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逻辑及其统一

2024-11-04詹宏伟张鑫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6期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形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开创,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律提供视角,解释其为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发展市场经济等关键问题,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内在动力并规定发展方向和规律。唯物史观五形态与三形态理论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中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逻辑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政治取向,市场经济逻辑确立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形式和经济动力机制。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的有机统一,并有效用社会主义逻辑驾驭市场经济逻辑,防止和纠偏资本逻辑主导市场经济,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健发展和迭代升级。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增强全面深化改革自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动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五形态理论;三形态理论;社会主义逻辑;市场经济逻辑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4)06-0001-13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为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重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何以生成发展,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科学地揭开了“历史之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和发展趋势提供了根本的原则遵循与科学方法。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有助于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走向、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把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在内涵方面,有学者从整体视角[2-3]和比较视角[4]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在理论渊源方面,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创新[5-8],还有学者关注到各国现代化经验教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鉴戒作用[9];在特征方面,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特征说[10-11]、四特征说[12]、五特征说[13]、六特征说[14]和八特征说[6];在内容体系方面,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现代化[15]、政治现代化[16]、文化现代化[17]、社会现代化[18]、生态现代化[19]和人的现代化[20]六大方面。第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有学者以百年党史为视角开展回顾,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1-2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得到具化[23],正式提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4],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开拓[25]。还有学者以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主要领导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为视角开展研究[26-27]。第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独特文化根基[28-30]。第四,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有学者总结了其面临的问题挑战[31-32]、发展的动力优势[13,33-34]和未来的推进路径[12,35-36]。第五,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逻辑。学者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意义[37-38]、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意义[39]、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意义[25,40]、对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示范意义[41]、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引意义[42-43]进行探讨。

国内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及价值逻辑等方面进行了相对全面和比较深入的研究,但从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视域审思中国式现代化生成发展逻辑的研究尚付阙如。唯物史观作为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适性科学理论,也是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理论工具,其中社会形态理论鲜明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生成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独特视域。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这些理论可以为理解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有助于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如何积极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此外,它们也有助于科学理解中国为何选择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本文运用这两种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历史方位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逻辑、市场经济逻辑、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的统一,从学理上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生成发展的深层规律,阐明其未来走向,从而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支持。

二、以五形态理论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逻辑

五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过程,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之一。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发展演进总体经历五大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以五形态理论为视角观察中国,有助于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向,坚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抵制走向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错误主张。五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客观趋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内外因素和时代条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了顺应客观历史规律与主体能动选择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逻辑。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路径存在显著区别,它不仅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基于历史条件作出的主动选择。审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虽然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对于封建社会更能代表历史的进步,但它们仍然具有剥削和野蛮的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4]为了快速发展生产力并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剥削以无产阶级为主的被统治阶级,对外则通过殖民侵略、发动战争来强势掠夺市场和资源。同时,它们利用文化霸权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宣扬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以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企图为其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扩张和掠夺获取合法性和合理性。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剥削和掠夺的野蛮本性仍未改变,并导致全球发展严重失衡,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

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充分丰裕、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基础之上,这离不开现代化所创造的成果——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实现这种发展,既要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也要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而这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但这一前提是社会生产力能为其提供什么样的社会产品,只有当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足够高时,才能实现按需分配。因此,作为通往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发展现代化创造出高度发达的新质生产力,进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通过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建立起来的,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并不能跨越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他们都面临着通过现代化来补齐生产力短板的历史任务。马克思在分析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反复强调要占有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45]571,“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45]575,“不必屈从于资本主义的活动方式而占有它的各种成果”[45]576,“占有资本主义生产使人类丰富起来的那些成果”[45]578。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大力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从而促进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最终真正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跨越,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生产力上的“弯道超车”[46]。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通过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主线,是振兴社会主义并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关键路径。

