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恢复疲劳”:语意很明白,逻辑为哪般?

2024-11-05徐进超张悦群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4年10期

摘 要 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22题“恢复疲劳”一语曾经争议过多次,但还有人认为它“不合逻辑”。对此,本文提出相反意见。其基本理由为,在现代汉语研究发展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认为动宾关系只是“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受事者”一种,而应当认识到它还有“动词与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工具或方式”“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原因”“动词与动作行为的目的”等多种。由此证明“恢复疲劳”是符合汉语语法逻辑的。

关键词 第22题 恢复疲劳 动宾关系 语法规则 符合逻辑

先请看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22题:

……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试卷揭晓后,语文界就对这道题的答案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加之“恢复疲劳”与“打扫卫生”一样,其特殊情况大家都非常熟悉,所以对“恢复疲劳”是否符合逻辑以及如何符合逻辑的争议,不仅一直没有停止,而且发展到非语文界,不少非语文教师也参加了讨论。综合网上流行的种种意见,不难发现,有一种语意解释的观点涉及约定俗成。

“恢复疲劳”是否可以使用,网上的意见基本一边倒——可以使用。是否符合逻辑,大多数网友都作了肯定的回答。至于对“理由”的“说明”就不一样了,主要有三种观点。

A观点认为,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这一表述是符合逻辑的。因为这里的“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工作、学习或活动而导致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状态,而“恢复疲劳”则是指通过休息、睡眠等方式使身体或精神恢复到正常状态。虽然疲劳不是一种“东西”或“物品”,但可以说它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或睡眠来减轻或消除,因此使用“恢复疲劳”这一表述是符合逻辑的。

B观点认为,“恢复疲劳”在这里并不是说让疲劳重新出现,而是强调通过睡眠等方式使疲劳的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是符合逻辑的。

C观点,即笔者的观点。“恢复疲劳”这一表述可以使用。理由是,虽然字面意思看似矛盾,因为疲劳是一种消耗状态,恢复意味着回到未消耗前的状态,但实际上该短语在日常交流中已被广泛接受,用来形容通过休息或特定活动减轻或消除疲劳感的过程。它已成为习惯用语,表达的是通过某些方式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和活力的过程,因此在本文中使用并无不妥。

上述三种观点都是语意解说,而不是“恢复疲劳”这一特殊语言现象的语言逻辑解说。其实人人都理解其语意,就是不理解“恢复”与“疲劳”之动宾组合的逻辑。多年前就有人质疑过,“疲劳怎么可以恢复?”孙明伟、闻冠林说得更明白:“‘恢复疲劳’不但意义含混,简直把意义弄得相反了。”[1]2024年新高考Ⅰ卷第22题中“有人说不合逻辑”的“逻辑”就是这种动宾组合的逻辑。上述三种观点避开语言逻辑不谈,只从语意方面来“说明”其符合逻辑,其“理由”无法令人信服。

A观点只是说“恢复疲劳”就是“恢复到正常状态”,B观点只是说“恢复疲劳”就是“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都没有讲其语法理由或修辞理由。C观点增加了“在日常交流中已被广泛接受”,“已成为习惯用语”,涉及约定俗成,这倒是符合语言逻辑的,但也没有明说。也就是说,尽管其动宾搭配不合语言逻辑,但符合约定俗成的逻辑,因为约定俗成是可以积非成是的。诚如荀子所言“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这句话的意思是开始一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没有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大家都那样叫它就算合适了。

可是,为什么那样叫它,不这样叫它?又为什么能从不合适到合适地存留下来?其实生命力强的语言背后一定有其合理的逻辑,以前人们发现不了,因此只能笼统地说“约定俗成谓之宜”。语法研究表明,约定俗成未必不符合语言逻辑。比如“吃大碗”“捅刀子”,动词“吃”“捅”与其动作的工具“大碗8/ZrRYXkD5R44aWF811ZEe6V8Puje91ln0m95Xk6COo=”“刀子”组成动宾关系,两个宾语为工具宾语,其语意为“用大碗吃”“拿刀子捅”,绝不是“把大碗吃下去”“对着刀子捅”。宾语有很多种,不只是受事宾语一种。如果认为宾语只有这一种,那么“吃大碗”“捅刀子”肯定不合逻辑。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是人们“不知道”,而是人们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如果知道“自己的不知道”,还可以努力去知道;而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便不会去努力,反而容易固执己见,造成许多无谓的争论。所以,我们还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存在的都是符合理性的,约定俗成的也是符合逻辑的。

人们常用“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一说来证明一些不当现象,还把这句话当作黑格尔的命题,甚至连对西方哲学颇有研究的现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也是这样理解的。在他的《生命的学问》中专门有一篇题为“论‘凡存在即合理’”的文章,就是这样理解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的[2]。然而,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恰恰不能这样理解。

黑格尔的这一个关于合理性的著名于学术界而在社会上也流传甚广的命题,最先发表在他的《法哲学原理》的序言中,后又在《哲学全书》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其德文原文是:“Was vernünftig的 ist ,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 das ist vernünftig .”梁志学译《逻辑学》(哲学全书·第一部分)中的译文是:“凡是合理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3]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则是“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甚至再进一步被误解为“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而且在一般人中间流传最广的是后一句话。其实这些都错了,正确的翻译应是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和贺麟译《小逻辑》中的译文,二者都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4-5]因为黑格尔是理性主义者,他是反经验主义的,他不可能提出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命题,只会提出存在的都是符合理性的命题。

