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情境模拟教学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11-06康丽娟陈雪霞赵志欣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使学生熟悉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向医生汇报病情,掌握与医生进行预见性的沟通交流技巧,提高学生的非技术技能,进而提高护理教学效果。方法:2023年9—12月抽取内蒙古某本科院校2021级护理本科生共2个班7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间为3个月,通过SBAR沟通模式结合情景模拟、标准化病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采用本科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和自制的课题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培训,学生在敏锐倾听、传递有效信息维度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护理人文课程的重视度也得到了提高。结论: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情境模拟教学能有效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
关键词:SBAR沟通;情景模拟;本科护生
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SBARstandardizedcommunicationmodeinnursingpracticeteaching,andusescenariosimulationteachingandstandardizedpatientstomakestudentsfamiliarwithhowtouseSBARstandardizedcommunicationmodetoreportconditionsofpatientstodoctorsinfuturenursingwork,masterpredictivecommunicationskillswithdoctors,improvestudents'nontechnicalskills,andfurtherimprovenursingteachingeffect.Methods:72nursingstudentsinaInnerMongoliaUniversitywereselectedforthestudyfromSeptember2023toDecember2023,thetrainingeffectwasevaluatedbySBARcommunicationmodel,scenariosimulation,standard4u0yrdfOAcGXVUQI/u/nf4RnVycuxyh1t43jUMkTKKI=izedpatients,roleplayandgroupdiscussion.Theclinicalcommunicationabilityandteachingeffectofnursingstudentswereinvestigatedbyquestionnaire.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dimensionsofacutelisteningandeffectiveinformationtransmissionthroughthetraining,(p<0.05),Theenthusiasmoflearningandtheemphasisonnursinghumanitiescourseshavebeenimproved.ConclusionthesituationsimulationteachingbasedonSBARcommunicationmodelcaneffectivelyimprovetheclinicalcommunicationabilityofundergraduatenursingstudents.
Keywords:SBARcommunication;scenariosimulation,undergraduatenursingstudents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经常会引发不必要的护患及医护之间的纠纷,除了护患沟通以外,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医护及护护之间的有效沟通除了能够减少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也能够间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在护患及医护沟通中,护士在沟通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护士需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在护士与医生及护士沟通时,及时、准确、完整地传递患者病情相关信息,才能有利于临床工作有序顺利进行,进而确保患者安全。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最早是美国海军核潜艇和航空业提出,用于紧急情况下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减少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概率[1]。19世纪20年代,SBAR沟通模式逐步应用到护理领域,是医务人员之间快速准确传递信息的一种标准化沟通模式,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标准化沟通模式[2]。SBAR沟通模式主要包括4个部分,S(Situation):现状,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B(Background):背景,包括患者主诉、入院诊断、病史、已接受的治疗、入院后的病情变化等;A(Assessment):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给氧、疼痛程度、病情变化等;R(Recommendation):建议,对问题处理d3523ba5871dfba14be10f8d596ed4f7的建议[3]。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按照教材、教学大纲开展教学,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多数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同时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而很少关注医护之间的沟通,通过SBAR沟通模式的标准化情景模拟,有利于学生掌握医护沟通的技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23年9—12月随机抽取内蒙古某本科院校2021级护理本科班共2个班级,护生共72名作为研究对象,培训时间为3个月。护生平均年龄21.32±1.96岁,男生8名(11.11%),女生64名(88.89%)。本次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学生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2研究方法
按照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大三年级学生72名。选取的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参与研究,在学生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发放问卷72份,回收问卷72份,回收率100%。观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课堂培训效果。
1.2.1课前准备
研究人员的培训:包括SBAR的概念、SBAR的优势、使用SBAR沟通的意义、医护沟通中SBAR的应用技巧等。实验前进行两周的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概念、SBAR的优势、使用SBAR沟通的意义、医护沟通中SBAR的应用技巧等。培训方法除了讲授法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例,护士如何应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上课前一周发放案例:实践课上课前一周布置作业,在微信群发放案例,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向学生讲解分析该病例,使每组提前演练,学生按照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设计情景。
1.2.2课上实施
用已经培训过的标准化病人进行情景模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复习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内容,然后开始情景模拟,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每组结束后各小组讨论每组的沟通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相应的建议,同时给出评价。
1.3观察指标
1.3.1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调查问卷表
