。未来,通过人类的思想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可以存储由神经元传输的任何形式数据,即思想、记忆或感觉,这也形成了自己的虚拟身体,从而创建永生的数字自我。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出现后使得自我开始分裂,这突破了文字隐喻中的想象身体,而建构人类与机器在物理场景、数字场景及文化场景的多重自我。那么基于物质身体的真实自我与基于传感数据形成的数字自我的和解与共存,将成为未来人机融合文化的发展态势。
结语
库兹韦尔(Kurzweil)曾预测社会在21世纪所取得的进步将是20世纪的1000倍,事实也确实如此。从20世纪50年代艾伦·图灵(Alan Turing)提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问:“机器能够思考吗?”到现在图灵测试成为日常,技术感知世界正在成为现实,这也在改变人类交往形态,而生物传感器是人类大脑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媒介或设备,也是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突破性融合基础设施的元件,成为媒体融合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技术传输能力、AI能力、感知能力的日益增强,生物传感器趋于智能化、泛在化、隐形化,像水和空气一样自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机自然交流与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将改变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但也会产生一系列新伦理问题,这也亟待我们建立相应的媒介价值观与伦理观,以把握媒体融合发展大势。
注释:
①瞬时时间是指一个不连贯的、不合常规逻辑的时间,瞬时意味着直接的、立即的枯竭和衰退。
参考文献:
[1]殷乐,于晓敏.国外物联网应用案例解析[J].新闻与写作,2016(11):18-22.
[2]人民网.打造全域感知数字孪生社区[EB/OL].(2023-04-06)[2023-06-07].http://sc.people.com.
cn/n2/2023/0406/c407542-40366287.html.
[3]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1):26-33.
[4]Future Today Institute. 2024 Tech Trends Report
·17th Edition Metaverse·New Realities. [EB/OL].
(2024-03-22)[2024-06-10].https://futuretodayinstitute.
com/wp-content/uploads/2024/03/TR2024_Metaverse
_FINAL_LINKED.pdf.
[5]Dieter Bohn. Amazon Announces Halo,A Fitness Band And App That Scans Your Body And Voice[EB/OL].
(2020-08-27)[2024-06-13]. https://www.theverge.com/
2020/8/27/21402493/amazon-halo-band-health-fitness-body-scan-tone-emotion-activity-sleep.
[6]新华客户端.“蓝星球”号遥感卫星成功发射 新华网“源数据”科研平台再添利器[EB/OL].(2021-04-21)[2024-06-2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8194369913479102&wfr=spider&for=pc.
[7]共产党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EB/OL].(2024-07-21)[2023-07-22].https://www.12371.cn/2024/07/21/
ARTI1721551217863166.shtml.
[8]Alexey Sadylko.Meta wants to use your posts and photos to train AI… Or does it?[EB/OL].(2024-06-26)[2023-07-23].https://www.kaspersky.com/blog/meta-uses-personal-data/51548/.
[9][德]西皮尔·克莱默尔编.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与新传媒[M].孙和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6.
[10]新华网.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发布20本6G白皮书[EB/OL].(2024-04-18)[2024-07-25].http://
www.xinhuanet.com/tech/20240418/76459487b8de4d1d8b15b2f06b17a2a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