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高考地理试题例析
2024-11-06许婉英
摘 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高考评价体现学科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表现。本文从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全3个视角对2024年部分高考地理试题进行统计分析,探析试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测评表现与价值取向,并为地理教学贯彻落实国家安全观理念和改进实施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国家安全观;高考地理试题;测评表现;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11-0035-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关注现实问题,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高考评价体现学科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表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地理课程标准”)专设选择性必修模块“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其设置意图是帮助学生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意识,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观念[1]。并在内容要求中对“战略性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站在国家和国际高度,认识资源、生态、粮食和社会问题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极具现实意义和价值。
从2024年全国卷和部分省市的高考试题来看,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资源、生态、粮食和社会等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了解政策和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理解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等是重要考核方向。因此,本文主要从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社会安全3个视角对2024年部分高考地理试题进行统计与例析,探析试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测评表现与价值取向,并为地理教学贯彻国家安全观理念和改进实施提出优化建议。
一、严守资源安全,筑牢经济命脉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资源作为战略保障,是国家维护军事、政治安全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2014年资源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首次将资源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1.资源安全的内涵和考查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资源安全进行了如下规定:国家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有效管控战略性资源能源的开发,加强战略性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国际资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源持续、可靠和有效供给。该规定中特别提到对战略性资源能源的管控、开发、储备,运输通道的完善建设、保护及国际合作等。
面对全球能源资源供需的新形势与贸易格局,我国能源资源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除煤炭和稀土等能源资源外,重要能源资源存在国内供应严重不足、海外来源单一和运输通道受制等问题[2]。结合现实社会及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我国资源安全的考查主要涉及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耕地资源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等(图1)。由于资源安全问题是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故资源禀赋、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费需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图2)。
2.资源安全视角下的高考地理试题统计与分析
(1)资源安全总体测评表现
从测评资源安全的类型及产生因素等角度对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进行统计(表1、表2),总体表现出:资源安全是高考地理试卷命制的重要关注点,类型上聚焦考查能源安全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测评指向集中在资源生产和供给能力问题(即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测评意图为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①测评类型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从分值看,各类试卷中测评资源安全都在4分以上,广东、广西和上海卷中尤为突出。从类型看,试卷测评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及能源资源,其中,能源资源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考查集中在镍矿和锂矿,能源资源的考查集中在煤、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和水、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个别试卷涉及海洋资源和水资源开发的考查。从资源安全的测评角度看,集中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备和输送,符合国家安全法中的规定,彰显地理考试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资源安全的育人价值。
②测评指向资源生产和供给能力问题。从资源安全的产生因素看,试题集中测评资源的生产和供给能力问题,一些试题涉及资源禀赋与消费需求问题。受限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费需求提升,资源的供给会出现达到极限或不稳定等禀赋问题。从具体设问内容看,试题着重测评资源开发的条件、现状、作用、目的等,测评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之间的供求关系问题。如湖南卷第17题考查“城市转型”、山东卷第17题考查“产业转型”,这些“转型经验”皆指向解决区域内的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问题,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如,甘肃卷第17题考查“锂矿生产对锂电产业发展的作用”,意在引导学生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生产与供给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本次考试没有体现地理课程内容要求中“分析某战略性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的测评。