从“社会主义—价值规范”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唯物史观价值追求之间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这种现代化实现了唯物史观价值追求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的有机结合,构建出一种超越传统西方模式的高阶价值发展范本,彰显了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显著差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既恪守唯物史观价值规范,又在现实运用过程中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规范展现了其多维性和层次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唯物史观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这同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资本至上逻辑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核心差异不在于是否使用资本或采纳市场经济,而在于它们追求的现代化价值。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以实现“两个解放”为核心目标,即“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47]730。这一目标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原则,旨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现代化成果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并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是坚持将共同富裕作为目标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两极分化的顽疾,指出人类必将敲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47]512。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导向的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治愈资本主义现代性病症、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所作出的深刻回答。具体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价值目标是建立一个生产资料公有、消灭剥削、实行按劳分配、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飞跃进步和政治文化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必将发展为消灭一切差别对立,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在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之上,这与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利己主义价值原则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为价值逻辑,这种为资产阶级服务而生的现代化所创造的成果自然由少数人享有,广大工人阶级并不能与资产阶级共享现代化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追求,坚持经济发展成果由全体中国人民共享,而非少数人独占。中国式现代化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历史要求,以实现每一个人平等和自由发展为价值追求,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取得进展。

三是坚持将人民民主作为政治价值的核心。西方资本主义的狭隘票决民主,实质上是被资本垄断集团操控的政治游戏。与之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上追求更真实、更全面的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了切实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线,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以金钱为主导的精英民主相比,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民主治理实践的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制度安排和实践行动,并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探索形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范式,使社会主义民主得以有效实现。

四是坚持将和平发展和共同发展作为价值规范。与西方资本主义依靠殖民侵略、暴力掠夺的现代化发展途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价值理想,并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追求和平发展与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价值规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将和平发展与共同发展视为现代化的内在价值规范,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觉践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它明显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束缚和资本至上的逻辑,摆脱了“国强必霸”的发展模式,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公正和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现代国际社会的危机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

从“社会主义—制度安排”的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逻辑通过精心构建的制度框架和具体安排,确保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和体现。

整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制度化进程。在政治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包括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和基层民主制度等[1],从而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性。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1],党的领导不仅确保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还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并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在经济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等重大关系[1]。一方面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并保证国民经济命脉始终掌握在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政府手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通过驾驭资本、引导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沿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在文化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机制;自觉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社会建设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妥善处理秩序与活力、发展与治理等多重关系,为现代化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一方面,着力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包括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致力于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包括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确保社会发展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实现秩序与活力的和谐统一。在生态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这一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性。

由上可知,社会主义逻辑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与发展全过程,这一逻辑在现代化实践中始终发挥着统摄作用,塑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当代人类社会背景下,中国既要抵制那些主张脱离现代化而空谈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误区;更要抵制那些改旗易帜的现代化主张,以及抵制仍然潜藏的中国社会主义早产论及其变种的错误论调。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确保其沿着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民期望的方向前进。

三、以三形态理论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逻辑

三形态理论依据人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形态的演进,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这一理论具有更高程度的概括性和更大的解释力,展现出高度的科学性和普适性。以该理论定位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可以发现,当代中国正处于商品—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阶段,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逻辑。资本主义社会仅是第二大社会形态的一种具体类型,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创造了另一种具体类型。

根据三形态理论,可以有效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场经济逻辑。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从五形态理论的角度看,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从三形态理论的角度看,中国的历史发展不可能逾越第二大社会形态,必须充分利用商品、货币、资本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将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生产力仍然十分落后,总体上还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经济形态总体上仍然是自然经济,尚未“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48]。中国面临着工业化、商品化和城市化等艰巨的现代化任务。因此,根据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客观的历史状况表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不得不经历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即不得不经过商品—市场经济发展阶段。

对于西方先发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从第一大社会形态(即前现代社会阶段、人的依赖阶段)转向第二大社会形态是以自发的、渐进的方式实现的。但对于“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从第一大社会形态通向第二大社会形态走的是一条与西方不同的道路。

回顾科学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历史,客观情势决定了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也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了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转型,这充分说明第二大社会形态是无法跳过的,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并不等于跳过第二大社会形态。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其历史合理性。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取消了商品、货币和资本,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这是有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在农业文明基础上,或者说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紧迫任务是尽快发展自己的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否则被资本主义国家包围的苏联就面临被军事颠覆的危险。因此,能否尽快实现工业化关系到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死存亡;同时,农业和轻工业的现代化也需要重工业提供装备,否则只能停留在手工业生产方式的阶段。那么,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呢?西方资本主义下的工业化道路是极其漫长且缓慢的,唯有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才能集中全社会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领域,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反而会分散有限的资源,不利于集中力量和资源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历史证明,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模式极其成功,苏联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

