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地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4-11-04江卫东袁子涵边雨萌
摘 要:智能时代对新闻生产的时效性、客观性、报道模式及专业价值观提出挑战,要求地方高校改革新闻传媒教育,重点在于加强学科交叉、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素质。具体改革措施包括:(1)倡导素质教育,明确公共传播人才培养目标;(2)构建基于场景同步的核心课程体系,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知识体系;(3)建设高标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促进学科与业界的融合;(4)革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4)06-0118-09
2023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某网络大V公开提出新闻传播专业不能报,理由是学生毕业后不好找工作。这种说法虽带有一定的偏见和功利性,但它确实反映了某种现实,值得新闻传播教育者深刻反思和改进。地方高校传媒院系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更应自省,因其与国家重点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相比,其基础、资源、设备、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更多薄弱环节。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生成式大模型技术的飞跃,正深刻影响全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显示出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潜力。新闻传播行业作为人类社会灵敏的“神经系统”,是较早受到这种影响的行业之一[1]。人工智能也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行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内容生产流程和专业价值观。因此,传媒教育改革变得迫切,尤其是地方高校。如何有效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对于上述问题的研讨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界的挑战与影响,二是传媒教育的反思与应对。关于前者,学界的兴奋点主要集中于追踪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一系列新的应用场景和业态变革,提出“媒体泛化”[2]、营销传播“数算力”时代[3]等新概念,也有个别学者分析了智能时代信息价值观嬗变[4]以及新闻伦理困境[5]等内在矛盾,具有媒介技术决定论色彩,系统化、深层次的理论反思尚属罕见。关于后者,对于智能时代传媒教育的反思,整体看此类研究目前还不多,而个别研究或着眼于某些局部问题的思考[6],或基于重点高校传媒教育的情况而论,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实际困难,提出的应对措施对于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适用性不强[7]。因此,本文立足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现状,针对智能时代传媒实践的新趋势和人才需求,对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反思,提出创新改革方案,乞教于方家。
二、智能时代的内涵及其对新闻业的挑战
(一)智能时代的内涵
所谓“智能时代”,就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全面重构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组织存在、运行方式的新时代。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自动化,延伸了人的四肢,解放了人的身体,基于人工智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仅解放了人的大脑,而且带来了整体社会生活的智能化,包括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决策、智能化创新等。所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以人类的智慧研究、开发、创造出堪与人类大脑相平行的“机器脑”,这个“机器脑”可以在计算机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大数据的收集、分类、清洗、评估、提取、分析处理和输出,不断进行“自我升级”,进而完成求解问题、设计系统乃至理解人类行为等模拟、延伸和扩大人类智能的功能。人工智能已基本具备人类观察、学习、理解和认知的能力。与人脑的局限性相反,人工智能具有思考速度快、学习快、储存量大等优越性[8]。许多人对人工智能的积极影响感到乐观,认为它将深刻改变知识增长和教育学习方式,也有人担心它对社会体制、法律、伦理的挑战,还有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未来可能发展出自我意识,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前景表示担忧。哲学家邓晓芒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异化”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他指出,人工智能只能按已经制定好的计算法则运行,“容不得任何想象力和创造力了”,恰好成了“非人”的智能,甚至有可能演化成一种“恶魔的智能”“反人类的智能”,这是其最可怕和最危险之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把“异化”带入了人的智能本身,“人的自我认同、人的一切情感和想象力甚至人的天才都成为人工智能愚弄的对象”。因为人的本质在于“人为性”,即人类在劳动中“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因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自由的特点。但现代人工智能日益走向技术化和工具化,使人的本质具有从“人为性”转变为单向实用“人工性”的趋势,“这无疑是对人类自身本质的遗忘”[9]。
(二)智能时代对新闻业的挑战
智能技术已全面渗透新闻传播领域,包括数据挖掘、自动化生产、智能算法分发、事实核查和社交机器人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促使新闻业经历了显著的“量化转型”。在这些业态变化的背后,智能时代的新闻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6]。
第一,智能时代对新闻时效性的挑战。传统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往往以天、小时乃至分钟为单位,但智能时代,随着智能写稿机器人投入使用,新闻传播时效性的竞争已经提升到以秒为单位,人类写作者的传播效率只能望尘莫及。这就对新闻记者的工作模式、工作能力提出了挑战,有人建议将那些程式化、抢时效的新闻交给智能机器人去做,而那些讲究深度挖掘的“慢新闻”留给人类记者来做。
第二,智能时代对新闻“客观性”的挑战。随着智能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世界信息如洪水泛滥,而新闻业孜孜以求的真相湮没不闻。人工智能技术利用算法机制,成为新的议程设置者和把关人,进一步巩固信息茧房,强化认知偏见,甚至出现人工智能“一本正经说假话”的现象,加剧了后真相时代的特征。
第三,智能时代对新闻报道模式和样式的挑战。传统时代的新闻报道模式主要是单向传播模式,而在智能传播时代,通过智能手机媒体,人人成为传播者,新闻传播不再是专业记者的特权,全民传播和交互传播模式成为常态。随着视频新闻、VR/AR新闻等融合新闻报道样式的出现,新闻传播越来越追求可视化、沉浸式的体验效果,用户作为传播主体的参与性和交互性受到空前强调和重视。
第四,智能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倡导记者客观、冷静、公正地报道,追求真相,反映社会脉动,承担历史责任。然而,在智能时代,信息量超越了信息质量,相关性取代了因果关系,信息环境变得复杂,真假难辨。流量和眼球经济成为主导,导致低俗信息泛滥,高质量真相信息稀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各个高校要完善数字伦理教育,培育师生数字伦理素养,努力将坚守技术伦理蜕变为师生内心的价值追求,在这种情感共鸣中,师生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去主动遵循技术伦理规范[10]。
