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旅游中中老年人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研究
2024-11-04于开红刘泽世郝骁荣李悦欣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中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选取重庆作为研究案例,从中老年人的视角出发,探究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构建了康养旅游的心理资本模型。研究发现:(1)生命价值观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康养价值共创行为;(2)生命价值观、价值共创行为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康养旅游体验;(3)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心理资本;(4)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在生命价值观与中老年人的心理资本间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及链式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对中老年游客心理资本的提升与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企业应通过促进游客的康养价值共创行为,优化旅游体验与企业运营效率;政府应积极推动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强化市场秩序监管,构建价值共创与旅游体验平台,以提升中老年群体的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关键词:康养旅游;生命价值观;旅游价值共创;中老年人;心理资本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24)06-0093-14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应对这一世纪难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战略,并将其正式定义为“发展和维护老年健康生活所需的功能和功能发挥的过程”,其中“功能”是指内在能力(体力和脑力),“功能发挥”是指功能与友好环境的相关作用。2020年,我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同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所需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的“良好健康与福祉”重点关注中老年人疾病和自杀死亡率等问题,这引发了社会对中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热议和思考。研究发现,老年人抑郁症的总患病率高达25.55%[1],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为30.3%,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为26.8%[2]。因此,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为康养事业及康养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3]。在康养旅游领域,学者就旅游感知、行为及意向[4-6],旅游体验及满意度[7-8],以及康养旅游功效[9]等领域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康养旅游的游客心理资本的关注较少。2002年,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路桑斯(Luthans, F.)基于积极组织行为学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心理资本是个体在长期工作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可开发性及可测量性,并受其行为影响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乐观、希望、自我效能和韧性[10-12]。相关研究发现,心理资本与不良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13],可显著地预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14],这为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开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因此,从康养旅游的视角研究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心理资本的提升,既必要也可行。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深入探究中老年游客在康养旅游中的生命价值观、价值共创行为及旅游体验对心理资本的影响,期望为康养旅游的心理资本形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机理,进而提升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康养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最早由经济学思想演变而来。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Homans, G. C.)认为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被视为一种能够带来报酬的交换活动,并遵循理性判断、互惠互利的原则[15]。这种“理性”判断基于个体对交换结果的预期和评估,是一种被激励的自愿行为[16]。20世纪80年代,随着心理报酬概念的融入,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到旅游等多个领域[17-18],交换关系也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资源[19]。个体依据感知收益与感知成本的比值来决定是否交换[20]。此处的感知收益是指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既有内在收益(社会荣誉感和愉悦感等),又有外在收益(商品、服务或货币)[21-22]。然而,在旅游领域,社会交换理论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外在收益对所谓的“理性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较少关注游客的内在心理收益[23]。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着重从游客的心理资本角度展开研究。
(二)研究假设
1.生命价值观对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的影响
生命价值观对个体产生深远影响,涵盖个体对生命意义、生活态度及理想等方面的自我认知[24-25]。毕竟,每个人肉体生命的存在是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基础[26]。此外,价值观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推动作用[27]。2004年,普拉哈拉德和文卡特·拉马斯瓦米基于顾客体验提出了价值共创理论,指出产品的消费者与生产主体在互动中共同创造了价值[28]。在康养旅游领域,这种互动是中老年人在生命价值观的驱使下,通过与康养旅游景区对话(dialogue),获取(access)康养旅游信息,进行康养旅游互动行为(conduct),以降低健康风险(risk reduction)的过程[29]。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生命价值观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价值共创行为。
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深度融入当下情境时获得的一种感受[30],这种感受由个人意识所构建,通过意向作用整理感知材料而形成[31]。康养旅游作为一种以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等为目的的新型旅游形态,更好地满足中老年游客对愉悦与享受旅游体验的需求。然而,因个人经历的不同,中老年游客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不同[32-33]。因此,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参与康养旅游时自愿付出的成本不同,由此影响他们获得的旅游体验。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2:生命价值观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旅游体验。
