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4-11-02徐长安
摘 要:本文对兴安盟现代农牧业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牧业 乡村振兴 市场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兴安盟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农牧业区域,农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农三牧”工作在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
一、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兴安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加快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牧业大盟向农牧业强盟转变。
积极推进农牧业试点示范。作为全区水稻、玉米主产区,2022年,兴安盟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突泉县和科右中旗分别入选国家级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肉牛养殖、草原生态保护)、全ggmbbMgD/JgyM54D7lSXbA==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乳业)、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玉米种植、肉牛养殖)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牛养殖)创建名单,为推动兴安盟农牧业向优质高效转型提供了难得机遇。兴安盟位于嫩江、松花江流域和科尔沁沙地源头,是大兴安岭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面积2683.88万亩,林地面积2554.08万亩,生态服务价值、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服务区,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金字招牌。
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全盟乡村人口62.50万人,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88千公顷,比2022年增加2.80千公顷。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78.15万吨,比上年增产6.62万吨,增长1.0%,其中,玉米产量574.24万吨,稻谷产量48.47万吨,薯类产量1.18万吨,大豆产量33.58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0.41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猪肉产量9.10万吨,羊肉产量13.70万吨,牛肉产量5.79万吨,禽蛋产量3.98万吨,禽肉产量1.82万吨,牛奶产量72.53万吨。年末生猪存栏60.83万头,牛存栏88.64万头,羊存栏776.71万只,家禽存栏359.39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7258吨,比上年增长3.4%。
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改革。2022年,兴安盟农村牧区经营服务中心荣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称号。全盟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建立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854个,加强农村牧区集体“三资监管。积极推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认定家庭农牧场991家、规范化合作社101家。2023年,全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38元,比上年增长8.7%。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5546元,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25%。
二、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 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一是产业层次低端。兴安盟农牧业发展资源相对丰富,但长期以来形成了拼资源、靠总量的发展模式。随着市场需求向多样化、精品化、品牌化转变,兴安盟产业发展中结构性、体制性矛盾逐步凸显,失去了以量取胜的优势。二是优质专用、绿色及地区特色产品不足。尽管兴安盟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但优质专用、绿色以及具有地区特色的农畜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和优势,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二)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不完善
兴安盟农村牧区的道路、电网、水利、通讯、灌溉、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缺乏配套的物流、信息平台等,严重制约了农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如,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发展不充分,靠天种地、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再如,马铃薯等农产品的贮藏方法单一,设施简陋,贮藏能力不足,导致农产品反季节销售面临困难,影响了农牧民增收和农牧业稳定发展。
(三)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
一是融资渠道有限。近年来,兴安盟农牧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但收入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能够用于农牧业扩大再生产的自有资金较少,生产资金和建设资金短缺在农村牧区还较为普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规模小、利润低,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的农牧户只能通过其他非正规途径借贷款,融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也限制了农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农牧民对政策了解不足,影响了政策效果的充分发挥,制约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牧业的整体发展。
(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压力大
随着农牧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畜牧业生产中也存在粪便污染等问题,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另外,兴安盟除了科右前旗三个牧业乡镇,其他都属于半农半牧区,耕地面积大、草场面积小是普遍现象,平均草场面积严重不足,且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半农半牧区食草牲畜的饲养一般采取圈养和散养相结合的方法,但因劳动力有限和棚圈等基础设施不足,很大一部分农牧民更多采用散养的方式,导致过度放牧、牲畜超载,造成草场退化。乡镇政府虽然采取了禁牧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半农半牧区草场退化的局面。
三、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径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兴安盟的资源禀赋,重点发展玉米、大豆、水稻、肉牛、肉羊、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目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稳步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树立“农牧业+”的理念,通过开发农牧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农牧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卖服务”转变。
