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校企协同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实践

2024-11-02邓金燕陈良钱勇

广西教育·B版 2024年9期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数字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通过与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校企可以协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探索校企协同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开发路径。

关键词:校企协同;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6-0098-04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坚持职业教育的知行合一与工学结合,建立健全和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校、第三方机构以及其他社会性力量在内的共同建设、共同分享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完善相关资源认证标准并构建相关的交易机制,扩大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在职业教育办学及人才培养中的覆盖面,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及专业群高水平、有特色地建设与发展[1]。在此背景下,校企协同创新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以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中国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由2017年的1.6亿平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12.35亿平方米,复合增长率为33.90%。预计到2025年,中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市场规模将发展至7 533亿元,2020—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70%。随着智能化、环保和个性化等趋势的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将在未来持续创新和发展。BIM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智能化管理的可能。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国办函〔2024〕20号),并要求“要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由此可见,行业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国家政策的推动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这将为中职学校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二、校企协同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意义

(一)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其更加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生能够接触到装配式建筑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和企业文化,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用人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二)完善教学资源认证标准,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需求

校企协同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更新优化装配式建筑专业教学资源,及时更新完善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资源,能够不断满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确保毕业生具备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有效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持续探索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数字化人才实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路径,有助于校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校企协同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实践

(一)校企合作促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企业、社会以及学生之间的多主体、立体化合作得以实现,各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中,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广西理工职校)与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多次沟通,围绕就业、育人话题展开充分探讨,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明确合作目标、内容和方式,双方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与合作期限。根据校企双方的优势和资源,企业提供真实的施工环境和设备,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实操技能。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计划培养后备人才。

广西建工投资的南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安排了三个实训区,将生产线功能按照关键岗位进行分解,在实训区完成关键岗位、关键技术的教学和培训,同时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还安排了10余个工位进行教学培训。真实工程项目是PC构件的生产,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材料准备、加工制造、表面处理、组装和调试、质量检验等步骤,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纸加工生产相应的预制楼板、预制柱、预制墙等装配式混凝土构件。上岗前企业对学生进行施工技术安全培训,安排专职人员全程进行监督指导与考核,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的流程和技术要点,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更快融入工作岗位,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产教融合谋发展

数字建造是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建造工业化和智慧化的重要推手。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产教融合型校企认证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将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能比赛标准融入教学,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及社会培训中的应用,建成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满足企业或社会培训要求的新形态下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此外,中职学校还可以对接岗位,校企双方共同组织“1+X”证书的考核工作,将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有机融入相关教学模块,课程内容的评价与“1+X”证书考核同步进行,并对学生取得的证书给予认证。

广西理工职校高度重视数字建造产业发展,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建设覆盖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生产性实训场所,如一站式体验区、关键技术实训区、四新技术展示区等。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中,预制加工厂核心岗位技术人员要具备装配式识图能力、装配式构件手动生产流程指导、装配式构件自动化生产流程指导等知识,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环节,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契合,构建“产业链贯通”的职业技能体系,对接行业企业认证、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素养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整合,让校企“相加”转变为“相融”,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数字建造产业人才培养。

(三)建设新形态“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师培养计划,突出培养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共同培养、共享师资、互促共进、双向互通、互利双赢。通过线上线下推动校际共享优质师资,实现职业教师具备多项技能的目标,建成专业技能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助推经济发展快、满足职教新要求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职业教育新形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广西理工职校依托广西建工投资的南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学院等职教园区,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企业派遣技术专家和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训导师,参与学校教学工作;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和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培育一批具备装配式建筑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能力的教师,创建高水平结构化双师教学创新团队[3]。如广西理工职校为广西建工集团总工程师肖玉明设立企业专家工作室,以专家工作室为载体,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为学校专业教师开展技能攻关、技艺传授、技术革新等培训。

(四)实行教学质量监控

广西理工职校与广西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制订教学质量标准和监控机制,确保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学校设立教学评估小组,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校企双方通过会议、工作坊等形式进行交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全面评价教学效果。

