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4-11-05宗华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探讨跨学科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通过对跨学科与单一学科写作的对比分析,结合跨学科写作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应用策略,旨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整合到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维素养。此外,将地理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进一步证实了跨学科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关键词 跨学科写作 初中语文 写作研究

跨学科学习是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方法与思维方式,以解决真实问题、产生跨学科理解的课程与教学取向的学习活动[1]。

跨学科写作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值学术类高校提高准入标准、强调学术严谨的时期。由于原有的写作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日益专业化的学术写作需求,跨学科写作应运而生,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同时提升他们的交际能力。

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明确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着重提升学生的跨学科素养[2]。

一、跨学科写作与单一学科写作的比较分析

首先,在定义与目的上。跨学科写作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整合起来,以创造新的学术成果和思想成果的一种写作方式。其目的是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单一学科写作则主要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阐述和解释,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该学科领域的理解。

其次,在知识整合及其应用上。跨学科写作需要学生具备各个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熟练运用的能力,同时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这使得跨学科写作在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方面更具广泛性和深度。单一学科写作主要集中于某一特定领域,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可能相对较少。

最后,在思维方式上。跨学科写作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的界限,这要求作者具备更加开放和更加综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单一学科写作主要基于某一学科的思维模式,这有助于深化对该学科领域的理解,但在思维广度上可能有所限制。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1.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的差异,写作水平也呈现较大差异。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挑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个性化指导。

2.教材结构不够合理

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部分的编排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写作教材系统性与逻辑性不足,导致教学工作无章可循,无法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

3.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初中阶段面临中考的压力,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写作教学和学习存在功利心态,只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真挚的情感,内容空洞无物,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

4.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生活经验和阅历有限,可能缺乏对周围事物和人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同时,由于阅读量不足,对经k4q2Rb8CyrkyAJo29Ud5CGed2YifMXSVMeSEHsV9ytI=典文学作品了解不够,也影响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三、跨学科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优势

1.拓宽学生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跨学科写作可以帮助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将不同领域/cCtewbeMpJWYtjXxhm5wO8hD/TIimHvl4GhWbY+Fhk=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整合到写作中。这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2.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通过跨学科写作,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效地表达出来。这种训练既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其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跨学科写作教学鼓励学生探索不同学科的奥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趣的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并开展更有意义的研究,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也有一定优势[3]。在传统的单一学科写作中,学生常常陷入某一学科的思维定式。而跨学科写作需要学生跨越学科界限,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5.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在进行跨学科写作教学时,需要不断更新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发展。

四、跨学科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跨学科写作的概念和意义。跨学科写作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这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跨学科写作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尝试和探索。

其次,选择适合跨学科写作的主题。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一些具有跨学科特点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文化传承等。这些主题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

同时,引导学生挖掘并整合跨学科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参加实践活动等方式,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信息。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可以将这些资源融入文章,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再次,指导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进行写作。跨学科思维强调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写作时,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例如,学生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可以在生物学的角度上阐述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地理学的角度上分析环境污染的成因,在经济学的角度上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等。

最后,注重跨学科写作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跨学科写作作品,给予其具体的评价和反馈。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动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享优秀的跨学科写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跨学科写作并不是简单地堆砌不同学科的知识,而是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写作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五、其他学科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跨学科写作不仅局限于上述学科,任何与语文相关的学科都可以成为跨学科写作的领域。通过跨学科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整合知识、拓宽视野和提高综合素质。

六、地理与语文跨学科写作教学设计——以“自然环境与文学作品”为例

1.图片导入

(1)教师展示一组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如东北森林、湖南湖泊、西北沙漠等,并简要介绍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例如东北森林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和动物物种,湖南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构成等。

2.地理知识介绍

教师详细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

关于地形地貌的介绍如下: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湖南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关于气候条件的介绍如下: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湖南地区的气候则温暖湿润。关于水文特征的介绍如下:东北地区的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湖南地区的湖泊则比较多。

3.文学作品赏析

(1)教师选取一篇涉及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如沈从文的《边城》,并详细介绍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如作品中对湘西地区的山水风光、气候特点等的描述。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包括对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的描述5d6343f39b637e98a0745447f61f83ff,以及这些描写对作品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影响。

4.布置写作任务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文学作品内容,撰写一篇评论或感想,深入探讨自然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1)提示学生可以从地理环境的特点、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对作品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具体影响等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和论述。

(2)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和相关资料,如地理学专著、文学作品选集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5.作品分享与点评

(1)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之余,组织学生互评,让学生在分享与评价中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论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充分、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6.总结与延伸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讨相关主题,如阅读更多涉及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或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情节。

布置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文章,或者分析某部文学作品中的地理背景等。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7.教学评估与反思

通过学生的作品、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在本节课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能将地理知识同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结合,是否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需要思考未来如何更好地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J].基础教育课程,2018(22):7-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金梅.基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跨学科课程整合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0):45-48.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