三、智能时代新闻业变迁对传媒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智能时代新闻业态变迁,必然对传媒教育改革提出迫切要求。
首先,迫切要求传媒教育加强学科交叉建设。原来学科教育主要以文科知识为主,大部分师资对于智能媒介技术的概念和知识比较陌生,课程也与媒介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教给学生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应根据传播实践对通信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复杂系统分析知识的新要求,打通学界与业界的藩篱,采百家之智,聚多学科人才,努力构建以学科交叉为特色的新型传媒教育体系。
其次,迫切要求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各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比如,擅长数据挖掘与分析的专业人才,新闻自动化生产的设计与管理人才,规划、设计及呈现的智能算法人才,事实核查技术智能化人才等。喻国明先生指出:“未来的传播工作者,作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不能再以生产内容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而是可以尝试通过数据的引导,形成对社会传播的调控、舆论的引导、总量控制的信息平衡与引导,为大家提供易操作的传播模板。”[6]吴廷俊先生早就说过,“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11]132-133。
最后,迫切需要深化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人文思考能力素质。应当看到,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服务对象仍然是个体或集体的“人”,他们不仅需要了解真相,也更加追求“意义”和情感联结。因此,智能时代的传媒教育应“善假于物”,不仅要学会与智能机器人协作,更要学会做机器人做不了的事情。这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主义和人文思考能力,这是任何智能技术无法取代的能力。2023年7月26日,彭兰教授在第三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上,发表题为“媒介生态变迁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的演讲,深刻指出新闻传播教育既要让学生更懂机器,也要让他们更懂“人”。
四、当前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问题分析
面对智能时代这一全新场景,大学的知识生产、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都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展开以全新知识体系为基础的新学科建设过程。同时,党和政府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要求向“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一流质保、一流人才”的目标迈进。教育部计划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测评,加强引导、监管和问责,开展专业质量三级认证工作,引领高校传媒教育的变革趋势。
深刻分析当前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问题所在,是回应国家与社会新要求和新期待从而进行改革的先决条件。吴廷俊先生多年前指出,中国传媒教育存在“两脱离”(脱离新闻实践、脱离信息时代)“可取代性”(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11]116,至今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具体来说,目前地方高校传媒教育至少存在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地方高校传媒教育过于强调职业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导致人才培养过于侧重技能培训而忽略全人发展。专业设置大多为各种媒介形式所切割,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培养目标也基本局限于为专业新闻媒介培养记者、编辑、评论员等。由此,大学传媒教育日益沦为职业培训教育,不仅大学精神逐渐丧失,而且培养出来的传媒职业工作者也常常缺乏“时代引领者”“社会捍卫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情况与智能时代人力资源结构转型的要求不相符合。第二,课程体系新旧杂糅,有待优化。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设置,以传统新闻学的知识架构为主要特色,强调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新闻传播业务技能的培养。信息时代推动了新媒体课程的增加,但现有课程体系往往过于泛化或细化,缺乏理论与实务、必修与选修之间的有效整合,不适应智能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导致业界对传媒教育的不满。“新闻从业者……对新闻教育中着重教授的新闻理论、新闻职业和专业伦理及采写编评的专业技能并没有给予很高的评价。”[12]第三,师资队伍面临知识重构、能力再生的任务。地方高校新闻传媒专业多源自中文院系,师资以文学艺术背景为主,缺乏新闻实务经验,难以适应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因此,教师需超越专业限制,更新知识结构,拥抱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智能传播新视野,提升新技能。第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的改革还有很大空间。一方面,教学环节上,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阶段化割裂,教学内容孤岛化,知识转化和实践验证脱节。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评价,技能培训方面存在产学脱钩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了知识的真实性和教师的权威性,忽视了学习者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3],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知识面狭窄,缺乏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不能很好地适应智能时代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人才市场需求新变化。
五、智能时代地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建构
面对智能时代对新闻行业和传播实践的新挑战,在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地方高校的新闻传媒专业应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创建一个符合智能时代发展趋势、切实满足传媒行业发展需求且能体现各自办学特色的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个新模式大致可概括为“一三四二二”模式,即弘扬一个素质教育的理念,确立包含知识、技能、素质三项内涵的公共传播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大板块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两个融合的师资队伍,实行两个面向的教学与评价方法改革。
(一)弘扬素质教育理念,确立公共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理想。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即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必须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教育事业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反复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
