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边界在哪里?
2024-11-05乔明
摘 要 当前,因对“课标”的误读、被教材的误导及语文教师自身的因素,语文课中存在“语言文字”这个应然视域缺失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遵循学理逻辑,重视语文课的互动性、时效性与系统性,使语文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落实。
关键词 语文课 边界 语言文字 学理逻辑 核心素养
一、语言文字:语文课的应然视域
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呢?毫无疑问,基于语言文字的课才是语文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对传播民族情结、滋润学生心灵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第一句话是于漪先生说的,第二句话是叶圣陶先生说的,最后一句是202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
因此,必须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来进行语文教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言文字感受交流的舞台,教师应通过相应的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发展语言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自如而深刻地感受文本之美,追逐文本之美,妙悟文本之美,内化文本之美,从而逐步养成求真、务实、质疑、探究、创新等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高雅的文化品位、审美趣味和精神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出现了偏差:教学总是集中于文本内容与精神层面,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文字之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用很长时间去引导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因婆媳关系不和发生的不幸事件以及解决的办法,俨然将语文课上成了伦理课、调解课,将语言文字完全搁置架空。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某些有见地的专家的注意,如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樑先生在一次全国性语文教学改革现场研讨会上曾非常感慨地说:“前不久听有老师讲《智取生辰纲》,老师问,生辰纲被劫了,杨志的出路在哪里?学生的发言很踊跃,有的说可以去办精武门,有的说可以去经商,有的说可以去当私人保镖……哎哟,答案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气氛活跃得不得了。这算不算语文课呢?”
这当然不算语文课,因为它完全没有语文课的“应然视域”,完全置文本的语言文字于不顾,这样的课并不是个例,而是很有代表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课标”的误读。有些教师只看到了“课标”中的“素养”一词,而对“课标”中达成素养的手段等视而不见,于是凌空蹈虚,无中生有。
二是被教材误导。有些教材处处表现出重视人文,而轻视语言文字的倾向。如打开某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迎面就会看到“编者寄语”:新的语文课本,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先贤的谆谆教诲,和他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可以感悟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可以在自然的怀抱里净化自己的灵魂,放飞自己的情感;可以透过那未曾暗淡的刀光剑影,解读昨日战争……然后是与此相关的四个单元:“开启智慧之门”“跨越时空的美丽”“走进自然”“昨日的战争”。其中第三、四单元竟然将文言文与现代文放到了一起。上述“寄语”中看不到一点“语言文字”的影子;上述的编排,简直是将语言文字彻底挡在了师生的视野之外!
三是教师自身因素。有些教师语言文字意识淡漠;有些教师虽然有此意识,但为自身水平所限,无力将基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付诸实践。字在词中,词在句中,句在段中,段在篇中,篇在作者心中,有时要理解一字一词,不但需要读懂相关语境,还要读懂全篇文脉,甚至需要知人论世,读懂作者的生平身世。这毕竟不是一件人人都能做到的事。
所以要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这个应然视域缺失的问题,还要从上到下,从专家到教师,大家共同努力。
二、学理逻辑:语文课的基本遵循
学理逻辑是语文学习的硬核道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只有遵循学理逻辑,语文课才能走向真实、丰盈、深刻和成熟;否则语文课就会浅层化、零碎化、边缘化和虚无化。语文课的学理逻辑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互动性、时效性和系统性。
1.互动性
课文的功能定位、教师的知能架构、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语文课的三个要素,语文课必须将这三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生动和谐地互动起来:基于学段学情,发挥教师的知能水平,从教材的“矿藏”中提炼能够涵育学生思想情感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位教师教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一文时,安排了三个环节: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归纳小说主题。课堂上教者糊里糊涂,学者无动于衷,教师与学生都没有实质性参与到课堂中去,更没有互动起来,这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同样是这篇课文,有的教师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看不懂的地方,“逼”着学生通读、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列举出不合理的情节;最终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这篇荒诞小说的艺术特征:以形式的荒诞虚伪反映内心的迷茫虚无。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教师融入其中,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2.时效性
语文课的时效性指学生处在什么年龄段,应该学什么,是有一定规律的;错过这个年龄段,就错过了相应的学习机会。语文课应该严格遵循这个规律,不能错过时机,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茅盾小时候将《红楼梦》倒背如流,年过八旬回忆起来,毫不错乱。巴金在《谈我的散文》中说:“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杨振宁在谈到自己儿时的启蒙教育时说,四岁的时候,母亲给他请了一位老先生,老先生的教法主要是:看、背。父亲检查他读书的情况时,他背得很熟,但问他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他却完全不能解释。但杨振宁先生却对老先生的教学方法赞赏有加,印象颇深。他认为那时的学习方式对他以后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杨振宁先生是西南联合大学的毕业生,西南联合大学当时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的,名师很多,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王力先生的课他都听过,但为什么杨振宁先生唯独对一个教法“呆板”,只是让自己看、自己背的私塾老先生记忆印刻呢?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深深思考吗?