由此根据三段论进行推理,凡是存在的都是符合理性的,约定俗成是存在的,约定俗成也是符合理性的。符合理性就是符合逻辑。语言现象的逻辑就是语言逻辑,语言逻辑就是语言运用的逻辑,如语法逻辑与修辞逻辑。

再说,存在先于本质,约定俗成的言语产生了,其中的积非成是为大家接受了,但其合适不合适的语言逻辑依据未必也同时为人理解。但随着语言运用与言语实践,人们才逐渐理解背后的逻辑依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事物的名称及其名称形成的语言逻辑经人有意无意的相约遵用,久而久之,为社会所公认或应用,名称及其逻辑规则就会为人们认知与掌握。

存在的都是符合理性的,约定俗成的也是符合逻辑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现象也是符合语言逻辑的。故长期存在的“恢复疲劳”的动宾搭配,也是符合语法逻辑与修辞逻辑的。

20世纪50年代初,社会各界曾号召大家学点语法——“为语言的健康纯洁而斗争”,上上下下掀起了学习汉语语法的热潮。当时举出的语言使用不当的典型例子当属“打扫卫生”“恢复疲劳”。应当说“注意卫生”“讲究卫生”,“卫生”是好的,怎么能把它打扫掉?干活儿、工作累了,应该通过休息“消除疲劳”,怎么能让“疲劳恢复”?所以,当时有相当多的人,包括部分语文工作者都认为上述二例不合语法,不合逻辑。可事实是,这种所谓动宾搭配不当的“打扫卫生”“恢复疲劳”的生命力特别强,不仅运用于众多的百姓生活中,而且出现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

就“恢复疲劳”而言,一直出现在此前此后的许多有影响的经典作品中。如《铁道游击队》(第618 页)、《林海雪原》(第485页)、《红日》(第142页)等都用上了。而毛泽东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中就采用了“恢复疲劳”的说法(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68页)。茅盾在1940年写的散文《风景谈》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人们发现“恢复疲劳”不但口语里存在,而且在书面语里也早就站住脚了。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语文》连载的《语法讲话》中指出的“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说不完的”这句话,曾被指责为 “不可知论的结论”[6]。但也可以认为作者旨在强调汉语动宾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对其认识还很不够的现状[7]。吕叔湘先生在《“恢复疲劳”及其他》中指出“汉语里边,一个动词后头跟上一个名词,中间的关系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像有些书上所说的那样,非得都是像打靶一样让某一种动作射向某一种东西”,他认为这是“约定俗成的问题多数人都这样说,就算是通”[8]。邢福义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指出动作动词与宾语的关系有十多种,但仍称“好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9]。凡此种种,对人们关于动宾关系的认识与理解造成了消极影响,好在这次高考考到“恢复疲劳”,正好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探讨de99e658c1bb8c5f86a2827d777296b06c394ffb75bd75d852de05ecceaef1a7动宾关系的机会。

常见的动宾关系,是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受动者构成的动宾关系,如“朗读课文”“消除疲劳”“打扫办公室”等。但这只是一种动宾关系,还有多种动宾关系。首先,有动词与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构成的动宾关系,如“坐着主席团”“飞来一只鸟”,你不能说它们不合逻辑。在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受动者构成的动宾关系中,其宾语为受事宾语;在动词与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构成的动宾关系中,其宾语为施事宾语。一言以蔽之,除了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受动者构成的动宾关系,还有其他多种动宾关系,它们都是符合动宾搭配的逻辑的。

(1)动词与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构成动宾关系,其宾语为施事宾语。

“(台上)坐着主席团”意为“主席团(在台上)坐着”。

“飞走了一只鸟”意为“一只鸟飞走了”。

“冲出了一支队伍”意为“一支队伍冲出来了”。

(2)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构成动宾关系,其宾语为工具宾语或方式宾语。

“洗热水”意为“用热水洗”。

“吃大碗”意为“拿大碗吃”。

“挑扁担”意为“用扁担挑”(东西)。

(3)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原因构成动宾关系,其宾语为原因宾语。

“恢复疲劳”意为“因为疲劳而恢复(身体)”。

“纠结考试”意为“因为考试而纠结”。

“救火”意为“因为火灾而抢救(人的生命、财产)”。

(4)动词与动作行为的目的构成动宾关系,其宾语为目的宾语。

“殉国”意为“为了国家牺牲”。

“死知己”意为“为了知己而死”。

“打扫卫生”意为“为了卫生而打扫(教室)”。

……

上述几种动宾关系,都不是动词与动作行为的受动者构成的动宾关系,但其动宾组合都是符合逻辑的。自然,“恢复疲劳”是符合语法逻辑的,是由动词“恢复”与动作行为的原因“疲劳”构成的动宾关系,意思为“因为疲劳而恢复(原有的身体状态)”。

当然,“恢复疲劳”除了符合现代汉语语法逻辑,还符合古代汉语语法逻辑。

“恢复疲劳”一词中省略了介词“于”或“以”,或为“从疲劳中恢复到身体的原有状态”,或为“因为疲劳而恢复身体的原有状态”。

还有,除了符合语法逻辑之外,还符合修辞逻辑。

动词“恢复”与用了借代手法的“疲劳”构成动宾关系,借代是以“疲劳前的身体状态”中的一个局部(修饰语中的)“疲劳”代整体(疲劳前的身体状态)。

参考文献

[1]孙明伟,闻冠林.说文侃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黑格尔.逻辑学[M].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玄 常,朱觀成,章景麟.评“语法讲话”[J].语文学习,1955(4):70-77.

[7]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8]吕叔湘.语文杂记:十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9]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通联:徐进超,江苏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

张悦群,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