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下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

2024-11-04郑静娟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10期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统编教材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其渗透到教材的各个环节。统编教材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深入挖掘统编教材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统编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相融合,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和体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例如,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古代文学作品等单元,都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章节,了解古代战争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学生分析《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借箭的情节时,通过了解历史背景,学生可以明白诸葛亮借箭的目的是应对曹操的进攻,而“草船借箭”的计谋正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个计谋的精妙之处,使其了解到中国古代兵法中的战术之精妙,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中历史人物的智慧和勇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草船借箭》中的插图,通过解读插图中所绘制的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代文化的艺术特色,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读摘录的古代文学作品,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

在统编教材中,要实现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TdQa1xtm4Y0l0IPBl+cSiA==学习。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所传递的文化内涵。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给学生讲解扁鹊的医术和他治疗病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扁鹊、病人、朝廷官员等,模拟扁鹊治病的场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理解,展示出每个角色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己对扁鹊和其他角色的理解,进行对话和互动,既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所描绘的情节和文化背景。除了角色扮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系列与扁鹊有关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扁鹊的医术。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文中的情节,交流彼此的观点和见解,以加深对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扁鹊如何学习医术来探索古代医学教育的特点,并思考以下问题:扁鹊是如何开始学习医术的?他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接触到医学知识的?古代的医学知识是如何传承和传授的?学生还可以讨论扁鹊的医术是如何为人们所认可的,并思考以下问题:扁鹊如何通过治疗病人来证明自己的医术?他的医术在当时是如何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古代的医术是如何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得到推广和传扬的?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彼此的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传统医学和中国文化。他们可以分享自己对医学教育和医术认可的看法,并借此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三、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

在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检测教学效果等方式,了解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融合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朗读时的语调、停顿和情感表达是否准确,并通过这些观察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或者写下自己的想法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喜好和困惑。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测试题或者练习题来检测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情况。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可以了解他们是否已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是否理解得足够深入。如果学生在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含义方面存在困难,或者未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例如,对于《铁杵成针》这篇文章,如果学生对于其中的成语和典故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以加大对该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文章中涉及的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含义和用法。例如,教师可以解释“铁杵磨成针”这一成语背后的意义,即只要有毅力和耐心,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和典故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反馈中提出的疑问和困惑,积极解答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或应用成语和典故方面存在疑惑,教师可以一一解答,并给予适当的示范。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在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融合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并将传统文化融入阅读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养。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培训等活动,让教师深入理解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融合方式和方法,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只有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融合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需要教师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统编教材下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与改进、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可以实现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备注:本文系仓山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统编教材下传统文化与阅读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探索”(编号:CS2023CG025)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