为此有人感慨地说:“死记硬背有什么不好?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就是要死死地记一些,硬硬地背一些。这就是语文基础,这就是本钱。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多的‘架空分析’,是在浪费学生的大好时光,是不符合读书规律的。”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3.系统性
语文课的“系统性”是指每节课的设计不是孤立的、随意的,而是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是整体构建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完成语文之大目标铺路搭桥、创造条件的;语文课要有计划、有步骤,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有次序、有层次,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从而逐渐达成学期、学年以至学段的教学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本不是一个终点”,我们一方面应该将课文放到尽量大的目标框架内去考虑,一方面要努力对教材进行精准提炼,对内容进行精准定位,对学生进行精准施教。
以《唐诗宋词》为例,教材原来是按时代编排的:气象恢宏的初盛唐诗歌、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北宋的旧曲新声、南宋的乱世词心。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编排:灵动的汉字——归纳和整理本册的实虚词;熟读而成诵——背诵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曼妙的句子——赏析本册优美的诗句词句;悠远的意境——体验欣赏诗词独特的意境;独特的手法——探究赏析古诗词传统手法;灿烂的星辉——走近唐宋歌者的精神家园。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性,使学生摸得着头绪,看得清方向,用得准劲头。
再如,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荷塘月色》《荷花淀》《药》三篇课文中月亮描写作用的异同;有的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夜》与《药》里的狗为什么一个叫一个不叫;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屈原列传》中的“夺”字为什么不能解释为“夺取”之类的意思,《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中的“借”为什么不能解释为“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之类的意思,《少年中国说》中“乳虎”为什么不能解释成“初生的小老虎”……这些教学内容其实超越了单篇课文的教学考虑,彰显了教师高站位的系统意识,把学生带入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目标系统。
三、核心素养:语文课的永恒指向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四方面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是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和永恒指向,每时每刻都不能偏离。离开了核心素养的涵育培养,语文课就会变味、变质,就会跑偏、脱轨。
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结构,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课堂因此而丰富生动起来,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但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反思的现象。
例如,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的活跃性、互动性,把语文课上得熙来攘往,热闹有加。有的甚至上成了小品课、戏剧课、演讲课,语文教师变成了导演、主持人。现实中似乎存在这样一种不成文的评价标准:有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言、连续不断的提问的课才是成功的语文课。学生的讨论、发言、提问好像是不可或缺的,有则成无则败。有人甚至认为,寂静无声的课堂就是失败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评价标准导致教师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优劣的时候无原则地鼓励,无原则地表扬,无原则地迁就。真是让人为之汗涔涔呀!
曾听到这样一堂语文观摩课:老师让学生比较“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中用“周郎”好还是用“东吴”好。学生争先恐后地呐喊起来:“周郎好……”“东吴好……”。在陈述理由时,认为“周郎好”的学生说因为下文写的就是周瑜;认为“东吴好”的学生说因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众人努力的结果。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很有道理可讲,因为作者的目的就是想用周郞的英姿勃发反衬自己的衰老无为。这是一个根据语境分析问题的很好的例子,谁知讲课者却在肯定“周郎好”答案的同时,也肯定了“东吴好”的答法,还称他有创造力,思维独特。真是让听课者大失所望!
这个教师之所以肯定第二位学生的答法,可能是从鼓励性原则出发的吧,但那个同学虽然得到了鼓励与赏识,却失掉了更可贵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思维品质。
有的教师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将所有能找到的文字材料与视频材料全都找来,学生上课的时候也真是群情激昂,但是事后想想课堂上学生学到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学到!这种课只强调学生的所谓自主探究,而无视学生的核心素养,长此以往,情何以堪!
衡量一节课是不是语文课,有一个基本的标尺,那就是看其教与学是否具有“语文”属性。教学实际中各种“去语文”现象充斥课堂,诸多似是而非、远离语文的泛化、空化、玄化内容令人啼笑皆非。一旦“教什么”出现了问题,要想有效、高效地实施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就成了一句空话。期盼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学者,除了关注理论,更要关注现实;除了研究课标,更要研究教师,研究教育现状;尽早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