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与价值

2024-11-05陈钊阳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是高中语文教材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利用相关作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能发扬红色文化,培育学生高尚情操。文章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依据,结合其中的革命传统作品,讨论高中语文学科革命传统教育定位及发掘教育资源等问题,从历史背景分析、平衡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教育、群文阅读三方面提出教材解读建议,打造高质量革命传统教育环境,增进学生爱国情怀。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革命传统 教材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划分为不同学习任务群,包括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相关的“专题研讨、作品研习”任务群。课程标准首次调整中国革命传统题材作品,明确革命教育基本形式,将红色文化传承与精神培养上升到教学层面,为教师教育活动提供指南。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贯彻教材改革理念,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革命文化,学习革命志士、先辈的精神。

一、历史背景分析激发情感共鸣

革命传统作品是赓续红色血脉的载体,涵养民族信仰的土壤。其中经典文化久经考验打磨,红色信念深入人心,浩然之气启迪心智,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珍藏、砥砺。教师立足革命传统作品历史背景分析文化价值,能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共鸣,打通阅读隔阂。历史背景在高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中以导入形式出现,也可存在于其他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方式,分析历史背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避免时代的隔阂导致学生无法领悟传统作品的情感[1]。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中,教师可运用视频、图文资料、舞台剧等方式导入历史背景资料。如结合“三·一八惨案”,指导学生观看影视剧片段,让学生了解刘和珍是一名年仅22岁的北师大女学生,透过其惨烈牺牲理解鲁迅称“君”的崇敬之义,感受作者深厚情感。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革命传统作品有鲜明的历史性,教师可结合历史背景指导学生分析时间轴,感悟鲁迅在当时社会背景中对反动政府、走狗文人的愤恨及对中国青年的希冀。

在《祝福》一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同名越剧、评剧视频,指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实践及当时历史背景,让学生结合历史分析“祥林嫂”形象。脱离历史背景分析课文,难以感受革命传统精神。《祝福》以祥林嫂悲剧一生为主线,结合历史分析可发现当时社会黑暗,普通的故事得到升华,揭示出时代命运。学生通过革命传统作品的历史背景,能完整解读文本,建构知识体系,产生情感共鸣。

历史背景分析并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寻找与文本有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作者经历,消除革命传统作品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割裂感,让学生立足历史长河分析作品,对作品的革命情感产生共鸣。

二、平衡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教育

课程标准提出从四个维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兼顾核心素养培养和价值观教育,虽有难度,但不能阻碍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价值研究。平衡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教育,能助力学生理解革命传统作品价值,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2]。教师需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带领学生深刻辨析革命传统作品中的时代精神与人物品质,将核心素养和价值观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长征胜利万岁》一课教学中,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感受长征精神、形成红色文化传承意识,了解回忆录写法特点、把握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及叙事场景,理解杨成武对长征胜利所产生的自豪、喜悦之情,形成爱国情怀。革命传统作品价值分析,需教师立足革命传统精神落脚点,基于作品文化价值探索分析策略,在有限的作品解读中,利用任务群平衡核心素养与价值观教育。具体任务设计如下。

任务1:作者分析。了解杨成武的生平经历以及卓著功勋。

任务2:背景研究。搜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万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等历史背景信息。

任务3:文题解读。解读题目中“长征”“长征胜利”“万岁”三个词语,体会作者的自豪之情。

任务4:整体感知。

(1)词汇疏解:跋涉、追剿、娄山、千钧雷霆、渲染、衣襟。

(2)主旨分析:以长征胜利为背景,记叙红军在吴起镇的革命事迹,回忆中共全军干部会议,描写红军长征的艰难、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作者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以及对中国工农红军革命胜利的信心。

(3)层次解读:①(1至8自然段)红军抵达吴起镇;②(9至20自然段)红军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来敌;③(21自然段)红军消灭了一股反动民团;④(22自然段)红军离开吴起镇,会师大部队;⑤(23至31自然段)回忆遇到了邓小平同志的经过;⑥(32自然段至文末)毛主席在全军干部会议发言,红军将士深受鼓舞,最后全体会餐。

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留给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长征精神。教师围绕杨成武回忆录设计任务群,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发挥学习任务群对分析革命传统作品价值的积极作用,平衡核心素养发展与价值观培育,使学生能感受作品的价值,学习长征精神,形成爱国情怀。

三、以小见大推动群文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将革命传统作品的解析、研读列入任务群,体现了通过教材设计呼唤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和指导教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任务群,突破单篇课文教学局限性,以点带面推动学生研究革命传统作品价值[3]。

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沁园春·长沙》教学中,群文阅读议题可设计为“革命传统”,组合《沁园春·长沙》《赤光的宣言(周恩来)》《太行春感(朱德)》《赣南游击词(陈毅)》等文本,引导学生以朗诵、鉴赏、交流等方式,建构文本的解题阅读共识,理解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革命传统作品群文阅读在于整合多文本,分析不同革命精神内在联系,形成阅读共识。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不同文本的历史背景或思想情感为群文阅读切入点,将有关联性的革命传统作品整合成有逻辑关联的整体,使学生理解群文共同价值,辨别文本各自侧重点,感受革命志士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共性”。如,教师根据《沁园春·长沙》的背景,总结毛主席等在各自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紧扣群文阅读核心议题,指导学生分析作品,联想当时的革命形势与岁月,让学生受到感染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爱国情怀。

四、结束语

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革命传统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解读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能推进学生专题研讨、作品研习,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落实红色革命精神培养。高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价值研究,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引领学生分析作品背景,平衡红色文化价值观教育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以群文阅读推动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果。

参考文献

[1]朱 琳.高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传承的教育价值与传承路径[J].中学语文,2022(36):3-6.

[2]匡文琪,陈子荷.高中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教学研究概略及其评判[J].亚太教育,2022(23):81-84.

[3]陈锶芬.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解读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22(7):77-79.

[作者通联:广西桂平市石龙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