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优人物报道 提升新闻传播力

2024-11-11吴琳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4年5期

摘要

融媒体时代,人物报道对象的身份愈发多元化,“情绪价值”更多在普通人身上得到体现,媒体呈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本文以《贵州日报》区域周刊《讲述》栏目和贵州日报记者部抖音号“天眼·土味贵州”的打造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媒体融合,做优人物报道,在增强可读性和可看性的同时,提升新闻传播力。

关键词

讲述方式 多元表达 二创出新 新版块融入

一、以普通人的情绪吸引普通人

《讲述》栏目是《贵州日报》区域周刊在2018年开设的一个基层典型人物报道专栏,至今已累计挖掘人物故事200余个,在形成向善、向好的高质量舆论导向的同时,也多角度展示了贵州相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精神面貌。

新时代人物报道受媒介生态、受众心理等影响,受众在关注英雄人物、典型人物的同时,更关注身边普通人的故事,采访对象呈现出“平民化”的特点,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带给我们来自身边的感动。

2019年1月15日,《讲述》栏目刊登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陡箐镇文化站协管员陈贵付用画笔书写完整生命的故事。陈贵付因幼年患病,右脚肌肉萎缩,无法正常行走。读初中时,偶然接触绘画,被深深吸引,后来他拿起画笔作画,通过多年努力顺利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油画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担任文化站协管员并开办画室,让更多的孩子学习绘画,在传授画艺的过程中,也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在文末的记者手记中,记者这样描述自己的采访感受:“在与陈贵付的聊天中,一谈到与绘画相关的种种,他眼中满是如星星般闪烁的熠熠光彩。或许行动不便,但是画笔却成为他的双脚,带着他走向自己如油画般五彩斑斓的未来。”

记者从一个个时间点和细节入手,还原出陈贵付接触绘画后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的改变,同时刊发的“记者手记”则再度印证陈贵付的心路历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讲述》栏目中,大部分都是普通人,有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农技“土专家”,也有教师、快递员、乡村医生、驾驶员,通过他们的故事,让读者不仅了解到各种生活环境的酸甜苦辣,还能了解到各个地方的发展变迁,文字质朴,以小见大。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全新的媒体业态已经初步形成,卓越的现代技术与新颖的传播形式一同构成了新的信息传播体系。在此环境下,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表现出了更多样的传播手段,展现出了更强大的传播力”[1],人物报道也不例外。贵州日报报刊社记者部抖音号“天眼·土味贵州”上400余条短视频中大概有六分之一是人物短视频,与《讲述》栏目相呼应。这些报道的人物有照顾患病儿子多年的母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轻画家、外国游客、老师、理发师,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很平凡,但视频中通过记录人物日常工作生活的点滴片段,呈现人物真实的心理状态,让受众能最直观感受立体、完整的人物形象。

这些视频时长都在30秒以内,但也正是因为在有限的时长内传递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其便于在社交媒体中传播,同时也符合当今大部分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以《60岁母亲不离不弃照顾植物人儿子11年》短视频(发布时间 2024年5月14日)为例,画面主要为母亲给儿子喂饭、盖被子、做家务,期间的表情和声音等细节,让这位母亲的品格和大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视频只有20多秒,没有特别重要的信息,没有火爆的画面,但正是因为其传播了情绪,获得了共鸣,所以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讲述方式亲切自然

在新闻报道叙事说明的过程中,第三人称最为常见,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给人感觉更加理性、公正。

在《讲述》栏目中,新闻报道却选择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记者以采访对象的口述进行整理,从客观角度对采访对象的心路历程进行分析,一步步引导受众去生成主观感悟。记者在用第一人称写稿时,少了旁观感,多了参与感,在新闻事实上融入采访对象的主观感受,读起来语言更为生动、富有亲和力与说服力。

2018年9月4日,《讲述》栏目刊登了水城区野钟乡黑叶猴保护区管理员杨清芬与黑叶猴的故事。作为一名管理员,在杨清芬26年的工作生涯里,几乎每天干的都是巡林、查看黑叶猴的种群数量等工作,非常枯燥。但是在杨清芬的讲述中,她把黑叶猴当成了孩子,观察它们饮食习惯、看它们游泳,充满了喜爱之情,当她的儿子修好新房让她去享享清福时,杨清芬放心不下保护区,丰富的细节和情感变化让报道的文字充满了温情。

“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的人物短视频,同样也是第一人称讲述,但这里的讲述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更多的是人物的行为、动作、表情等,以层层深入递进的方式为受众展示主题,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其潜意识中真实感更强,使其与视频中人物的思绪与情感有效融合,带给受众全新体验。

以短视频《贵州小姐姐有山的灵气,以笔勾勒心中神话世界》(发布时间 2024年5月10日)为例,视频中画家用画笔以独特的风格将诸多神话中的异兽、人物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还穿插了画家在青山绿水间作画、作品获奖的画面,画面简单,但却非常生动、鲜活,深受受众喜爱。