二是推进三产融合。推动农牧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农村牧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用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倒逼农牧业转型,积极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补链、延链、强链一起抓,使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坚持农旅、牧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培育农事体验、牧中取乐、研学科普等新业态,开发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让田园生活、农家美食、草原奶香、乡愁记忆卖上好价钱。加快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的有机衔接,改造升级农畜产品产地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三是调整优化农牧业布局结构。全盟各地农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同,发展的重点和特色也不尽相同,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分工、优化布局,打造各具特7TPuROfkdz/AvsncHq2Dyw==色、分工合作、差异发展的农牧业发展格局。乌兰浩特市重点发展乳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将产能充分释放发挥出来,产业链连起来。科右前旗突出抓好乳业、生猪、林果、饲草料生产、肉羊养殖、中草药种植、特色奶食品加工等产业。科右中旗“一牛到底”,着重发展肉牛养殖、饲草料生产、特色奶食品加工等产业。突泉县积极培育白羽肉鸡、肉牛养殖、杂粮杂豆和设施农业、庭院经济等。阿尔山市重点培育矿泉水产业以及林下经济,搞好冷水鱼、食用菌、大果沙棘等特色种养业。扎赉特旗重点做大做强生猪、肉牛养殖和玉米、水稻种植。
(二)完善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提升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提高灌溉能力和节水水平,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改良等工程实施进度,为农牧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兴安盟应严格落实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措施,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方式,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例如,突泉县智能气象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建立,就是兴安盟科学发展节水农业的一个缩影。该示范区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农业在线监测系统等提供的实时数据,科学指导田间生产作业,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药、节电的目标。
二是完善农村交通和电力设施。加强公路网建设,新建和改造升级农村牧区公路,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促进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巩固和优化“两轴、三横、三纵、三环、八出口”公路网布局,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为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完善仓储设施。加强农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提高贮藏能力和保鲜水平,减少农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
(三)加强资金与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农牧业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加大本级财政对现代农牧业的投入力度,支持优质饲草料基地、标准化养殖场、屠宰加工等项目建设,以及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鼓励农牧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出适合农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牧业贷款、保险等,降低农牧业生产经营风险,解决农牧民资金短缺问题。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为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用地优惠、补贴政策等,吸引和扶持农牧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制定现代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和协作,鼓励和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装备,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现代农牧业发展效益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品牌化已成为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是提升农畜产品品牌价值。抓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有机品牌打造,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抓好“蒙”字标培育和“源在兴安一自然兴安盟生万物”“兴安产安心选”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继续发挥“兴安盟大米”“兴安盟牛肉”“兴安盟羊肉”等地标品牌引领作用,促进更多优质农畜产品借“牌”出海,以品牌建设带动质量提升,助推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二是打造农畜产品特色品牌。加快发展中草药产业,发挥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等地区的荒山、荒坡、林间、庭院种植潜力,布局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加大对九禾农业、远东中药、奥特奇蒙药等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巩固提升杂粮杂豆、马铃薯、禽、马、林猪等特色产业的现有基础,在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上取得实效。鼓励扶持特种特养,在精准分析把握市场的前提下,扶持扎赉特旗甜玉米、白狼赤松茸、突泉紫皮蒜等特色种殖及阿尔山梅花鹿、索伦林猪等特色养殖,稳步扩大规模,重点支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推动农牧民增收。
参考文献:
[1]王关区.内蒙古推进农村牧区全面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020(8):6-8.
[2]周亚虹,邱子迅,姜帅帅,刘猛.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共同富裕: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协同视角[J].经济研究,2024(7):54-57.
[3]张伟男.兴安盟 兴农靠水利 节水靠科技[N].兴安日报,2022-09-14.
[4]王伟.老少边穷地区农牧民增收难题怎么破——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调研[J].农村工作通讯,2018(7):51-52.
[5]夏国华,李全新.基于脱钩指数的赤峰市现代农业评价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7(12):105-108.
[6]杨刚,何漓,郝丹丹.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J].当代县域经济,2022(3)5:8-10.
[7]张方应,雷经祥,李红,段娟,霍山县推进绿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9(1):200-202+205.
(作者单位:中共兴安盟委员会党校)
责任编辑:康伟