③测评意图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命题意图看,试题多以案例形式测评某资源枯竭型城市、某区域的某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工贸易、储备等与城市发展、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生态治理的关系等。意在引导学生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和“他山之石”可借鉴视角,辩证地、全面地看待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战略性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供给能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资源安全观。如山东卷第17题以吉林辽源市煤炭资源渐近枯竭为例,考查区域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引导学生从经济视角,辩证看待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再如,安徽卷第17题以我国镍资源的开发、加工、贸易为背景,考查资源贸易产品结构、发展潜力和合理利用,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开发、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又如,黑吉辽卷第1~3题以江苏盐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为例,考查能源储备工程建设的条件、目的和发展,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储备工程进展,树立正确的能源安全观。
(2)典型试题例析
(2024年安徽卷第17题)镍用途广泛,有“钢铁工业维生素”之称。21世纪以来,我国镍产业链日渐完善,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国。2020年,我国镍资源产品出口国家(地区)达176个。图3为2001—2020年我国镍资源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情况,图4为镍产业链示意。
(1)概括2001—2020年我国镍资源贸易产品结构变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镍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
(3)从绿色生产角度,为我国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
试题解读:本题以战略性矿产资源“镍”为例,以我国镍产业发展为情境,围绕“镍资源”的贸易产品结构、产业链、产业升级和绿色生产进行设问,集中展现国家在资源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
镍资源广泛应用于军工生产、航天航海、新能源等领域。试题以简洁的文本“镍用途广泛,有‘钢铁工业维生素’之称”凸显镍资源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其战略地位。又以“我国镍产业链日渐完善,是全球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国”及“2001—2020年我国镍资源贸易产品结构变化图”说明保障镍资源的持续供给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图文结合的情境创设,为学生加强对镍资源的了解提供了依据。从设问指向看,第(1)问指向概括镍资源贸易产品的结构变化。意在通过变化分析,使学生对镍产业链形成初步理解,重在建立镍资源消费需求量与需求品种变化的观念,明确我国镍资源的开发和贸易现状;第(2)问指向分析我国镍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意在进一步理解镍产业链及我国镍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和竞争力;第(3)问指向为我国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意在引导学生对镍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量、质、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分析,树立绿色生产发展观。3个设问之间形成“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国际市场潜力—提升发展潜力”的逻辑结构,凸显镍资源在产业发展和经济命脉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建立镍资源安全观提供了过程思维路径。
3.对资源安全观的教学建议
(1)紧扣经济主线,主题式情境激意
资源安全攸关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故围绕“筑牢经济命脉,促进经济发展”主线进行教学更有价值。将“资源安全”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资源如何促进产业发展与转型、资源如何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等为学习主题,以某区域某资源为学习案例,以“某资源引发的产业、产业链、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等为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推进“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培植“资源安全观”教育。
(2)围绕问题导学,链条式探究定向
资源安全包括资源禀赋问题、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问题和资源消费需求问题等。在教学时应以“小切口、深挖掘”为导向和脚手架,设置层层递进的探究问题,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如何?开发和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资源禀赋与生产、供给间的问题……”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认知深化,更有助于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能源,有效管控资源能源开发、加强资源能源储备、完善资源能源运输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等行动意识。
(3)厚植家国情怀,多层次评价促学
资源安全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资源与环境、社会发展的人地协调观,还能引导学生TadejcjeI0o1ynMHJdVNVA==形成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增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并且对增强全球视野也具有重要价值。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教学时多以家乡或国家某战略性矿产资源为案例,从不同层面对该战略性矿产资源进行评估,以不同形式展示评估成果(如展示搜集资料、绘制评估图表、阐述评估结果等),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可视化的分层评价,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树立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意识,有助于加强资源持续供给、战略储备和国际合作的安全意识。
二、保障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3]粮食事关民生国计,保障粮食安全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15年,粮食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十四五”规划把粮食安全战略纳入五年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内容。
1.粮食安全的内涵与主要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内涵也在不断丰富。197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首次提出“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将其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此后,FAO多次修改“粮食安全”的定义,目前,将其定义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社会和经济上获得充足、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和食物偏好”[4]。
