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4-11-04常丽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10期

在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策略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小学语文提出了大单元任务式教学模式,意在加强前后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多项内容的整合,立足于语文教材,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教师通过融入大单元化教学,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整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所具备的关键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素养。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具备更好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核心素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适应多种情境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信息处理、创新思维、实践操作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以下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1. 多维度

语文大单元教学将语文知识点按照多维度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该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知识层次、文学知识层次和应用知识层次。基础知识层次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词汇和语法等;文学知识层次主要包括文学常识、文学形式和文学理论等;应用知识层次主要包括语言应用能力、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等。

2. 实践性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它不仅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和互动性,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如阅读名著、参与辩论、写作小论文等。

3. 整体性

语文大单元教学是以整体性为核心,将语文知识、技能和态度融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整体性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综合性,大单元教学要求学生co1yAQF0ZTt1+DecYMvc6/KG/c53fynutW0lGxURTls=学习多个学科,涵盖多个领域,通过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二是渐进性,大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从低层次到高层次逐步提高,从浅显到深入,逐步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三是多元性,大单元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语文,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四是发展性,大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从基础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研究策略

1. 做好大单元整合设计,培养核心素养

做好大单元知识的科学整合不仅是实施大单元式教学的基础,更是对大单元式教学提出了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前精读教材内容,拟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提炼明确的大单元主题,然后再展开知识讲解。

例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教师可以按照大单元整合设计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1)确定大单元主题: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计划的制订,确定本节课的大单元主题为“感受自然之美”,即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理解秋天的特点。

(2)提炼知识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秋天》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描写秋天的景色和情感,其中包括描写自然界的景象和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针对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神奇。

(3)运用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核心素养,如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感受秋天的美丽,如欣赏秋天的美景、描写对于秋天的感受、探究秋天的历史文化等。

2. 立足课本内容,建立前后联系

名著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本对此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教师在展开名著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前后课文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了解文章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在过去,语文课堂通常由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以教材展开课堂讲述,学生只是认真地聆听。现在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更多地思考,教师采取了多项策略整合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在展开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之旅”这一单元课程时,便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名著教学时,应当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名著后,要求学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人物性格等问题。

(2)多角度分析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他们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

(3)提高课堂互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课堂互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开展教学评估,明确学生学习任务

开展教学评估是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以上几点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1)确定评估目标:教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要求,确定评估的指标和标准,以便能够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目标可以包括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评估指标和标准应该与学生的年级、学科、教学目标等对应。

(2)选择评估方法:根据评估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如口头问答、布置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不同的评估方法可以反映学生的不同能力和表现,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评估方法。

(3)确定评估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确定评估的时间,以确保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调整,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测验和考核,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提供反馈:教师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反馈应该具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的优点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的不足和问题应该及时指出,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紧密结合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大单元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