学校建设智能化教学平台,对专业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采集数据并由校企双方共同分析评价,实施改进,从而有效保证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如课堂报告、学情统计、成绩统计等,接着进行深度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校企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监控流程和方法,提高监控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校企双方探讨如何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训设备购置等,同时整合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校企共同分析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构建符合产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训环节的安排等。搭建具有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等功能的“训教考一体”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促进区域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广西理工职校与广西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协同开发教学资源项目,该公司专门从事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开发研究工作,能提供大量的职业教育资源。目前已经合作完成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构件生产与制作、建筑工程识图、BIM建模等4门慕课的微视频制作和建筑CAD、主体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测量等11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紧扣建筑工程识图、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等“1+X”证书考核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考取岗位证书的成功率‌。学校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课程、教材、案例等资源的在线共享和下载,开展在线教学和交流活动,如网络课程、远程实训、在线答疑等,打破地域限制,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六)拓展深层次合作领域

广西理工职校充分利用“双优”建设(即广西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支持,发挥人才、学科优势,与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目前建成的BIM实训中心、建筑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编写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实务》已出版发行,确保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校企双方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继续开展科研合作,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推动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校企协同探索装配式建筑专业群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广西理工职校依托建筑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利用BIM技术、VR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开发装配式建筑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际交流,校企、校际共同制订资源开发方案,提升教师资源开发能力,解决职业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校企、校际协同开发职业教育资源的新模式。

四、校企协同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成效及不足

(一)成效与经验

1.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校企协作开发教学资源的应用,实现了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从而实现提高各种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4],进一步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广西理工职校依托企业的先进设备、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真实的施工环境;企业则能够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和教育资源,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技能。

2.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通过实践和积累,与企业共同研讨,同步开展专业规范建设,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互动性得到大大加强。广西理工职校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课程设置,注重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运用,确保学生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匹配,促进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3.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通过校企合作,学校积极向企业争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源,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实现知识(技能)传递、知识(技能)建构和内化、知识(技能)巩固和拓展,在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知识生成、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匠心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并形成一系列比较成功的教学案例。

4.推动行业持续创新发展。构建校企协作共同体,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师参与开发建筑专业教育资源的能力,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资源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及社会培训等方面的应用,解决建筑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足等问题,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培养新型建筑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针对合作机制不够稳定的问题,中职学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际交流,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并不断进行实践验证,打造建筑职业教育校企校际协同开发资源的保障机制,保障职业教育资源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应用而同步更新,形成新时代“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可参考的资源开发保障机制范例。

2.针对教学资源更新缓慢的问题,中职学校要以高效服务为目标,提高资源使用的灵活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资源效能最大化;要搭建具有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等功能的“训教考一体”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时时、人人、处处”共享型数字化学习,推进区域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职业教育同步协调高质量发展。

3.针对教师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中职学校要采取校企互培、校内自培等方式,开展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培训,建立资源开发人才梯队,打造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产教融合的优秀师资队伍;要优化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提升教师参与开发职业教育资源的能力,注重教师服务社会的考核评价,建成具备“资源开发+社会服务”双重能力的教师队伍。

五、校企协同开发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的展望

(一)多元化合作全面融合

随着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和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快速变革,校企协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合作,而要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对接,同时还将涵盖项目合作、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双方更广泛的需求,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二)校企、校际深化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际交流,打造装配式建筑专业群职业教育教学校企校际协同开发资源的保障机制,形成新时代“校企校际、共建共享”可参考的资源开发保障机制范例,适应新时代“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入分析,不仅能有效整合双方资源,还能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资源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校企协同将更多地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建设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训基地等,培育“智能+”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与教育深度融合、线上与线下相互赋能,塑造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数字教育新形态;发展包容性更好的数字教育,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专业群优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可及化、普惠化,促进教育理念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春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价值及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0):58-62.

[2]严振.装配式建筑套筒出浆管的灌浆料抽芯检测[J].无损检测,2021,43(06):24-27.

[3]钱勇,唐铭浩,罗国月,等.中职学校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教学工厂”为例[J].广西教育,2024,(05):116-120.

[4]张思为,谢计红.双主体视阈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05):7-10.

注:本文系广西技工教育科研课题“面向新工科建设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以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为例”、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研究”(YB2021060205)、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群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2023A017)的研究成果。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