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专业院校和教研部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2024-11-02吴康泼
摘 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点任务之一,是组建具备新课程理念和实践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及强化教研指导。南宁市依据新形势下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需求,提炼依托专业院校和教研机构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标双翼三助推”实施路径,通过实施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回炉再造、探索真知,深耕课堂、品质教研,以赛促教、强师赋能,课题导向、素养提升等策略,有效促进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专业院校;教研机构;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6-0004-04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南宁市实施了“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系统工程,并以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宁市教科所)为龙头,聚焦南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工作三年规划》的建设任务和重点,在精准诊断市级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联合相关教研团队或部门构建区域教研网络共同体,通过合作、对话、交流、指导等方式共同开展研究和实践。下面,笔者从“市级教育科学研究所+专业院校”的角度,探讨南宁市在2020至2023年间,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所探索的“一标双翼三助推”实施路径。
一、南宁市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概况
南宁市于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2012年开启了高中新课程改革,2020年获批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在20余年的时间里,南宁市在课程改革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双新”改革“南宁经验”。为保障教育事业科学有效可持续地发展,南宁市将教师的专业成长视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了南宁市卓越校长培养工程、中青年干部培养“扬帆计划”、特级教师素质提升高级研修工程、教学骨干育秀工程、学科带头人深蓝工程、教坛精英领航工程、艺体学科特级教师培养工程及“三名”工作室建设工程、学科核心素养全学科全员培训等项目,强化了各梯度、各类人才的培养。同时,南宁市还实施各学科每月主题教研活动,“互助帮扶”“示范引领”“综合诊断”等毕业班视导工作,学科命题审题培训集训工作,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教研员入校听课调研活动及课题研究工作等,将各级各类教研员主导的学科教研活动与校本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将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实效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行政主管部门政策支撑与教研机构的专业引领下,南宁市扎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二、新形势下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需求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凸显了系统规划、理论引领和实践落实的特征。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规划需求
教师的日常工作琐碎繁复,如果没有清晰的阶段发展目标和有意识的学习与实践,教师很难走上理想的专业发展之路。尽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研机构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较多的政策支持与专业引领项目,但对多数教师而言,许多培训学习项目属于“稀缺资源”,且具有一定的“资质门槛”和“准入机制”,大部分教师难以从中得到专业发展上的帮扶。然而,越来越多的教师表达了日益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意愿,如青年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规划专业发展方向,提高论文写作水平;骨干教师希望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走得更远[1]。不少教师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诉求,如: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标新课程理念、探索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深入学习包括命题和审题在内的教学评价理论、学习和了解本学科新发展新趋势、从更高的层面修炼提升学科实验技能等。更多的教师则希望学校、上级教研机构或主管部门能够提供更切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系统性成长帮扶措施。
可见,以时间为维度的职业发展规划和以学科认知为维度的专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形成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并且与学校发展目标和教育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帮扶政策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师学习与培训的随意性、随机性,提高帮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引领需求
青年教师离开大学校园到了教师岗位后,其身份从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在大学乃至中学学习期间所形成的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认知,极大地影响着教师实施学科课程教学的效果。由于课堂中教授的内容难度远低于且范围远小于大学专业课程中的学科内容,部分教师逐渐习惯于以“平视”的角度去对待和处理教学内容,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将教与学的思想局限在知识立意层面,无形中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认为,只有从高观点视角看待学科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深化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关注学科的前沿动态,了解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更新教育教学心理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教学评价理论,才有助于促进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力提升需求
课程实践力与执行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涉及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把握和实施。它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和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内隐的、零散的教学理念和经验概念化、系统化,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2],将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要素有效融合,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和创新,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也是实践者,如果教师不能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落实到实践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无从谈起,而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则更是如同缘木求鱼。提升教师课程实践力是推进“双新”工作的重要一环,将其锚定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目标,既能为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提供保障,也能激发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个人专业发展需求融入工作实践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一标双翼三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施路径
南宁市教科所着力构建“1+N”“N+N”区域教研网络共同体,以作为“1”的市级教研部门为主导,根据本区域教育教学研究的需求,以及各自特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选择作为“N”的协作对象或部门开展不同的教研活动,“1”和“N”联合互动、“N”与“N”相互联动,构建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教研运行机制。具体而言,南宁市教科所依托专业院校和教研部门的力量,积极实施“一标双翼三助推”的路径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如图1所示)。“一标双翼三助推”,即以学科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一标”),以专业院校提供理论指导和继续教育资源、教研部门提供实践指导和教育教学评估为“双翼”动力,实现一级助推教师适应融合(3年教龄)、二级助推教师内驱发展(6年左右教龄)、三级助推教师风格形成(9年左右教龄)的“三助推”系统性目标。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以“三助推”系统性目标回应教师专业成长系统需求,促进教师实现“3年出师”“6年成才”“9年独当一面”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
(一)资源共享,战略合作——校地协同合作开拓教师专业成长通道