2.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近些年,旅游领域的价值共创行为备受关注,且影响要素较多,如顾客满意度、认同感、旅游体验的难忘程度等[34-35]。而旅游体验的核心在于各主体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旨在满足游客的社会心理需求和积极情感体验,为游客创造价值[36]。在追求个性化体验的背景下,游客自然更倾向于投入时间、精力和知识等个体资源,积极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服务传递,从而构建独特的旅游体验[37]。中老年人同样渴望获得个性化的健康体验,因此积极参与康养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服务传递,与旅游主体共同创造价值。这一行为符合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即通过互动和交换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H3:价值共创行为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旅游体验。
3.价值共创行为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旅游价值共创指的是旅游行为主体通过利用自身资源,在参与和互动中与其他资源整合,并积极判断实现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游客从单一的旅游景区参观者和信息接收者,转变为旅游体验者和价值创造者,从而激发他们产生更多的价值共创行为[38]。这一过程能触动游客内心情感,使他们获得积极情绪体验,进而提升心理资本水平[39-40]。已有研究发现,游客与红色景区的价值共创行为会激发其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41]。对中老年游客而言,多样化、健康化的旅游价值共创活动,不仅满足心理需求,还能促进身心康养。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4:价值共创行为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心理资本。
4.旅游体验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旅游体验作为游客的主观认知和感受,介于想象与回忆之间,兼具内时间意识流的特质与客观时间的依托[42-43]。它不会随着旅游的结束而迅速消失,反而在游客的记忆中不断重现,持续净化心灵。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些体验旨在获得生活经历、快乐及积极的情绪,嵌入个体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清晰[44]。此外,心理资本也是一种可以被改变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或心理状态[45]。中老年游客通过付出获得高质量的康养旅游体验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如兴奋、放松),进而提升心理资本水平,这与社会交换理论相契合。且已有研究表明:沉浸体验、旅游恢复体验均显著积极影响心理资本[46-47]。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5:旅游体验积极影响中老年人的心理资本。
5.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的中介作用与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
价值共创行为包括游客的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其中,参与行为是指游客主动参与旅游价值共创活动的必要行为;公民行为是指游客自发做出维护旅游活动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并创造额外价值的非必要行为[48]。任何行为都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产生的,而价值观本身就是指导行为的基本准则[49]。同时,游客的价值共创行为作为一种特定行为,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自主性[50]。为了获得符合个人需求的康养旅游体验,中老年人在旅游中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并通过在康养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共创行为,提升康养效果,达到健康与养生的目标。已有研究证明,游客的价值共创行为积极影响旅游体验[51-52]。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中老年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中科院发布的方案,预计到2045年,我国男、女退休年龄将统一为65岁。在此背景下,部分中老年人在追求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常感自我怀疑与情绪低落。为找回失去的心理资本,在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的指引下,他们会主动投身康养旅游价值共创,通过高质量的康养体验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而重获优良的心理资本。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6:价值共创行为能够对生命价值观和心理资本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
H7:旅游体验能够对生命价值观和心理资本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
H8: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在生命价值观和心理资本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提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假设模型图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变量与测量
问卷中的5个变量测量采用了国内外学者已验证的成熟量表。鉴于重庆在“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本土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本研究选取重庆为案例地,对重庆康养旅游景区的游客进行了研究。
1.生命价值观。借鉴郭冰杰[53]等编制的量表,主要调查中老年人对生命价值的认知情况,共4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次赋分1到5分。
2.价值共创行为。借鉴李如友[54]、Grissemann[55]、LIN Z[56]及Romero等[57]编制的量表,主要调查中老年人与康养旅游景区的价值共创行为情况,共11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次赋分1到5分;
3.旅游体验。借鉴郑群明等[58]编制的量表,主要调查中老年人的康养旅游体验情况,共15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次赋分1到5分;
4.心理资本。借鉴郑群明[58]、张阔等[59]编制的量表,主要调查中老年人康养旅游中、后的心理获得情况,共13个题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次赋分1到5分。
(二)问卷设计与调研
本研究选取重庆作为案例地,对环龙水湖复合型康养基地、玉峰山生态园森林康养基地、四面山森林康养基地等旅游地的游客进行了调查[60-62]。采用纸质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回收问卷600份,经筛选得到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为94%。受访者中,男性占56.7%,女性43.3%;年龄在45~50岁的占45%,51~60岁的占46.7%,60岁以上的占8.3%;受教育程度大多数在高中或中专及以下,占91.4%;月收入多在3 000~8 000元,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或退休养老金。具体情况见表1。总体而言,样本具备良好的随机性和内容效度,代表性较强。
1.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评估,拟合结果为:χ2/df = 2.897,小于3;绝对适配统计量RMSEA为0.058,小于0.08;增值适配统计量NFI、RFI、IFI、TLI、CFI,均大于0.9;简约适配度统计量PNFI、PGFI均大于0.5,所有数据均符合标准,表明模型的拟合度和适配度较好。表2中组合信度(CR)值均大于0.7,表明量表的题项能够较好地解释潜变量。本研究采用SPSS 24.0软件对生命价值观、养老保障水平、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和心理资本进行分析,得出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944、0.880、0.966、0.983、0.976,均远大于临界值0.7,说明各变量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信度优良(表2)。
