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发展、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

2024-11-05马雪王文泽马金龙

理论观察 2024年10期

摘 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人民民主作为历史使命,把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融相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入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新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新期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构建了民主实现形式新样态,以先进的价值理念引领人民当家作主、完整的民主程序支撑人民当家作主、真实的民主实践推进人民当家作主。

关键词: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10 — 0005 — 05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和创立的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设计,是一项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紧密相关的重大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1]全过程人民民主成长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艰辛探索,始终不忘实现人民民主的初心和使命,将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融相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入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开辟的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新阶段新征程,我们要扎实推进和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一、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发展

(一)民主:人类社会共同的政治理想

西方国家的民主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作为一种区别于君主制和贵族制政府形式的政治共同体,“由人民来统治”是其基本的概念含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雅典公民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但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占绝大多数的妇女、儿童、奴隶以及外乡人除外,尽管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但是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具创造力的政治体制,为近代民主体制提供了制度借鉴。纵观历史,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场延续了一百年多年的启蒙思潮,不仅摧毁了腐朽的封建制度,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卢梭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进一步发扬了古希腊的民主含义,继承了“人民主权说”,用“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强调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权利是不可剥夺的,认为人民是权力的来源,人民的意志要在权力的运行过程中得到体现,彰显民主制存在的价值7671514adeb274d598aa65d85483fc4d,加速了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人权宣言》在宣判旧制度灭亡的同时,将人权主体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将其与政治结合,发展了人民主权的观念,民主和人权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美国宪法建构的美式民主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美国宪法投入使用之后将“民主”与选举制度相结合,实行一人一票的选举制。从字面上看,美国体制设计的原则是民主的:权力必须掌握在人民手中,政府官员的选举需定期和经常地举行,而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体制能够有效限制某一政治势力(或它的代言人)长期垄断政府权力,但在现实中,宪政原则的贯彻需要由政党来推动,然而政党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会为了巩固和扩展自己的利益而制定于自己有利的游戏规则,仅代表并服务于少数资本家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认为,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本质特征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服务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民主思想的重大转变,使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得以实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不渝追求民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初心使命,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本色,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民主政治构想,并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

(二)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

人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和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需要放到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才能了解其准确含义。一是明确每个时期人民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覆盖在人民的范围内。而现在的中国,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2]二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明确指出了对人民实行民主这个职能,而且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权中的主体地位,即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三是建立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人民民主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的优良传统逐步得到恢复,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民主制度得到了健全和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日趋正常和不断发展。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发展民主的战略方针,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党的十三大总结了以往民主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推进以发展人民民主为方向和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构建更加民主化、合理化、科学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对民主提出与时俱进的具体要求,并着手加强人民民主制度的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人民民主的重要性作了历史性的概括,并为解决民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使民主更加制度化、法治化的优化调整,强调增强公民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关注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形式,使人民民主进一步扩大。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民主探索的全新范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3],深刻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坚守。党的二十大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作了新表述,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4],深刻揭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对中国式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和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形态的深远意义。一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支撑和价值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实现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需要正确的方向指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追求的目标本质上是要推动人的主体性权利不断实现,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状态内在一致,能发挥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成为现代化国家建构过程中重要的政治支撑。二是为人类政治文明形态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基于国情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遵循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超越了西方政治制度垄断模式,为引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向更高水平迈进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之维:赓续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而形成的民主发展新形态。它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折射出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重要的引领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民主思想占据着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民主的核心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制度必须体现人民意志。恩格斯曾反复阐述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要性,强调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可以利用民主共和国这种唯一的政治形式达到专政的目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要确保人民权力的实现,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劳动者脱离了前资本主义中的社会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并且在法律保障之下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为其实现政治参与奠定了前提和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中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另一方面深刻剖析了其虚伪的本质。资产阶级凭借国家机器对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专政,通常利用立宪会议以及全民选举等方式来掩盖其阶级专政的本质,实际上假借民主之名进行剥削压迫之实。资产阶级民主作为一种工具,始终代表资产阶级特权,服务于资本增殖目的。无产阶级民主实现了近代以来政治权利的民主转型,从性质上看比资产阶级民主形态更高级,其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人,是更加真实可靠的民主。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直指资产阶级民主的弊病,对无产阶级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科学认识了民主是直接的、广泛的、全过程的,这些论断作为直接的理论来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的提出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文化之维:源自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厚滋养

一种政治制度的生长,总是与社会土壤息息相关。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5]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现代化国家政治体系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吸取借鉴了人类社会先进的制度文明,另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适合时代发展的智慧和养分。传统政治文化中对涉及公共政治权力的分配,从未超出“家天下”的思想框架,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但也蕴含着民主的前提因素。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存在时代的局限和不足,重要的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找准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契合点,吸收传统政治文化中积极合理的养分。一是“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这与大同社会的价值追求相耦合,作为一种美好理想得到广泛兴起和重视,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家国情怀,都是以“天下为公”作为深厚沉淀,着眼于为了天下之百姓,包含有现代性民主的因子,同时蕴藏着历代先贤家国同构的崇高情怀和利济苍生的襟怀抱负,这种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文化,对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带来了重要影响,也是我国协商民主的来源之一。二是“民为邦本”的政治立场。这在促进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君重民轻”的官本思想相反,更加强调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代表思想有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为政在人”,强调要爱民重民;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以人民为本;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强调要重视民众的利益。这些民本思想的经典表述蕴含了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智慧,奠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立场,为近代民主意识的萌发提供了深厚滋养。三是崇尚“和合”的政治品格。这种独具东方智慧以和为贵、以“合”求“和”的传统政治文化遗存,是推进今天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精神依托。

