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集体主义的重要论述及历史性贡献

2024-11-05陈冬

理论观察 2024年10期

摘 要:新时代集体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强国目标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反映集体主义价值理念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大的集体利益;新时代十多年的伟大变革彰显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力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为民造福的本质要求诠释了集体主义的根本立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揭示了集体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了集体主义的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集体主义的重要论述具有突出的历史性贡献,为奋进强国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力量;为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增进世界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奏响时代强音。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集体主义论述;历史性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10 — 0010 — 05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守和弘扬的价值追求。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团结带领人民,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了集体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强国目标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反映集体主义价值理念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写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及强烈的使命担当。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集体主义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反映集体主义价值理念的重要论述,洋溢着我们党深厚的民生情怀和为民初心,揭开了集体主义价值观新的一页。

(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大的集体利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集体利益,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担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初心使命扛在肩上,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始终把团结奋斗鲜明地写在自己的历史答卷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实现人民的集体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万众一心抓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号召全国人民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照搬西方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百年来,党领导人民铸就的团结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的深刻体现,印刻在百折不挠、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身上;体现在吃苦耐劳、公而忘私、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上;书写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开拓者身上。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持续团结奋斗,才能把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新时代十多年的伟大变革彰显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15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鼓舞着亿万中国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多年,我们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我们党坚持以人民集体利益为重,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有效应对了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经受住了各种巨大风险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破的艰难险阻,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新时代十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锻造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成为现实,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领导人民取得了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干涉、挑衅,我们党始终坚持从全体中华儿女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反分裂、反干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而矢志不渝奋斗的历史责任担当。

新时代十多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极大提升,集体主义意识和集体凝聚力极大提升。这一时期的伟大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而是党以人民集体利益为重,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中得来的。

(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集体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2,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集体利益,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人民是价值旨归,为人类现代化事业开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境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的价值与追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和心愿。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康有为的《大同书》,乃至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无不体现了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能只是少数人富裕,而是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彰显了我们党百年来坚守的集体主义价值选择。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跟劳苦人民群众紧紧站在一起,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为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持续加强共享发展,努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我们党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极大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价值超越,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彰显了我们党所坚守的集体主义价值追求。

(四)为民造福的本质要求诠释了集体主义的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46。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我们党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坚守的人民立场。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历史。回望百年征程,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定不移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下干革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抓建设,在历史关键时期促改革,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不忘初心、百年奋进,我们党为民造福的脚步从未停歇,始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人民衷心拥护党,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始终全心全意为民造福。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日俱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为民造福的道路上初心不改、使命不移,紧紧依靠人民,坚持不懈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为民造福是中国共产党集体主义思想的生动诠释。从集体主义的视角看,我们党为民造福的本质要求就是强调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根本立场和出发点。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要求全体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4] 1094-1095要树立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为了革命浴血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思想,万众一心抓建设,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Hww4mtFE5tt4Kw6AtgXaNYfI/bQSnx0wXkopUOVMoeU=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楷模雷锋;吃苦耐劳、公而忘私的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等,他们以实际行动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新时代,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利益至上,提出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实现强国伟业、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是党执政最深厚最可靠的根基,坚持弘扬集体主义思想,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为民造福的本质追求。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为人民者,民必爱之拥护之。只有为民造福才能守住人民的心。进入新时代,我们走上了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民造福,甘于奉献appAxwqXg2u2zdF1aCTlZufUWm9GQQt7ainwqfAeYhg=,练就创造美好生活的高超本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五)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揭示了集体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4 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集体主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党历来重视集体主义教育,将集体主义教育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毛泽东将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到了党性的高度。他指出:“马克思讲的独立性和个性,也是有两种,有革命的独立性和个性,有反动的独立性和个性。而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5]417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强调,党员干部要勤政为民,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中共中央在1994年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有机地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6]922《纲要》还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强调要教育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意识,将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中共中央在199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与2004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都强调了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集体主义教育。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注重集体主义教育,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7],对青年学生提出了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实质上就蕴含了集体主义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刻指出了加强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8]要加强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绽放异彩。

新时代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戮力同心、共同奋斗。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国家观,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了集体主义的共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1]62这段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我们党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的共同价值。

当今世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 量子卫星、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程度前所未有,各国人民的命运前途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人类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环顾全球,冲突战乱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阴魂不散,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性难题层出不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做出的正确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新中国外交70多年来始终不渝的原则基础。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态势良好,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9] 这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负责任大党的世界担当,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彰显了我们党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10]和大力弘扬的集体主义共同价值。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集体主义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为新时代凝心聚力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VOLSCjpsKD9pPqH5dgX9DA==成部分,具有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一)为奋进强国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力量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集体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直接体现[1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切实体现,凸显了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旨归。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思想,始终把初心使命扛在肩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1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1]46这些铿锵有力的语句,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的为民情怀的书写,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彰显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新时代十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顽强拼搏、披荆斩棘,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形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3],是中国共产党深厚为民情怀的时代彰显。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4]。新时代新征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体主义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集体利益至上,坚守人民立场,为奋进强国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力量。

(二)为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总动员令。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立场。我们党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围绕人民性展开的,是代表人民集体利益,坚定不移践行初心使命,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的。百年来,我们党汇聚人民智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5],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其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每一位中国人民的梦想和期盼,表达了对人民利益、人民诉求的关切,体现了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6],是人类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向,它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集体主义的重要论述,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致力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大踏步向前迈进。

(三)为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世界人民福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奏响时代强音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立场上的顶层设计,是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坚持既造福中国人民,又造福世界人民的核心理念,与各国一道共谋繁荣、共求发展,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遇,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达了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构建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符合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具有民族性;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责任与志向,具有世界性[12]。既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福祉,又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既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家国情怀和天下情怀,又充分彰显了集体主义的世界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把中华民族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包含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形成的民族责任心的庄重承诺,也包含了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价值选择。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奏响了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的时代强音。

三、结语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是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充分彰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集体主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表达,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的深刻诠释,是我们党深厚的人民情怀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2-08-19(01).

[3]黄承伟. 在共同富裕进程中防止返贫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逻辑、实践挑战及理念创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0(01):5-12.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N].人民日报,2019-03-19(01).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9]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02(02).

[10]刘先春,张艳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和世界意义[J].理论学刊,2023(01):42-51.

[11]蔡志强,袁美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维度审视集体主义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2022(03):39-47.

[12]丁兆梅.“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整体性特征[J].理论探索,2019(03):61-67.

[1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2).

[14]张露.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民生思想与实践[J].唯实,2022(07):60-62.

[15]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02).

[16]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N].人民日报,2021-10-16(01).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