表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表2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效度分为区别效度和收敛效度。由表2可知,生命价值观、养老保障水平、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和心理资本的平均抽取差异值(AVE)分别为0.811、0.667、0.719、0.796、0.750,均大于0.5,表明量表中各变量区别效度较好。题项中的标准化负荷在0.733~0.932之间,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本研究采用了Pearson相关系数双尾检验法。由表3可知,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变量间高度相关,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回归分析。
2.假设检验
(1)直接效应检验
本研究通过线性回归的分析来检验模型的假设路径,输出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生命价值观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系数为0.364,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被调研者的生命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其价值共创行为,验证了假设H1;生命价值观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系数为0.574,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被调研者的生命价值观显著正向影响旅游体验,验证了假设H2;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系数为0.509,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被调研者的价值共创行为显著正向影响旅游体验,验证了假设H3;价值共创行为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系数为0.611,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被调研者的价值共创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心理资本,验证了假设H4;旅游体验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系数为0.596,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被调研者的旅游体验显著正向影响心理资本,验证了假设H5。
(2)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运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多重中介效应检验,具体结果见表5。首先,分析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的综合效应,检验两变量间是直接相关,还是受到了其他变量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显示,总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419,0.599),不包含0,表明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的总效应显著。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398,0.604),不包含0,表明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的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为(—0.064,0.124),包含0,表明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的直接效应不显著。综上所述,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的总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而直接效应不显著,表明生命价值观对心理资本具有中介作用。
在生命价值观与心理资本之间,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发挥着中介作用。根据模型,生命价值观与心理资本之间包含两条中介路径。分别对两条路径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表5。第一条路径:价值共创行为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35,置信区间为(0.169,0.319),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此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显著,假设H6成立。第二条路径:旅游体验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9,置信区间为(0.126,0.286),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此条路径的中介效应显著,假设H7成立。此外,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发挥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67,置信区间为(0.042,0.105),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此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假设H8成立。
之后,对总中介效应进行分析,将所有的中介效应汇总,得到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在生命价值观与心理资本之间所发挥的总中介效应值为0.490。最后,对中介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生命价值观→旅游体验→心理资本”路径与“生命价值观→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心理资本”路径的特定对比效应Diff1(lnd3—lnd2)的值为—0.132,置信区间为(0.068,0.211),不包含0。这说明在生命价值观和心理资本之间,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强于旅游体验的中介作用。“生命价值观→价值共创行为→心理资本”路径与“生命价值观→价值共创行为→旅游体验→心理资本”路径的特定对比效应Diff2(lnd3—lnd1)的值为—0.168,置信区间为(0.094,0.256),也不包含0。这说明在生命价值观和心理资本之间,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强于价值共创行为的中介作用。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中老年人的生命价值观显著影响其康养价值共创行为和康养旅游体验。基于长期生活积累,中老年人形成了独特的生命价值观,进而影响其康养旅游行为。康养旅游不仅能够实现身心放松,还可以强化积极价值观,减少消极认知。因此,价值共创不仅能够确保康养质量,还能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丰富旅游体验,并为其提供重新思考生命价值的机会。
2.中老年人的价值共创行为显著影响其康养旅游体验和心理资本。在康养旅游中,中老年人通过合作、分享和交流等行为进行价值共创,增进了情感共鸣,提升了旅游满意度和社会信任感,优化了旅游体验,增强了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认识,提升了幸福感,增强了心理资本。因此,在康养旅游中,中老年人的价值共创行为不仅有益于提升个体幸福感和身体健康,也有助于支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3.中老年人的康养旅游体验积极影响其心理资本。中老年人参与康养旅游不仅能获得身体的疗养,还能通过新体验和新乐趣,使老年生活更加健康。在康养旅游中,中老年人拓展了认知,提升了心理资本水平。同时,康养旅游的环境和感受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促进了心理资本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康养旅游对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幸福至关重要。通过积极的行为和情感交流,康养旅游能巩固个体价值观,提升心理资本水平。
4.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在生命价值观和心理资本之间发挥着中介及链式中介作用。首先,价值共创行为有助于优化和巩固中老年人的生命价值观,进而提升其心理资本水平。其次,优质的旅游体验可以强化其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从而提升心理资本水平。最后,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作为桥梁,将生命价值观与心理资本的影响连接起来。
(二)研究启示
