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读文章,揣摩思想

2024-11-04叶丽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 2024年10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想要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应该从阅读方面入手,通过对文章结构与内涵的分析,尝试揣摩文章中心思想,了解文章发展脉络。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其全面了解文章中心思想与写作主题,就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知识训练,并借助实践活动,展开系统化、条理化、整体化的教学。以下通过几个方面阐述揣摩中心思想的方法与策略,仅供相关人员借鉴与参考。

一、阐述通读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 通读问题分析

学生在通读文章内容时,经常会因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技巧等问题,影响自身对文章思想和内涵的理解。

2. 提升理解能力策略

第一,反复阅读文章内容,尝试联合运用不同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朗读等方式,其目的就是在通读文章的同时,做到读懂课文、理解课文。教师要选择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性格特点的文章,注重对学生智慧与智能的开发。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展开浏览结合细读的方式,发现文章中蕴含的文化观念,使学生在不断揣摩与思考中,逐渐提高阅读能力,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学生应深入理解文章主题与立意,了解文章写作思路与表达方法,实现知识视野的拓展与延伸,为深入揣摩文章思想创造便捷条件。

二、强化文章指导,尝试概括中心思想

1. 立足模式,尝试概括中心思想

部分学生在通读文章内容之后,会出现不知应从何处展开思考与分析的情况。此时便需要教师通过强化引导的方式,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简要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分析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景,概括作者借助文章想要表达的道理与情感,实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初步概括与理解。

2. 掌握规律,学会概括中心思想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学生只要抓住中心句与中心段就可以基本掌握文章内涵。但是,有些文章中心思想比较含蓄,学生只有认真分析与体会才能领会其中的内涵。针对中心思想含蓄的文章,学生要想概括出中心思想,就要从文章的某个句子入手,通过对比与分析,提炼中心句子,进而明确中心思想。

3. 加强引导,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技巧

概括中心思想,需要遵循由浅到深的原则,即先分析与理解文章的开头,再深入研究文章的中间内容,最后由教师引导,完成结尾部分的总结工作。具体来说,学生在通读文章时,需要掌握文章的发展脉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对其中出现的关键词语、重要句式等展开全面的分析,从而概括文章的大致思想与含义。

三、掌握中心思想,探究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学生要想掌握中心思想归纳的方法,首先要将中心思想表达方法进行分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借助学习与练习相结合的特点,处理好文章之间的联系,确保文本知识更加条理化与系统化,最终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通读文章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写作目的与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使其对中心思想形成感性认知,然后在综合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中心思想归纳的系统训练,并在不断的练习与引导下,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归纳与理解中心思想可以从题目本身入手,通过题目内容点明中心意思,并结合题目通读全文,找寻点明中心的词语与句子。点明中心的句子具有概括性与总结性特点,能够很好地表露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如果这类句子出现在开头和结尾处,则具有概括全文的作用,如果出现在文章的中间位置,那就会发挥自身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学生需要按照以下方法揣摩中心思想:第一,学生在总结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需要注意题目、开头、结尾以及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第二,暗含中心思想的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中心思想未在文中直接点明,作者只是客观地记叙事物和描写人物,让读者从具体内容和重点句子中梳理中心思想,进而理解中心思想的含义。具体来说,描写人物的文章,中心思想侧重点在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的描写上,这就需要读者结合生活实际,从人物神态、言行举止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中概括出中心思想。描写事物的文章,中心思想侧重于反映事情本质意义,如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此时就要根据文章六要素对其展开具体分析,然后再进行中心思想的概述。写景类的文章,中心思想主要体现在景物特点的描写方面,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出发,理解文章内涵。

总之,教师在全面解读文章类型与特点之后,便可以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中心思想的理解与认识,将中心思想蕴含的好品质、好道德等进行分享,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学生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时还有利于自身阅读理解水平的提升。学生在加强训练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能做到瞻前顾后,并学会对现有知识进行联系,为日后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四、深入分析文章,揣摩文章中心思想

1. 探析题目,把握内容

通常人们将文章的题目看成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题目后,再阅读文章,就可以快速且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吸引人深入阅读的关键所在。文章题目能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同时也是中心思想理解与归纳的敲门砖。因此,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心思想时,要从文章题目入手,挖掘其中潜在的含义,将题目扩展成为一句完整的话,总结文章的大概内容。

2. 段意合并,理解文本

学生要想直接正确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提升中心思想概括的准确性,学生需要从每个段落入手,将文章分成多个部分,总结出单个段落的主要思想,然后将这些内容归纳整合到一起,最终形成整篇文章的主旨思想。

3. 串联要素,整理故事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文章大多以记叙文为主,因此,在揣摩这类文章时,需要做到六要素之间的串联,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内容,为概括中心思想奠定基础。另外,文章细节描写是为突显中心思想而服务的,认真体会文章细节描写,会发现细节描写对文章中心的价值,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具有很大帮助。

4. 分析内容,掌握发展

文章一般会通过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等方式,生动且形象地反映生活,所以大多数文章便可以借助这种阅读方式来展开文章通读。首先学生要读懂文章写了哪些人,描述了什么事情,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思考作者赞扬了哪些品质,又批评了什么现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当学生对文章内容解读清晰之后,便可以基本掌握中心思想内容。一般来说,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读中心思想内容,具体操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析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分析作者写作意图。首先通读全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体裁与内容,从内容中掌握作者写作意图。展开来说,写人文章主要反映一类人的品质与素养,写事文章反映某个道理,写物文章主要抒发作者情感。但究竟反映出哪些内容,学生需要对文章内容细细分析与体会后得知,然后运用正确的词语表达出来。按照这种方式表述中心思想,将更具有思路和头绪,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它主要通过中心词与中心句来呈现。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学生要想准确揣摩文章中心思想,就要掌握文章阅读的方法,借助多种方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从文章题目和段落入手,分析不同文章体裁,进而掌握中心句在文中的呈现方式,进一步概括与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