吴廷俊先生认为,传媒教育绝不能停留在技能培训的操作层面,而应特别注重素质教育。他所说的“素质”包括品性素质和能力素质,“基于心理和生理的素质称为品性素质,简称品性或品质,在品性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养成的素质称为能力素质,简称能力”。他认为,新闻教育理念应该是在品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发现能力、批判能力、平等沟通等能力素质的培养[11]131-132。
在智能时代,传媒从业者的核心价值不再仅仅是采集新闻,而是运用专业视角对海量且杂乱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和整合。他们以逻辑性、深度和多维性来揭示信息间的内在联系和复杂含义,并提供有见地的解释和观点,以帮助受众更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世界。因此,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必须树立和弘扬素质教育理念,更加关注知识和现代人的意义关联,明确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掌握现代传播技能的“工具人”,而应当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立教之本,把科学性与人文性、专业性与政治性统一起来,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传媒人才作为当下传媒教育的理想追求和行动指南,推进教育创新。
地方高校传媒教育应适应智能时代挑战,培养具备扎实新闻传播知识、智能传播技能、政治素养、人文关怀、高尚道德和批判创新能力的传媒人才,体现“立德树人”宗旨。鉴于主流媒体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以及智能时代全社会对信息传播人才大量需求的实际情况,传媒教育的服务对象应比以往有所扩大,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应当从过去为主流媒体培养职业新闻人才的育人目标,转变到为全社会培养具有丰富媒介知识、专业化传播能力与职业伦理的公共传播人才的目标上来,这样才能为传媒教育在智能时代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大学传媒教育理应承担的与时俱进、服务社会的功能与责任。
(二)打造基于场景同步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知识体系
有学者指出,智能时代的“元记者”(meta-journalist),主要进行创意、策划、参数化和模板编写以及运用新技术完成自动化内容生产和全流程的工作[14]。从专业人才结构角度看,智能时代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多技术、宽专业背景的应用型人才,“文科+理科”“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及DT(Data Technology)人才[15]。传媒教育需改革,构建与行业实践同步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全媒体创新人才。
彭兰教授认为,近二十年媒介生态经历了社交化、移动化、视频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革命性变迁,由此带来传媒专业知识体系的巨大更新,对传媒教育全新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相关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美国新闻本科课程显示,仅四分之一专注于新闻学,其余融入人文和社会科学。笔者以为,智能时代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至少应包括四大板块,即人文社科、智能传播、交往协作以及伦理道德等知识体系和能力素质,其中智能传播板块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专业知识和能力,即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消费、数据挖掘分析、算法设计编程、事实核查技术等适应传媒实践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围绕这种全新知识与能力体系来设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才能拉近传媒教育与传媒实践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传媒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
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应当以真实场景建构为导向,打破知识教学阶段与实践教学阶段的鸿沟,使传媒专业教学与行业实践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打破传统以媒介形态分立为标准的专业划分,以媒介融合趋势和行业实际分工为标准,重构专业方向。按照“新闻生产—内容创意—信息技术—媒体/平台运营—传播研究—跨媒体跨行业融合”的逻辑,进行课程体系重建,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重视培养学生的品行道德、科学思维与批判思维,强调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突出品行道德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养成。根据智能时代的发展要求,适时开设一些融合计算机技术与新闻写作的跨学科课程,如计算机辅助新闻(CAJ)、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数据可视化等创新课程,引导师生充分利用线上新闻制作软件工具等网络资源,进行数据搜集、数据整理及可视化呈现等操作练习,如“百度图说”、流媒体跨平台发布系统等网络教学资源可供利用。同时,适应学生社群自我意识提升和情感依赖增强的特点,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强化社群成员亲密度和信任感,培养学生合作协同和管理策划等多方面能力。
在贯通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的分量、时间,并改善其方式方法。首先,在课内实验和校外毕业实习之外,让高年级学生进入多种实训平台,如校报、校刊、校广播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校园媒体进行模拟运作,使学生逐步熟悉媒体运作流程,进一步夯实基本专业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为大四获得满意的校外实习和工作机会打下基础。其次,突破关门办学的传统思路,构建地方政府、媒体企业与学校合力共建传媒教育的开放型办学模式。可以邀请媒体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及教材的编写,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与媒体和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整合大学和媒体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做到资源共享、互利多赢。只有在这种协同育人机制下,才能卓有成效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才能满足占比70%以上市县基层媒体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专业人才的需求[16]。而这些市县基层媒体是接纳地方高校传媒教育毕业生的主流方向之一。
(三)着眼于高标准、专业化,努力建设跨学科专业融合、跨学界业界融合的师资队伍