我国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也在逐渐扩展深化。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将粮食安全定义为“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粮食供给达到何种水平才算安全?《中国粮食安全(第二版)》白皮书中强调,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0年种植工作要点》提出“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是三大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大米小麦口粮自给率达100%”。即“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图5)。
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为基础,粮食产量、质量、结构多样化与耕地的数量、质量及生产区光、热、水等资源的配置密切相关。为确保粮食安全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我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即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地理课程标准对该内容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人教版地理教材用“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3个框目阐明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2.粮食安全视角的高考试题统计与分析
(1)粮食安全总体考查特点
为保障粮食安全需考虑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国际市场贸易和农业科技创新等多种因素。从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配置、耕地、产量及农业现代化等角度对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进行统计(表3),总体上表现出:资源配置是高考地理试卷命制的重要关注点,耕地安全和粮食产量也是有效切入点,有关注农业现代化的试题。所有试题均未出现“粮食安全”概念,皆以情境、设问的方式隐含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①指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粮食增产。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必备条件。这些资源的分布不均、时空错配会影响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布局的变化也会激化粮食生产所需自然资源供求间的矛盾。发挥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合理布局粮食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已成为地理试题命制的关注点。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呈现我国3个区域(东北三江平原、西北宁夏和南方福建)优化利用水土资源的具体举措。如湖北卷第17题,以宁夏古灌溉工程为例,考查古渠引水对区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及粮食生产的影响。再如,福建卷第14~16题,以调查区域水稻土为例,考查影响水稻土中铁元素溶解、渗漏及空气含量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意在让学生明确通过人为措施可改良土壤结构,从而促进粮食增产增质。又如,全国甲卷第4~5题,以三江平原沼泽地种植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为例,考查如何充分利用三江平原开垦沼泽地的资源配置来提高粮食产能。
②明确守住耕地底线,保障粮食生产。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耕地问题的思路,如“必须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2024年高考地理也有体现保护耕地数量的试题,如上海卷第2题以四川省绵竹市清平镇为例,考查在“从产业转型到共同富裕的特色发展”中和用地类型的转变过程中,如何保障耕地面积不减少。意在引导学生时刻关注守住耕地底线,思考不同区域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树立耕地保护意识,强化耕地保护能力,保障粮食生产。
③意含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应发挥科技在走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的作用。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中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来提高粮食产能的试题较少,仅在浙江1月卷第13题的题支中有体现,表现为黑龙江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生产效益提高,产量提升了3倍,占全国比重的14%。黑吉辽卷第17题的情境中也有提到黄河流域偏关县“推广优质杂粮种植”的农业现代技术,但题目设问集中在“‘非笼养’蛋鸡养殖的条件、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意在体现“大食物观”的农业现代化。
(2)典型试题例析
(2024年全国甲卷第4~5题)位于三江平原的某大型农场开垦沼泽地,最初主要种植小麦,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该农场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据此完成下题。
1.该农场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首先需要
A.提高土壤肥力 B.降低地下水位
C.提高土壤温度 D.控制土壤侵蚀
2.将抽取的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稻田灌溉的目的是
A.营造景观 B.积蓄水量
C.沉淀泥沙 D.提高水温
试题解读:本试题以我国三江平原沼泽地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由“小麦变水稻”为情境,围绕区域改造资源配置条件提升作物产量的措施展开设问。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里地势低平、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天然摇篮,被誉为“中国绿色米都”。试题以简洁文本“开垦沼泽地、主要种植小麦”,说明沼泽地的资源配置对小麦等旱田作物的种植不是最佳条件;接着又呈现“近年来主要种植水稻,抽取地下水注入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引入稻田灌溉”,再次说明沼泽地的资源配置对水稻等水田作物的种植也不是最佳条件。一段简短的文本材料,为学生深入了解三江平原开垦沼泽地发展粮食生产遇到问题及解决当地资源配置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打开思路。
试题第1问指向开垦沼泽地种植小麦需要解决哪种资源配置问题。选项提供了3个土壤问题(肥力、温度、侵蚀)和1个地下水问题。这就需要学生调用三江平原沼泽地资源配置的区域特征,即“土壤肥沃,但地下水位高”。第2问指向沼泽地种植水稻需解决哪种资源配置问题,“抽取地下水在露天水池蓄存一段时间后再引入灌溉”使学生产生为何不直接灌溉的疑问,这就需要调用当地地下水“水温较低”不适合喜温水稻种植的区域特征。两则设问都指向考查改造区域资源配置,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两则设问之间又形成选择最佳区域资源配置、种植最适宜粮食作物的思考。从实情看,三江平原开垦的沼泽地农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多次重大旱涝灾害,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近年来,改种水稻后已连续多年创造水稻单产、总产超历史纪录的奇迹。
3.粮食安全观试题的教学启示
(1)立足区域认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
面对我国耕地“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资源有限;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等现状,以及“乱占耕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行为,保护耕地数量以及提高耕地质量、利用率和产出率等,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考试题看,多以真实区域的真实耕地问题解决为情境和立意。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应开展以区域为背景的“大农业”专题教学,采用划区认知区域资源、粮食生产及解决耕地问题的方法,设计如“东北地区商品粮食基地建设与农业发展方向”“黄土高原盐碱地改良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等专题,形成“区域粮食生产现状—区域粮食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分析区域资源配置条件—改良和改进区域资源配置问题—提升区域粮食生产效益的措施和路径”的教学思路。