1.本研究为康养旅游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康养旅游企业应通过价值共创项目及心灵疗养等方式,积极引导中老年游客参与价值共创,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旅游企业不能只将游客视为消费者,而忽略了其作为景区建设者的潜力。若这一潜力被激发,不仅能提升旅游体验、满意度及忠诚度,还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知名和美誉度,增强产品竞争力。价值共创行为还能减少企业与游客的沟通障碍,降低沉没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此外,企业的管理层亟须转变服务理念,将中老年游客视为产品消费者和景区共创者,为游客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和互动平台,增强游客与景区共创旅游价值的意愿。
2.为缓解老龄化困境、发展养老事业和产业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证实,生命价值观通过价值共创行为与旅游体验的中介作用,对提升中老年人的心理资本起到积极作用。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稳定可塑的无形资产,能够激发中老年人心理能量,提升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政府应积极推动康养旅游的发展,持续优化相关政策和规划,明确康养旅游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规范康养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康养旅游管理者的监督管理,确保游客的合法权益和安全,维护康养旅游景区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政府应引导中老年人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搭建可靠的价值共创和康养旅游体验平台,以便中老年人轻松参与,享受积极的生活状态。政府还应重视规范康养景区的开发和建设,加强中老年人的心理监测和帮扶机制建设,帮助中老年人坚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升中老年人心理资本,增强康养旅游意愿,以支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聚焦生命价值观对中老年人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与效应,重点探讨了康养旅游中价值共创行为和旅游体验的中介作用。然而,本研究只涉及了各变量间的积极影响,未来还需要考虑消极影响,并拓展到更多区域进行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1] 荣健,戈艳红,孟娜娜,等.2010~2019年中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1):26-31.
[2] 常进锋,王海鑫.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脉络与趋势展望[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3(3):19-33.
[3] 吴文武,张燕婷.健康中国战略视阈下的康养治理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2(2):94-99.
[4] 马捷,黄代秀,王亚军.基于UGC和问卷调查的康养旅游形象感知研究——以米易县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3(3):41-50.
[5] 何莽,张紫雅,黎耀奇,等.居民感知价值对康养旅游支持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视角[J].旅游科学,2022(4):18-41.
[6] 程云,殷杰.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激发了康养旅游意愿?——一个条件过程模型的检验[J].旅游学刊,2022(7):119-132.
[7] 刘丽佳,田洋,刘思羽,等.森林康养基地服务的消费者需求类型研究——基于卡诺模型及顾客满意度与不满意度系数分析[J].林业经济,2021(4):83-96.
[8] PRAMOD S, KUMAR N J. Testing the role of tourists' emotional experiences in predicting
destination image,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A case of wellness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8, 28: 41-52.
[9] 吴后建,但新球,刘世好,等.森林康养:概念内涵、产品类型和发展路径[J].生态学杂志,2018(7):2159-2169.
[10] LUTHANS F.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2(6):695-706.
[11] 徐礼平,韩一.青年志愿者心理资本对志愿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20(3):26-32.
[12] 邱梦茹,孙露凝,常雪萍,等.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恶意创造力的关系:认知重评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3(10):1552-1557.
[13] 邹长华,信中贵,李泳汉,等.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心理资本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联中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23(1):94-98.
[14] 王永梅.老年心理资本研究述评[J].老龄科学研究,2015(1):59-68.
[15] BIERSTEDT R, BLAU P M.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J]. American SociologicalReview, 1965(5): 789-790.
[16]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张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21-22+24-25+108+149+255.
[17] SHARPLEY R. Host perceptions of tourism: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1): 37-49.
[18] NUNKOO R, SMITH S, RAMKISSOON H. Residents' attitudes to touris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140 articles from 1984 to 2010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3(1): 5-25.
[19] AP J. 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4): 665-690.
[20] FRENZEN J, NAKAMOTO K. Structure, Cooperation, and the Flow of Market Information [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2004(3): 360-375.
[21] 陈凯,顾荣,胡静.基于感知收益—感知风险框架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1-70+112.
[22] 于贞朋,曾慧,郝辽钢.参与氛围对顾客在线参与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J].管理工程学报,2022(5):49-61.
[23] 张柴,董雪旺,章素圆,等.社会交换理论的源流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一个批判性的思考[J].旅游论坛,2022(6):84-94.
[24] 胡月,戴艳军,樊富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结构及特点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0-95.
[25] 任波,高健,马冲.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关系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3-96.
[26] 徐圻.关于生命的思索——从生命价值观的革新看中国的文明进程[J].贵州社会科学,2017(10):69-74.
[27]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2-23.
[28] PRAHALAD C. K., RAMASWAMY V.. Co-creation experience: 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 [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004(3): 5-14.
[29] LAFONT J., RUIZ F., H GIL-GÓMEZ, et al. Value creation in listed companies: A bibliometric approach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20(3): 115-119.