本研究选用北京协和医学院杨芳宇[4]研制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该量表以护生自评的形式考核护生的沟通能力,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的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共计28个条目。量表中的条目描述了护士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会采取的一些行为方式,护生可根据自身真实情况在每个条目的后面选择自己使用该行为方式的频率,选项包括:总是、经常、偶尔、从不,分别记分为4、3、2、1,其中有7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分别计分为1、2、3、4,总分越高则表明该生临床沟通能力越好。该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Cronbach’sα为0.84,该自评量表具有内容全面、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1.3.2课堂教学调查问卷表
本研究采用教师自主编制的学生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该问卷以学生自评的形式对护生课堂学习体验与感受进行评价,此问卷要求学生结合学习效果和自身学习情况,需要学生真实、客观地填写。问卷包括7个针对护生学习体验而提出的问题描述,分别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增加对护理人文课程的重视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同意、中立、不同意”三个选项,分别计3、2、1分。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是提升护理本科生临床沟通能力的重要措施
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能独立完成临床工作、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护理人际沟通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传统的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主要注重护患沟通,而涉及医护的有效沟通较少。即使在实习阶段,护生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带教教师一般不允许学生单独执行医生的医嘱,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简单的护理操作,这样也就没有机会与医生沟通,因此护生缺乏与医生沟通的经验,当护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临床护士的时候,就会出现沟通障碍、害怕出错、紧张、缺乏信心等问题,严重的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5]。因此,很有必要将医护沟通技巧引入护理实践课程中,确保学生掌握跨学科交流的方法,尽快融入复杂的医疗环境,促进患者健康,同时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质护理人才。
3.2提高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人文课程的重视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内部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学生毫无兴趣,获取知识不积极,教学质量必然受到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驱动力是克服厌学困难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学过程至关重要,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情况找到适合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只有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特点,不断地加强沟通,才能将所有获取到的信息为教学所用,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学习高质量。目前我国高校对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主要还是通过校内开设相关人文课程如护患沟通与护士礼仪等,学生对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校内课程的教学模式多数仍然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形式单一,没有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而在SBAR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模拟实践,需要课前准备、设计、排练,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在此过程中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更能深刻体会护理人文课程在护理实践中重要性。
3.3护生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倾听对于良好的护患沟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士需要通过倾听捕捉患者的重要信息,这也是在护理评估中全面了解患者的问题的关键,通过倾听可以获取新的有用信息。高效率敏锐的倾听能够避免护士由于患者情绪激动、言语过激而影响护患沟通,良好的倾听能够使护士客观地评价患者的情绪及对方言语的潜在含义,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时,更多的是询问而非辩解。同时传递有效信息能力可以避免医护及护护之间出现无效沟通,而这种无效沟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误会,甚至会影响医患关系,所以护生敏锐倾听和传递有效信息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护理教学中,我国有学者选取18名中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经过培训后,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对SBAR沟通模式的认可程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3.8%的学生表示他们愿意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使用SBAR沟通模式[6]。Davis[7]在低年级的护生之间使用改良版的SBAR模式模拟病情汇报,护生汇报时间减短,且能够较准确地把握患者重要信息,并且护生的焦虑状况得到减轻。
总之,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情境模拟教学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及课程性质改变现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本次调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此次调查只观察了短期SBAR沟通培训的效果,缺乏长期培训的效果评价。其次,本次调查只选择了一所本科院校的护生,样本量不足,需要开展多所院校的大样本量的研究,需要在后续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DoucetteJN.Viewfromthecockpit:whattheairlineindustrycanteachusaboutpatientsafety[J].Nursing,2006,36(11):5053.
[2]GlondysB.Gettingstartedwithinformationgovernance:applyingSBARtoIG[J].JournalofAHIMA,2016,87(2):3436.
[3]WoodhallLJ,VertacnikL,MclaughlinM.ImplementationoftheSBARcommunicationtechniqueinatertiarycenter[J].JournalofEmergencyNursing,2008,34(4):314317.
[4]杨芳宇,沈宁,李占江.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量表的初步研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1):37213724.
[5]朱肖,毛平.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5):712716.
[6]WangW,LiangZ,BlazeckA,etal.ImprovingChinesenursingstudents'communicationskillsbyutilizingvideostimulatedrecallandroleplaycasescenariostointroducethemotheSBARtechnique[J].NurseEducationToday,2015,35(7):881887.
[7]DavisRL.UsingSBARasapreconferencereportingtoolfornursingstudents[J].Nurseeducator,2016,41(2):74.
基金项目:内蒙古医科大学2023年度本科教学工程及教学改革项目(编号RC2100002323)
作者简介:康丽娟(1985—),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人文护理。
*通讯作者:陈雪霞(1979—),女,本科,教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人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