同时,教学时还应有以“大食物观”落实“藏粮于地”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树立藏“大食物”于“大国土”的意识[5],从全域国土资源中获取食物来源。如设计“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食物开发潜力”“森林和草地的‘粮库’开发潜力”“打造江河湖海等水域的‘蓝色粮仓’”等主题学习。
(2)着力综合思维,坚持落实“藏粮于技”
粮食稳产、高产、增质的出路在科技,要坚持落实“藏粮于技”。做好粮食安全工作,须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将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融入农业科技突破,依靠科技创新保护耕地、推进良田建设,培育良种、创新农药化肥农膜,加大农机作业配套、农田水利建设、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一系列技术支持。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加强防疫检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故地理教学应在综合思维上着力,站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视角建构科技助力粮食生产发展的学习框架(图6)。
(3)树立风险意识,推动落实“藏粮于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区冲突不断,极端天气频发。同时,粮食消费面临需求不断增长、饮食结构调整以及供需区域性矛盾和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等问题。为应对突发事件和减轻国家粮食储备压力,地理教学应承担培养学生树立粮食安全意识的责任,增强家庭备荒和粮食安全风险意识。应利用课内外各种途径,宣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我国粮食相关政策;利用世界粮食日、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日,宣传家庭藏粮的重要性,增强“藏粮于民”的意识。为增强学生生活技能,可适当普及科学储粮知识,推广绿色保鲜、真空包装等储粮小技巧。
三、聚焦社会安全,培育主人翁意识
社会安全事关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社会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赋予了社会安全保障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职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再次提升了社会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
1.社会安全的内涵与主要任务
社会安全主要指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问题。包含居民安全、民宅安全、族群安全、城镇安全、乡村安全、街巷安全、社区安全、校区安全、市场安全等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不仅指社会安全,也包括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社会因素,还包括国家安全的社会保障措施等。影响社会安全的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各种自然因素[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对社会安全的规定是:国家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积极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定(图7)。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系统、规范、科学地开展社会安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安全包括社会治安、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方面。维护社会安全必须健全法制,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应对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因此,聚焦社会安全不仅要求学生关注与社会安全相关的内容,也要关注影响社会安全的各类因素,更要切身参与到维护社会安全中,意识到通过自身行动可影响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时,要求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社会主人翁意识。
2.社会安全在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体现
从资源、环境对社会安全的影响看,可将社会安全问题分为资源型、环境型和复合型3类。资源型社会安全问题是指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或传输等造成的社会舆情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等。地理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内容要求有3条(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环境型社会安全问题是指因环境问题引起的重大疫情、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等社会公共安全事件。地理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内容要求也有3条(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对环境安全的影响;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复合型社会安全问题是指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加剧环境问题或因环境退化制约资源开发利用等引起的危害社会治安、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社会安全问题。基于以上分类,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统计与社会安全相关的教材内容(表4)。
3.社会安全视角下的高考试题统计与分析
(1)社会安全总体考查特点
从社会安全视角对2024年高考地理部分相关试题的情境、设问和立意进行统计(表5),总体表现出:多为复合型社会安全问题。在考查资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社会和自然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进而诱发社会安全问题。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①情境关注特定事象,渗透社会安全内涵。从情境看,高考试题多为关注某特定区域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某自然现象或社会事件。从社会安全观视角看,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以情境主题为明线,借情境讲好社会安全的内涵。如全国甲卷第37题和浙江6月卷第28题,以洞庭湖区域的洪涝灾害和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区的湿地环境保护与治理为情境,通过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的影响渗透环境问题诱发社会舆情、公共卫生等社会安全问题意识。又如,浙江1月卷第12~13题和第28题,以同一话题不同题型呈现中外不同区域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共同关注,明面考查耕地、气候等资源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实则还渗透粮食安全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立意。