2022年3月,南宁市教育局在“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南宁市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2022年度工作推进会上,与南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签订《南宁市教育局 南宁师范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此开始了校地合作的新篇章。此后,双方多次结合院校各部门实际、南宁市情,就建设南宁市综合改革校地协同创新示范区(县)和示范校,提炼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共性范本和推介特色案例等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措施。同年5月,广西大学林学院与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南宁市第十中学成立了科普教育基地。基地的成立,促进了高中新课程教学与高考综合改革的衔接,为开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推进新课程新教材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形成了校地人才师资合作教研,促进了“双新”学科基地的发展建设。
(二)回炉再造,探索真知——实验技能培训提升教师学科理论认知
2022年,南宁市教科所依托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药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南宁市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学学科骨干教师实验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三所学院拥有众多学科专家学者、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广西重点实验室,在广西普通高中学科教师提升实验教学能力的培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独具一格的优质资源,为南宁市培养一支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专注实验教学研究的教师队伍,并为在全市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种子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以来,广西各地加强了对教师使用新教材的培训,但大多以对教材的整体认知为主,对具体内容的研究和学习不多,尤其是以实验等专题为主题的培训更为少见。为此,南宁市教科所依托高校资源,开展了骨干教师实验技能提升培训,这对组建高水平的理化生实验教学教研队伍,以及发挥区域理化生实验教学的领先优势具有积极意义。
(三)深耕课堂,品质教研——主题教研活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多年来,南宁市教科所统一规划各学科业务学习时间,每周各学科均安排固定的半天时间开展市级、校级或年级等各级集体教研活动。“双新”工作实施以来,南宁市教科所继续以“深耕课堂开展品质教研”为主旨,利用各学科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活动主题丰富多样、针对性强,如:语文学科的“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数学学科的“基于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英语学科的“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物理学科的“南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学科基地建设工作暨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程学业质量检测的探索与实践”、化学学科的“新高考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生物学学科的“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历史学科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大单元(大概念)教学的实施”、地理学科的“信息技术赋能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教研活动每学科每月举办1至2次,三年累计举办了500余场。活动内容有课堂教学展示、专题讲座、读书分享、命题说题展示等;活动形式为现场教研、线上研讨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参与活动的专家团队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大,参与主题活动的教师有重点中学、自治区级示范性高级中学的教师,也有县(区)学校、民办学校的教师,体现了南宁市教师队伍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特点。
南宁市的主题教研活动因覆盖面广、示范辐射作用强、受众群体多、活动效果好、影响力大、参加活动的教师成长快等特点,成为广西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四)以赛促教,强师赋能——学科教学竞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南宁市搭建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人才梯队建设的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方面,通过组织指向经验提炼的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征集与评选活动,开展“品质课堂”教学比赛、教师技能展示等活动,以赛促练、以赛提技、以赛促教,为教师展现自我风采、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水平、走向专业成长道路提供舞台。另一方面,挖掘、培养骨干教师组建学科教学中心组,形成教师队伍梯队,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南宁市针对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竞赛内容,以满足教师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专业发展需求。如5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主要参加教育教学技能比赛,比赛项目包括教学设计、即兴演讲、说课、硬笔书写与简笔画、模拟上课、课件制作、评课、学科知识测试、课题论证、班级管理案例分析等;5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则主要参加以现场课堂授课为主的优质课比赛。竞赛活动不仅涌现出一大批学科专业功底扎实、教育教学素养高的优秀教师,而且凝练了丰富的教学案例、教学资源和教研成果,折射出学校、县域乃至全市教研团队团结互助、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专业素养。不少竞赛优胜者在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学竞赛活动中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南宁市学科教师的风采和南宁市教研团队的力量。
(五)课题导向,素养提升——教育课题研究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教育课题研究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促使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深入研究和探索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以南宁市教科所各学科教研员为代表,南宁市各教研导师团队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引领学科教师积极向研究型教师转变。2021年以来,在南宁市教科所各学科教研员的引领下,教研团队开展了多个自治区级课题研究,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1+N’‘N+N’区域教研网络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基于中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新教材实施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四维度下高中生语文写作态度及写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程学业质量检测的实践研究”“新高考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路径研究——以广西中学历史教学为例”等,从不同维度对“双新”工作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包含各类学校骨干教师在内的稳定的教研队伍,进而在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和推广应用方面做出了“南宁贡献”。
2021—2023年,南宁市教科所遵循“一标双翼三助推”的实施路径,联合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科技馆等专业院校(单位),充分借助其学科、专业和人才方面的优势,拓宽教师培训领域,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资源,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内涵式发展动力。以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为主导,全面引领、指导全市学科教师积极投身“双新”工作,以教育教学改革具体问题为导向,通过项目式学习、课题研究、教育评价等方式提升课程实践力;同时,全面覆盖南宁市各县(市)区,以南宁市教科所指导教研室开展工作的方式,积极助推县域高中教师同步成长,着力促进县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南宁市教科所在依托专业院校和教研机构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在持续性与长期性、全面性与个性化等方面仍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和政策,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广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毛巾钧,谢琴,许利芳,等.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诉求优化区域教师培训:以无锡经济开发区“五领”工程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4(24):28-30.
[2]李四川.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构路径[J].中小学校长,2023(05):10-12+17.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广西高考综合改革专项课题“基于中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师新教材实施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2021ZJY1755)的研究成果。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