[30]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4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29.
[31] 赵刘,程琦,周武忠.现象学视角下旅游体验的本体描述与意向构造[J].旅游学刊,2013(10):97-106.
[32] 王亚军,张姝.生命价值观视野下的“边缘人”探析及教学价值观重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5-61.
[33] GARDINER S., KING C., GRACE D.. Travel Decision Making: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Generational Values,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J]. Australian Health Review, 2013(3): 47-56.
[34] 唐静,许雅晗,涂精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与价值共创行为研究——基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52-59.
[35] CAMPOS A. C., MENDES J., VALLE P., et al. Co-creating animal-based tourist experiences:
Attention, involvement and memorability[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3(dec.): 100-114.
[36] 匡红云,江若尘.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研究最新进展及管理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9(1):74-77.
[37] HUANG J., HSU C.. The Impact of Customer-to-Customer Interaction on Cruise Experience and Vacation Satisfaction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9(1): 79-92.
[38] 宋晓,梁学成,张新成,等.旅游价值共创: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J].旅游科学,2022(3):36-57.
[39] O'DELL T.. Tourist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juncture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07(1):34-45.
[40] 赵娅.工作重塑、心理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J].企业经济,2020(10):58-66.
[41] 剌利青,徐菲菲,何云梦,等.基于游客视角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共创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1(7):1647-1657.
[42] COHEN S., COHEN E..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ourism [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7(2):153-172.
[43] 方芳.现象学视野下的“旅游体验”研究[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20(2):343-365.
[44] LUTHANS F., YOUSSEF-MORGAN C. M., AVOLIO B. J.. 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 [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2007:134-139..
[45] 徐劲松,陈松.沉浸体验对心理资本的新拓展——基于对研发人员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2):126-133.
[46] 贺文华,李瑛.旅游恢复体验对城市居民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心理资本的中介和旅游景区类型调节作用[J].旅游研究,2021(4):41-54.
[47] 刘高福,李永华.用户互动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线上健身社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21(12):197-207+256.
[48] KIATKAWSIN K., HAN H.. Young travelers' intention to behave pro-environmentally: Merging the value-belief-norm theory and the expectancy theory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59(APR.): 76-88.
[49] 王佳钰,徐菲菲,严星雨,等.野生动物旅游者价值观、共情态度与动物友好行为意向研究[J].旅游学刊,2023(12):14-25.
[50] HYT A., CHT B.. Can tour leader likability enhance tourist value co-creation behaviors? The role of attachment-ScienceDirect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20, 45: 285-294.
[51] 李如友,石张宇.游客价值共创行为对旅游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8):201-208.
[52] NAVARRO S., LLINARES C., GARZON D..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creation and satisfaction using QCA[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6(4): 1336-1339.
[53] 郭冰杰,闫春平,朱金富.大学生生命观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9):1342-1346.
[54] 李如友.游客参与旅游体验价值共创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55] GRISSEMANN U. S., STOKBURGER-SAUER N. E..Customer co-creation of travel services: The role of company support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the co-creation performance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6): 1483-1492.
[56] LIN Z., YE C., FILIERI R..Resident-tourist value co-creation: The role of residents' perceived tourism impac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1: 436-442.
[57] ROMERO, JAIME. Customer Engagement Behaviors in Hospitality: Customer-Based Antecedents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 2017: 1-20.
[58] 郑群明,刘嘉,朱岩,等.森林保健旅游对游客亚健康改善的感知研究[J].资源科学,2017(6):1171-1181.
[59]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58-64.
[60] 范靖秋,李君灵.共生理论视域下区域体育旅游合作发展路径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74-83.
[61] 周学军,郝骁荣.基于IPA模型的网红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2(4):24-37.
[62] 黄燕玲,毛甜雨,于海涛等.旅游沉浸式体验的互动机制与意义构建——以“剧本杀”旅游活动为例[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3(5):51-61.
(责任编辑:张新玲)
收稿日期:2023-05-23
作者简介:于开红(1976—),男,四川射洪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生态学马克思
主义、生态旅游。郝骁荣(1994—),女,天津武清人,硕士,主要研究旅游经济。
李悦欣(2000—),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态旅游。
通信作者:刘泽世(1996—),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态旅游。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的中国生态贫困问题治理机制研究”
(17BJL016);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专业研究
生重点扶持项目(MTA类)“乡村振兴视角下成渝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生活垃圾的回收与
处理研究”(20220415);重庆市重点学科“智慧生态旅游”学科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07190011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后疫情时代下成渝双城经济圈康养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CYS2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