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人物内心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学

2024-11-05程森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小说人物的塑造兼具表达其主旨思想的职责。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深入剖析人物形象能够领悟文本的核心内涵。以短篇小说《孔乙己》为例,阐述了小说人物形象解析的基本架构,并探讨了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人物形象 人物剖析 阅读教学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核心任务,依托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以表现故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剖析至关重要。首先,以文本为依托。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深入研究文章内容,理解作家如何通过描述人物外貌、言语、行为和内心活动来使用词汇,同时考虑到他们在社会与自然的背景下生活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全面评估作家的创作目的,进而形成一种既符合原文又具有说服力的人物评价结果。其次,以体验活动为途径。对于小说的人物研究应该依赖于学生的实际读书经历。这种阅读经验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和读者的实际行动相结合的一种感情化、反省式、直观且富有生机的行为方式。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比如鉴赏、探索和交流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体现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性质。最后,以读书育人为目的。文学阅读所具有的人类主义意义是通过理解别人的经历来获取全新的经验和洞察力,并对其人生观产生反省。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理性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及其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探索提升自己。笔者以统编九年级下册第 5 课《孔乙己》为例,探讨初中语文人物形象分析教学的策略。

一、思考“谁”的问题,关注主次要人物

理解小说的主旨需要明确主要人物及次要人物的重要性。主要人物是由作家所创造出的典范人物,而次要人物则是为了这个主要人物提供辅助的人物。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到研究文本的主要人物身上。我们可以通过创建人际网络图、编排人物关联表格、设计人物资料卡等方式来识别出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通常会贯穿整个故事线,作者更倾向于详细描述和描绘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更加明显;次要人物的行为常常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并且可能与其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以《孔乙己》为例,文中的“我”作为叙述者、观察者,其并非是主要人物,但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钱理群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虽然小伙计的主要职责在于充当观测器和讲述人,但他必然也会展现出自身的独特含义。”文中“我”一直在目睹孔乙己的变化,同时也在构建孔乙己这个主要人物的形象上起了重要作用。另外,“我”并不是个无足轻重之人,作家鲁迅在构思这部作品的时候,把“我”和小说的主要人物孔乙己及酒楼老板这些旁观者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所以,读者的体验就会变得更为真切,感触到的情绪也将更为丰满。在《孔乙己》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小说的标题与文章,了解到“孔乙己”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主要形象,而其他如看客、孩童、酒店伙计等都是次要人物。

二、探讨性格特质,了解人物典型形象

通过深入阅读和参与各种活动,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小说中人物的典型形象及其性格特质。

通过聚焦人物刻画,紧紧把握住其显著形象,我们能直观地洞察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人物形象的解析,首要步骤是从对其描写方式开始。小说的人物塑造手法按照描写的内容划分,主要涵盖了面部表情、言语风格、身体姿态、精神状态、内心活动及微妙细节等方面;而根据观察角度来看,又包含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两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小说对人物特质的描写来揭示他们的性格。第一步是要留意到人物交谈时的独有用词,通过他们独特的口头禅以发现他们的社会身份,如“君子固穷 ”,什么“者乎”之类的话语就揭示了孔乙己的读书人身份。第二步则是注意到人物容貌上的关键元素,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第三步是在无意识的行为或者举动上寻找线索,例如,孔乙己反复与小孩讨论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最后一步是透过细微的描写去发掘藏匿在字里行间的人物情感。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在处理问题时融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和生活思维,传递出影响阅读理解和人物形象剖析的关键信息。教师可以选择以下类型的题目,协助学生在解读书籍的时候更有效地探究人格特色。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探索人物的特征与区别,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小说人物形象复杂、立体,学生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上理解这些人物,无法更深层次地理解。在同一部小说里,往往存在社会地位、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方面非常相似,但他们的个性、观念和信仰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物。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系列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比较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思考这些人物间的差异,以促进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如,使用概念图、树状图等思维视觉化的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看到这些人物之间是如何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在解析和评估小说人物形象时,韦恩图可以作为一种有力的工具,用以揭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共同点。在解读《孔乙己》人物形象时,可选择韦恩图,以“站着喝酒”和“穿长衫”为线索来分类人物。在韦恩图的共通部分,我们列出了“站着喝酒的人”和“穿着长衫的人”两个圈,而差异部分则是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以“站着喝酒的人”为例,除了孔乙己外,都是农民,而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站着喝酒。同样地,“穿着长衫的人”包括孔乙己以外的读书人,但他们共同之处是穿着长衫。通过这样的分类和对比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艺术表现方式,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核心属性,更深刻地领悟作家的创作目的和观点。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探讨动机,思考人物行为