《走进丹寨集市看银饰锻造技艺 你最中意哪一款》短视频(发布时间2024年5月24日),以银饰制作人穆天宏的视角,讲解了银饰从融银、锻打、造型、篆刻、打磨、抛光、清洗等制作过程,配合一件件银饰的画面,不仅突出银饰锻造技艺这一主题,也自然地展示苗族银饰的多样品种和独特造型。

三、深挖细节人物形象鲜活

人物报道要鲜活,关键在于有形的细节。细节是串接在人物报道框架上的一颗颗珍珠,是对人物、环境、场面的细致描绘。细节描写成功与否对人物报道来讲至关重要。好的细节会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独特、生动,会让受众全面了解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在《讲述》栏目和“天眼·土味贵州”的人物报道中,都不难发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挖细节的痕迹。

2022年4月12日,《讲述》栏目刊登了水城区第三人民小学教师陈丹的故事。陈丹是一名语文老师,19年来她潜心教学,桃李满天下。在挖掘这位优秀教师的闪光点时,记者将她开展的口语训练、写作训练、古诗词诵读、经典美文介绍、学生习作交流等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同时,还将她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讲卫生习惯,以及在班级积极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夸夸我的同桌”“打电话、一起玩游戏”等活动,拉近了师生间、孩子间的距离。这些工作点滴细细表述,让一位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真实的细节源于记者对人物进行深入的了解,故事仅是人物报道的框架,细节是人物报道中的血肉。人物真实的行为细节是在有准备的采访中获得的珍贵信息,想象编造出来的细节,不合乎人物的个性,不合乎人物个性的细节不会有生命力,更不会读起来有真实感,只会让人觉得生硬。

和文字表达不同,短视频通过图像、声音、旁白和文字综合表达,展现人物形象更为多元,也易于受众理解。“传播学研究认为,人们处于三种现实之中,一种是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一种是主观现实,即脑海中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还有一种就是媒体信息传播构建的现实,人类的感知是有限的,对超出感知的事物,人们通过媒体传播的信息来调试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使自己能够适应客观现实。”[2]

“亮点是短视频新闻传播的核心,创意开头和视频节奏感是短视频新闻精简叙事模式,是激发受众兴趣,引导受众观看的关键。”[3]“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的人物短视频把着力点放在视频开头的“黄金5秒”到“黄金8秒”左右的地方,以画面或人物自述、配音来设置爆点或反转,将亮点前置,抓住受众眼球,吸引他们持续观看、点赞、评论、转发。

以短视频《82岁荷兰爷爷点赞贵州》(发布时间 2024年4月30日)为例,第一个画面就是荷兰爷爷在苗寨体验高山流水,随后他说,参加了朗利鼓藏节,和村民们一起跳舞,自己很开心,并评价他眼中的“贵州NO.1”。为了突出“贵州NO.1”这个重要细节,编辑在制作短视频时将这句话放在字幕信息突出位置,使用了更为显眼的黄色字,让受众最迅速直接地看到了这个重要细节。

现在,大多数受众对视频阅读有了更高要求,流于表面的报道往往使人缺乏感同身受,造成“假大空”“高大全”的失真观感,从而降低报道的真实感和社会影响力。短视频短小更需精干,只有抓住精彩细节才能呈现人物真实心理状态,让读者直观感受立体、完整的人物形象,让受众引发共鸣。

以短视频《贵州苗族歌者“种歌”万峰林》(发布时间 2024年5月3日)为例,苗族的歌曲比较小众,对许多受众来说比较陌生,编辑考虑到这一点,在视频开头就播放了苗族歌者叠贵的歌声,具有民族风情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受众,让短视频的真实感大大提升,配合画面中歌者在万峰林演唱的场景,展现出歌谣的生命力,描绘可以将歌谣像花草树木一样种植在土地上的画面,让“种歌”这一主题突出,让受众对苗族歌者、苗族歌谣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多元表达贴近受众需求

在继续注重采访人物选择、讲述方式优化、人物细节挖掘的同时,《讲述》栏目的人物报道也开始尝试新的传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人物报道,其中长图、海报、视频等方式都呈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2年7月19日,《讲述》栏目刊登了盘州古银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登祥的故事。田登祥是盘州人,2009年,他从电子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到广州市打拼。7年的时间,他依托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办线上服装店。后来他回到家乡,先是线上销售辣椒制品,后来又开办辣椒制品加工厂,记者梳理他的创业故事,完成稿件写作的同时,还制作了1分50秒的视频,成为文字稿件的有益补充。视频中没有说教,也没有刻意拔高人物形象,拍摄的内容都是田登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说话没有一句是“套话”,行动也不是设计过的“摆拍”,当看到他挑选辣椒、查看生产线情况、打印电商订单的画面时,一个充满奋斗精神的创业者形象立体起来,显得很有人情味。

