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4-11-04林芬芳
五育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个视域下,语文教育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上的传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还能够促进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价值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连贯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乐趣。通过持续的整本书阅读实践,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愿意主动参与更多的阅读活动。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仅包含了各种题材和风格,而且涉及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此种多样性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连续阅读一本完整的著作,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性和阅读流畅性,长时间保持阅读的专注度。通过反复实践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他们可以更好地解读文本,从而更容易产生阅读的乐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连续阅读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这培养了学生的持久阅读能力和阅读流畅性。通过深入的阅读实践,学生可以提升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包括理解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以及推理推断、比较分析等高级阅读理解技巧。整本书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预测、推理、归纳等。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可以根据特定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的特点,灵活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效果和速度。此外,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完整的著作,而不是零散的片段,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作者、时代和题材,以此使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并有效培养他们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TRxPoSPxfRNU0leixC+hAA==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来理解和欣赏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之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与此同时,整本书阅读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接触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学生自主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增强自身情感体验和情商。
二、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
1. 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与文化素养,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
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兴趣特点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选择阅读书目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包括他们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等,只有充分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选择符合其实际需求的阅读书目。教师在选择阅读书目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这包括让他们接触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民族精神,培养他们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接触一些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让他们了解当代社会生活、人文情感,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在选择阅读书目时,还应考虑到书目的题材与难度是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既要考虑到书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又要注意到书目的挑战性和启发性。通过合适的题材与难度匹配,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效果,并应该多样化地涵盖不同类型和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寓言、小说等,也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教师选择的阅读书目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以此真正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应用多样化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教师可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为学生呈现与文学作品相关的视听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教师通过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片段来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或者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来帮助学生构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式的讨论和分享,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重现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整本书阅读过程,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教学时,也可适当地融合美术、手工、音乐等艺术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理解文学作品,如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或者通过音乐表演来表达对文学作品的情感理解,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考虑通过实地考察、实地体验或者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所描述的环境和情境,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 提供必要有效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辅助等方式,向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特点等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解读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语言运用、意境等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在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对作品的主题、情感表达、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和评价。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五育融合视域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同时注重阅读过程中的语文素养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并结合教学要求,选用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等。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上述策略会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