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嵌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症结、理路

2024-11-05范虹邑

理论观察 2024年10期

摘 要: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基石,承载着革命的历史记忆,是国家的精神血脉。在当今时代,其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人民的生活实践不仅是红色基因的逻辑起点,也是其价值的终极体现,人民对红色基因有着内在的渴望与需求。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既符合科学性原则,又彰显合理性。然而,红色基因所具有的政治性、抽象性和嬗变性,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性、实用性和经验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融入带来了挑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我们才能确保红色基因在融入人民生活时保持其核心内涵,避免其变异和退化,同时促进红色基因的创新与正向演变。

关键词:红色基因;人民日常生活;机理;症结;理路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10 — 0145 — 04

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它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生命密码,其核心价值在新时代更需得到传承与弘扬。学术界对红色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历史演变、内涵、特征,以及在不同领域内的传承意义和路径,但对于红色基因如何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如何形成广泛认同的研究相对不足。红色基因作为共产党独特的文化财富,必须下沉至民众的日常生活,影响并塑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使共产党的价值理念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真正实现党的理念与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度融合。然而,红色基因与民众日常生活的融合并非一帆风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张力。因此,共产党人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探索有效的融合路径,确保红色基因能够顺利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

一、红色基因融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内在机理

人民的生活实践构成了红色基因孕育和演变的根本土壤。红色基因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民日常生活实践的丰富和变迁而不断更新。红色基因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民的幸福生活与民族的整体发展,这种价值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日常活动中。人民日常生活对于精神文化的滋养有着迫切需求,而红色基因恰好能够满足大众对思想文化的渴望。因此,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备充分的现实可能性。

(一)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红色基因的逻辑起点

88706ce65f1e31b7e64bcf689cc5460d色基因并非抽象的存在,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在与日常事物的互动和大众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孕育,并经过人民生活的检验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展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和浓厚的人民性。

红色基因源于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它不仅推动着群众利益的实现,还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历史进步,体现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特质。它重视大众的实践智慧,蕴含着对人民利益的深切关怀,具备融入人民日常生活的独特能力。红色基因中包含了能够与人们生活无缝对接的因子,使其能够与群众的生活世界形成自然的融合。

(二)人民的发展是红色基因的价值旨归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的利益普遍而真实,正如所言:“群众的生活,不容忽视,亦不容轻视。”[1]追求人民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的灵魂与核心。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文化象征,体现了党的独特底色和优良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无论是早期引导工人争取经济和政治权益的罢工,推动农民土地革命,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产党人均以红色基因为理念指引,带领民众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致力于解决民众的生存问题和争取民主权利。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基因与现实实践相结合,以奋斗、公平等价值要素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价值支撑,助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激发民众的创造性和劳动热情。

(三)红色基因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思想犹如行动的灯塔,照亮着国家、社会与民众在各个时期前行的道路。正确的思想不仅是方向的指引,更是行为支撑的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言:“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随着时代任务的变迁,民众始终需要一种能够主宰心灵的思想和规范行为的理论。精神文化在生活世界的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而人民日常生活的空间亟需思想文化的充实与占领。

红色基因作为引领思想的灵魂,教导人们理性地认识国家制度与社会现状,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并推动社会与个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精神需求。

红色基因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旨在为大众谋求福祉,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这些独特优势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红色基因嵌入人民日常生活的症结

红色基因本应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融入的困境。其政治属性与日常生活的普及性之间,抽象理念与具体实用需求之间,以及不断演变的特性与人们稳定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着显著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关键障碍,影响了红色基因顺畅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红色基因的政治性与人民日常生活大众性的矛盾

红色基因,作为共产党人传承的核心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政治内涵,本质上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一方面,红色基因反映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政党文化,代表着无产阶级这一特定统治阶级的思想主张,具有不可忽视的阶级性。它凸显了共产党人的理念与思维方式,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支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特征。另一方面,红色基因的存在与发展肩负着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促进民众对国家政治认同的重要任务,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它发挥着政治导向作用,在社会成员和个体心灵深处构建起一种精神支撑体系。