卓越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前地方高校传媒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痛点与堵点。针对新闻专业师资队伍中存在不少非新闻传播专业背景的教师以及高学历、高职称师资匮乏等现实情况,应积极引导条件不足的教师加快专业转型和专业进修,尽快按照教育部的师资条件要求,配齐配足专业的师资力量。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双师型”教师体系和制度化建设,及时探索传媒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便产出富有实践意义的科研成果。因为指导传媒实践是传媒教育的重要职能,同时也便于将实际问题和调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课堂教学因为针对现实问题而生机勃勃,教学效果会大为改观。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借力于本地媒体业界的行业人才资源,聘请业界资深编辑、记者以及媒体领导担任兼职教师,或定期开设讲座,这样既可以有效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补充专职教师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又能够加强传媒院系与地方媒体的联系与贯通,实现学界与业界的良性互动,对于实现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全媒体复合型专业化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四)致力于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革新,促进创新创业培养效果的有效提升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曾指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来实现这一目标[17]。因此,地方高校传媒教育必须以“知识复合、能力养成、创新引领”为目标,以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为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的弊端,把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提升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上来。
智能时代的传媒教育,应大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课堂讨论、网络互动、实训模拟、实践教学等方法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实训中深化理论认知。针对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实际短板,应充分利用线上各种MOOC资源,及时更新地方高校师生的知识视野,掌握智能时代所必需的新知识、新能力,如信息图示和数据可视化、交互式新闻、动画传播以及新闻编辑室里的社交媒体使用等,与线下学习、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也可短期内暂时缓解地方高校传媒师资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与学业考核方式的变革相伴,否则改革成效难以实现和巩固,从而妨碍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除了实践类考试应以真实作品为评定标准外,理论考试也要注重阶段跟踪考核,或者把考试分解成多个可测试效果的阶段检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品行素质以及批判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的媒介融合改变了传媒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相互关系与地位,深刻影响着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大学教师正在丧失确定性知识的垄断地位,而建构性知识和不确定性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势下,品行素质以及批判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素质的养成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不论对人工智能采取乐观还是悲观、积极还是消极、赞美还是批判的态度,都不能阻挡智能时代的到来。目前,地方高校传媒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考验可以说是空前的,必须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评估等诸多方面作出根本性变革,实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的创新性重构,才能满足党和国家以及智能时代对大学传媒教育的要求与期待,才能实现自身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兰.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J].国际新闻界,2018(6):88-109.
[2] 吕尚斌,黄荣.智能时代的媒体泛化:概念、特点及态势[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14-120.
[3] 刘珊,黄升民.人工智能:营销传播“数算力”时代的到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1):7-15.
[4] 陈昌凤,虞鑫.智能时代的信息价值观研究:技术属性、媒介语境与价值范畴[J].编辑之友,2019(6):5-12.
[5] 薛宝琴.人是媒介的尺度: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主体性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3):66-70.
[6] 徐来,黄煜.“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J].全球传媒学刊,2017(12):25-39.
[7] 喻国明.关于智能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教育传媒研究,2020(2):12-14.
[8] 谷生然,郭燕.人工智能主义:概念、基本理念及其理论困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58-65.
[9] 邓晓芒.人工智能的本质[J].山东社会科学,2022(12):39-46.
[10] 彭蓉,吴庆华.ChatGPT类智能技术下高校教师的技术焦虑:现实表征、形成机理与矫治之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8-128.
[11] 吴廷俊.新闻传播教育的认知与践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32-133.
[12] 吴飞,丁志远.新闻教育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128-137.
[13] 吴冰.探究式翻译教学:让“容器”成为创新人才——兼谈《探究式旅游翻译教程》的编写理念与方法[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84-390.
[14] 陈昌凤,石泽.价值嵌入与算法思维:智能时代如何做新闻[J].新闻与写作,2021(1):54-59.
[15] 胡兵,郑重.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76-80.
[16] 高有祥,张西静.大学与媒体协同育人:朝向一流本科传媒教育之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12):163-166.
[17] 吴岩.加强新文科建设 培养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J].中国编辑,2019(2):4-8.
(责任编辑:郑宗荣)
收稿日期:2023-09-22
作者简介:江卫东(1968—),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新闻史论。
袁子涵(2000—),女,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女性主义传播。
边雨萌(199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情感传播。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智能时代地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43219);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AI赋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XYJG2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