然而,苏联将特定历史条件下有效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理论抽象化、教条化、凝固化,导致其社会主义模式逐渐走向僵化,失去活力。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模式和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需求,苏联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停滞,民生长期无法改善,现代化发展陷入困境。此时的客观情势决定了必须实行改革和转型,必须回归马克思所指出的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发展轨道,积极利用商品、货币、资本推动现代化发展。但是,回归第二大社会形态不等于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是苏联的严重历史教训,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导致苏联及其解体后俄罗斯的现代化遭遇严重失败和重大挫折。

中国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根据当时的具体国情、国际环境以及参照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成功经验,中国也走上了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后来也遭遇了苏联现代化模式后期的类似问题,即体制僵化和活力不足,现代化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于是,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转向马克思指出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即利用商品、货币、资本促进现代化的道路。但与苏联的本质差异在于,中国没有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创造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既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和资本促进现代化发展,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创造了区别于西方第二大社会形态类型的另一种第二大社会形态类型,即创造以社会主义为导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总之,从三形态理论来看,中国无法绕开或跨越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即商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领域内商品化市场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社会整体上从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步转向陌生人社会。个人摆脱了血缘和等级的依赖而获得独立性,个人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个人主体性不断得到彰显,交换价值成为经济社会领域人们之间基本的纽带。中国充分发挥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历史作用以促进现代化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逻辑。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逻辑和市场经济逻辑的统一

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综合命题进行总体性考察,五形态理论逻辑与三形态理论逻辑叠加、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叠加,两者在当代中国实现了内在统一。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包括资本逻辑)在当代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相遇、碰撞和融合,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了其独特的逻辑。我们不能将第二大社会形态与资本主义社会完全画等号。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另一种类型,即社会主义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五形态理论与三形态理论的叠加或视野融合,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判断当代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主义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根据五形态理论,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根据三形态理论,我国处于马克思所揭示的第二大社会形态阶段。因此,两者的叠加生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类型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这两种性质的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呢?马克思揭示了它们的共性,即交换价值的崛起,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个人摆脱了人身依附,人与人在经济领域通过交换价值联系起来。对于二者的本质区别,尽管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尤其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包含了一些相关的思想火花,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历程及其理论探索,让我们对三形态理论中的第二大社会形态有了更深入、具体和创新性的认识,使我们明确意识到第二大社会形态必须区分为资本主义类型和社会主义类型,并深刻具体地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对于资本主义类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而言,交换价值和资本通约一切,经济领域中发挥支配作用的市场—资本逻辑发生越位,不断进入政治、社会乃至精神领域,成为支配一切领域的逻辑,产生了严重的交换价值和资本的殖民现象,导致社会发展失衡,整个社会极其脆弱,各种危机频发。

对于社会主义类型的第二大社会形态而言,资本既发挥其推动文明的作用,又受到规范和制约:一方面,交换价值和资本的作用被限制在经济领域之内,资本的运行有明显的边界;另一方面,即使在经济领域内,也防止其野蛮生长和无度膨胀,社会为资本运行设置“红绿灯”。简而言之,“要资本而不要资本主义”[49]。社会主义逻辑和原则支配着政治、社会和思想领域,而在经济领域则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和资本的作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力发挥作用,在多种经济成分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有效防止市场异化和资本失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日趋协调与合作,整个社会运行趋于实现活力与有序的统一,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到一个新境界,其主要表现是社会主义逻辑与市场经济逻辑实现了更有效的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和完善,既充分发挥了资本和市场的作用,又着力校准航向,科学纠正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资本—市场逻辑的无度膨胀和僭越现象,推动了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1]。新时代的实践已然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经济体制,进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形式和经济动力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1],并以此进一步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及具体举措,包括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因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自觉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到2035年,正是我们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届时,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逻辑和市场经济逻辑将实现更高阶的统一,第二大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类型的特征和优势将得到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将越走越宽阔、越走越光明。

五、结语

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成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体现了唯物史观理论逻辑和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外化显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发展及其历史性成就极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理论的“人间正道”,既体现了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的普遍真理性,又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性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二〇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4-07-22(1).