通过对红色基因的深入认知与坚定信仰,广大民众能够培养对党和国家倡导的思想文化的认同感、对国家制度的信任以及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支持。同时,红色基因旨在通过内化于心,引导党员和普通民众的政治认知与行为,为社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提供观念和行为的准则。以红色基因为参照,形成自我约束的自律机制,确保国家政治方向的正确性。

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普遍更注重个人起居的实际需求,而较少直接考虑政治性因素。“民以食为天”,首先追求的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如吃喝住穿等。[3]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物质需求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普通大众更倾向于追求经济利益和文化的娱乐性,而非政治权利和需求的关注。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意识形态认同特点的文化现象,与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与此同时,大众文化往往以通俗、娱乐性的形式呈现,以满足普通大众的猎奇心理、享受需求和易于理解的特点,这无疑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和意志。这种文化现象往往有意无意地规避政治性,甚至对已经存在的政治因素进行解构,对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政治文化进行遮蔽和消解,这与红色基因所倡导的观念和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如何在坚守红色基因的政治性原则的同时,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成为红色基因融入人民日常生活的一大难题。

(二)红色基因的抽象性与人民日常生活实用性的矛盾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精神文化的核心体现,其内涵丰富而抽象。它涵盖了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的意志、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些特质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无私贡献以及自律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具有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崇高性。作为共产党人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红色基因始终关注国家的独立、发展和人民的整体权益,致力于探索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路径,这与日常生活追求的短期、眼前利益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红色基因以概念、话语、价值观等理论形式呈现,其核心要素简洁明了,易于概括。

然而,群众的日常生活往往以实用性和功利性为基本导向。“人们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是根据其实用功用来把握和判断的。”[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根据事物的实用功利性来评估和决策,本能地追求效率最大化、付出最小化,有时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实用主义与红色基因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等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生活世界中,个体更注重追求个人舒适和休闲,追求现世的快乐和精神满足。而红色基因则更强调个人对社会长远发展的积极贡献,注重个人行动对整个社会、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种抽象性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大众往往深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不自觉地以利己主义为导向。因此,红色基因需要被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其价值理念指导普通大众的行事准则。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通过实现集体权益,才能为个体的需求和欲望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红色基因的嬗变性与人民日常生活经验性的矛盾

色基因,作为共产党人在引领人民积极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过程中凝结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任务的变迁和实践要求的更新,其内涵与表现形式不断发生适应性变化。在批判现实、深入实践、以及对国家和民众需求的不懈探询中,红色基因持续演变,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了改变世界的价值观和思维范式。这种精神遗产的核心内涵,理应被党员和群众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然而,日常生活往往依赖于经验,人们在稳定的环境中容易产生惰性,习惯于以重复性的思维模式指导实践,往往根据直觉和常规做法行事。日常生活变化缓慢,具有保守的倾向,往往对新思想持保留态度。同时,现实生活错综复杂,充斥着落后腐朽的思想和过于颓废、娱乐的文化内容。大众往往囿于个人利益,固守既有经验,缺乏必要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因此,红色基因的嬗变性和创新性,与人民日常生活的保守性和经验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矛盾。这一矛盾对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构成了挑战,要求我们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如何激发大众的思辨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红色基因嵌入人民日常生活的科学理路

红色基因在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时,必须妥善处理政治性与大众性、抽象性与实在性、嬗变性与经验性之间的平衡。这一过程旨在确保红色基因的核心内涵得以保留并代代相传。共产党人应在此基础上,顺应人民日常生活的发展需求和多元诉求,不断拓展红色基因的外延,创新其具体表现形式,防止红色基因受到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消极因素侵蚀,从而维护红色基因的纯正与健康。