②设问指向人地关系,体现影响社会安全。从设问看,高考试题指向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或原因等设问较多,通过分析过程,体现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体现影响社会安全。如全国新课标卷第36题,设问“交通布局对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有利影响”指向考查“大型购物中心区位因素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国家政策对城市发展、社会稳定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影响。又如,浙江6月卷第28题,设问“分析围海造陆工程对潟湖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考查“分析人类活动对湿地及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又意含理解人类不当行为影响生态,进而诱发社会安全等问题。
③强化主人翁意识,促使践行社会安全。高中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高考试题的立意包含引导学生关心国家事、世界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强化国家认同感和培育家国情怀。2024年高考试题以真实情境将整体国家安全观具象化,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践行维护国家安全之路。如全国甲卷的“洞庭湖生态问题与洪涝灾害”,浙江6月卷的“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曹妃甸围海造陆工程”,浙江1月卷的“北方四省玉米产量变化”等均以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和资源,意识到通过自身行动可影响环境和资源,进而践行应对重大灾害和处理社会安全问题。
(2)典型试题例析
(2024年浙江1月卷第12~13题)北方产区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表6为1999年、2020年北方产区的四省(区)玉米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1.四省(区)玉米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使温度升高
B. 饮食结构变化市场需求增加
C. 环境改善降水量增加
D. 耕地质量提升复种指数提高
2.关于四省(区)玉米生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内蒙古土地资源丰富,产量增幅最大 ②辽宁灌溉用水紧张,产量略有下降 ③吉林水土流失加剧,生产明显收缩 ④黑龙江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益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试题解读:本题以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产量变化为背景,结合区域特点,引导学生以动态的眼光,辩证地看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体现资源型社会安全的考查。
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M3crppZ4POalCk9I7Fiw6qonybEAkuEPDu366nL31TA=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重点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试题情境紧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求,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促进农民增收。从试题设问看,第1问指向分析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四省份玉米产量变化的原因,第2问指向分析玉米增产的原因。两则设问都意在引导学生从空间和区域视角认识粮食产量变化,运用区域综合、比较和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的现状和发展。试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区域自然资源、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树立因地制宜和运用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理念;同时,促使学生把握新时代社会安全的深刻内涵,从关注粮食安全到关注社会安全,从而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4.社会安全观试题的教学启示
(1)大单元整合教学,建构整体社会安全观
教师应全面梳理地理课程标准中与整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的内容要求,包括生态环境安全、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安全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考试题对社会安全观的命题特点,从核心概念出发,构建社会安全观大单元整体学习框架(图8),并结合与社会安全观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专题或主题式教学。
(2)聚焦社会安全事例,进行案例深度剖析
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是近年高考试题命制的特点,设计聚焦于区域发展、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注重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地理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关注并引入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典型事例,以“目标—情境—任务—活动—评价”为路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站在国家社会安全视角,聚焦案例分析问题,认识其与资源、环境问题间的关系,并从人地协调观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和建议等。如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一节,以“德国鲁尔区发展变化”为案例开展社会安全观的深度学习(图9)。
(3)开展社会安全实践,践行主人翁精神
为强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可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与政治、历史、化学、生物等学科结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典型的社会安全事件。还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发社会安全观专题教育课程,以微讲座、探究访谈或实地考察、体验等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等平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安全问题的分析及宣传教育中,对社会安全进行常态化教育,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反思,践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人翁精神。
(1.浙江省平湖中学/2.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安建,王春辉.国际动荡局势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1):80-88.
[3] 田天亮.“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学习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22(4):33-42.
[4] 郑仪,王聪.抓牢粮食安全工作 建设粮食安全体系[J].新安全,2023(1):51-56.
[5] 蓝红星,李芬妮.基于大食物观的“藏粮于地”战略:内涵辨析与实践展望[J].中州学刊,2022(12):55-62.
[6] 刘跃进.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