通过阅读小说的进展,我们能观察到人物的个性、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及行为模式都可能产生相应变迁。为了更深入且全方位地理解人物复杂多样的形象,需要探索他们在特定环境下所经历的内心与外部变动,并且思考导致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因素。

1.探讨环境如何影响人物的形象

人格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观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生存,他们与其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并且会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发生转变。所以,研究小说的人物发展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那些影响人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包括它们如何驱动故事的发展,如何强化或隐含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如何揭示出主旨思想。以下是针对特定环境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教学步骤:

(1)描绘出孔乙己喝酒时的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孔乙己喝酒时的场景:在酒馆角落里的昏暗灯光下,孔乙己孤独地站着,面容憔悴,衣衫褴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场景,包括孔乙己身处的环境、他的表情动作、周围的氛围等。然后再次阅读相关段落,特别关注描述孔乙己情绪的词汇,比如惋惜、恳求、颓唐不安等。最后,学生再次表述这个场景,着重描绘出具有情感共鸣的画面。

(2)探讨鲁镇酒店人物的独特行为。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鲁镇酒店中其他食客对孔乙己的行为,例如他们可能嘲笑、冷漠或者不屑地看待孔乙己。学生应该分析为什么食客们会采取这样的行为,可能的原因包括孔乙己的低下社会地位、他的外表和举止可能给人留下的印象,以及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通过分析食客们的行为和态度,学生可以深入探讨人物性格和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3)对小说人物的情感转移。学生设定自己是鲁镇酒店的伙计,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行为,譬如,想象自己身处鲁镇酒店,目睹孔乙己的遭遇,然后表达自己对这一情景的感受和思考,包括对孔乙己的同情、理解或者其他情感的转移,以及对鲁镇酒店食客们的看法。借助角色互换等形式,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环境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影响。

2.探计人物的外部转变和内心的变化

人物在外部行为上的改变往往反映在他们内在语言和动作的微妙变化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阅读发现小说中每个情节中主人公的行为特征,并比较、解析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剧情的发展,构建他们的个性,进而展示人物的心境变化。例如,中秋节之后,孔乙己再次来到酒馆饮酒,这时他的神情颓废,眼神带有恳求之色,这种精神层面的转变揭示了他心智的成长或身份的调整。教师应指导学生理清小说中主要人物具体的情感状态或情绪波动,同时鼓励他们探究这些内部情感变化的原因及可能的结果,深入研究人物的内在变化,理解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从而加深对小说主题和情节的理解。

四、探讨“为什么”的问题,了解作者的意图

当学生完成小说的阅读并对其人物进行了深入理解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你在这部小说里学到了些什么呢?在《孔乙己》的小说解读过程中,笔者策划了一个互动环节:如果“鲁迅”能够通过时间机器来到现代,并出现在你们面前。在你看完《孔乙己》的故事以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为什么?一些同学想要向“鲁迅”表达感谢之情,因为他们在《孔乙己》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些学生会想问问:“茴字有多少种写法掌握了有什么意义?没掌握又会有什么影响?”一些学生会好奇地问:“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这样的对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自我成长和生活意义的思考,让他们深入地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情感认知。

五、结语

小说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使学生通过故事经历与审美感受而产生思考并获得收获。当我们将虚构人物视为自我反省的工具时,我们可以使得生活更加完美,这是我们在解读小说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最初的目的,同时这也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小说阅读活动中的共同期望。

参考文献

[1]汪建德.高中语文教材中爱国人物形象教学分析[J].中国教学学刊,2020(S02):3.

[2]王 明.个体化视域下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J].全球教学展望,2018(7):15.

[3]刘 爽.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语文建设,2016(8Z):2.

[4]刘 瑜.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欣赏浅析[J].现代教学科学:教学研究,2011(2):1.

[5]姜永慧.加强人物形象分析,把握语文教学环节——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考试周刊,2013(42):2.

[作者通联:江苏丰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