(一)处理好政治性和大众性的关系,谨防“政治转基因”的危险

在深刻理解红色基因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党和国家应积极拓展红色基因的宣传渠道,提升其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意识形态工作者需主动构建与红色基因相契合的话语体系,推动红色基因内容与形式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以实现虽阳春白雪,仍和者日众”[5]的效果。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媒介,将红色基因以贴近民生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深入到各个领域,实现其大众化的转变。红色基因应占领大众媒介的重要阵地,结合传统的学习平台、纪录片、书籍等,以及新兴的数字化、移动端、微传播等手段,主动掌握话语权,推动红色基因的广泛传播。

在红色基因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警惕避免将其去政治化、去意识形态化。正如所言,“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6]我们不应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或满足娱乐需求,而削弱或消除红色基因的政治属性。我们需防止红色基因被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可视性所操控,导致其政治本质的割裂和真性力的丧失。同时,面对多样化的价值观影响,部分与红色基因相异的观念正以大众化的形式渗透民众思想,民众拥有选择价值理念的自由,这对红色基因的政治性宣传构成了挑战。一些错误言论企图通过曲解党的历史贡献、断章取义解读党和国家政策、领导人讲话,或以看似有力的数据和逻辑攻击我国制度和共产党人的治国理念,试图以“政治转基因”取代“红色基因”。面对这些非政治化的行为,红色基因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对任何企图否认或亵渎其政治性的言论进行坚决反驳。

(二)平衡好抽象性与实用性的关系,谨防“红色基因链”变异

作为红色基因话语主体的共产党,不应仅仅停留在单向度的传播与说教,也不能仅将红色基因视为一个名词概念。相反,我们应当将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融入到具体的群众工作中,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和成效的评价标准。在宏观层面,党和国家需密切关注人民的需求,及时更新议题,缓解群众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而在微观层面,党员干部应参照红色基因所倡导的理念,作为行动的范式,深入基层,解决诸如医疗、卫生、教育、居住等实际问题。正如文献[7]所指出的,“我们需要将倡导的理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细节上下足功夫,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在关注群众生活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时,党员干部应身体力行,将红色基因的抽象理念具体化,凸显其实际应用价值。

红色基因在人民日常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转化为大众的行为准则,进而促进人民日常生活的改善。通过建设图书屋、乡村综合文化站、博物馆、纪念馆等硬件设施,让人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同时,音乐、影视、综艺、新闻等媒体应积极融入红色基因元素,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传递价值观念,并根据受众需求进行内容调适,提供精准和个性化的信息。这样,人民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对红色基因产生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从而主动接受并传承红色基因。

(三)协调好嬗变性与经验性的关系,谨防“红色染色体”退化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执政挑战与危机。随着世界形势的复杂变动,共产党人必须应对全球性的共同问题,同时面对部分国家对我国发展和崛起的排斥态度。我国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期,正迈向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失房群众”等新的社会群体涌现,地区与行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亦不容忽视。面对国内外多重因素的考验,共产党人需摒弃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主义思维,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更新思想,丰富内涵。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走向成功的重要经验总结。维护国家统一、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红色基因在历史变迁中始终坚守的核心使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基石,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身工作,是红色基因的本色所在。红色基因要保持共产党人留下的优良品质,确保其内核的纯洁性。当前,红色基因面临被淡化vF789XEsDyyrrE+W3rwhRB+wblRAr+a6aKCLu8oE0pk=的风险,‘过时论’、‘无用论’时有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侵蚀着红色中国的肌体,一些党员出现了唯利是图、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对党组织归属感弱化等问题。为防止红色基因受到日常生活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必须防止其发生不良的嬗变。共产党人应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奋斗精神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积极践行红色基因的内涵,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以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

[4][匈]卢卡奇.审美特性(上)[M].徐恒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9.

[5]李进.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10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从出版社,2017:183.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从出版社,2018:165.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1.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