(三)现实之维:中国式民主话语表达的内在要求

话语权是当今世界大国博弈的重要利器,以话语权为主要文化标识的软实力也被纳入各国竞争的重要目标,面对“世纪之变”加速演变和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的复杂局面,各国在政治较量中你来我往,特别是对涉及民主人权的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民主实践出现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民主制度的内核以及设计理念已经与实际运行相脱节。与此同时,中国式民主日益呈现出独特的优势与魅力,深究其源在于中国式民主是具有盎然生机与鲜活生命力的新型民主模式,但世界的民主话语权、解释权仍长期掌握在西方世界手中。环视世界,西方国家的民主“闹剧”不断,民主失效现象时有发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式“民主灯塔”已深陷“民主赤字”旋涡,多国民主治理失序,“民有、民治、民享”更是名存实亡,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人类需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推动民主事业良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民主的诉求日趋强烈,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单只满足于多样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法治、公平、正义等精神上的需求持续升级,立足民生需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关注和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是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各项权益的真实有效的民主实现形式,能持续改善人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民生福祉。全过程人民民主打破西式民主的垄断模式和思维框架,超越以普选为标识的西式自由民主理论,为人类民主事业发展探索新的路径,为人类对更好民主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提供了强大依托。

三、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蕴

(一)先进的价值理念引领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源自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是符合人民利益和现实国情的新型民主形态。从价值理念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兼具“人民民主”和“以人为本”的双重价值属性。一是“人民民主”强调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区别于“精英民主”,追求真正的、绝大多数人的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致力于在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体而现实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二是“以人为本”,即开展任何活动均应最先关注到人民的利益,[7]强调把人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保证人的生存价值全面实现,而不是单一追求物质利益为第一需求,与“以物为本”的范式存在本质上的不同,更多关注于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符合民主的本质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具有的“人民民主”和“以人为本”的双重价值属性从根本上要求党始终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担当起为国家和人民谋全局和谋万世的责任和使命。

(二)完整的民主程序支撑人民当家作主

衡量民主的重要标准是人民是否全过程参与政治生活,不仅只是在选举环节参与的“一次性”“票决性”民主,而在选举结束后,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参与的权利得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民主不是西方话语中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具有中国特色和话语品格的人民民主,是区别于西式“间断性民主”和“熔断式民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民主发展的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探索和实践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重要的政治目标。马克思指出:“在民主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具有与它本身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每一个环节实际上都只是整体人民的环节。”[8]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具有完整程序的民主,是具有完整参与链条的人民民主,由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闭环结构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衔接。从这一政治生活的全过程看,民主选举是全过程u4mvwoi1FpYJyofrNAZcxA==人民民主的基础,人民通过投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利,继承了发展人民民主的优良传统。各级人大代表组成的国家权力机关都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中国式民主选举的现实特征;民主协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是进行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公开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意志,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尊重,为民主决策提供民意基础;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进行集中,充分表达人民意志,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倾听百姓呼声,广泛凝聚民主共识,促进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让人民有效、全程、深入地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改革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民主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一环,是宪法赋予人民群众不间断、全方位参与监督的机制和渠道,形成了配置科学、权责协同、运行高效的监督网[9],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重要途径。以上这五大环节之间相互联系、协同发展、有机互动,将民主的目的和过程统一于实践,形成了具有完整参与环节的高质量民主,切实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所在。

(三)真实的民主实践推进人民当家作主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探索复兴之路,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将自己的奋斗目标设定为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具有广泛参与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0]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覆盖范围是全体人民,他们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各项政策,通过不断扩大民主范围、丰富民主标准、拓宽民主路径,努力寻求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真正观念上靠得住、实践上行得来的人民民主,显现出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全过程发展,全覆盖实现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从根本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着对民主真实性的追求。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完整的制度链条,在新征程上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供全覆盖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最终都掌握在人民手中,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是能够汇聚人民智慧、实现人民意志,达到了民主本意的回归,有力保障人民权利的广泛真实实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新型政党制度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凝结中国智慧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对各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对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推进了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把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到实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生动的实践,既能够培养民主习惯,也能有效防止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11],实现了人民群众真实的民主政治参与。这些制度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统一性,在制度运行方面一环扣一环,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以强大的政治合力赋能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障,有效实现了民主权益的全覆盖,充分适应了我国庞大人口数量民主需求的基本国情,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活各方面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向新台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生动实践了发展为了人民这一宗旨。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高度自觉和自信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确保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N].人民日报,2021-10-15(01).

[2]王宗礼,韩世强.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特征与实践要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01):71-78.

[3]周佑勇.深刻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秘书工作,2022(02):9-11.

[4]王庭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J].红旗文稿,2022(23):9-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N].人民日报,2021-12-05(05).

[6]马小军,王春玲.二十大精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义——基于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8):18-23.

[7]王美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2,43(11):37-4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8.

[9]张毅,廖文根,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N].人民日报,2023-03-03(0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11]周佑勇.大变局下中国式民主的制度优势与宪法保障[J].中国法学,2023(01):46-64.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