[2] 唐爱军.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J].哲学研究,2021(9):5-12+127.

[3] 董芳芳,刘爱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涵辨正[J].学习与探索,2022(7):9-19.

[4] 于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科学内涵及世界意义[J].学术探索,2023(2):31-38.

[5] 臧峰宇.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2(7):39-55+204-205.

[6] 张占斌,王学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础、思想演进与实践逻辑[J].行政管理改革,2021(8):4-12.

[7] 刘东.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综述与展望——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J].理论建设,2023(1):39-51.

[8] 鲁明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与世界意义[J].行政论坛,2021(4):5-11.

[9] 吴艳东,廖小丹.既不“依附”也不“脱钩”:中国现代化奥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4):13-24.

[10] 刘洪森,李昊天.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逻辑与特质[J].现代哲学,2021(5):58-65.

[11] 孙正聿.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式现代化[J].哲学研究,2022(1):5-11+125.

[12] 刘守英.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J].经济学动态,2021(7):12-21.

[13] 孟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显著特征[J].科学社会主义,2020(4):12-18.

[14] 韩保江,李志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J].管理世界,2022(11):29-43.

[15] 董志勇,沈博.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渊源与演进逻辑[J].经济科学,2021(4):5-19.

[16] 庞金友,高秀楠.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J].探索,2023(3):1-14.

[17] 颜晓峰.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22-25.

[18] 刘怀玉,张一方.论中国式社会现代化道路的系统辩证法意义[J].东南学术,2022(3):1-11+246.

[19] 李雪娇,何爱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向度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22(5):17-24.

[20] 刘方平,李家庆.“人的现代化”重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现代化新形态[J].科学社会主义,2023(2):4-11.

[21] 赵英红.百年党史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历程、特征、智慧之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5-20.

[22] 刘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历史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5):29-33.

[23] 董慧,胡斓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脉络与经验启示[J].理论与改革,2022(1):10-21.

[24] 赵潜,刘力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研究现状与深化拓展[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6):5-17.

[25] 顾海良.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与学理探寻[J].理论视野,2022(11):26-34.

[26] 韩喜平,郝婧智.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J].毛泽东研究,2022(2):39-49.

[27] 李永进,程帆.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构建[J].现代哲学,2023(1):53-61.

[28] 于安龙.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实践经验与世界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2(7):73-79.

[29] 董志勇,毕悦.中国式现代化的发生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基于文明新形态的视角[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5):23-39.

[30] 沈湘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中国社会科学,2022(8):109-123+206-207.

[31] 刘勇,章钊铭.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优势及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37-46.

[32] 吴忠民.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张力及整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5):36-44.

[33] 胡洪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生发逻辑、内在机理与成功密码[J].学术界,2021(10):94-104.

[34] 项久雨.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5):1-9+155.

[35] 何爱平,李清华.马克思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进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2(1):13-22.

[36] 张永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J].探索,2022(4):1-12.

[37] 颜晓峰.党的百年奋斗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4):4-11.

[38] 何爱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内涵、基本特征与重大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21(5):25-39.

[39] 毕照卿,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逻辑的驾驭与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23(1):10-16.

[40] 徐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J].求索,2022(1):40-49.

[41] 艾四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2(1):12-14.

[42] 段妍.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9):48-53.

[43] 方世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J].学术探索,2023(1):18-24.

[4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4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6] 邓磊,张翟.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21(4):57-63.

[4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

[49] 胡博成,朱忆天.“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逻辑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22(3):1-8.

(责任编辑:马兵)

收稿日期:2024-04-26 修回日期:2024-07-26

作者简介:詹宏伟(1969—),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

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鑫(1999—),女,重庆永川人,硕士研究

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历史方位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层逻辑研究”

(2023NDYB13);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下当代中国历史方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研究”(yjscxx2023-211-180);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及发展机理研究”(24SKGH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