传播学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者传送的信息到达受者,或者说受众接收信息的第一步就是“注意”。海量的短视频让受众时常无从选择,不少短视频因为缺少“注意”的点,被受众迅速划过,淹没在短视频的海洋中。要提升短视频,尤其是人物短视频的关注度,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必不可少。在制作短视频过程中,“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的编辑使用特效滤镜、动态贴纸、3D动画等技术,使得短视频的表现力大大增强,为短视频内容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其次,编辑还通过音乐、音效、配音等元素增强其情感表达,使受众持续观看。

以“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的短视频《冬奥会裁判北大贵阳女孩汪梦涵做斜杠青年》(发布时间 2024年5月11日)为例,因为视频为多组照片组合而成,为了弥补表现力,编辑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音乐、音效、配音、特效滤镜等方式,让视频节奏感更好,画面更加好看。

五、整合资源二创出新

《讲述》栏目推出至今,刊发了许许多多精彩的人物故事,但是要持续让栏目出新出彩,仅靠记者在一线采访中挖掘远远不够,这需要记者在提升新闻敏锐度的同时,还要提升新闻资源整合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新闻的在场者都可能是新闻的发布者,一个个充满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和个人短视频号,这些照片、文字、视频可能不够优质,但内容的及时性和生动性却远胜部分媒体产品。记者通过对这些新闻资源的整合筛选,就能二创出好看的人物故事。

2022年9月13日,《讲述》栏目刊登了乡镇外卖小哥邹稳健的故事。这个线索的发源地就是微信朋友圈,通过记者深入采访,不仅将一个乐观向上的青年展示出来,还让受众了解到响水镇通村路硬化带来的订单量上涨和骑车安全便利度提升等红利。

短视频作为一种内容的载体,当中的内容涵盖方面较广,能够为受众带来信息传播以及感受方面的体验。近两年,伴随短视频行业不断发展、内容创作群体不断壮大,短视频内容同质化更加严重,要让短视频保持“新鲜感”,除了破除工业化流水线作业思维,还需要整合资源实施二创。

二次创作能够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进行改编和创新,使短视频更贴近观众,更具吸引力。此外,二次创作的短视频还可以拓宽原创内容的传播渠道,增加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曝光度,增加短视频的传播力。

“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的人物短视频也尝试了二创,2024年5月,巴西球星卡卡现身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村超”现场,参加2024“逐梦”冠军公益赛并与当地球迷互动。作为体育界的知名人物,本身自带流量,依托卡卡带来的新闻热度,记者编辑配合制作了10条视频,其中一条名为《最帅球王‘卡卡’超猛进球集锦来袭!》(发布时间 2024年5月27日)的短视频就是整合网上卡卡在各大赛场进球的精彩瞬间视频编辑而成,该条延长了卡卡到榕江参加“村超”这一新闻事件的热度和关注度。

六、新版块融入丰富体验感

《讲述》栏目作为报纸专栏,在讲好人物故事的同时,版面设计上也在寻找突破空间。除了传统的图片、插图外,正在思考将静态图表和图形融入版面,图表、图形在视觉新闻报道一目了然,在版面形式上能直接从黑压压的文字中立即跳出来,很快过滤掉冗余的语言信息,给受众非常直观的感受,也能在人物塑造过程中,增加立体感。

在短视频的新版块中,受众关注较多的莫过于直播。直播能够实现主播与受众的实时互动,真实性和可视化突出,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受众可以在直播过程中提出问题、留言评论等,增加了受众参与感和黏性。同时,直播提供了社交功能,进入直播间的受众之间还可进行互动,甚至与主播建立粉丝关系,提升视频号的关注度。

“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在今年6月在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下司镇直播赶集,时长2个多小时,不仅展示了主播与受众的互动、丰富的美食和各种民族特产,更展示了众多下司镇大集的摊主,成为人物长视频。因为是近距离拍摄,各个摊主的表情、展示商品的动作和特色方言一览无余,受众在关注大集的物品时,也注意到了这些有趣的摊主。

玩转创意,破圈传播,是所有短视频创作者的目标之一。人物短视频要出彩,创意尤为重要。传统的人物短视频大多是单人,挖掘主题相对简单鲜明。从下司赶集直播来看,通过直播展示人物群像也颇具看头,通过精心剪辑,不仅可以展示多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还可展示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

结语

新媒体时代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要想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并提升新闻传播力,需要不断创新。

《讲述》栏目作为报纸专栏在注重采访人物选择、讲述方式优化、人物细节挖掘的同时,开始通过长图、海报、视频等方式解读人物故事、整合新闻资源实施二次创作,思考用图表图形增强报道的直观性,“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与该栏目互相呼应,通过加入字幕、音效和动图等各种视听元素、视频素材二创、开直播等方式,让人物报道更生动、更有吸引力。

目前,视频制作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逐渐深化,人物报道中也不乏案例,这也成为《讲述》栏目和“天眼·土味贵州”抖音号未来创新的方向之一,为助力新闻传播力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孙欣.融媒体环境下典型人物报道的策略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3(11):55-57.

[2]周敬.从建构到还原:论网络新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在人物报道上的变化[J].新闻前哨,2022(18):37-39.

[3]代艳芳.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编辑意识创新研究[J].传播与版权, 2024(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